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舟山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王英;李翊卫

关键词:舟山地区,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感染, 临床合理用药, 支原体培养, 人型支原体, 开发和利用, 解脲脲原体, 药物敏感, 药敏试验, 检测手段, 非淋菌性, 阳性率, 耐药性, 状况, 新药, 尿道, 门诊, 宫颈, 防治
摘要: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的主要病原,不同地区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不尽相同,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临床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支原体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了解本地区NGU支原体感染和药物敏感状况,便于有效防治NGU和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就2003年1月~2006年5月本院门诊1151例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测定及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51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前白蛋白(PA)和腺苷脱氨酶(ADA)的活力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1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对照组血清PA和ADA含量显示,代偿期为(228.5±74.1)mg/L和(11.2±4.8)I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为(159.5±109.8)mg/L和(16.8±6.8)I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A和ADA测定可分别从肝脏的蛋白质、酶及胶原代谢三个方面辅助诊断肝硬化,同时由于PA和ADA的检测具有快速、价廉的特点,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建华;徐勇;郑晓丰;张财成;张经宇;黎静;邹海虹;陈唐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B.cepaci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近年来,在免疫低下和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菌.为了解B.eepacia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对我院2005.1~2007.6间检出的87株B.cepaeia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欣;陈菁;孙桂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LTA和CE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索肺癌相关抗原(LTA)与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分别检测87例NSCLC和46例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血清的LTA与CEA.结果 所有正常对照者血清的LTA与CEA均阴性:NSCLC血清的LT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与肺良性疾病(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均<0.005);NSCIJC血清的CE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但与SCLC血清中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别(P>0.005);NSCLC血清LTA结合CE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及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结论 LTA结合CEA检测在NSCLC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钟礼瀑;靳文剑;邹学森;吴青青;刘敏知;吴建国;蔡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溶血对白细胞分类的影响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采血不顺利或操作有误,常有溶血标本出现.溶血对细胞计数的影响,国内多有报道,但鲜见对WBC分类影响的报道,笔者对此进行了实验,发现标本溶血对WBC分类有极显著影响,表现为嗜中性粒细胞(GR)比例明显降低,淋巴细胞(LY)比例明显升高,而对WBC计数无显著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腺苷脱氨酶检测及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腺苷脱氨酶(ADA)是人体重要的核酸分解代谢酶,主要来源于肝脏,国内外有诸多文献报道.对此,我们对80例肝病患者,5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ADA、ALT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ADA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郎梅春;陈春辉;桑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Ves-matic2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仪性能评价

    目的 通过与传统手工魏氏法比较,探讨使用Ves-matie2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重复性、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高、中、低三组血沉值共15份进行重复性测定;161例门诊患者采用两法测定,以统计学方法分析仪器法的准确性;随机取5例标本分别配成5种红细胞压积水平,以仪器法测其血沉值,分析血沉与压积的相关性;另取15例贫血标本和10例压积正常魏氏法ESR值在21-100之间的标本对照,分析贫血用仪器测定的可行性.结果 重复性:除1例(CV=13.1%)外,其余14例CV均小于5%.准确性:魏氏法ESR=(0~20)mm/h组及ESR>100mm/h组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ESR=(0~20)mm/h组用仪器法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两法的差异仅为数值上的差异;ESR值为(21~100)mm/h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仪器法ESR值与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915-0.985(P<0.05);贫血标本用两法测定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贫血组两法测定误差较小,说明贫血标本亦可用该仪器进行测定.结论 Ves-matie2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仪用于血沉测定有良好的重复性,精确性较高,但对于ESR>80mm/h时建议用手工法复查.对于贫血的标本该仪器亦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窦敏;林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前后HBV-DNA及HBeAg的变化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目前作为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1].我院采用IFN-a-2b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10例,检测IFN-a-2b对部分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和HBeAg滴度的影响,同时为了检测干扰素的疗效,我院在检测血清内病毒含量及HBeAg外,特检测了PBMCs内的病毒载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冠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粒细胞减少142例临床分析

    药物法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中常可出现一些粒细胞不同程度减少或缺乏的病例,严重者甚至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本文将粒细胞绝对计数≤1.8×109/L几作为粒细胞减少的界限,对本院住院的142例由于使用精神药物而出现粒细胞减少的病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冯敏;陈林俊;罗桂英;赵燕怡;刘昭薄;罗风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类型及耐药监测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条和药敏板在杭州天和公司HW-138半自动细菌仪上鉴定,ESBLs确证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法.结果 155株实验菌ESBLs检出率51.6%,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舒普深、阿米卡星外,产酶菌和非产酶菌耐药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本地区产ES-BLs菌流行情况严重.实验室有必要作常规检测,依据药敏结果给药.

    作者:朱建未;朱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技术快速检测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应用PCR-DNA测序技术快速检测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47株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30株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KatG基因突变.结果 47株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有31株KatG基因检出有突变,突变检出率为66.0%(31/47);30株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株检出1株KatG基因突变.结论 PCR-DNA测序技术方法敏感、准确、特异,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耐药基因突变,有利于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作者:予季;熊国亮;张慧慧;刘珍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感染轮状病毒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变化

    自1973年Bishop等首次发现轮状病毒(Rotavirus,RV)以来,关于RV感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迄今为止,RV仍是世界范围内两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腹泻主要病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有60万病儿死于RV腹泻,通常是婴幼儿致命性腹泻的首要病因[1],因此,深入研究RV感染后血象的异型淋巴细胞(Heterotypli Lgmph,HL)变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史科;张松;伍和;邹汉良;吴润香;王雷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鸡尾酒抗原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发现、纯化及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金标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结核抗体用来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已在临床应用,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在不断提高.但因所用的抗原及技术各不相同,各方法的结果间仍有较大差异[1].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间进行的结核抗体测定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43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对多数血液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愈后判断均有一定的价值.为了了解我院近几年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对临床患者的肯定诊断符合或支持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作用,本文对2001年至2006年我科对临床送检的432例骨髓涂片标本进行了细胞形态学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雯;徐永妮;李敏;易忠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讨论伴t(8;2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形态学改变

    t(8;21)易位是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的一种特异性染色体重排,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造血和淋巴系统疾病新分型,建议只要检出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或AMLl/ETO,即可诊断为t(8;21)AML.通过复阅本院近三年来发现的34例t(8;21)AML,讨论其形态学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玄风华;谢福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慢性乙型肝炎住院及肝病门诊患者46例,男性41例,女性5例.年龄19~56岁.诊断标准均符合2002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病毒指标除乙型病毒学指标阳性外,其余甲、丙、丁、戊型病毒学指标均阴性,排除失代偿性肝病、肝癌病例,所有病历均为ALT、AST>正常2倍以上,HBV DNA>1.0×106copies/ml,病程6个月以上者`

    作者:方红;杨富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用CTB技术检测出一例CINⅢ级报道

    2005年11月我科应用CTB染色技术(即妇科自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检测出一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病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冬梅;祝云霞;周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尿沉渣分析仪质量控制初探

    近年来尿沉渣分析仪不断涌现并逐步用于临床,不同厂家,设计原理各有差异,有的基于尿沉渣镜检影像分析原理、或基于尿沉渣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检测原理[1],前者又有计算机自动识别并计数(辅以人工鉴别)、人工计数等,这些尿沉渣分析仪为尿液有形成份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但它们日常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如何?迫切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因此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对我科使用的AVE-763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邦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儿童312例急性白血病的分析

    白血病是十个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是35岁以下发病率,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白血病为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第一位),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非淋),小儿以急淋多见.近年来,白血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似有增加的趋势.血液和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比其他肿瘤更便于观察及研究[1].本实验收集我院2003年~2006年儿童白血病骨髓标本312例.进行FAB形态学分类,并对其进行统计,以了解本地区儿童患白血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秀妹;郭江梅;杨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海沿岸白族人群A2及A2B亚型的调查

    为了解洱海沿岸白族人群A2和A2B亚型的分布,笔者对洱海东岸及西岸的部分白族村寨的村民及学样师生1348人作了调查.

    作者:何永勋;张利华;李国美;舒贤辉;洪汾;郑智钢;高培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ICA、IAA、GAD-Ab检测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正逐年提高,笔者通过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三种抗体,并分析其对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永清;张晓梅;姜有妹;江蓝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