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卓
目的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值在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探讨血小板数与白细胞数的比值在患者阳伤预后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的Gens仪器.对34例多发伤患者在伤后第1、第3、第7天的全血,用EDTA-K2抗凝测定血小板数及白细胞数等参数:根据患者存活和死亡判断预后;应用SPSS 11.5专业版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出B)、血小板数(PC)/白细胞数(PC/W/BC)的比值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PC/WBC比值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的面积分别为0.720、0.820、0.948.结论 提示PC/WBC比值可作为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特别在三天以后.
作者:姜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老年患者由于器官老化、免疫功能低下,往往伴有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其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疾病,由于临床过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病原菌种类变迁及耐药性的增多,因此加强对尿路感染的病原学检测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作者:戴学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化学合成透明带抗原表位肽,检测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用标准Fomc方案在430A自动肽合成仪上合成ZP2121-140表位肽,并与等量完全弗氏佐剂混悬后左胫前肌免疫雌性BALB/c小鼠.在不同时间段收集小鼠阴道冲洗液,离心取上清,检测特异性IgA抗体;不同时间段断尾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在430A自动肽合成仪上成功合成了20肽,并经HPLC纯化、质谱鉴定证实其纯度达85%以上;抗原合成肽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000,阴道冲洗液中特异性IgA抗体滴度高达1:500.结论 化学合成透明带抗原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滴度特异性抗体,从而为研制透明带避孕疫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蒋敏;秦卫兵;王一峰;张敏;刘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临床血液专业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质控管理现状调查、室内质控(IOC)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 在用的血液分析仪有37种型号、试剂有23种,使用统一质控品的实验室约占50%.IQC统计资料表明,临床血液4个项目的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血小板误差很大;近两年各地市EO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20%左右不合格实验室.结论 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统一校准、统一室内质控品、统一质控规则)和在联网实时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作者:吴时耕;万本愿;吴茂红;姜青龙;熊玉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观察地区之间的血脂水平差异.我们对2005~2007年我县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的6325例样本进行了血脂水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吉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和实施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内部应用不同的设备时对同一项目的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以可溯源的Roche模块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对40份病人新鲜血清胆固醇进行检测,同时用两种检测系统对朗道质控物(水平2和水平3)进行胆固醇测定21次.对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进行偏差评估,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推荐的大允许误差范围的1/3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系统误差(%SE).结果 两种检测结果的平均系统误差为1.7%.小于1/3 CLIA'88大允许误差.结论 两种系统检测结果的偏差可以被接受.
作者:帅虎;梅敏;黄晓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于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分析.方法 分离临床标本中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并对其β-内酰胺类耐药性及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多数耐药,所测基因型中OXA和PER基因全阴性,DHA基因5号和10号阳性,VIM和IMP基因5号阳性.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多重耐药菌,天然耐药多种抗生素,一旦感染治疗困难,所以对其基因型的研究对于临床的耐药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爱平;单伟国;胡庆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溶血对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取35份血清血糖浓度<5.0mmol/L、(5.0~6.1)mmol/L、>7mmol/L的标本各35份,每1份分4管,一管作为对照,另三管分别人为溶血,使其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g/L、Hb=1g/L、Hb>1g/L,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当标本中的Hb<1g/L、Hb=1g/L时与不溶血标本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Hb>1g/L时,与不溶血组比较,平均下降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中度以上程度溶血对血糖测定结果有影响.在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时应避免溶血.
作者:杨国灿;何高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黄芩苷抗白色假丝酵母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Fura-2荧光探针技术检测黄芩苷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 1/4 MIC、1/2 MIC、1 MIC黄芩苷浓度组白色假丝酵母菌胞内游离Ca2+浓度明显高于未加药物组(P<0.05).且表现为黄芩苷浓度越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越高趋势;不同时间组间比较白色假丝酵母菌胞内游离Ca2+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6h~24h随时间延长,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逐渐升高.但48h胞内游离Ca2+浓度反而下降.结论 黄芩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明显增加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含量.
作者:吴秀珍;傅颖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ACCESS2型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应用AMPPD(一种金刚基二螺[4,4]二氧乙烷的磷酸酯)为发光底物,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激素、血中药物浓度监测等领域.我院于2004年引进该仪器使用至今,现就其曾出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法,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作者:桂勇;谢明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正确使用检测仪器、经常进行保养,是避免测量误差产生、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获得准确数据的关键.现将本科使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98年5月使用至今已十年)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曾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全世界约有50万例新发生的宫颈癌,中国约13万[1],由于宫颈癌不仅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安全而且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所新引进液基超薄涂片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作者:朱宪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中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的敏感性.方法 对80例慢性咳嗽、胸闷患者进行组胺激发试验,分析激发试验阳性结果中MMEF的变化.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中MMEF下降20%时所用的组胺累积量(PD20-MMEF)明显小于第一秒呼气流量(FEV1)下降20%所用的组胺累积量(PD20-FEV1).结论 MMEF在气道激发试验中比FEV1更具有敏感性.
作者:范嘉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如何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治疗,一直是肿瘤医学界的重点攻关课题.癌症筛查是癌症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理想的筛查方法应该具备价廉、操作方便、无创伤性、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特点.癌症尿液筛查监测试剂(URC)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体外癌症尿液复查监测的项目,常用于人群早期癌症筛查.我们将武汉晨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URC进行了临床试用,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怡春;徐笑红;张剑英;王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tokeratin109(DE-K10)、Cytokeratin14(LL002)、Cytokeratin17(E3)、Cytokeradn18(D10)、Cytokeratin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 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癌36例,中分化癌5例)和38例基底细胞癌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鳞状细胞癌显示CK10+/18+/19-;基底细胞癌为CK10-/18-/19+.结论 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姜辉;李新功;高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而微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D-二聚体(DD)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王莉;王育瑛;吕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UF-1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以下简称UF-100)是目前较先进的尿有形成分分析系统.该仪器对尿中有形成分直接进行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以荧光、前向散射光和电阻抗的信号技术,识别和计数红细胞等,同时还提供红细胞形态信息(RBC-Info)和七项红细胞荧光参数: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RBC-P70Fsc)、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BC-Fsc-DW)、红细胞平均荧光强度(RBC-MFl)、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RBC-MFsc)、红细胞荧光强度分布宽度标准差(RBC-FL-DW-SD)、未溶解红细胞数(Non-ClassifiedRBC#)、未溶解红细胞比率(Non-Classified RBC%),并将RBC-Info区分为非均一性(Microcytic)、均一性(Normocytic)、混合性(Non-classified),对泌尿系统的诊断、鉴别血尿来源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1].
作者:吴际贞;孟宪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8年5月18日~2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台以及口本、医讯中心承办的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市胜利召开.
作者:王小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HLA-A、B和DRB1基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8名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血样,采用rSSO HLA流式磁珠分型方法进行HLA-A、B和DRB1基因定型,统计DR患者HLA-A、B和DRB1三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并引用以往本实验室调查的汉族健康对照人群的HLA基因频率数据,采用Woolf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值.结果 48例DR患者中,HLA-A、B基因频率的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DR患者HLA-Ⅱ类DRB1基因,DRB1*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DRB1*1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计算RR值分别为5.32和0.34.结论 DR患者HLA-A、B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异,但HLA-DRB1基因与DR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宝成;王大明;高素青;邓志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科使用的美国德灵生化仪Dimension AR由于试剂船的设计方式和仪器工作原理造成将近1/4的试剂浪费,同时因为仪器的机械故障等原因产生试剂水化错误而报废试剂,其实试剂本身并无质量问题,致使成本居高不下.
作者:胡前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