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

张敏;朱小燕;徐荣;易婷;刘喜龙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 分布, 耐药性, ICU
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收治各种危重病患者,在严重病理生理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基础上,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目前这种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ICU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我们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从ICU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测中WBC、细菌计数的诊断阈值及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定量细菌培养法、尿干化学分析结合显微镜检查检测361例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并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β2-微球蛋白(β:-MG)的含量.结果 361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低检测阈值为尿液干化学分析WBC:阴性或±,显微镜检查:WBC≥2~4/高倍视野(HP),细菌计数≥2/HP或≥1/油镜视野,尿培养细菌计数≥104C FU/ml(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患者菌落计数>3×103CFU/ml).尿β2-MG含量在上、下尿路感染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液常规干化学分析WBC:阴性,显微镜检查WBC≤4/HP,尿培养菌落计数<105CFU/ml,不能排除尿路感染的诊断.β2-MG是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明显有效的实验项目,可用于规范疗程及疗效判断.

    作者:帅丽华;卢敏;洪霞;熊姿;唐卿;曾泉;魏胜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有异型细胞及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50例,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并进行CK、CK7、CK20、CDX-2、MC、Calretinin、Vimentin、TTF-1、CA125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选择性标记.结果 常规细胞涂片厚,背景不清晰;离心沉渣包埋切片细胞多而集中,背景清晰,染色鲜艳,并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效果较好,阳性定位准确,可靠性高.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能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金长;张功亮;郭广秀;王建;彭芳;陈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败血症是儿童时期的危重病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具有非特异性,临床常用的血培养具有时间长的时限性,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研究表明,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时,PCT选择性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1].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合成,应用超敏方法测定CRP,检测低限可达0.005~0.10mg/L,是较为敏感的炎症标志物.许俊[2]研究表明,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hs-CRP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的CRP.本文动态测定败血症患儿PCT和hsCRP的浓度变化,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钟海平;王建中;贺春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纤溶系统标志物的变化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和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并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STA-R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测定上述项目的血浆含量和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组较UAP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组较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AT-Ⅲ、PC 、PS活性和Fg、FDP、D-D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溶系统失衡,其中AMI和UAP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其发病机制可能有血栓因素的参与,联合测定上述标志物,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观察.

    作者:洪流;林伟华;陈华英;曾梦如;高发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2年HIV筛查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分析的评价

    目的 评价HIV抗体检测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促进质控水平的提高.方法 对本室内部对照及外部对照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在佳条件下连续检测20次HIV抗体其结果为2.011±0.113,CV值为5.6%.②本实验室在本年度本批次的质控品及质控结果CV值均小于10%,表明本批次质控血清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较好,均符合国家对抗-HIV诊断试剂盒变异系数的要求.结论 通过对室内质控结果的连续观察,监测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精密性,来保证实验室的质量,室内质控必须持之以恒,不断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质量问题,才能使检验工作的质量得到稳步提高.解决质控考核中所发现的问题,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就能避免出现各种问题,把艾滋病检测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黄新辉;邹小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规范化标本采集降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分析

    血液培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一方面,血培养可以明确诊断是何种病原菌感染;另一方面,依据血培养结果进行的药敏试验,能够指导临床用药,进而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大大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医疗费用.但血液培养结果的准确性是发挥其临床指导作用的前提.要获得准确的血液培养结果,首先要确保血培养标本未受到污染[1,2].本文探讨血培养标本采集环节的造成标本污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规范化标本采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易兵;张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几种啮齿类动物高血脂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高脂血症为终身疾病,在人群中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没有根治方法.长期高血脂,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产生进行性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受到损害,严重危害健康,危及生命.探讨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开发降血脂保健品和药物,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选择一个理想的高血脂动物模型是研究血脂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的关键.目前,动物实验中用啮齿类动物进行高血脂动物模型造模较为常见,造模的方法也较多,本文拟对几种啮齿类动物高血脂模型的造模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丁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70株来自肿瘤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和特征.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270株分离于恶性肿瘤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0株来自恶性肿瘤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全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89.7%(270/301).221株(81.9%)来源于痰液标本,呼吸内科感染占23.7%(64/270)居多,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肺癌患者占50.4%(136/270).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96.5%),耐药率仅为1.1%,其次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1.5%.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96.7%、93.0%,对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未高于2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应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宾;袁水斌;蔡敏;李琳;王勋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STR峰高与峰下面积在干细胞移植后状态判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信息位点的峰高与峰下面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状态判断中的作用,寻找适合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状态判断的指标.方法 分别采集两名无关供者及M2患者及其HLA全相合供者两组血标本,以白细胞含量为依据制备不同比例混合血样,提取DNA,使用STR试剂盒,建立PCR扩增体系,在ABI3100仪上检测扩增片段,筛选得到理想的信息位点,获取其峰高及峰面积进行移植嵌合率的计算.结果 各筛选位点以峰高或面积得出的模拟嵌合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位点模拟嵌合率与制备的浓度梯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965以上.结论 峰高或峰下面积均可作为嵌合状态的定量监控指标.

    作者:孙瑜;李国良;黄丽红;肖莉;吴红;熊莉;翁美芝;刘强;何华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BsAg检测阴性而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结果模式分析

    目的 对ELISA检测HBsAg结果阴性而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5222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核酸检测方法对51797例HBsAg检测阴性标本进行HBV-DNA定性检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52224例献血者HBsAg检测阴性为51797例;51797例检测HBsAg阴性标本而HBV-DNA定性检测阳性共83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经定量检测53例为阳性;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检测有10种模式,HBcAb阳性占87.95%; HBcAb和HBeAb同时阳性占56.63%; HBsAg阳性占22.89%.结论 由于经济原因核酸检测暂不适宜全面推广情况下,为减少经输血传播乙肝,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好的ELISA试剂检测HBsAg;体检征询发现献血者HBcAb、HBeAb同时阳性时暂缓献血.

    作者:熊丽红;钱榕;李国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607例体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的报告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证实血清HCY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因素[1].本文收集了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2607例健康体检HCY的人群,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盛兰;廖清霞;王文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糖尿病足(DD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该院2009月1月至2013年1月105例DF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105例DF患者分泌物样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株,占57.14% (64/112),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37.50% (42/112),真菌6株,占5.36%(6/11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耐药率高,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好,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耐药率高.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呈现多重交叉耐药.

    作者:梁庆华;唐凤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666例孕中期唐氏综合症血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产前血清学筛查方法在诊断胎儿缺陷方面的应用.方法 化学发光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共2666例孕妇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自愿接受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应用上海腾程软件计算DS风险.高风险者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结合彩超检查追踪胎儿的情况.结果 筛查的2666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01例,阳性率为3.79%.101例中84例接受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唐氏儿4例,检出率4.76%;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66例,经彩超确诊2例.检出率为3.0%,18-三体检出51例,阳性率为1.91%,接受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诊断,确诊18-三体3例,检出率5.9%.年龄≥35岁者阳性检出率高于年龄<35岁者(P<0.01).结论 孕中期血清学AFP+ F-βHCG+ uE3“三联检”筛查与彩超结合的联合筛查方法是预测胎儿发育情况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年龄≥35岁的孕妇应重点筛查.

    作者:张军;邢雪梅;祝力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尿液红细胞定量分析方法学的探讨

    目的 探讨并比较尿液红细胞自动化仪器定量方法与人工镜检定量计数的关系.方法 制备尿红细胞标准液,分别用不离心、离心两种人工镜检方法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朗迈UriSed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两种自动化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四种尿红细胞定量方法间的差异.结果 离心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与理论浓度之间偏差大,不离心镜检法、UF-100分析仪法、朗迈UriSed分析仪法检测结果较接近理论浓度.不离心镜检法检测结果与理论浓度之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F-1 00分析仪、朗迈UriSed分析仪、离心镜检检测结果与理论浓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离心镜检法检测结果与UF-100分析仪、朗迈UriSed分析仪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离心镜检检测结果与UF-100分析仪、朗迈UriSed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F-100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朗迈UriSed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1,0.999,0.999,0.998).结论 尿液红细胞离心镜检计数法不适用于红细胞定量分析.UF-100分析法和朗迈UriSed分析法由于具有快速自动化检测的特性更适用于尿红细胞常规定量检测,但对尿红细胞的识别应另行探讨.不离心镜检计数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尿液红细胞的实际浓度,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且存在人工误差而不实用,可作为自动化尿分析仪的复检方法.

    作者:李扬宇;郑春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 C18柱;以甲醇-pH为7.5醋酸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40℃.结果 盐酸特比萘芬在8.4~168.0 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为1.6%.结论 本HPLC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作为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占海燕;陈丽华;余斌;胡茂荣;姜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二胺四乙酸盐对肝素钠抗凝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对肝素钠抗凝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对38名血小板数量正常的体检者抽取静脉血标本,分别使用EDTA-K2、肝素钠抗凝20min、肝素钠抗凝20 min加入EDTA-K2、肝素钠抗凝60 min加入EDTA-K2的抗凝标本,进行计数及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结果 肝素钠抗凝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为(93.7±32.18)× 109/L;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结果为(210+58.39)×109/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P<0.001).肝素钠抗凝静脉血静置20min后加入EDTA-K2抗凝剂结果为(212.05 +60.20)× 109/L;与EDTA-K2抗凝血结果(210+58.39)× 109/L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4,B0.05).肝素钠抗凝静脉血静置60 min后加入EDTA-K2抗凝剂结果为(56.74+ 15.33)× 109/L,与EDTA-K2抗凝血结果(210t58.39)× 109/L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P<0.001).结论 EDTA-K2钙离子螯合剂可可逆性地使初发聚集的血小板解聚.

    作者:王秀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海岛地区高尿酸血症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珠海海岛渔民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100例渔民测定血尿酸、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对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人群的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岛渔民的血尿酸、血糖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在性别、及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岛渔民患高尿酸血症高于其他地区,而且高尿酸血症患者比尿酸正常人群更易发生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

    作者:林虹;谭功军;邝琳;唐发清;马新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我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2年全年各种标本进行常规分离培养,用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标准筛选多重耐药菌株并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2012年1-12月共分离出病原菌1045株,其中MDROs 298株,占全年分离病原菌的28.5%(298/1045);革兰阴性MDROs共230株,革兰阳性MDROs株68株;在各标本来源中,痰所占比例高(40.3%),依次为血液(21.5%)、尿液(20.5%);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头孢他定除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70%以上,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对两种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为0.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7%和35.1%,但中介率较高,分别为37.2%和13.5%;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但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50%);多重耐药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为8.3%.结论 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分布广泛,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作者:漆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0年至2012年东莞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2010年至2012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1590例NGU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1590名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496例,阳性率为31.1%.其中2010年阳性率为25.9%,2011年阳性率为32.6%,2012年阳性率为37.6%.12种抗生素中,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四环素仍保持高敏感性,但对其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支原体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对NGU患者必须加强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李玉美;林东子;陈胤文;袁灿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臭氧自血回输治疗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测分析及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臭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丙型肝炎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素α-2b(Interferonα-2b)500万国际单位肌注、每周3次,并联合利巴韦林片30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患者加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每周3次治疗.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比较其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epatitis C virus ribonucleic acid,HCV RNA)水平的变化、血清病毒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2周,两组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中位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血清HCV RNA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血清生化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得出臭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丙型肝炎,可以使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明显下降,并能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可用于丙型肝炎的辅助治疗.

    作者:于强;吴锦瑜;聂莲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