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朱宪侠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 检测法, 宫颈癌筛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 液基超薄涂片, 生命安全, 恶性肿瘤, 早治疗, 早诊断, 死亡率, 乳腺癌, 中国, 妇女, 变阶
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全世界约有50万例新发生的宫颈癌,中国约13万[1],由于宫颈癌不仅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安全而且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所新引进液基超薄涂片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脂血症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报告

    临床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变特性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中作用的一门科学.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脂血症是主要危险因子之一,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血清不同浓度TG、TC与血液流变学的相互影响作一探讨.

    作者:张新生;郭小春;朱宇椿;刘事明;郭纪佑;高华荣;刘小花;朱伦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芩苷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黄芩苷抗白色假丝酵母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Fura-2荧光探针技术检测黄芩苷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 1/4 MIC、1/2 MIC、1 MIC黄芩苷浓度组白色假丝酵母菌胞内游离Ca2+浓度明显高于未加药物组(P<0.05).且表现为黄芩苷浓度越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越高趋势;不同时间组间比较白色假丝酵母菌胞内游离Ca2+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6h~24h随时间延长,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逐渐升高.但48h胞内游离Ca2+浓度反而下降.结论 黄芩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明显增加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含量.

    作者:吴秀珍;傅颖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术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正确使用检测仪器、经常进行保养,是避免测量误差产生、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获得准确数据的关键.现将本科使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98年5月使用至今已十年)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唐任光;黄庆;凌彩霞;滕建昆;李荣颜;农珺;李军;陆启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CP法测定儿童血清镍含量的调查

    以往对儿童血清镍含量少见报道,本文以ICP法测定儿童血清镍含量,结果如下.

    作者:王骏;郭乃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细胞角蛋白表达在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tokeratin109(DE-K10)、Cytokeratin14(LL002)、Cytokeratin17(E3)、Cytokeradn18(D10)、Cytokeratin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 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癌36例,中分化癌5例)和38例基底细胞癌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鳞状细胞癌显示CK10+/18+/19-;基底细胞癌为CK10-/18-/19+.结论 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姜辉;李新功;高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德灵全自动生化仪Dimension AR原装试剂的再利用

    我科使用的美国德灵生化仪Dimension AR由于试剂船的设计方式和仪器工作原理造成将近1/4的试剂浪费,同时因为仪器的机械故障等原因产生试剂水化错误而报废试剂,其实试剂本身并无质量问题,致使成本居高不下.

    作者:胡前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小板数与白细胞数的比值在多发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值在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探讨血小板数与白细胞数的比值在患者阳伤预后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的Gens仪器.对34例多发伤患者在伤后第1、第3、第7天的全血,用EDTA-K2抗凝测定血小板数及白细胞数等参数:根据患者存活和死亡判断预后;应用SPSS 11.5专业版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出B)、血小板数(PC)/白细胞数(PC/W/BC)的比值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PC/WBC比值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的面积分别为0.720、0.820、0.948.结论 提示PC/WBC比值可作为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特别在三天以后.

    作者:姜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全世界约有50万例新发生的宫颈癌,中国约13万[1],由于宫颈癌不仅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安全而且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所新引进液基超薄涂片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作者:朱宪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型钠尿肽与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B型钠尿肽(BNP)测定在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入院时及恢复窦性心律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Axsym型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38例心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前后血浆BNP浓度.同时取30例原发病相同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测其血浆BNP浓度.结果 房颤组恢复窦性心律前后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刚人院时血浆BNP浓度与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恢复窦性心律后与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的浓度受房颤影响,其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判断.

    作者:周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意义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脂类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脂蛋白(α)[Lp(α)]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

    作者:汪建国;黄慧;洪灵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ACCESS2型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使用体会

    ACCESS2型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应用AMPPD(一种金刚基二螺[4,4]二氧乙烷的磷酸酯)为发光底物,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激素、血中药物浓度监测等领域.我院于2004年引进该仪器使用至今,现就其曾出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法,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作者:桂勇;谢明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透明带抗原表位肽的合成及其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

    目的 化学合成透明带抗原表位肽,检测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用标准Fomc方案在430A自动肽合成仪上合成ZP2121-140表位肽,并与等量完全弗氏佐剂混悬后左胫前肌免疫雌性BALB/c小鼠.在不同时间段收集小鼠阴道冲洗液,离心取上清,检测特异性IgA抗体;不同时间段断尾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在430A自动肽合成仪上成功合成了20肽,并经HPLC纯化、质谱鉴定证实其纯度达85%以上;抗原合成肽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000,阴道冲洗液中特异性IgA抗体滴度高达1:500.结论 化学合成透明带抗原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滴度特异性抗体,从而为研制透明带避孕疫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蒋敏;秦卫兵;王一峰;张敏;刘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诊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2型DM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型DM患者85例,其中尿白蛋白正常组28例,尿白蛋白微量组30例,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27例;糖耐量异常患者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F水平.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糖耐量异常组和尿白蛋白正常组H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白蛋白微量组及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HGF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又显著低于尿白蛋白微量组(P<0.05).结论 2型DM患者不同肾损害期HGF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测血HGF水平可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婉萍;万汝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从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河生肠杆菌生物Ⅱ型

    河生肠杆菌常存在水中,亦可从人类标本中分到,但较少有该菌引起感染的报道.我院检验科从一患者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剑荣;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4种方法检测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比较

    目的 比较4种方法对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与符合率.方法 采用 Axsym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4种方法对204例HBsAg浓度介于(0~5)μg/L血清标本及定值质控标本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MEIA、TRFIA、ELISA、GICA检测HBsAg的灵敏度分别为0.125μg/L、0.25μg/L、0.50μg/L和2.50μg/L,对204例HBsAg浓度介于(0~5)μg/L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为74.5%、70.6%、63.2%、22.1%.以MEIA及中和确认试验为准,TRFIA、ELISA、GICA3种方法对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血清标本漏检率占阳性总检出者的5.9%、16.4%和70.4%.与MEIA的相符率为95.1%、86.8%、47.5%.结论 不同的方法对低水平HBsAg检测灵敏度差异较大,HBsAg浓度5μg/L以下的血清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低依次为MEIA>TRFIA>ELISA>GICA.

    作者:吴坚敏;张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法测定血胱抑素C的性能评价

    目的 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5)的评价方案,客观地对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液中胱抑素C(CystatinC,Cys C)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的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以下简称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干扰试验及与AU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免疫透射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ys-C浓度的低值,高值两者分别为:批内CV为2.3%、2.09%:批间CV为3.31%、2.42%;日间CV为3.93%、2.48%;总CV为4.85%、2.85%日均值为0.891mg/dl、5.381mg/dl.样本在F-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为0.11~1.13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C-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12~1.16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Hb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4858~4.858g/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乳糜浊度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155~1550度,测定结果无干扰.与AU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的免疫透射比浊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2X+0.186,γ=0.990,P<0.01.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略低,两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为0.1720mg/L;多于95%的测定值落在0.1073mg/L到0.2367mg/L.结论 建立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上用国产免疫透射试剂的近红外颗粒免疫透射比浊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证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准确性是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的.

    作者:胡勤辛;王强;于小妹;叶雄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溶血对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对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取35份血清血糖浓度<5.0mmol/L、(5.0~6.1)mmol/L、>7mmol/L的标本各35份,每1份分4管,一管作为对照,另三管分别人为溶血,使其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g/L、Hb=1g/L、Hb>1g/L,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当标本中的Hb<1g/L、Hb=1g/L时与不溶血标本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Hb>1g/L时,与不溶血组比较,平均下降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中度以上程度溶血对血糖测定结果有影响.在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时应避免溶血.

    作者:杨国灿;何高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稀土化合物氯化镧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化镧(LaCl3)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 RAW 264.7细胞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含LaCl3和LPS),氯化镧组(含LaCl3 2.5,5,10,20μmol/L培养24h)、氯化N+LPS组(分别以含LaCl3 2.5、5、10、20μmol/L的培养基培养24h后,更换含LPS 1ms/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及LPS 组(含 LPS 1mg/L的培养基培养24h).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LPS 组培养上清NO浓度为52.82±12.60μmol/L与空白对照组(2.90±2.36±mol/L)和LaCl3组[(6.50±4.67)μmol/L、9.52±4.47μmol/L、11.14±7.42μmol/L、6.74±2.00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l3+LPS组NO的浓度分别为26.00±5.83μmol/L(2.5μmol/L LaCl3+LPS)、29.86±7.26μmol/L(5μmol/L LaCl3+LPS)、34.62±6.24μmol/L(10μmol/L LaCl3+LPS),与LPS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20μmol/L LaCl3+LPS)组NO的产生为45.61±6.68μmol/L与LP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定浓度的LaCl3可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的水平.

    作者:娄远蕾;郭菲;汪泱;谢安;刘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采用国家标准对TEK 5000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采用国家行业标准检测及评价TEK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方法 根据<血液学分析仪>标准.并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1]和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文件[2]要求对常用血液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TEKS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测量准确性、重复性和校准功能验证均在允许范围内: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较低;与Sysmex kx-21相比较相关性良好.结论 TEK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功能齐全、结果稳定、准确,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用于大、中型医院临床标本的全血细胞分析.

    作者:郑丽华;颜箫;李南华;欧阳敏勇;戴洪;肖智勇;陈龙华;刘向松;万枝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加样器接种尿液菌落计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正常人体内,膀胱中的尿液是无菌的,从膀胱穿刺取出的尿也应无细菌,尿液经尿道排出时,受到尿道中细菌的污染而混有细菌[1].在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尿液细菌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更具有指导作用[2].

    作者:夏克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