玄昭伟;柴丽敏;刘红杰
手术后乳糜腹水是一种罕见并发症,轻者保守治疗效果良好,重者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且常因重度营养不良和感染而危及生命.1992-2002年收治共施行腹部大小手术2496例,有3例病人并发乳糜腹水,体会到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有许多地方不同于其他性质的腹水.
作者:靳化同;许同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胃镜检查做为上消化道疾病小、确诊率高等特点.对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视野清晰、消化道疾患的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熟练掌握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胃镜检查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极易合并脑膜炎,自2002年8月到2003年12月应用丽科伟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晓慧;郭宝慧;张喜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手术技巧的提高、手术时间的缩段,麻醉技术及输血的运用,术后运用镇痛泵止痛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剖宫产得到广大产科医师和产妇及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基本取代了高、中位产钳、臀牵引、臀助产及内外倒转等困难的阴道助产手术,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从20世纪60年至今已增长了5倍之多,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剖宫产的指征及术式也有了较大的特征变化,就此问题做一分析.
作者:乔晓林;杨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91-1997年在匈牙利Budapest医学院,Budapest创伤治疗中心和德国Regensburg矫形医院学习工作.回国后在中国航空工业中心医院骨科.通过国外7年学习,对欧洲国家医学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对我国医学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一定认识.结合经历对医务人员特别是本系统医生如何提高学术水平谈一点浮浅认识.希望引起更多医学专家重视.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79例妇科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其中异位妊娠32例,卵巢肿瘤3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4例.结果:79例腹腔镜子术病例中,手术成功77例,成功率97.47%(77/79).结论:腹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要有扎实的腹腔镜子术基础.
作者:纪秀娟;赵宏辉;袁宏宇;张晓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高位直肠周围脓肿方法临床优点疗效.方法:对48例采用开窗留桥对口引流挂线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结果:临床全部治愈.结论:应用该方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愈合后有效防止肛门变形,瘢痕形成小,疗程缩短,肛门功能正常,效果满意.
作者:郑培臣;柴丽敏;李润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心脏损伤时血中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从五十年代的GOT(ASI)、LDH到六十年代的CK;从七十年代的肌红蛋白到八十年代的CK-MB(金标准),都各有特点,但又均不合人意.
作者:马保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98年-2001年以来,在硬膜外及全麻醉下共处理重度妊高症患者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传尧;吴丽风;安万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根据成都市防疫站慢病科的要求,报告成都地区的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预防保健科对2002年度全院门诊及住院部报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统计总结.
作者:李骊华;张光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中环扎带的作用,并对环扎带的作用与必要性做出评价.方法: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28眼与玻璃体切割非联合巩膜环扎术96眼的手术效果及环扎带对视力的影响.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及术后视力分析,统计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彻底解除PVR,牢固的封闭裂孔,并配合有效的眼内充填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的关键,巩膜环扎术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非必需.
作者:刘杰;鞠家君;杨雪燕;苏伟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t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electroretinogram,P-ERG)在黄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测量30例黄斑病变患者(36眼)的图形视网膜电图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结果:P-VEP的异常率为86%(31/36),P-ERG的异常率为75%(27/36).结论:在黄斑疾病中,P-VEP和P-ERG应联合应用.
作者:李钟睿;董丽;张风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医院这个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体中,手术室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又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在开展整体化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了整体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重者可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围绕如何使患者耐受手术,安全度过手术期,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调查:
作者:苏莉;谷秀梅;王丰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学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但至今还有不能攻克治愈的顽疾,而面对一个临终患者,如何让他们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地、平静地接受死亡,并有尊严而无撼地度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如何让病人心理安宁的度过临终前的时光,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故将探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感触深的1例病人的临终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于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眼科半球后注射,常用于治疗虹膜炎、预防术后感染.其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将药物作用于局部,操作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及缺点.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内第二大民族医药学体系.它在总结藏族民间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古印度医药和古阿拉伯医学的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和民族特色的医学体系[1].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致使目前藏药材使用不规范和缺乏理化控制标准.从而直接限制了藏药产业化发展.致使藏药仍基本停留在民间用药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藏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ERCP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造影导管,并经乳头开口进入胆管或胰管内,注入造影剂,作X线胰胆管造影,若胰管、胆管同时显影或先后显影称为ERCP.若发现胰胆管内结石、狭窄等则可以经内镜下予以取石、扩张、置入支架等治疗.该法是一种微创胆、胰系疾病重要的诊治方法.
作者:陶桂;许迎红;袁巧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脑梗死占脑卒中发病率的60%~80%,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慢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脑梗死的痉挛期,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旋;下肢伸直,足跖屈、内翻.如继续按以往针刺理论进行治疗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反而有加重肢体痉挛的趋势.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在肢体痉挛期采用电针针刺上肢屈肌拮抗肌、下肢伸肌拮抗肌力量的穴位,使痉挛肌与拮抗肌的力量恢复平衡,而有利与患者更好地去作主动运动,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冰;时百胜;陈惠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痰和血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对30例哮喘患者和30例正常人痰液、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液和痰液中IL-13、TNF-α的水平哮喘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痰液中IL-13、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液中的浓度.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痰液可检出有关的细胞因子IL-13、炎症介质TNF-α,它们参与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血液中IL-13、TNF-α的水平均低于痰液.
作者:高艳;高梅;安志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泌尿系感染(UTI)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隐匿,难以早期确诊,易导致用药不规范,菌群耐药,故早期发现病原非常重要.将1998年至2002年收治的22例泌尿系感染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