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检测痰标本中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

熊国亮

关键词: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痰, 集菌技术
摘要:目的 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检测抗酸杆菌对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肺结核病人晨痰标本同时进行液基夹层集菌技术与直接痰涂片进行镜检检测抗酸杆菌,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选取10份抗酸杆菌阳性痰标本,将处理后的消化痰液接种到罗氏培养基,37℃培养,来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的安全性.结果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和直接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8.4%(38/134)和16.4%(22/134),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试验发现经消化液处理的痰标本,培养8周后未见分枝杆菌生长.结论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gp210及sp100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抗gp210、sp100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168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PBC)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gp210和sp100自身抗体并观察其临床评价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3例PBC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p210和sp100等自身抗体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分别为41.5%和17.0%;与菲PBC和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53例PBC患者检测gp210和sp100等自身抗体与非PBC及对照组比较,其临床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敏感性为41.5%和17.0%o,特异性为97.2%和99.5%.结论 PBC患者检测抗gp210和抗sp100抗体,对PB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PBC诊疗水平.

    作者:詹克勤;彭卫华;陈建华;李俊明;鞠北华;胡意;罗忠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CR-SSP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PCR-SSP法检测ABO基因型.方法 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样本10个,用PCR-SSP法检测其基因型.结果 10个疑难血型标本PCR-SSP法均得出明确的ABO血型结果.结论 PCR-SSP法检测ABO血型方法可靠,可应用于临床输血.

    作者:肖莉;后平钦;李国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BsAg检测阴性而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结果模式分析

    目的 对ELISA检测HBsAg结果阴性而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5222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核酸检测方法对51797例HBsAg检测阴性标本进行HBV-DNA定性检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52224例献血者HBsAg检测阴性为51797例;51797例检测HBsAg阴性标本而HBV-DNA定性检测阳性共83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经定量检测53例为阳性;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检测有10种模式,HBcAb阳性占87.95%; HBcAb和HBeAb同时阳性占56.63%; HBsAg阳性占22.89%.结论 由于经济原因核酸检测暂不适宜全面推广情况下,为减少经输血传播乙肝,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好的ELISA试剂检测HBsAg;体检征询发现献血者HBcAb、HBeAb同时阳性时暂缓献血.

    作者:熊丽红;钱榕;李国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二胺四乙酸盐对肝素钠抗凝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对肝素钠抗凝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对38名血小板数量正常的体检者抽取静脉血标本,分别使用EDTA-K2、肝素钠抗凝20min、肝素钠抗凝20 min加入EDTA-K2、肝素钠抗凝60 min加入EDTA-K2的抗凝标本,进行计数及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结果 肝素钠抗凝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为(93.7±32.18)× 109/L;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结果为(210+58.39)×109/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P<0.001).肝素钠抗凝静脉血静置20min后加入EDTA-K2抗凝剂结果为(212.05 +60.20)× 109/L;与EDTA-K2抗凝血结果(210+58.39)× 109/L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4,B0.05).肝素钠抗凝静脉血静置60 min后加入EDTA-K2抗凝剂结果为(56.74+ 15.33)× 109/L,与EDTA-K2抗凝血结果(210t58.39)× 109/L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P<0.001).结论 EDTA-K2钙离子螯合剂可可逆性地使初发聚集的血小板解聚.

    作者:王秀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痰培养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至2012年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至2012年我院痰培养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in)和肺炎链球菌(SPn).Hin采用因子试验初筛,APINH鉴定板条鉴定,K-B法或ATB Heamo药敏板条做药敏,头孢硝噻吩检测β-内酰胺酶;SPn采用Optochin敏感试验初筛,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做鉴定和药敏.结果 共收集Hin220株,SPn213株,其中Hin和SPn合并感染的病例有20例.Hin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到62.1%,其次是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36.2%.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33.6%;SPn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较高,均大于70%,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则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大于9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菌株.结论 大多数抗菌药物仍对SPn和Hin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但作为常规用药的青霉素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已超过30%,故仍需加强监测.

    作者:吴绍莲;吴长生;胡辛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败血症是儿童时期的危重病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具有非特异性,临床常用的血培养具有时间长的时限性,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研究表明,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时,PCT选择性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1].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合成,应用超敏方法测定CRP,检测低限可达0.005~0.10mg/L,是较为敏感的炎症标志物.许俊[2]研究表明,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hs-CRP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的CRP.本文动态测定败血症患儿PCT和hsCRP的浓度变化,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钟海平;王建中;贺春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尿液红细胞定量分析方法学的探讨

    目的 探讨并比较尿液红细胞自动化仪器定量方法与人工镜检定量计数的关系.方法 制备尿红细胞标准液,分别用不离心、离心两种人工镜检方法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朗迈UriSed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两种自动化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四种尿红细胞定量方法间的差异.结果 离心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与理论浓度之间偏差大,不离心镜检法、UF-100分析仪法、朗迈UriSed分析仪法检测结果较接近理论浓度.不离心镜检法检测结果与理论浓度之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F-1 00分析仪、朗迈UriSed分析仪、离心镜检检测结果与理论浓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离心镜检法检测结果与UF-100分析仪、朗迈UriSed分析仪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离心镜检检测结果与UF-100分析仪、朗迈UriSed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F-100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朗迈UriSed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1,0.999,0.999,0.998).结论 尿液红细胞离心镜检计数法不适用于红细胞定量分析.UF-100分析法和朗迈UriSed分析法由于具有快速自动化检测的特性更适用于尿红细胞常规定量检测,但对尿红细胞的识别应另行探讨.不离心镜检计数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尿液红细胞的实际浓度,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且存在人工误差而不实用,可作为自动化尿分析仪的复检方法.

    作者:李扬宇;郑春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ELISA两步夹心法测定HBsAg在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无偿献血标本用ELISA两步法检测HBsAg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胶体金法筛查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45477份,采用ELISA一步法和两步法进一步复核对比分析.结果 胶体金法均为阴性标本中,ELISA一步法282例HBsAg呈阳性,阳性率为0.62%;ELISA两步法586例HBsAg呈阳性,阳性率为1.29%,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ELISA两步夹心法对献血者HBsAg实施检测对降低HBsAg漏检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星;洪茂;黄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测中WBC、细菌计数的诊断阈值及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定量细菌培养法、尿干化学分析结合显微镜检查检测361例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并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β2-微球蛋白(β:-MG)的含量.结果 361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低检测阈值为尿液干化学分析WBC:阴性或±,显微镜检查:WBC≥2~4/高倍视野(HP),细菌计数≥2/HP或≥1/油镜视野,尿培养细菌计数≥104C FU/ml(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患者菌落计数>3×103CFU/ml).尿β2-MG含量在上、下尿路感染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液常规干化学分析WBC:阴性,显微镜检查WBC≤4/HP,尿培养菌落计数<105CFU/ml,不能排除尿路感染的诊断.β2-MG是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明显有效的实验项目,可用于规范疗程及疗效判断.

    作者:帅丽华;卢敏;洪霞;熊姿;唐卿;曾泉;魏胜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Ig检查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IgG(4.83+2.02)g/L、IgA(1.74±0.72)g/L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IgG(13.40±1.88)g/L、IgA(2.54+0.6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gM(1.92+0.39)g/L相比对照组IgM (1.52+0.14)g/L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血清补体水平比较发现,两组C4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C3(0.96+0.35)g/L明显低于对照组C3(1.27+0.3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于肾病综合症诊断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刘空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改进的Coca's液提取户尘螨过敏原蛋白的效果探究

    目的 采用改进的Coca'8液提取户尘螨螨体中的蛋白,提高提取液的蛋白浓度和过敏原蛋白的效价.方法 (1)细胞破碎:取样品于研钵内,液氮反复冻融4次,每次间隔10min,在研钵内反复研磨冻融后的样品.(2)蛋白提取:在离心管中加入10mlCoca's液,4℃匀速搅拌4h后置于4℃冰箱过夜.(3)离心:4℃,5000×g离心1h,取上清液备用.(4)测提取蛋白的浓度:Bradford Reagent法测其提取蛋白的浓度.(5)SDS-PAGE电泳:参照Tricine-SDS-PAGE配制10%分离胶和4%浓缩胶,上样10μ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本研究获得的提取液与进口户尘螨过敏原蛋白产品的功能性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户尘螨过敏原蛋白提取液的蛋白浓度为3.0 mg/ml,远高于美国ALLERMED公司产品的0.35mg,/ml;且电泳图显示包含分子量为25kDa、14kDa的户尘螨主要过敏原蛋白Der p 1、Der p 2条带,蛋白浓度也高于美国ALLERMED公司产品相应的条带;功能性实验中也表明本研究中户尘螨过敏原蛋白提取液的免疫效价也显著高于美国ALLERMED公司产品.结论 可以用本研究的方法来大量提取户尘螨过敏原蛋白,提取液可替代进口产品,用作户尘螨过敏原检测试剂的生产原料或用于户尘螨过敏原皮试、点刺及脱敏治疗等,降低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国内户尘螨过敏的诊疗费用.

    作者:刘小萍;王莉;吴善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0年至2012年东莞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2010年至2012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1590例NGU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1590名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496例,阳性率为31.1%.其中2010年阳性率为25.9%,2011年阳性率为32.6%,2012年阳性率为37.6%.12种抗生素中,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四环素仍保持高敏感性,但对其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支原体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对NGU患者必须加强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李玉美;林东子;陈胤文;袁灿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607例体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的报告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证实血清HCY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因素[1].本文收集了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2607例健康体检HCY的人群,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盛兰;廖清霞;王文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检测痰标本中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检测抗酸杆菌对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肺结核病人晨痰标本同时进行液基夹层集菌技术与直接痰涂片进行镜检检测抗酸杆菌,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选取10份抗酸杆菌阳性痰标本,将处理后的消化痰液接种到罗氏培养基,37℃培养,来评价液基夹层集菌技术的安全性.结果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和直接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8.4%(38/134)和16.4%(22/134),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试验发现经消化液处理的痰标本,培养8周后未见分枝杆菌生长.结论 液基夹层集菌技术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作者:熊国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有异型细胞及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50例,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并进行CK、CK7、CK20、CDX-2、MC、Calretinin、Vimentin、TTF-1、CA125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选择性标记.结果 常规细胞涂片厚,背景不清晰;离心沉渣包埋切片细胞多而集中,背景清晰,染色鲜艳,并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效果较好,阳性定位准确,可靠性高.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能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金长;张功亮;郭广秀;王建;彭芳;陈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生殖道Uu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解脲脲原体(Uu)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寄生菌之一,在特定环境卞可以致病,尤其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还可以引起阴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及不孕不育等疾病[1],因此对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测和药敏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666例孕中期唐氏综合症血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产前血清学筛查方法在诊断胎儿缺陷方面的应用.方法 化学发光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共2666例孕妇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自愿接受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应用上海腾程软件计算DS风险.高风险者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结合彩超检查追踪胎儿的情况.结果 筛查的2666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01例,阳性率为3.79%.101例中84例接受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唐氏儿4例,检出率4.76%;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66例,经彩超确诊2例.检出率为3.0%,18-三体检出51例,阳性率为1.91%,接受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诊断,确诊18-三体3例,检出率5.9%.年龄≥35岁者阳性检出率高于年龄<35岁者(P<0.01).结论 孕中期血清学AFP+ F-βHCG+ uE3“三联检”筛查与彩超结合的联合筛查方法是预测胎儿发育情况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年龄≥35岁的孕妇应重点筛查.

    作者:张军;邢雪梅;祝力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糖尿病足(DD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该院2009月1月至2013年1月105例DF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105例DF患者分泌物样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株,占57.14% (64/112),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37.50% (42/112),真菌6株,占5.36%(6/11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耐药率高,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好,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耐药率高.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呈现多重交叉耐药.

    作者:梁庆华;唐凤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L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在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胶凝集试验(LA)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6例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 者和25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真菌培养和直接镜检方法相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乳胶凝集试验、真菌培养和直接镜检3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1.1%、69.6%和73.2%,乳胶凝集试验特异度分别为96.0%、100%、100%.结论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作者:刘珍琼;熊国亮;辛茶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4394例新生儿HIV、HCV、HBV、TP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在新生儿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股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法(ELISA)作HIV抗体、HBV五项指标、HCV抗体和TP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送市疾控中心确认,TP-ELISA阳性用TPPA进行确认.结果 4394例新生儿中,HIV抗体初筛阳性2例(0.05%),HBV五项标志物中HBsAg阳性36例(0.82%),HCV抗体阳性20例(0.46%),TP阳性116例(2.6%).结论 抗-HIV、抗-HCV、HBsAg在新生儿中的检出率均低,而TP抗体的检出率则较高.

    作者:田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