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6例ARDS的诊治体会

熊咏;钱会清;江西南昌

关键词:ARDS, 诊治
摘要:近5年间,26例外科病人并发ARDS,采用高频呼吸机给氧等治疗,效果良好,早期诊断ARDS提高了治疗效果;高频喷射呼吸机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治疗ARDS的呼吸机;原发病的治疗以及抗休克、抗感染、改善肺部微循环等综合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42岁.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晚期妊娠引产护理

    产科学不断发展,晚期妊娠引产由原来的灌肠、人工剥膜、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逐渐在试行现在的米非司酮或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引产的方法.自2000年1月-12日对20例足月妊娠的孕妇试行了米索引产,(其中5例未使用催产素、15例催产素引产失败),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20~25岁4例,26~35岁16例,均系初产妇.妊娠月份39+~40周4例,40~41+周16例.用药后宫缩满意,产程进展顺利11例,不满意(继续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9例,行会阴侧切分娩14例,剖宫产6例.20例中5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例胎儿娩出后发生新生儿窒息,经抢救无1例死亡.

    作者:徐亚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

    目的:为了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的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VISX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对68例133眼近视患者行PRK治疗.结果:3~6个月,残余屈光度为t0.08±0.29D,裸眼视力≥0.8者占94.2%,≥1.0者占90.4%,术前屈光度在-1.50~-6.00D者术后3~6个月后裸眼视力≥0.8者占95.2%,≥1.0者占94.2%,术前屈光度在-6.25~-12.00D者术后3~6个月后裸眼视力≥0.8者占91.7%,≥1.0者占65.4%.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屈光度±0.50D范围者占84.6%,0.8%术眼有2级以上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无1例用药后眼压增高者,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6.8%.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对低中高度近视均安全有效,对低中度近视效果更佳,对高度近视的预测较差.

    作者:凌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牛黄双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牛黄双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牛黄双口服液中的黄芩,金银花进行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黄芩甙的含量.结果:鉴别专属性强,回收率平均值为99.74%,RSD为1.41.结论:此方法能控制牛黄双口服液的质量.且简便准确.

    作者:肖志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

    门诊患者,李××,男39岁,未婚.21岁时双眼出现视力下降.伴眼红、磨痛症状,每年发作2~3次,每次持续1~2周不等.可自行缓解,视物模糊程度逐年加重,否认家族有同类病史.检查:双眼视力、右眼0.4,左眼0.5,矫正均不提高.双眼角膜中央实质浅,中层密集分布灰白色颗粒状混浊点,角膜周边部可见约3.0mm环形透明角膜区(见图1):KP(-),前房深浅正常,房闪(-),瞳孔约3.0mm,对光反射(+),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陈章明;李志坚;蔡晓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式剖宫产术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及提高新生儿的成活质量,无论在国内外剖宫产率都有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进食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特点,自我院于1997年7月以来,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纵向撕开腹膜,迪克森(Dexm)线连续锁扣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与前期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比较,其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术后开奶早、切口疼痛轻,术后发热少,下床活动早,术后血尿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张云玲;柏峰;冯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密闭式灌肠

    灌肠是临床经常采用的治疗及辅助检查手段之一,传染病房由于病种杂,又都需消毒隔离,传统的灌肠筒很难做到一人一筒,易造成交叉感染,给灌肠工作造成许多困难.介绍一种操作简单容易的灌肠方法,取当日静点空葡萄糖瓶(500ml)一个或多个(根据用量)网套一个,一次性输液器一支,液体石蜡少许,剪刀一把,软皂少许.操作方法:以肥皂清洁灌肠为例①葡萄糖瓶涮净备用;②取软皂少许加入瓶中,加热水使其迅速溶解,再加适量冷水,使温度适宜;③套上网套,插好输液器,用剪刀自输液器过滤网以下剪掉;④挂好滴瓶,排气,在输液器前端涂少许石蜡油;⑤患者左侧卧位,把输液器插入肛门约7~10cm,放开调节器.适应范围:①传染病房、多病种,需严密隔离;②做肠道检查,需反复清洁肠道;③小儿惊厥,降温,易于控制滴速. 通过长期临床工作,为这种灌肠方法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少了传染病人交叉感染机会,便于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程利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籽骨疾病的现代治疗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特别是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容易使籽骨受损.急性损伤可造成籽骨骨折,慢性损伤可造成应力骨折.其它籽骨的病变,如籽骨炎、骨软骨炎、骨质软化症等,这一系列的疾病都能引起籽骨的疼痛,给人们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正确认识这一疾病,并给予系统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症状诊断籽骨病变一般表现为行走时前足持续性疼痛.疼痛一般在跖趾关节周围,定位比较模糊,被动背伸趾可诱发疼痛.X线摄片检查包括前后位和籽骨轴心位.

    作者:战心;蒯科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过敏反应3例报告

    病例介绍:例1:女,58岁,1996年因头晕、嗜睡、四肢无力来院就诊.检查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一次/d静点.患者在静点完毕两小时出现流泪,打喷嚏,全身发冷.家属按感冒给予速效感冒胶囊2粒口服.1小时后症状稍有缓解.第二天继续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同量.静点后半小时又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皮肤发痒、皮疹等症状.查体:T36.8℃,R18次/min、BP100/75mmHe(13.3/10.0kPa),P90次/min.患者意识清楚,面色潮红.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作者:张英杰;张群;刘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科病房常见病原菌及药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研外科病房常见病原菌及其药敏,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对外科临床发生感染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菌株对常用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103株细菌,属前5位的分别是: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奈瑟氏菌、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20种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比较敏感的抗生素为头孢类和氨基甙类(丁胺卡那).结论: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细菌培养结果为基础,细菌培养前抗菌药物的选择可参考本研究.

    作者:吴晓林;钱会清;阎洪;彭英才;程飞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介入性灌注治疗脑血栓配合及护理

    脑血栓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很高,许多患者因疾病初期时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而耽误了好的治疗时机.近几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进步,介入灌注治疗脑血栓,特别是发病早期,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期间正确配合和有效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病人对疾病康复的信心.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术前准备1.1病人准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灌注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消除其紧张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的变化.手术前应查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和肾功能及肝功能.术前行双侧腹股沟清洁备皮及碘过敏试验.术前4小时禁饮食,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

    作者:陈翠美;纪荣翠;王交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磁技术的引进及管理

    自1997年10月引进辽宁省血磁疗法研究中心研制的,(获国家专利的XC-Ⅰ型血液磁极化治疗机).经临床使用观察结果表明收到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共治疗1000余例,其中脑血管病380例,心血管病240例,高粘血症360例,一氧化碳中毒22例,尤其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有效率达100%.在万余人次血磁治疗中无1例差错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开展血磁技术以来,不仅赢得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作者:王领娣;张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症医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重症医院内肺部感染病因和所感染的病原体极为复杂,诊断及治疗较困难,因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升高.自1997年~1999年间对相关科室危重基础疾病建立人工气道者伴发的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4岁.基础疾病:除1例因胸部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外,余均为昏迷者,其中脑出血7例(术后2例),脑外伤2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全部12例均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时间5~135天,平均27天,机械通气2例,死亡8例.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第4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刊载《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作者:黄琦;刘剑萍;辛海波;廉春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醋酸强的松龙与利多卡因合用治疗扁平苔癣疗效观察

    扁平苔癣为口腔粘膜慢性、浅表性非感染性炎症.该病的特征为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网纹状或线状条纹、树枝状、班块状、环丘疹与水疱等多种类型改变,损坏有明显的对称性、同时伴有刺激痛,女性多于男性.至今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通过长期研究发现,该病与以下因素有主要关系:病毒、细菌、霉菌感染;自身免疫、免疫缺陷;精神创伤或抑郁、失眠、多虑及消化道疾病等.根据病因,应用醋酸强的松龙与利多卡因合用治疗扁平苔癣26例,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关艳丽;陈璐;韩淑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持续光疗和间隙光疗时血清钙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持续光疗和间隙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钙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钙水平在接受不同光疗方法前后进行检测.结果:间隙光疗对患儿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影响(P>0.1),与持续光疗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间隙光疗在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有应用价值.

    作者:王文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夏季普外复合伤并骨盆骨折的褥疮护理

    普外科复合伤口并骨盆骨折的病人是临床上较难诊治的疾病之一,这类病人由于卧床时间较长,在夏季极易发生褥疮.褥疮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虽然并非可直接致命性疾病,但若处理不当,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原发病的治疗.对于普外科复合伤口并骨盆骨折的病人,如何能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褥疮的发生,或是在褥疮发生以后如何尽快地使褥疮愈合,在此提出一点个人意见,愿与大家共同研究.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韩金兰;关桂霞;于亚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用冠状切口治疗面中部复杂性骨折临床体会

    颜面部为身体显露部位,易受外伤.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颜面部结构与创伤的特点,一且发生外伤面部均可遭受损伤.在面中部严重的外伤中,常发生多骨复杂性骨折,甚至粉碎性骨折或骨质缺损严重,影响面容及相应功能障碍.过去多采用局部小缺口,手术视野小,操作难度大,术后面部留有疤痕,增加患者心理负担.自1990年开始采用脑外科冠状切口治疗面中部多发性骨折76例,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邱松杰;吕文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心先安注射液化学名环磷腺苷葡甲胺,为新型的环磷腺苷酸类药.药理实验表明,本药具有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外周阻力不致反射性加快心率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窦综合症,冠心病心绞痛或洋地黄中毒病人更为适宜.作者于1996年8月~1999年8月应用江苏省徐州生物化学制药厂提供的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30例,并与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30例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黎兰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报告

    1998年9月~1999年3月株洲331厂内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本次爆发仅限于该厂内流行,共发病218人,发病率高达573.7/10万.218例患者中男131例,女87例,发病年龄小为1岁,大为45岁,以7岁~11岁年龄段为主,占发病总数63.8%;发病时间从1998年9月~1999年3月,持续7个月,发病高峰集中在1998年11月-1999年1月之内,占发病总数59.2%.疫情主要在学校传播,个别班级发病率高达60%,直至1999年2月学校放假,半月后疫情才得到控制.

    作者:周承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小管坏死22例临床分析

    蜂毒中毒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er necrosis.ATN)报道较少,但在山区蜂毒中毒较常见,严重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于1994~1999年共收治野蜂蛰伤后致ATN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8例,大年龄60岁,小年龄2岁,平均29岁.发病前均无肾脏病及其它病记载.中毒方式均在山间劳动时被野蜂蛰伤.其中少尿型ATN18例,非少尿型4例.临床表现:22例均有野峰蛰伤史.头晕、乏力、恶心、呕吐22例;呕血4例;黑便11例;排酱油色尿14例;血尿2例;无尿7例;少尿11例;非少尿4例;黄疸12例;意识障碍9例;双肾叩击痛22例.

    作者:何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6例ARDS的诊治体会

    近5年间,26例外科病人并发ARDS,采用高频呼吸机给氧等治疗,效果良好,早期诊断ARDS提高了治疗效果;高频喷射呼吸机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治疗ARDS的呼吸机;原发病的治疗以及抗休克、抗感染、改善肺部微循环等综合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42岁.

    作者:熊咏;钱会清;江西南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