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纪银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活性测定简便、快速,适 1.3参数设置:参照仪器操作手册及试剂盒说用于急诊或标本较少的情况.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忽略试剂在测试前预温,致使检测结果偏低,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柯江维;杨军平;黄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检验科进行常规生化检查都是采用血清标本,由于析出血清需一定时间,加上有些试验标本放置时间太长,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作者应用血清与血浆,对17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了检测,通过比较发现,用肝素抗凝血制备出血浆速度快,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萍;罗艳香;罗娜;欧阳福桂;王长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星座链球菌是米勒链球菌组(Streptococcus milleri group)中的一种,而米勒链球菌组是口腔正常菌群,一般对人不致病,我们于1999年6月首次从甲状腺脓性穿刺液中分离出一株星座链球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默蕊;蔡意和;宋锦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检测血液及组织中PAF水平的变化,有助于阐明许多疾病的致病机理,从而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90年代初,国外开始用放射免疫法(RIA)测PAF[1].但国内用该法检测人血PAF尚未见报道.我们试用放免法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中的APF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玉;单保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主要用于过筛内源途径和共同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及作为肝素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由于临床已开始逐步取消出、凝血时间测定,而以PT、APTT测定来代替,因此APTT测定方法的标准化显得格外重要.许多文献对APTT测定过程中标本的收集、保存、温度、溶血等影响因素已有详细报道,而激活时间对该实验的影响报道甚少.为此,我们选择两种不同厂家的APTT试剂,观察不同的激活时间对其测定值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窦敏;陈发林;张忠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GGT活性及GGT/ALT比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了138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和60例无肝病其他肿瘤患者及1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GT活性及ALT活性.结果所有肝脏良恶性疾病组血清G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无肝病其他恶性肿瘤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癌组GG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肝脏良性疾病组(P<0.01或P<0.05).病毒性肝炎组GGT/ALT比值显著低于脂肪肝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肝硬化组、肝血管瘤组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别(P<0.01);随着GGT阳性界值的提高,阳性率逐渐下降,但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却显著提高.结论血清GGT活性和GGT/ALT比值联合应用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
作者:袁水斌;王启伟;周炳能;胡文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2001年1月,我院临床检验研究中心用体液颗粒计数仪(UF-100)进行健康人筛查,为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提供辅助诊断及临床观察,对其它体液,如胸、腹水、脑脊液、羊水及唾液等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陈巧林;顾可梁;许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检测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结果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或成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中Urea、Cr和尿中蛋白.结论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IⅣ型胶原水平升高可作为较早反映糖尿病肾损害的报警指标,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用的指标.
作者:易忠群;白晓辉;程新宪;李敏;张苏阳;曾照桐;赵凌;白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胆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胆囊癌的肿瘤细胞分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染色方法,检测40例胆囊癌(高分化癌24例,低分化癌16例)PCNA、P53、CerbB-2、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P53、CerbB-2在胆囊癌中均有过度表达,其中P53在胆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半定量积分分级的P53和CerbB-2在胆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囊癌细胞增殖都非常活跃,胆囊高分化癌的CerbB-2过度表达明显,而胆囊低分化癌的P53过度表达显著.在本组试验中,胆囊癌的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徐正;郑银宝;王登山;沈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全血细胞分析自动化已得到广泛普及,国内许多医院检验科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分析.
作者:李胜发;程大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脊液检出隐球菌后要进行隐球菌计数,计数的结果对患者患病程度及预后监测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叶新生;叶小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89年起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迄今已有10年了.十年来,我科血液学室间质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表彰会上,荣获1992年度四项全优优秀实验室,全国共13家,华南地区仅我科一家.第二届(1993~1994)再次获得四项全优,广东省仅两家.第三届(1995~1996)获两项优秀(Hb、WBC),另两项良好.第四届(1997~1998)自评两项优秀(Hb、P1t).
作者:黄健仪;李珉珉;谭润平;张宜洪;罗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将我县1998~2000年应征青年体检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三年来应征青年累计1502人,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HBsAg采用ELISA法.试剂均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供应,酶标仪为stat Fax2100.
作者:杨继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巨CK的检出率及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CK及CK-MB,检出CK-MB异常升高者,再取血清进行CK同工酶电泳,判断是否有异常条带,有异常条带再进行免疫学方法和电泳法结合进行鉴别巨CK的属性和活化能试验.结果检测样品5260例,检出巨CK6例,检出率为0.11%,其中巨CK,型4例,巨CK2型2例.巨CK1型4病例分别是干燥综合症,进行性肌萎缩,急性药物中毒,风心伴心衰.CK1型的巨CK与抗IgG、IgA抗体温育后进行电泳,条带分别有改变,且活化能不高.巨CK2型病例分别是肺癌伴肝转移,原发性肝癌.两例巨CK与IgG、IgA无关,且电泳条带位于阴极端,活化能较高.两病例均是临终前开始出现多脏器衰竭后,出现巨CK2.结论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时,如果CK-MB超过总CK30%以上,要警惕有无巨CK存在.巨CK1是一种良性现象,多与肌炎,心血管疾病有关.巨CK2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作者:桂晓美;杨德昌;邓荣春;陈冬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从1983年德国报道检测出首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臭鼻克雷伯菌,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受到了广泛关注.及时准确地检测出产ESBLs细菌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用纸片扩散初筛法选出可疑产ESBLs大肠埃希菌2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3株,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双纸片协同法同时检测.
作者:曾吉;刘莹;邓敏;戴立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定量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我们对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进行了RDW及其它参数的测定.观察RDW与缺铁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艳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RAU)患者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门诊确诊的复发性口疮患者98例及健康成人对照31例,采用微量全血 3H-TdR掺人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复发性口疮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较健康成人有显著降低(刺激指数(SI)P<0.001);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较健康成人均无明显差异;患者血清中C3含量较健康成人无明显差异,而C4(P<0.01)及IgG(P<0.001)、IgM(P<0.01)、IgA(P<0.05)含量则明显升高.结论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清中C4含量明显增加,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升高,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提示复发性口疮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杨慧;刘宁;傅颖媛;曾小平;曹军;宗娟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学检验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医学检验工作者特别关注.如:
作者:陈人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稳定性和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试验操作由手工逐步向半自动化(即样品处理仪/温育设备/洗板机/试剂分配仪/酶标仪的组合)和自动化方面发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应用日渐广泛.血站检测抗-HCV、抗-HIV、HBsAg均用ELISA法,而且大多数是使用半自动化操作.虽然半自动化操作在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减少人为误差方面明显优于手工操作,但仍存在诸多影响操作质量的因素.本文试作如下讨论.
作者:詹泰然;李建春;徐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库尔特MDⅡ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可准确测试18项参数绘出RBC、WBC、PLT三项分布图,并对血液的异常成份给予提示,该机可适用于静脉血或末梢抗凝血的检测,吸取标本量仅12μ1,图案提示键盘功能,免日常保养.我院自1997年使用该仪器后,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质量,对于出现的常见故障,我们通过不断摸索与分析,掌握了一些排除方法,现简述如下,供参考:
作者:冯定江;陈晓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