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霞;勾晓梅;王玉国;陶源;刘红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效果欠佳,我科采用抗组织胺药异丙嗪辅助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肢瘫、卧床、肺呼吸道功能差,并伴有饮水呛咳、意识障碍等易合并多种感染,给临床治疗护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采用多种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了感染治疗有效率.现将脑卒中病人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马鑫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硬膜外腔输注镇痛药在分娩镇痛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寻求更好的分娩镇痛药物组合,将氯胺酮作为辅助性镇痛药与低浓度丁哌卡因混合用于硬膜外注入分娩镇痛,并与相同浓度丁哌卡因极其与芬太尼的混合剂进行双盲对比,探讨其镇痛效果.
作者:张丽娜;白雪梅;于志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采用腰3,4或腰4,5椎间盘穿刺,导入激光光纤,利用激光能量,使穿刺部位的髓核化形成空腔.结果:椎间盘内压减低,突出的间盘组织回缩,神经根受压解除,症状消失.结论:PLDD技术,可以确切地说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先进,具有微创性,安全的方法,因此必将受到广大腰腿痛患者的青睐.
作者:王广宏;赵杨;秦晓林;战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对72例破裂动脉瘤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动脉瘤的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经翼点入路手术中动脉瘤处理技术等.结果:随访二年术后痊愈57例,遗有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等功能障碍5例.术后昏迷2例,死亡7例,术后再出血2例.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采取显微手术与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曙辰;马熙岳;韩力强;赵宗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是近年来角膜屈光手术一大进展,同PRK相比,它具有更高安全性、稳定性和术前可预测性,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Lasik术后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稳定屈光度,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激素性高眼压,甚至造成类固醇青光眼,因此术后眼压监测非常重要,在接受Lasik手术的中高度近视患者160例做了术前术后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涛;凌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1999~2004年在大庆市第五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完整资料、50岁以上的病人60例特发性水肿的病人.服奥力保克30例,男14例,女16例,病程0.55~21年.1.2方法60例病人,30例服奥力保克即盐酸氟桂利嗪(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公司生产)10mg,每晚一次;30例服双氢克尿噻25mg安苯喋啶50mg,一日三次,跟踪观察半年.
作者:李仁平;郝成山;李义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症状性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治疗大致分类三类:①药物治疗;②外科治疗;③血管内治疗.内科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往往起不到控制中风发作的作用;外科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及动脉内膜剥脱术常受多种因素的限制;风险较大.
作者:代永庆;魏翔;刘艇;许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惠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AMIC)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循环特点,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8例AMIC患者的16只眼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循环等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8例16眼FFA检查早期呈不规则的低荧光,晚期呈现圆形或类圆形的荧光蓄积性强荧光.在ICGA造影早期有脉络膜灶状无灌注区,晚期ICGA均有相应的渗漏灶、充盈不良.经3-4周治疗后视力、眼底、FFA及ICGA完全恢复正常.结论:AMIC属脉络膜缺血性疾病,多为病毒感染,经积极治疗很快恢复正常且不留任何痕迹.
作者:周丽霞;勾晓梅;王玉国;陶源;刘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烧伤病人的手术方式繁多,范围遍及全身,病情复杂、病程长,病理生理改变涉及全身各器官.如休克、低蛋白血症、贫血、水电解质紊乱、毒血病、肾衰、呼衰、心衰、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等合并症,使麻醉的危险性提高,所以合理有效的麻醉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
作者:孔兰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年轻的磨牙由于其颌面具有丰富的窝沟,因此成为龋病的多发区.窝沟封闭剂预防防磨牙的颌面龋临床疗效显著[1~3].1材料与方法
作者:姜亚玲;胥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病例介绍2002年4月,收治了一位女性病人,40岁,主诉为心悸4d,体征:血压120/mmHg,口唇无发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未听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40次/min,节律整齐,心尖部可听及二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示分支型室速见图,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包少量积液.
作者:张莉;严勤;周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治疗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将119例股骨干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B组35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C组31例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骨折愈合优良率81%,其并发症:浅表感染3例,深部感染1例,固定失败2例,迟延愈合5例.B组骨折愈合优良率73%,其并发症;浅表感染6例,固定失败2例,迟延愈合1例.C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其并发症:浅表感染1例,深部感染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志山;佟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提出医疗保健机构要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让每个出生的新生儿都享受到这一权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让患儿能健康生长,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2001年9月对所有在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即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1].文章阐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意义,自2001年9月~2003年8月近2年时间新生儿疾病筛查共638例进行了总结和临床分析.
作者:胡丽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结核性肛瘘临床少见,近2年来收治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男1例,16岁,学生肛门周围皮肤破溃溢脓、半年消炎治疗无效来院,胸膝位、距肛缘1.5cm9时位见溃汤创口1.5×2.0cm边缘不规则有淡黄稀薄脓液附着,皮上呈穿凿状改变.
作者:郑培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学发展许多新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同时也使机体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降低了自身免疫力.人类为了提高抗菌能力,不断研制、投放新的抗生素,而选择失误不合理的使用、更多的耐药菌株应运而生.临床医师发现过去常规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多有失败,市场上抗生素品种越多,合理选用越困难.面对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这一临床工作的永恒课题,有必要重新认识外科感染的新特点,制定新原则.
作者:施冲;何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医疗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一所综合性工企医院,如何在改革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几年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溶企业管理的精华于医院管理之中,全体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T)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对43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囊肿剥离,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4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随诊33例,症状消失28例,症状减轻4例,复发1例.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EMT安全有效,术后应配合药物治疗.
作者:赵宏辉;袁宏宇;柴玉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灌肠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之一.如操作不当可致严重并发症.现将灌肠致穿孔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因急需做腹部摄片,于当日6h/Am到某院行清洁灌肠.护士采用硬塑灌肠管常规操作.
作者:李倩;辛桂芝;金世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八钢: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法:汗吐下和温补清消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能收涩;苦能燥泻;甘能补和;辛能行散;咸能软下配伍禁忌:丁香莫与郁金见;藻、戟、芫、遂俱战草;细辛、木香不过钱;诸参、辛、芍叛藜芦.一钱等于5g;
作者:谷万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