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际贞;孟宪君
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TP),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可分为后天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前者通过性传播,后者从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及早做出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控制梅毒的蔓延和阻断母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紫艳;兰蔚蔚;陈鹏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全世界约有50万例新发生的宫颈癌,中国约13万[1],由于宫颈癌不仅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安全而且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所新引进液基超薄涂片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作者:朱宪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68例冠心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1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布特征.并检测受试者血脂、hs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分析各组间统计学差异.结果 冠心病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性降低,hsCRP水平显著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hsCRP水平显著性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较其他两组有升高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各组间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占有核细胞百分比、CD14+CD16-亚群比例及CD14+CD16-亚群比例未见统计学差异.稳定性心绞痛组CD14+CD16+亚群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组CD14+CD16+亚群比例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升高.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14+CD16+亚群比例显著升高,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可望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及易损斑块识别的新的筛查指标.
作者:俞根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全球范围流行的传染病中,寄生虫感染的普遍性可能要超过其它病源所致的感染,其中人体常见的寄生线虫主要有蛔虫、钩虫、鞭虫、旋毛虫、丝虫等.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的有关知识,可通过研究当地感染人群或采用动物模型这两种方法来获得.
作者:邱林;彭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UF-1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以下简称UF-100)是目前较先进的尿有形成分分析系统.该仪器对尿中有形成分直接进行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以荧光、前向散射光和电阻抗的信号技术,识别和计数红细胞等,同时还提供红细胞形态信息(RBC-Info)和七项红细胞荧光参数: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RBC-P70Fsc)、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BC-Fsc-DW)、红细胞平均荧光强度(RBC-MFl)、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RBC-MFsc)、红细胞荧光强度分布宽度标准差(RBC-FL-DW-SD)、未溶解红细胞数(Non-ClassifiedRBC#)、未溶解红细胞比率(Non-Classified RBC%),并将RBC-Info区分为非均一性(Microcytic)、均一性(Normocytic)、混合性(Non-classified),对泌尿系统的诊断、鉴别血尿来源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1].
作者:吴际贞;孟宪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B型钠尿肽(BNP)测定在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入院时及恢复窦性心律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Axsym型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38例心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前后血浆BNP浓度.同时取30例原发病相同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测其血浆BNP浓度.结果 房颤组恢复窦性心律前后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刚人院时血浆BNP浓度与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恢复窦性心律后与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的浓度受房颤影响,其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判断.
作者:周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化学合成透明带抗原表位肽,检测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用标准Fomc方案在430A自动肽合成仪上合成ZP2121-140表位肽,并与等量完全弗氏佐剂混悬后左胫前肌免疫雌性BALB/c小鼠.在不同时间段收集小鼠阴道冲洗液,离心取上清,检测特异性IgA抗体;不同时间段断尾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在430A自动肽合成仪上成功合成了20肽,并经HPLC纯化、质谱鉴定证实其纯度达85%以上;抗原合成肽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000,阴道冲洗液中特异性IgA抗体滴度高达1:500.结论 化学合成透明带抗原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滴度特异性抗体,从而为研制透明带避孕疫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蒋敏;秦卫兵;王一峰;张敏;刘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2型DM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型DM患者85例,其中尿白蛋白正常组28例,尿白蛋白微量组30例,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27例;糖耐量异常患者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F水平.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糖耐量异常组和尿白蛋白正常组H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白蛋白微量组及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HGF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尿白蛋白明显增高组又显著低于尿白蛋白微量组(P<0.05).结论 2型DM患者不同肾损害期HGF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测血HGF水平可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婉萍;万汝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其可由造血系统疾病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它不是疾病的诊断,而是所有能引起周围血细胞减少的疾病的共同表现,因此临床上容易引起漏诊或误诊.现笔者收集我院2年来的185例全血细胞减少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彭来君;施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HLA-A、B和DRB1基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8名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血样,采用rSSO HLA流式磁珠分型方法进行HLA-A、B和DRB1基因定型,统计DR患者HLA-A、B和DRB1三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并引用以往本实验室调查的汉族健康对照人群的HLA基因频率数据,采用Woolf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值.结果 48例DR患者中,HLA-A、B基因频率的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DR患者HLA-Ⅱ类DRB1基因,DRB1*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DRB1*1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计算RR值分别为5.32和0.34.结论 DR患者HLA-A、B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异,但HLA-DRB1基因与DR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宝成;王大明;高素青;邓志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现状.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和固相酶免疫测定(EUSA)法分别检测了140名医务人员血清中的HBsAg、抗-HBs、抗-HCV和HEV-IgG、HGV-IgG.结果 医务人员HBsAg、HCV、HEV和HGV感染率分别为7.7%、1.3%、7.1%和6.8%,其4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22.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3.3%和1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HEV、HGV感染率分别高达8.0%、12.0%;观察组中有重叠感染现象而对照组中无.结论 观察组医务人员比对照组医务人员有更高的肝炎病毒感染率.
作者:陈彩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深圳市血液中心是一家集采、供血以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血液中心,设有输血医学研究所.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13人,其中科研人员有20人.多年来,随着深圳无偿献血事业的迅猛发展.
作者:卢亮;张印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检查在诊断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142例CMPD初诊患者的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的增生程度、细胞形态和组织定位.结果 142例CMPD中,切片的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程度均为3+及其以上,占100.0%,印片占86.6%.涂片占68.3%,三者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627,P<0.05).4+以上切片占86.6%,印片占57.0%,涂片占35.2%,三者相互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6.623,P<0.05).142例CMPD的诊断符合率由涂片的54.9%提高到骨髓印片的75.4%,后3片汇总诊断,符合率达到100.0%,三者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6.832,P<0.05).142例CMPD网硬蛋白染色显示轻度增多~增多者60例,占42.3%.结论 骨髓切片和印片在评估有核细胞量上显著优于骨髓涂片,完善的形态学检查可提高CMPD的诊断水平.
作者:范贤斌;朱蕾;卢兴国;徐志;虞飞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已有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上不断得到广泛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输血事业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部分,近几年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输血治疗已成为有效救治伤病员的重要手段[1].
作者:刘景春;刘仁强;刘赴平;车嘉琳;邹文涛;陈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溶血对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取35份血清血糖浓度<5.0mmol/L、(5.0~6.1)mmol/L、>7mmol/L的标本各35份,每1份分4管,一管作为对照,另三管分别人为溶血,使其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g/L、Hb=1g/L、Hb>1g/L,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当标本中的Hb<1g/L、Hb=1g/L时与不溶血标本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Hb>1g/L时,与不溶血组比较,平均下降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中度以上程度溶血对血糖测定结果有影响.在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时应避免溶血.
作者:杨国灿;何高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省新生儿足跟血样的TSH水平及我省碘营养状况.方法 采集新生儿出生72h经6次以上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足跟血,让血液自然流出滴于s&s903专用滤纸上.渗透正反二面,室温下自然干燥;采用时间分辨镧系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检测促甲状腺素(TSH)浓度.结果 2006~2007年共检测正常新生儿142536例.2006年与2007年全省正常新生儿足跟血TSH均值分别为2.2mIU/L与1.94 mIU/L,中位数分别为1.54mIU/L与1.50mIU/L,P97分别为5.99mIU/L与5.59 mIU/L,TSH>5的比例分别为5.6%与4.36%.结论 我省碘营养状况2007年较2006年好,部分地市的新生儿足跟血TSH的均值、中位数、P97水平,TSH>5 mIU/L的比例2007年较2006年有所升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黄志华;王枫;杨蓉;徐小兰;舒向荣;邓连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S100B蛋白是两种高浓度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特异性蛋白.正常情况下,由于脑细胞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NSE、S100B蛋向在外周血中表达浓度很低.
作者:罗怡;张阳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以病人新鲜全血为质控物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质控方法.方法 以Bayer 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每天上午在配套质控物随标本测定后,选取20份结果合适的新鲜病人标本,下午重复测定1次(间隔6小时),连续检测10天,计算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前后2次检测结果的差值.将差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定义为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建立差值法Z分数质控图,再以Westgard质控规则连续17天监测病人新鲜全血标本,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在控.结果 除Hb发生1次失控外.差值法连续17天的质控结果均在控.结论 差值法能作为仪器配套质控物8小时外质量控制的补充,该方法经济、方便,提高了检验报告的质量.
作者:曾建明;李竟;陈茶;徐建华;庞鑫;王美兰;罗燕玲;张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4种方法对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与符合率.方法 采用 Axsym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4种方法对204例HBsAg浓度介于(0~5)μg/L血清标本及定值质控标本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MEIA、TRFIA、ELISA、GICA检测HBsAg的灵敏度分别为0.125μg/L、0.25μg/L、0.50μg/L和2.50μg/L,对204例HBsAg浓度介于(0~5)μg/L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为74.5%、70.6%、63.2%、22.1%.以MEIA及中和确认试验为准,TRFIA、ELISA、GICA3种方法对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血清标本漏检率占阳性总检出者的5.9%、16.4%和70.4%.与MEIA的相符率为95.1%、86.8%、47.5%.结论 不同的方法对低水平HBsAg检测灵敏度差异较大,HBsAg浓度5μg/L以下的血清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低依次为MEIA>TRFIA>ELISA>GICA.
作者:吴坚敏;张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是核酸代谢的重要酶类,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以红细胞和淋巴细胞ADA含量高,其含量与T淋巴细胞数量有关,更与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密切关系[1].人ADA基因位于第20对染色体上,并呈现遗传多态性现象.
作者:查显友;周燕;谢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