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20例剖宫产术后的观察护理

王春英;王华;郑丽华

关键词:剖宫产, 术后, 护理
摘要:自从1999年1月~2000年8月共分娩753例其中剖宫产220例,占分娩总数的30.4%,现将护理体会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20例剖宫产中,年龄21~37岁,平均26.5岁剖宫产原因分类,过期妊娠,巨大儿35例,占11.36%,双胎5例,占2.3%,产前子 12例,占5.4%,胎儿宫内窘迫47例,占21.3%,头盆不称与高直后位59例,占26.6%,臀足位26例,占11.6%,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6例,占2.7%,妊娠合并心律不齐5例,占2.27%,2次剖宫产女结扎术9例,占4.09%,胎膜早破,羊水过多16例,占7.22%.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重症医院内肺部感染病因和所感染的病原体极为复杂,诊断及治疗较困难,因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升高.自1997年~1999年间对相关科室危重基础疾病建立人工气道者伴发的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4岁.基础疾病:除1例因胸部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外,余均为昏迷者,其中脑出血7例(术后2例),脑外伤2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全部12例均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时间5~135天,平均27天,机械通气2例,死亡8例.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第4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刊载《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作者:黄琦;刘剑萍;辛海波;廉春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例急性产后大出血的处理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病之一,急性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例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的抢救,谈谈对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处理与护理体会.病例摘要:王敏,27岁,病历号015172,1994年7月30日10:30分入院,15:00自然分娩一活女婴,10分钟后胎盘自然剥离,无残留及缺损,20分钟后患者突然阴道流血达800ml,立即催产素静注,但子宫收缩还是乏力,继续出现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视物不清、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迅速通知医生,给予吸氧,静注麦角1支、止血、补液、输血等措施进行积极抢救,保住了该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尹月香;阚成顺;伞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在整体护理中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当病人离开了他们所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断工作,改变了日常生活习惯,进入陌生的病房,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甚至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时候,病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各种不同心理反应.由于过度的紧张害怕,致使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血压骤然升高,心率加快,不能完成手术及治疗.这些病人往往情绪低落,心情不佳,影响治疗.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36例.其中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68例.通过开展整体护理,由功能护理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这268例手术中充分运用了护理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发展等多层面的整体护理,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治疗,效果极为显著.现将术前及术后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岩;赵霞;李永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报告

    1998年9月~1999年3月株洲331厂内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本次爆发仅限于该厂内流行,共发病218人,发病率高达573.7/10万.218例患者中男131例,女87例,发病年龄小为1岁,大为45岁,以7岁~11岁年龄段为主,占发病总数63.8%;发病时间从1998年9月~1999年3月,持续7个月,发病高峰集中在1998年11月-1999年1月之内,占发病总数59.2%.疫情主要在学校传播,个别班级发病率高达60%,直至1999年2月学校放假,半月后疫情才得到控制.

    作者:周承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枚螺纹针治疗股骨颈新鲜骨折疗效观察

    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至今仍欠满意,由于股骨颈骨折解剖上局部血供差,每种内固定术仍有较高的畸形愈合、骨不连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而且股骨颈骨折多为老年人,伴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身体状况差,难承担大手术带来的大创伤.本文通过对一组临床病例的观察,提出三枚螺纹针治疗股骨颈新鲜骨折方法简单、损伤小、疗效稳定,可供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时参考.1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佟志刚;战心;段志山;王春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夏季普外复合伤并骨盆骨折的褥疮护理

    普外科复合伤口并骨盆骨折的病人是临床上较难诊治的疾病之一,这类病人由于卧床时间较长,在夏季极易发生褥疮.褥疮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虽然并非可直接致命性疾病,但若处理不当,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原发病的治疗.对于普外科复合伤口并骨盆骨折的病人,如何能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褥疮的发生,或是在褥疮发生以后如何尽快地使褥疮愈合,在此提出一点个人意见,愿与大家共同研究.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韩金兰;关桂霞;于亚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管腔局部的异常扩张而形成的.由于动脉瘤的底部受血流的冲击而变得很薄,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发生率高者为前交通动脉瘤,其次为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的根本的治疗手段.自1996年开展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至今已成功地完成了手术42例.由于瘤体极易破裂出血,死亡率极高,手术的危险性也很大.手术的成功除要求医生有熟练的技术外、术中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合,也起到重要作用.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李淑杰;刘健红;张宏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的临床使用及护理

    氦氖激光的治疗原理是将一定功率的激光束导入人体血管内,对体内血液进行直接照射,而不需要将血抽出,在体外就能完成光照射过程,从而简化了治疗操作,提高了治愈率.氦氖激光的功能;改善血液指标,可使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液粘稠度及血小板聚集下降,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抗缺氧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血液循环.具有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及促进免疫分子产生的作用.降低血浆中分子物质,具有解毒作用.1物品准备及操作方法

    作者:赵智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护理及预防

    治疗中的低血糖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燥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40mg/d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求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1.1病情观察低血糖一般发生在空腹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后3-4小时及夜间,轻者出现饥饿、虚弱、头晕、出汗、心悸;重者嗜睡乃至昏迷.老年人和长期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为此,要经常巡视病旁,发现低血糖的早期出现的上述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作者:刘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式剖宫产术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及提高新生儿的成活质量,无论在国内外剖宫产率都有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进食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特点,自我院于1997年7月以来,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纵向撕开腹膜,迪克森(Dexm)线连续锁扣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与前期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比较,其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术后开奶早、切口疼痛轻,术后发热少,下床活动早,术后血尿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张云玲;柏峰;冯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立体定向手术护理

    脑立体定向手术是利用立体定向仪,将手术器械如脑穿刺针,射频或双电极,脑组织活检针,引流等等,通过颅骨钻孔送到脑深部,某些病变结构中进行手术,以达到减轻或消除颅内压迫症状,消除血肿,抽出其中瘤囊液,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简便准确,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自1997年至1998年3月应用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在46~71岁,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敏;王海燕;黄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期血清碱性磷酸酶的观察与分析

    临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但妊娠期妇女也会出现碱性磷酸酶的异常增高.由于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的不够,很多就诊者都认为自己患上了肝炎之类的疾病,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甚至还有一部分女性不到保健机构作健康咨询,盲目从医,乱用药,引起诸多不良后果.在一年余时间内对30例妊娠妇女的碱性磷酸酶进行观察,并作了分析比较,目的在于使妊娠妇女对自己的生理状况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并加强对疾病的防范意识.1资料与方法

    作者:孙士红;梁春艳;谢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磁技术的引进及管理

    自1997年10月引进辽宁省血磁疗法研究中心研制的,(获国家专利的XC-Ⅰ型血液磁极化治疗机).经临床使用观察结果表明收到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共治疗1000余例,其中脑血管病380例,心血管病240例,高粘血症360例,一氧化碳中毒22例,尤其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有效率达100%.在万余人次血磁治疗中无1例差错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开展血磁技术以来,不仅赢得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作者:王领娣;张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云南灯盏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患者李某,女,64岁,因动脉硬化就诊.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正常,BP:21.3/10.6kPa,遵医嘱给予云南灯盏花注射液(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10ml/支,含总黄酮45mg,批号:991110)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脉滴注.当静脉滴注250ml时,患者自诉恶心并呕吐,为胃内溶物因怀疑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引起胃肠刺激反应,遂减慢药物滴注速度.但患者并未感觉症状缓解测血压:10.6/8.0kPa,立即给予吸氧,纠正血压、复查头颅CT:提示无出血,急查血常规:WBC6.5×109mmol/L,FBG5.2mmol/L,血离子:K+4.6mmol/L,Na+137mmol/L、Cl-101mmol/L.血气分析:PH:7.37,PO213.8kPa、PCO23.4kPa.BE67.6mmol/L, HCO35.2mmol/L、Cr326mmol/L、BUNN15.0mmol/L,考虑是云南灯盏化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丽君;于鸿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晚期妊娠引产护理

    产科学不断发展,晚期妊娠引产由原来的灌肠、人工剥膜、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逐渐在试行现在的米非司酮或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引产的方法.自2000年1月-12日对20例足月妊娠的孕妇试行了米索引产,(其中5例未使用催产素、15例催产素引产失败),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20~25岁4例,26~35岁16例,均系初产妇.妊娠月份39+~40周4例,40~41+周16例.用药后宫缩满意,产程进展顺利11例,不满意(继续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9例,行会阴侧切分娩14例,剖宫产6例.20例中5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例胎儿娩出后发生新生儿窒息,经抢救无1例死亡.

    作者:徐亚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红霉素眼膏用于治疗肛裂的疗效观察

    红霉素眼膏一般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但近年来我院用于治疗肛窦炎、肛裂等早期肛肠科疾病,对防止感染、愈合伤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开展红霉素眼膏治疗肛肠疾病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新鲜肛裂与陈旧肛裂两组,新鲜肛裂30例,陈旧性肛裂12例,均无肛周脓肿.1.2方法每日热水坐浴两次,便后再坐浴一次,用红霉素眼膏肛周涂抹,涂后做提肛动作,坚持外用并保持大便通畅.

    作者:程云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20例剖宫产术后的观察护理

    自从1999年1月~2000年8月共分娩753例其中剖宫产220例,占分娩总数的30.4%,现将护理体会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20例剖宫产中,年龄21~37岁,平均26.5岁剖宫产原因分类,过期妊娠,巨大儿35例,占11.36%,双胎5例,占2.3%,产前子 12例,占5.4%,胎儿宫内窘迫47例,占21.3%,头盆不称与高直后位59例,占26.6%,臀足位26例,占11.6%,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6例,占2.7%,妊娠合并心律不齐5例,占2.27%,2次剖宫产女结扎术9例,占4.09%,胎膜早破,羊水过多16例,占7.22%.

    作者:王春英;王华;郑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综合征)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咏络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征[1].较少见,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困难,从而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现报告如下:郭××,男,33岁,双眼视物模糊,右眼半个月,左眼三天,于1999年11月15日就诊并住院治疗.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2,左右0.04,双眼球结膜呈混合性充血,角膜后有灰白色细小点状k-p(+),房水闪光(+),玻璃体呈尘埃状混浊,右眼(++),左眼(+),右眼底视盘充血,视网膜动脉呈白线状,管壁有大量黄白色浸润,周边部静脉呈串珠状改变,血管壁附近有散在出血斑,周边部视网膜有散在多个白色渗出斑,浅层有片状出血,黄斑区未受累.

    作者:娄继英;刘红;董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

    门诊患者,李××,男39岁,未婚.21岁时双眼出现视力下降.伴眼红、磨痛症状,每年发作2~3次,每次持续1~2周不等.可自行缓解,视物模糊程度逐年加重,否认家族有同类病史.检查:双眼视力、右眼0.4,左眼0.5,矫正均不提高.双眼角膜中央实质浅,中层密集分布灰白色颗粒状混浊点,角膜周边部可见约3.0mm环形透明角膜区(见图1):KP(-),前房深浅正常,房闪(-),瞳孔约3.0mm,对光反射(+),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陈章明;李志坚;蔡晓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开搏通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学基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目前,国内外均致力于寻找能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临床应用为糖尿病肾病开拓了一个新的治疗前景.自1995年以来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8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对象根据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糖尿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平均50±6岁,病程1~10年,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20例.在没有发热、感染、心力衰竭、尿路感染、肾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下尿常规检查无蛋白尿,但查尿微量白蛋白均增高以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1.2方法每日治予开搏通0.25mg 1次/d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治疗后的2周、4周、6周、8周观察尿微量蛋白、血糖、血压等观察指标.

    作者:石伟;温朝辉;王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