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氧化性DNA损伤的研究

罗凌玉;吕农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黏膜, 氧化性, 慢性活动性胃炎, 世界卫生组织, 肠上皮化生, 致病机制, 胃癌发生, 缩性胃炎, 发病机制, 促进因素, 病因, 致癌原, 损伤, 历史, 机构, 定植, 病变, 癌症
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定植于人类胃黏膜,,已有10000余年的历史[1].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进因素,并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2],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将Hp列为人类Ⅰ类致癌原.在Hp复杂的致病机制中,其诱导的胃黏膜中氧化性DNA损伤的显著增加和累积在各种Hp相关胃黏膜病变如胃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型尿钠肽的测定及临床应用

    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为脑钠尿肽,1988年由Sudoh[1]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出来,曾被命名为脑钠肽.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2,3],BNP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一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准确地反映在心室功能的变化,与急慢性心衰、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BNP在血浆中具有半衰期长,体外较稳定等特征,以及山于测定方法的进展,BNP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李彬;李国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38例脑脊液标本氯化物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脑脊液氯化物浓度检测是脑脊液常规化学检测项目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常用指标.其正常成人参考范围一般文献和教材上都定为120~130mmol/L[1,2].我们用上海迅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XD684钾/钠/氯/锂电解质分析仪ISE法对我院神经内科部分住院的非结核性和非化脓性脑膜炎,且其血清氯化物浓度正常的38例脑膜炎标本进行了氯化物浓度测定,结果如下.

    作者:贾方增;吴先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人-猪链球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1简史1954年英国从爆发败血症、脑膜炎和关节炎的仔猪中分离出1株α溶血链球菌,按兰氏(1ancefieid)分类法属于R或S或T群不十分确定,1966年Elliott称该菌为猪链球菌,Elliott(1968)按荚膜分类法,称该菌为荚膜2型猪链球菌.

    作者:桂炳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Ⅱ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三大疑难病之一,如何防治DM是现代医学界的一大难题.DM分为Ⅰ型(胰岛素依赖型)和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其实验室分型依据主要依赖胰岛素(INS)及C-肽(C-P)释放试验.本文对江西省抚州市254例Ⅱ型DM患者分别做了INS及C-P释放试验,并以正常组作对照,分析Ⅱ型DM患者的INS及C-P的释放曲线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春莲;邓敏辉;尧东华;肖旺东;尧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真空采血顺序改变对凝血四项指标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试管真空采血中含添加剂的真空管是否会对真空凝血管造成试剂交叉污染,所致结果差异.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0名门诊病人一次进针,多管采血,不同顺序前后两次使用真空凝血管(中间隔其它含添加剂的真空管),测定其PT、APTT、TT、FIB.结果两次采集标本的凝血四项指标,采用配对l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多试管真空采血中,真空凝血管不受采血顺序的制约,可避免在操作中受到含其它添加剂真空试管的污染.

    作者:叶映月;陈小剑;江明华;金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广东省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室间质量评价

    目的探讨广东省临床实验室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状况及影响PT测定室间可比性的因素.方法通过每年两次定期向全省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每次5个样品),然后对其回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的评价.结果近年来全省实验室间PT(INR)测定结果的CV值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相当高.同一凝血活酶试剂的测定结果,¨(INR)的CV明显大于PT(sec)的CV,特别是对异常水平质评物的测定.结论凝血活酶试剂敏感度指数(ISI)值标定的不准确性和INR计算不正确的是引起广东省临床实验室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肿瘤标志物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胸水中的多项肿瘤标志物来鉴定胸水的性质.方法应用MEIA和比色法分别同步检测血清、胸水中的CEA、CA199、CA125、β2-MG、TSGF并计算胸水/血清(P/S)的比值.结果恶性组血清、胸水中的TSGF、CEA、CA199的值均显著高于结核组、良性组.且P/S>1.2.CA125和β 2-MG在恶性组和结核组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联检血清、胸水中的五种肿瘤标志物并计算其P/S,对胸水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红;郭以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我省首次开展MCV室间质评的结果分析

    我省历年来开展的临床血液室间质评仅有四个项目(即:HGB、RBC、WBC、PLT).自从全面普及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报告结果以来,各实验室对血液分析的检测均能向临床医师发出18个以上项目的检验报告.因而仅仅对上述四个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是不能满足现代检验医学发展的要求.对此我们在2004年新增加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质量评价工作,经统计分析发现,在全年两次10个批号质评结果中,尽管都是使用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报告结果,但测定的结果可比性较差,符合率偏低,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熊玉根;王文丁;贺葵阳;万本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液病患者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人微小病毒B19是引起一过性再生障碍性危象的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主要抑制红细胞系统克隆形成,导致红细胞发育不良.在临床上,血液病人化疗中也经常发生骨髓受到抑制的现象,造成这种表现的原因是否与人微小病毒B19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的文献报道很少.为了解血液病患者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状况,我们对各类血液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秀;王晓莉;阙英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使用不同电压对LDH同工酶琼脂糖电泳的比较

    实验室在进行LDH同工酶电泳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一些缺点,如:电泳时间不易掌握:电泳标本>6个时易出现电泳槽两端标本较中间标本电泳速度快(即各标本之间由于位置不同而造成速度不等);同工酶条带有时出现不规则形状而造成结果扫描分析困难等现象发生.根据LDH同工酶琼脂糖电泳原理,我们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试将原电泳电压100V增加至110V和120V进行电泳,操作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敏;孙建华;杨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全自动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

    全自动电泳仪是目前较先进的进行电泳分析技术的精密仪器,该仪器是用琼酯糖凝胶板作载体,把血清蛋白分区带,此方法使用方便,更适合临床应用.我科采用SH-2020全自动电泳系列,对我院病人作血清蛋白电泳分离,分离出的区带结果,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孟岩;丛衍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作为冠心病风险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

    1序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在全世界的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尤其在发达国家更为严重,而在我国也呈现逐年上升[1].

    作者:邓小军;张阳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Sysmex XE-2100检测血小板极度增加标本一例

    我们碰到血小板极度增加的病人一例,同时使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称XE-2100)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测定,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测定血小板的参考方法[1,2](手工法)进行计数.

    作者:舒旷怡;陈小剑;叶映月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吸虫单抗夹心酶标法(S-ELISA)的建立及其检测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检测方法.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血吸虫单克隆抗体,建立夹心酶标法(S-ELISA),并检测血吸虫病人及其它类型人群的血清.结果S-ELISA对急性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为88.64%,OD值算术均数为0.372;慢性血吸虫患者和正常人的检出率分别为75.00%和6.00%,与肝吸虫和乙型肝炎血清的交叉反应为0,肺吸虫的交叉反应为10.39%.血吸虫不同感染度人群平均OD值无论是算术均数还是几何均数,均随着感染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适宜于对血吸虫病的检测.

    作者:曾小军;陈红根;谢曙英;姜唯声;尹东;杭春琴;葛军;衣方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日益深入.其临床应用价值也日渐显现,特将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戴育成;戴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分级的探讨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是机体代谢的重要脏器.肝硬化患者由于发生肝实质损害,可影响蛋白质、凝血因子的合成,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随着肝硬化病情的进展,肝功能逐渐衰竭,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1].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凝血功能的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我们采用日本KX-21型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检测PLT,采用日本CA50型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原时间(TT),检测8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30例对照(NC)组比较,同时比较肝硬化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状态下PLT、PT、ATPT、FIB、TT的差异.探讨了肝硬化患者PLT和凝血功能的变化与肝功能和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马庆海;杨文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耐药性比较分析

    肠球菌(Enterococci)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4].近年来国内各地肠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检测显示已呈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又称耐多药)状态[1-4].肠球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长期住院、患有严重基础病、免疫抑制、老年和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菌素的患者中,该菌细胞壁坚厚,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因此该菌作为医院感染病原菌越来越受到关注[1].为了解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在耐药性方面的差别,我们根据NCCLs建议,对68株粪肠球菌和34株屎肠球菌进行了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和高浓度氨基糖苷类等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夏克蓉;张敏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尿胱抑素C的变化评估肾损害患者肾小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损害患者尿胱抑素C(Cystatin C,Cy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免法检测52例肾脏损害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尿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用7060日立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尿肌酐、血清尿素、24小时尿蛋白.结果肾脏损害疾病患者中15例小管间质性肾病患者尿CyC、尿β2-MG、尿CyC/克肌酐、尿β,-MG/克肌酐显著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疾病患者.肾脏损害患者尿CyC、尿β 2-M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尿CyC/克肌酐、尿β 2-MG/克肌酐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尿CyC浓度增加反映肾小管的损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贺平;王东红;李洪娟;王莹;李忠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35~40岁健康男性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研究

    目的探讨佛山市35~40岁健康男性尿脱氧吡啶酚的参考值.方法随机抽样收集213例正常男性尿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尿脱氧吡啶酚,紫外酶法检测尿Cr,以nmolDPD/mmolCr比值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佛山市35~40岁健康男性尿脱氧吡啶酚参考值为1.47~6.52nmolDPD/mmolCr.结论通过调查,获得本地区健康男性人群尿DPD值,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骨量丢失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张劲丰;苏荣;叶俏霞;钟树奇;庄健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数码相机在小型实验室的应用

    目前仍有不少小型实验室均采用传统的相机进行图像的采集和记录.近年来市场上民用数码相机日益普及,其性能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却不断下降.有些民用型数码相机的功能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相机,以拍摄显微图像、凝胶图像、荧光图像和大体标本图像,并且使用很方便,价格不贵.

    作者:杜伯海;陆卫娟;张青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