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胡辛兰;陈发林

关键词:MRSA, 院内感染,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情况,采用VITEK II MIC法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照201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4进行统计.D试验测定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实验.结果 ICU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按标本种类分,痰标本分离率高(占63.4%); MRSA检出率为62.8%; MRSA对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率较MSSA耐药率高,本实验室未出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率为35.43%.结论 应及时掌握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监测结果,为促进感染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提供参考.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gp210及sp100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抗gp210、sp100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168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PBC)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gp210和sp100自身抗体并观察其临床评价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3例PBC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p210和sp100等自身抗体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分别为41.5%和17.0%;与菲PBC和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53例PBC患者检测gp210和sp100等自身抗体与非PBC及对照组比较,其临床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敏感性为41.5%和17.0%o,特异性为97.2%和99.5%.结论 PBC患者检测抗gp210和抗sp100抗体,对PB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PBC诊疗水平.

    作者:詹克勤;彭卫华;陈建华;李俊明;鞠北华;胡意;罗忠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血清果糖胺检测的干扰分析

    目的 评价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NBT法检测果糖胺的干扰效应.方法 遵循CLSI EP7-A2文件,将临床常用1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制成高浓度为20倍血药峰浓度的系列溶液,按照5%体积加入到新鲜混合血清中,检测新鲜混合血清果糖胺的结果,分析干扰效应.结果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头孢硫脒对果糖胺检测存在正干扰,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75%血药峰浓度、头孢硫脒50%血药峰浓度开始干扰造成果糖胺检测结果超出x+1.96s范围,且干扰值与干扰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它1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果糖胺检测没有干扰.结论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头孢硫脒对NBT法检测果糖胺存在正干扰,临床应在用药前或静脉滴注1~2个半衰期后采样检测果糖胺以避免干扰.

    作者:姚孝明;颜巍;周竞;蒋叶;王婷;张家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海岛地区高尿酸血症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珠海海岛渔民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100例渔民测定血尿酸、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对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人群的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岛渔民的血尿酸、血糖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在性别、及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岛渔民患高尿酸血症高于其他地区,而且高尿酸血症患者比尿酸正常人群更易发生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

    作者:林虹;谭功军;邝琳;唐发清;马新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CR-SSP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PCR-SSP法检测ABO基因型.方法 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样本10个,用PCR-SSP法检测其基因型.结果 10个疑难血型标本PCR-SSP法均得出明确的ABO血型结果.结论 PCR-SSP法检测ABO血型方法可靠,可应用于临床输血.

    作者:肖莉;后平钦;李国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666例孕中期唐氏综合症血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产前血清学筛查方法在诊断胎儿缺陷方面的应用.方法 化学发光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共2666例孕妇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自愿接受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应用上海腾程软件计算DS风险.高风险者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结合彩超检查追踪胎儿的情况.结果 筛查的2666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01例,阳性率为3.79%.101例中84例接受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唐氏儿4例,检出率4.76%;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66例,经彩超确诊2例.检出率为3.0%,18-三体检出51例,阳性率为1.91%,接受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诊断,确诊18-三体3例,检出率5.9%.年龄≥35岁者阳性检出率高于年龄<35岁者(P<0.01).结论 孕中期血清学AFP+ F-βHCG+ uE3“三联检”筛查与彩超结合的联合筛查方法是预测胎儿发育情况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年龄≥35岁的孕妇应重点筛查.

    作者:张军;邢雪梅;祝力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测中WBC、细菌计数的诊断阈值及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定量细菌培养法、尿干化学分析结合显微镜检查检测361例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并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β2-微球蛋白(β:-MG)的含量.结果 361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低检测阈值为尿液干化学分析WBC:阴性或±,显微镜检查:WBC≥2~4/高倍视野(HP),细菌计数≥2/HP或≥1/油镜视野,尿培养细菌计数≥104C FU/ml(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患者菌落计数>3×103CFU/ml).尿β2-MG含量在上、下尿路感染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液常规干化学分析WBC:阴性,显微镜检查WBC≤4/HP,尿培养菌落计数<105CFU/ml,不能排除尿路感染的诊断.β2-MG是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明显有效的实验项目,可用于规范疗程及疗效判断.

    作者:帅丽华;卢敏;洪霞;熊姿;唐卿;曾泉;魏胜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福建省2004年至201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群分布变迁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为了解流脑菌群在福建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方法 我们于2004年-2012年对我省流脑病例咽拭子及脑脊液、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咽拭子,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了流脑菌群的分布监测.结果 共分离了脑膜炎奈瑟菌株70株.其中从流脑病人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5株、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4株、健康人群咽拭子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41株;分离到的70株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布为A群27株(38.57%)、B群20株(28.57%)、C群22株(31.43%)、W135群1株(1.43%);对70株脑膜炎奈瑟菌做了药敏试验,敏感率依次为头孢唑啉100%、头孢呋辛100%、头孢噻肟100%、氯霉素100%,耐药率较高的为复方新诺明78.57%、阿莫西林80%.结论 福建省流脑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特征为多菌型并存着,菌株对于一些药物出现了耐药现象,有必要加强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和流脑病原学监测.

    作者:李曲文;江裕;原灵;陈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70株来自肿瘤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和特征.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270株分离于恶性肿瘤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0株来自恶性肿瘤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全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89.7%(270/301).221株(81.9%)来源于痰液标本,呼吸内科感染占23.7%(64/270)居多,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肺癌患者占50.4%(136/270).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96.5%),耐药率仅为1.1%,其次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1.5%.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96.7%、93.0%,对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未高于2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应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宾;袁水斌;蔡敏;李琳;王勋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98129例术前四项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98129例样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2010年至2012年福建省立医院患者四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探讨进行术前四项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对98129例样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检测.结果 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6.43%、1.68%、0.15%、2.82%.2010-2012年期间,HBsAg、抗-HCV的阳性率呈现递减趋势,感染人群以>30岁患者为主;抗-HIV、抗-TP的阳性率呈现递增趋势,其中HIV感染人群以<60岁患者为主,而TP感染人群以>60岁患者为主.结论 进行术前四项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对制定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如梅;黄毅;沈菁;张建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1年郴州市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郴州市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安全饮水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和检测来自某县25个乡镇的250份水样并进行分析.结果 水样的总体合格率仅为13.6%; 250份水样中色度、臭和味、pH、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6项全部合格.合格率倒数3位的检测项目均为细菌指标,总大肠菌群为18.80%,耐热大肠菌群为36.4%,菌落总数为56.4%.地下水合格率与地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郴州市某县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农村自备水源饮用水卫生的指导,保障群众饮水健康.

    作者:黄晓;陈润;贺莉萍;余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ELISA两步夹心法测定HBsAg在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无偿献血标本用ELISA两步法检测HBsAg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胶体金法筛查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45477份,采用ELISA一步法和两步法进一步复核对比分析.结果 胶体金法均为阴性标本中,ELISA一步法282例HBsAg呈阳性,阳性率为0.62%;ELISA两步法586例HBsAg呈阳性,阳性率为1.29%,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ELISA两步夹心法对献血者HBsAg实施检测对降低HBsAg漏检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星;洪茂;黄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二胺四乙酸盐对肝素钠抗凝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对肝素钠抗凝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对38名血小板数量正常的体检者抽取静脉血标本,分别使用EDTA-K2、肝素钠抗凝20min、肝素钠抗凝20 min加入EDTA-K2、肝素钠抗凝60 min加入EDTA-K2的抗凝标本,进行计数及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结果 肝素钠抗凝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为(93.7±32.18)× 109/L;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结果为(210+58.39)×109/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P<0.001).肝素钠抗凝静脉血静置20min后加入EDTA-K2抗凝剂结果为(212.05 +60.20)× 109/L;与EDTA-K2抗凝血结果(210+58.39)× 109/L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4,B0.05).肝素钠抗凝静脉血静置60 min后加入EDTA-K2抗凝剂结果为(56.74+ 15.33)× 109/L,与EDTA-K2抗凝血结果(210t58.39)× 109/L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P<0.001).结论 EDTA-K2钙离子螯合剂可可逆性地使初发聚集的血小板解聚.

    作者:王秀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分离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肠球菌是人类及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不仅引起尿路感染,还可引起败血症,腹腔炎、心内膜炎等危及生命的感染.为此,笔者对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本院分离的肠球菌所致感染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临床菌株: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符合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68株肠球菌株,菌株的分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操作进行,质检菌株:粪肠球菌ATCC29212由江西省临检中心提供.

    作者:何祖光;危群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蛋白质的氨甲酰化作为慢性肾衰时的生物标志物

    许多研究已证实氨基甲酰化的蛋白质涉及各种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慢性肾衰.本文的目的是介绍非酶促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概况以及其在体内的影响,并评价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用途.

    作者:王继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检测痰标本中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检测抗酸杆菌对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肺结核病人晨痰标本同时进行液基夹层集菌技术与直接痰涂片进行镜检检测抗酸杆菌,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选取10份抗酸杆菌阳性痰标本,将处理后的消化痰液接种到罗氏培养基,37℃培养,来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的安全性.结果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和直接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8.4%(38/134)和16.4%(22/134),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试验发现经消化液处理的痰标本,培养8周后未见分枝杆菌生长.结论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作者:熊国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科住院患者常见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儿科住院患者分离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自儿科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1284株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结果 儿科住院患者常见的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13.9%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RSA;肺炎克雷伯菌中44.5%为产ESBLs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低;流感嗜血杆菌中47.4%产β-内酰胺酶,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保持较好活性.结论 对儿科住院患者的分离菌和耐药监测能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郑燕青;赵元勋;徐和平;马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BsAg检测阴性而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结果模式分析

    目的 对ELISA检测HBsAg结果阴性而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5222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核酸检测方法对51797例HBsAg检测阴性标本进行HBV-DNA定性检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52224例献血者HBsAg检测阴性为51797例;51797例检测HBsAg阴性标本而HBV-DNA定性检测阳性共83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经定量检测53例为阳性;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检测有10种模式,HBcAb阳性占87.95%; HBcAb和HBeAb同时阳性占56.63%; HBsAg阳性占22.89%.结论 由于经济原因核酸检测暂不适宜全面推广情况下,为减少经输血传播乙肝,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好的ELISA试剂检测HBsAg;体检征询发现献血者HBcAb、HBeAb同时阳性时暂缓献血.

    作者:熊丽红;钱榕;李国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情况,采用VITEK II MIC法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照201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4进行统计.D试验测定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实验.结果 ICU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按标本种类分,痰标本分离率高(占63.4%); MRSA检出率为62.8%; MRSA对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率较MSSA耐药率高,本实验室未出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率为35.43%.结论 应及时掌握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监测结果,为促进感染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胡辛兰;陈发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4394例新生儿HIV、HCV、HBV、TP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在新生儿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股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法(ELISA)作HIV抗体、HBV五项指标、HCV抗体和TP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送市疾控中心确认,TP-ELISA阳性用TPPA进行确认.结果 4394例新生儿中,HIV抗体初筛阳性2例(0.05%),HBV五项标志物中HBsAg阳性36例(0.82%),HCV抗体阳性20例(0.46%),TP阳性116例(2.6%).结论 抗-HIV、抗-HCV、HBsAg在新生儿中的检出率均低,而TP抗体的检出率则较高.

    作者:田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594例孕产妇梅毒与HIV抗体筛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孕产妇梅毒和HIV感染流行情况,以便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对1594名孕产妇进行梅毒和HIV抗体血清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梅毒和HI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56和0.结论 孕产妇的梅毒及HIV感染率相对较低,部分妊娠妇女缺乏妊娠早期的传染病血清学检查的意识,应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

    作者:肖中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