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洪峰;刘勇
败血症能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死亡率很高,快速诊断是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是确诊败血症的主要依据,临床上很多败血症和菌血症患者血液中细菌数量很低,特别是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血中含菌量通常<1cfu/ml[1],因此不易检出.
作者:庄涛;江丽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值在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探讨血小板数与白细胞数的比值在患者阳伤预后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的Gens仪器.对34例多发伤患者在伤后第1、第3、第7天的全血,用EDTA-K2抗凝测定血小板数及白细胞数等参数:根据患者存活和死亡判断预后;应用SPSS 11.5专业版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出B)、血小板数(PC)/白细胞数(PC/W/BC)的比值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PC/WBC比值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的面积分别为0.720、0.820、0.948.结论 提示PC/WBC比值可作为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特别在三天以后.
作者:姜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而微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D-二聚体(DD)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王莉;王育瑛;吕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观察地区之间的血脂水平差异.我们对2005~2007年我县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的6325例样本进行了血脂水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吉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于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分析.方法 分离临床标本中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并对其β-内酰胺类耐药性及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多数耐药,所测基因型中OXA和PER基因全阴性,DHA基因5号和10号阳性,VIM和IMP基因5号阳性.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多重耐药菌,天然耐药多种抗生素,一旦感染治疗困难,所以对其基因型的研究对于临床的耐药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爱平;单伟国;胡庆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4种方法对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与符合率.方法 采用 Axsym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4种方法对204例HBsAg浓度介于(0~5)μg/L血清标本及定值质控标本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MEIA、TRFIA、ELISA、GICA检测HBsAg的灵敏度分别为0.125μg/L、0.25μg/L、0.50μg/L和2.50μg/L,对204例HBsAg浓度介于(0~5)μg/L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为74.5%、70.6%、63.2%、22.1%.以MEIA及中和确认试验为准,TRFIA、ELISA、GICA3种方法对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血清标本漏检率占阳性总检出者的5.9%、16.4%和70.4%.与MEIA的相符率为95.1%、86.8%、47.5%.结论 不同的方法对低水平HBsAg检测灵敏度差异较大,HBsAg浓度5μg/L以下的血清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低依次为MEIA>TRFIA>ELISA>GICA.
作者:吴坚敏;张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正确使用检测仪器、经常进行保养,是避免测量误差产生、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获得准确数据的关键.现将本科使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98年5月使用至今已十年)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曾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主要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加重.心衰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升高 [1,2],但在DCM中的变化鲜有报告.本文旨在探讨DCM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N终端脑钠肽(NT-proBNP)及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梅;张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54岁,高血压脑溢血入住我院脑外科,入院半个月患者出现腹泻稀便而送粪便进行培养,取粪便标本接种血平皿、中国蓝平皿、SS平皿35℃培养24小时.
作者:何祖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重组表达梅毒密螺旋体TpN17抗原.用其建立梅毒诊断血清学方法.方法 酶切与PCR联用,合成全长TpN17基因,亚克隆后克隆到pET-HIS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株中表达.亲和层析纯化.纯化rTpN17包被微孔板,ELISA方法检测临床8份梅毒阳性血清和4份阴性血清.结果 获得了重组表达并纯化的TpN17,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被梅毒患者阳性血清所识别,特异性100%,灵敏度100%.结论 证明了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可用于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作者:刘灵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jd tissue),简称为MALIT淋巴瘤.
作者:敖洪峰;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老年患者由于器官老化、免疫功能低下,往往伴有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其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疾病,由于临床过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病原菌种类变迁及耐药性的增多,因此加强对尿路感染的病原学检测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作者:戴学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正常人体内,膀胱中的尿液是无菌的,从膀胱穿刺取出的尿也应无细菌,尿液经尿道排出时,受到尿道中细菌的污染而混有细菌[1].在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尿液细菌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更具有指导作用[2].
作者:夏克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与hs-cRP、IL-6之间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组55例,非血管病变组60例.比较两组的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2项炎症因子指标,以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血管病变组hs-CRP、IL-6高于非血管病变组(hs-CRP:6.54±2.13 vs 0.12±0.93,P<0.01;IL-6:12.03±5.70 vs 7.61±2.58,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炎症因子的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赵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黄芩苷抗白色假丝酵母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Fura-2荧光探针技术检测黄芩苷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 1/4 MIC、1/2 MIC、1 MIC黄芩苷浓度组白色假丝酵母菌胞内游离Ca2+浓度明显高于未加药物组(P<0.05).且表现为黄芩苷浓度越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越高趋势;不同时间组间比较白色假丝酵母菌胞内游离Ca2+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6h~24h随时间延长,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逐渐升高.但48h胞内游离Ca2+浓度反而下降.结论 黄芩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明显增加白色假丝酵母菌细胞内游离Ca2+含量.
作者:吴秀珍;傅颖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临床血液专业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质控管理现状调查、室内质控(IOC)和室间质评(EQA)PT得分成绩等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 在用的血液分析仪有37种型号、试剂有23种,使用统一质控品的实验室约占50%.IQC统计资料表明,临床血液4个项目的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血小板误差很大;近两年各地市EOA成绩虽有提高但仍有20%左右不合格实验室.结论 目前尚不具备在县级以上医院间广泛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基础.但是,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统一校准、统一室内质控品、统一质控规则)和在联网实时监控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区域性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
作者:吴时耕;万本愿;吴茂红;姜青龙;熊玉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化镧(LaCl3)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 RAW 264.7细胞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含LaCl3和LPS),氯化镧组(含LaCl3 2.5,5,10,20μmol/L培养24h)、氯化N+LPS组(分别以含LaCl3 2.5、5、10、20μmol/L的培养基培养24h后,更换含LPS 1ms/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及LPS 组(含 LPS 1mg/L的培养基培养24h).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LPS 组培养上清NO浓度为52.82±12.60μmol/L与空白对照组(2.90±2.36±mol/L)和LaCl3组[(6.50±4.67)μmol/L、9.52±4.47μmol/L、11.14±7.42μmol/L、6.74±2.00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l3+LPS组NO的浓度分别为26.00±5.83μmol/L(2.5μmol/L LaCl3+LPS)、29.86±7.26μmol/L(5μmol/L LaCl3+LPS)、34.62±6.24μmol/L(10μmol/L LaCl3+LPS),与LPS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20μmol/L LaCl3+LPS)组NO的产生为45.61±6.68μmol/L与LP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定浓度的LaCl3可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的水平.
作者:娄远蕾;郭菲;汪泱;谢安;刘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B型钠尿肽(BNP)测定在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入院时及恢复窦性心律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Axsym型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38例心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前后血浆BNP浓度.同时取30例原发病相同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测其血浆BNP浓度.结果 房颤组恢复窦性心律前后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刚人院时血浆BNP浓度与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恢复窦性心律后与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的浓度受房颤影响,其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判断.
作者:周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以病人新鲜全血为质控物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质控方法.方法 以Bayer 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每天上午在配套质控物随标本测定后,选取20份结果合适的新鲜病人标本,下午重复测定1次(间隔6小时),连续检测10天,计算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前后2次检测结果的差值.将差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定义为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建立差值法Z分数质控图,再以Westgard质控规则连续17天监测病人新鲜全血标本,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在控.结果 除Hb发生1次失控外.差值法连续17天的质控结果均在控.结论 差值法能作为仪器配套质控物8小时外质量控制的补充,该方法经济、方便,提高了检验报告的质量.
作者:曾建明;李竟;陈茶;徐建华;庞鑫;王美兰;罗燕玲;张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检查在诊断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142例CMPD初诊患者的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的增生程度、细胞形态和组织定位.结果 142例CMPD中,切片的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程度均为3+及其以上,占100.0%,印片占86.6%.涂片占68.3%,三者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627,P<0.05).4+以上切片占86.6%,印片占57.0%,涂片占35.2%,三者相互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6.623,P<0.05).142例CMPD的诊断符合率由涂片的54.9%提高到骨髓印片的75.4%,后3片汇总诊断,符合率达到100.0%,三者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6.832,P<0.05).142例CMPD网硬蛋白染色显示轻度增多~增多者60例,占42.3%.结论 骨髓切片和印片在评估有核细胞量上显著优于骨髓涂片,完善的形态学检查可提高CMPD的诊断水平.
作者:范贤斌;朱蕾;卢兴国;徐志;虞飞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