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骨髓清除性、无关供者脐血移植(/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

邵秀茹;邹姝华;陈煜;王继红;孟秋;潘洪云

关键词:非骨髓清除, 无关, 脐血移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Ⅱ型
摘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重再障SAA)Ⅱ型系由慢性再生障碍贫血(简称慢再障CAA)恶化而来[1]病情重、预后差,无特殊治疗方法.尽管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BMT),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环胞菌素A(CSA),细胞因子(HGFS)等有一定的疗效,但往往因为此类患者病程长,年龄偏大,反复输血,恶化后疗效差,死亡率高[2],自1994年5月以来,对3例SAA-Ⅱ型病人进行了非骨髓清除性(简称非清髓性),非血缘关系(无关供者)胎盘脐带血(简称脐血)移植(NM-UCBT)/输注,并进行了6年的随访,取得了较良好的效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搏通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学基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目前,国内外均致力于寻找能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临床应用为糖尿病肾病开拓了一个新的治疗前景.自1995年以来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8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对象根据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糖尿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平均50±6岁,病程1~10年,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20例.在没有发热、感染、心力衰竭、尿路感染、肾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下尿常规检查无蛋白尿,但查尿微量白蛋白均增高以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1.2方法每日治予开搏通0.25mg 1次/d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治疗后的2周、4周、6周、8周观察尿微量蛋白、血糖、血压等观察指标.

    作者:石伟;温朝辉;王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护理及预防

    治疗中的低血糖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燥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40mg/d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求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1.1病情观察低血糖一般发生在空腹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后3-4小时及夜间,轻者出现饥饿、虚弱、头晕、出汗、心悸;重者嗜睡乃至昏迷.老年人和长期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为此,要经常巡视病旁,发现低血糖的早期出现的上述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作者:刘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综合征)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咏络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征[1].较少见,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困难,从而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现报告如下:郭××,男,33岁,双眼视物模糊,右眼半个月,左眼三天,于1999年11月15日就诊并住院治疗.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2,左右0.04,双眼球结膜呈混合性充血,角膜后有灰白色细小点状k-p(+),房水闪光(+),玻璃体呈尘埃状混浊,右眼(++),左眼(+),右眼底视盘充血,视网膜动脉呈白线状,管壁有大量黄白色浸润,周边部静脉呈串珠状改变,血管壁附近有散在出血斑,周边部视网膜有散在多个白色渗出斑,浅层有片状出血,黄斑区未受累.

    作者:娄继英;刘红;董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夏季普外复合伤并骨盆骨折的褥疮护理

    普外科复合伤口并骨盆骨折的病人是临床上较难诊治的疾病之一,这类病人由于卧床时间较长,在夏季极易发生褥疮.褥疮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虽然并非可直接致命性疾病,但若处理不当,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原发病的治疗.对于普外科复合伤口并骨盆骨折的病人,如何能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褥疮的发生,或是在褥疮发生以后如何尽快地使褥疮愈合,在此提出一点个人意见,愿与大家共同研究.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韩金兰;关桂霞;于亚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灌肠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小儿感染性腹泻起病急、发病快,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我院近年来试用了利福平小剂量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通过对50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和对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0年4月~2000年9月住院的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其中男孩43例,女孩37例;年龄1岁以下患儿22例;2~3岁25例;4~6岁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儿入院前均未用过止泻济或收敛药物.治疗组给予输液配合利福平小剂量保留灌肠疗法,对照组常规输液治疗.两组输液疗程均为6天.(见表1).

    作者:周莉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例急性产后大出血的处理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病之一,急性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例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的抢救,谈谈对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处理与护理体会.病例摘要:王敏,27岁,病历号015172,1994年7月30日10:30分入院,15:00自然分娩一活女婴,10分钟后胎盘自然剥离,无残留及缺损,20分钟后患者突然阴道流血达800ml,立即催产素静注,但子宫收缩还是乏力,继续出现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视物不清、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迅速通知医生,给予吸氧,静注麦角1支、止血、补液、输血等措施进行积极抢救,保住了该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尹月香;阚成顺;伞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86例肝外阻塞性黄疸治疗分析

    近年来,由于检查手段的多样化和各种精密仪器的问世,使得肝外阻塞性黄疸术前确诊率有了大幅的提高,同时,也为早期治疗提供了帮助.自1992~1999年收治86例经手术治疗的肝外阻塞性黄疸病例,其阻塞原因由高到低为:胆管结石、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及肝外胆管癌等.本文对上述病例的治疗情况做一简要分析.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作者:范长青;刘锐;金鹤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改变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耳鸣和眼球胀等不适症状.我们应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检查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颅内主要动脉及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的血流速度进行了检测分析,初步探讨各项高血压病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86例高血压患者系本院门诊,住院病人,病史6个月~40年不等.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41~79岁,伴有头痛,眩晕症状81例.临床诊断高血压病Ⅲ期16例.其中,8例伴有语言障碍及一侧肢体活动受限,临床诊断Ⅱ期高血压病70例.

    作者:吕雅茹;宋秀禹;李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穿钉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是一种新的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装置,只要在骨折端两侧各穿入二枚钢针螺钉接上外固定架就可以使骨折断端获牢固的固定,就可使骨折的肢体起支撑作用.其优点是:由于外固定器的架室技术可以不干扰损伤区域而达到固定目的,因而易于处理伤口且创伤面小;感染机会少;无需做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以旋转360°因而易于安排体位还可以早期开始功能锻炼.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黄晓燕;刘曼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籽骨疾病的现代治疗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特别是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容易使籽骨受损.急性损伤可造成籽骨骨折,慢性损伤可造成应力骨折.其它籽骨的病变,如籽骨炎、骨软骨炎、骨质软化症等,这一系列的疾病都能引起籽骨的疼痛,给人们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正确认识这一疾病,并给予系统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症状诊断籽骨病变一般表现为行走时前足持续性疼痛.疼痛一般在跖趾关节周围,定位比较模糊,被动背伸趾可诱发疼痛.X线摄片检查包括前后位和籽骨轴心位.

    作者:战心;蒯科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彩超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附128例报告

    自2000年5~6月对洪都航空工业集团3189名女职工开展乳腺普查工作.对异常及可疑病变患者128名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癌3例,其他良性病变4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28例,年龄23~63岁(平均38.7岁).应用惠普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式变频探头,频率为7.5~10MHz.取平卧位,多切面扫查,并双侧对照.如发现肿块,先常规记录肿块的部位、大小、有无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活动度等指标,再进行CDFI观察,记录肿块内部及周缘的血流显示,测量大流速(Vmax),阻力指数(RI).若怀疑为恶性肿瘤,仔细观察肿块与皮肤、深筋膜、胸大肌有无粘连,浸润,并进一步检查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记录其数目大小.

    作者:李建辉;孙洛萍;周任华;廖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20例剖宫产术后的观察护理

    自从1999年1月~2000年8月共分娩753例其中剖宫产220例,占分娩总数的30.4%,现将护理体会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20例剖宫产中,年龄21~37岁,平均26.5岁剖宫产原因分类,过期妊娠,巨大儿35例,占11.36%,双胎5例,占2.3%,产前子 12例,占5.4%,胎儿宫内窘迫47例,占21.3%,头盆不称与高直后位59例,占26.6%,臀足位26例,占11.6%,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6例,占2.7%,妊娠合并心律不齐5例,占2.27%,2次剖宫产女结扎术9例,占4.09%,胎膜早破,羊水过多16例,占7.22%.

    作者:王春英;王华;郑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颈动脉灌注治疗脑血管病的操作及护理

    预动脉注药治疗脑血管病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致残率具有显著效果,并且简单、易行、安全.近年逐渐在被推广,但良好的操作及护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依从性,疗程的完成和并发症的发生率.1999年1月~12月收治经颈动脉注射的,脑血检、腔隙性脑梗塞、亚急性期脑出血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粟亚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式剖宫产术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及提高新生儿的成活质量,无论在国内外剖宫产率都有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进食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特点,自我院于1997年7月以来,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纵向撕开腹膜,迪克森(Dexm)线连续锁扣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与前期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比较,其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术后开奶早、切口疼痛轻,术后发热少,下床活动早,术后血尿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张云玲;柏峰;冯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云南灯盏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患者李某,女,64岁,因动脉硬化就诊.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正常,BP:21.3/10.6kPa,遵医嘱给予云南灯盏花注射液(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10ml/支,含总黄酮45mg,批号:991110)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脉滴注.当静脉滴注250ml时,患者自诉恶心并呕吐,为胃内溶物因怀疑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引起胃肠刺激反应,遂减慢药物滴注速度.但患者并未感觉症状缓解测血压:10.6/8.0kPa,立即给予吸氧,纠正血压、复查头颅CT:提示无出血,急查血常规:WBC6.5×109mmol/L,FBG5.2mmol/L,血离子:K+4.6mmol/L,Na+137mmol/L、Cl-101mmol/L.血气分析:PH:7.37,PO213.8kPa、PCO23.4kPa.BE67.6mmol/L, HCO35.2mmol/L、Cr326mmol/L、BUNN15.0mmol/L,考虑是云南灯盏化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丽君;于鸿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小管坏死22例临床分析

    蜂毒中毒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er necrosis.ATN)报道较少,但在山区蜂毒中毒较常见,严重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于1994~1999年共收治野蜂蛰伤后致ATN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8例,大年龄60岁,小年龄2岁,平均29岁.发病前均无肾脏病及其它病记载.中毒方式均在山间劳动时被野蜂蛰伤.其中少尿型ATN18例,非少尿型4例.临床表现:22例均有野峰蛰伤史.头晕、乏力、恶心、呕吐22例;呕血4例;黑便11例;排酱油色尿14例;血尿2例;无尿7例;少尿11例;非少尿4例;黄疸12例;意识障碍9例;双肾叩击痛22例.

    作者:何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关系临床观察——附200报告

    慢性胃炎具有广泛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如浅表性胃炎、弥漫性胃炎及多灶性萎缩性胃炎,统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是某些胃病的促发因子[1].慢性胃炎85%感染幽门螺杆菌.为此,对200例慢性胃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变的发生和进展程度有一定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作者:邱玉艳;杨绍安;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疗效.方法: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为二组,26例静脉注射阿奇霉素,5~10mg@kg/d,52例静脉注射红霉素,20mg@kg/d.用药后第8日均复查咽拭子PCR-支原体.结果: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所有患儿5~7天症状明显改善,其中5例治疗后第8天复查咽拭子PCR-支原体转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较使用红霉素疗程明显缩短且副作用少.结论:阿奇霉素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效,且患儿对其耐受性好.

    作者:杨晶;宋燕;史湘英;哈尔滨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磁技术的引进及管理

    自1997年10月引进辽宁省血磁疗法研究中心研制的,(获国家专利的XC-Ⅰ型血液磁极化治疗机).经临床使用观察结果表明收到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共治疗1000余例,其中脑血管病380例,心血管病240例,高粘血症360例,一氧化碳中毒22例,尤其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有效率达100%.在万余人次血磁治疗中无1例差错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开展血磁技术以来,不仅赢得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作者:王领娣;张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内外血管狭窄数目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研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数因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证实了颅内外血管狭窄数目对脑卒中的发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809例,在急性发作后3~6个月内进行随访.

    作者:尹运佳;吕雅茹;方萍;张雪凤;姜贵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