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王宗欣;陈菁;孙桂芹

关键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临床分离,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环境, 医院感染, 免疫低下, 临床医师, 自然界, 病原菌, 耐药, 患者, 分布, 报告
摘要: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B.cepaci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近年来,在免疫低下和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菌.为了解B.eepacia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对我院2005.1~2007.6间检出的87株B.cepaeia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43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T2DM血压正常患者及4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血脂(TCH、TG、HDL-C、LDL-C)及血压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合并高血压组同T2DM血压正常组及健康体检组相比,胰岛素、FBG、TG、HbAlc、IR增高非常明显,HOME-B则明显降低.结论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的胰岛抵抗和血脂及血糖代谢紊乱.

    作者:汪勇军;陈芳建;吴先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相差显微镜对鉴别血尿的应用价值

    血尿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它虽然从泌尿系统排出,但涉及血尿的来源、部位、原因则较为广泛复杂,引起血尿的疾病也繁多,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血尿病因诊断的检查方法不断完善,但是一些不明原因的血尿,尤其是无症状镜下血尿经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通过相差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数及红细胞的畸形率,评价血尿在诊断肾小球肾炎与非肾小球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东红;江丽莉;吴日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南昌地区健康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微量元素水平,分析微量元素缺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1027名健康儿童末梢血铜、锌、钙、镁、铁元素的含量.结果 0~1岁组婴儿的缺铁、缺锌率高,分别为72.63%和28.10%;缺钙率高的是3+~5岁组,为34.54%.结论 0~1岁组铁、锌的高缺乏率主要与膳食结构有关;3+~5岁组的高缺钙率与家长们未重视钙的补充以及幼儿活动量大、能量消耗增多有关.检测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对及时调整婴幼儿的膳食结构,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舒向荣;丁洪慧;湛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B.cepaci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近年来,在免疫低下和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菌.为了解B.eepacia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对我院2005.1~2007.6间检出的87株B.cepaeia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欣;陈菁;孙桂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粒细胞减少142例临床分析

    药物法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中常可出现一些粒细胞不同程度减少或缺乏的病例,严重者甚至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本文将粒细胞绝对计数≤1.8×109/L几作为粒细胞减少的界限,对本院住院的142例由于使用精神药物而出现粒细胞减少的病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冯敏;陈林俊;罗桂英;赵燕怡;刘昭薄;罗风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偏差的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院基本得到了普及,有些大型医院甚至有多台血细胞分析仪,因而各仪器之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又成为各实验室管理的新问题,也成为检验人员研究的热点.为此我们对我院6台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检测参数结果的一致性和偏差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小林;万腊根;张世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a-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145例干扰素a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结果 HBV优势基因是B(65.5%)和C(34.5%)型,B基因型95例,C基因型50例;对两基因型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ALT、HBV-DNA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6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a治疗,干扰素a治疗有效率在治疗组B、C两基因型中分别为77.3%、57.1%.结论 B基因型HBV对干扰素a的有效应答率高于C型.

    作者:钟渊斌;杨茜;张伦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ENA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ENA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ENA抗体对45例SLE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SLE患者检测ENA结果为抗Sm抗体阳性率为31.11%(14/45)、抗UIRNP抗体阳性率为8.89%(4/45)、抗SSA抗体阳性率为24.44%(11/45)、抗SSB抗体阳性率为6.67%(3/45)、抗核糖体抗体阳性率为11.11%(5/45)、抗RO-60抗体阳性率为46.67%(21/45)为高.抗Scl-70抗体和Jo-1抗体没有检测到,其中SLE患者检测抗Sm抗体、抗SSA抗体和抗RO-60抗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抗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对SLE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詹克勤;吴杰敏;洪志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海沿岸白族人群A2及A2B亚型的调查

    为了解洱海沿岸白族人群A2和A2B亚型的分布,笔者对洱海东岸及西岸的部分白族村寨的村民及学样师生1348人作了调查.

    作者:何永勋;张利华;李国美;舒贤辉;洪汾;郑智钢;高培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96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等部位.近年来,由其引起的感染日趋增多,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为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耐药状况,我们对96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黄承斌;李世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进展

    早期、特异的诊断对于结核病(Tuberculosis,TB)患者的及时治疗以及切断TB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等至关重要[1].WHO在全球TB控制规划中指出,TB主要应通过实验室诊断获得确诊.这一文件确立了实验室诊断在TB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TB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和结核分枝杆菌(Mv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法.抗酸染色检查敏感性差,细菌量至少要大于5×106/L才能检测到阳性结果,而且无法区分MTB和非MTB感染.MTB培养阳性是TB诊断的金标准,但报告周期过长(2~8周),很难满足临床需要[2].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更为快速、特异和敏感的TB的诊断方法.

    作者:李俊明;万腊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南昌市拘留所羁押人员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筛查报告

    监狱、劳教所和看守所羁押、收教人员是艾滋病高危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1].世界上一些国家监狱的HIV感染率高于外界社会.如法国的监狱中犯人HIV的感染率是一般人群感染率的10倍,1994年在美国的调查发现,监狱中犯人HIV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6倍[2].

    作者:蔡军;万玉香;黄昌红;吴伟;汪伊娜;张小南;王国平;陆素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比对试验

    目的 检验本室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eroset-A和Aeroset-B)结果的可比性,确保本室检验结果间的互认.方法 选用Aeroset-A作为参考仪器,用配套的多点定标液(MC Cal)作比对项目定标校准,初步精密度的测定:选两份样本(一份高值,一份低值)几乎同时在两台仪器上重复检测比对项目20次,打印出批内S、CV值.结果 精密度测定,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均处在0.82%~4.31%之间,各参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在0.9629~0.9990之间,校正后取得了较好一致性.结论 两台仪器间相关性较好,不同系统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通过比对试验及校正后可以取得两者之间结果的一致性,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杨国灿;邱霞娟;蒋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用CTB技术检测出一例CINⅢ级报道

    2005年11月我科应用CTB染色技术(即妇科自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检测出一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病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冬梅;祝云霞;周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化学检验中干扰物质的筛选

    近年来,干扰物质作为影响临床化学检验结果的一大因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经过不懈努力,于2002年颁发了EP7-A文件指导我们对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现将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叙述如下.

    作者:吕赛平;伍志杰;邹学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咖啡酸锗对小鼠U14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咖啡酸锗对小鼠U14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U14瘤模型,以咖啡酸锗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抑瘤率,并测定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a-醋酸奈酯酶(ANAE)的阳性率.结果 咖啡酸锗对小鼠U14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5.47%、57.86%、55.83%(P<0.01);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NAE染色标记T淋巴细胞,环磷酰胺组显著低于正常组及咖啡酸锗各剂量组(P<0.01);咖啡酸锗各剂量组较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咖啡酸锗对小鼠U14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春花;黄越燕;周志愉;肖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镁常规测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 评价临床常用的镁离子测定方法的性能.方法 对5种常用的镁离子测定方法做了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实验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甲苯胺蓝法、Calmagite染料法、偶氮胂Ⅰ比色法、偶氮胂Ⅲ法和酶速率法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0.99、0.60、1.24、1.23、1.15,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2.88、4.13、4.84、3.61、2.29.二甲苯胺蓝法和偶氮胂Ⅲ法线性可达2.5mmol/L,Calmagite染料法线性可达2.0 mmol/L,偶氮胂Ⅰ法和酶速率法线性可达4.0 mmol/L.二甲苯胺蓝法和酶速率法试剂开盖稳定性较好,5种镁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都在95%~105%.结论 二甲苯胺蓝法和酶速率法测定血清镁较适合临床常规实验室自动化分析仪使用.

    作者:邓荣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感染轮状病毒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变化

    自1973年Bishop等首次发现轮状病毒(Rotavirus,RV)以来,关于RV感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迄今为止,RV仍是世界范围内两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腹泻主要病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有60万病儿死于RV腹泻,通常是婴幼儿致命性腹泻的首要病因[1],因此,深入研究RV感染后血象的异型淋巴细胞(Heterotypli Lgmph,HL)变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史科;张松;伍和;邹汉良;吴润香;王雷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前后HBV-DNA及HBeAg的变化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目前作为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1].我院采用IFN-a-2b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10例,检测IFN-a-2b对部分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和HBeAg滴度的影响,同时为了检测干扰素的疗效,我院在检测血清内病毒含量及HBeAg外,特检测了PBMCs内的病毒载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冠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ICA、IAA、GAD-Ab检测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正逐年提高,笔者通过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三种抗体,并分析其对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永清;张晓梅;姜有妹;江蓝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