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何维敬;毕正;陈玉国;高杨

关键词:血清, 蛋白测定, 冠心病患者, 现报告如下, 急性相蛋白, 血液指标, 细菌感染, 反应蛋白, 发生发展, 多种疾病, 创伤后, 组织, 学者, 人体
摘要: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者组织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一种急性相蛋白.近年来发现,CRP与多种疾病有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1].为探讨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CRP及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台不同型号全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全血细胞分析自动化已得到广泛普及,国内许多医院检验科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分析.

    作者:李胜发;程大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试剂预温对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酶学测定的影响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活性测定简便、快速,适 1.3参数设置:参照仪器操作手册及试剂盒说用于急诊或标本较少的情况.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忽略试剂在测试前预温,致使检测结果偏低,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柯江维;杨军平;黄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乐安县应征青年ALT、HBsAg检查结果分析

    现将我县1998~2000年应征青年体检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三年来应征青年累计1502人,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HBsAg采用ELISA法.试剂均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供应,酶标仪为stat Fax2100.

    作者:杨继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J-K棒状杆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一例

    忠者,男性,28岁,患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氟哌酸)已三个月,治疗无效.后取前列腺液培养出J-K棒状杆菌,做药敏试验,选用头孢三嗪治愈.

    作者:沈良明;吴国友;何世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放免法检测血小板活化因子探讨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检测血液及组织中PAF水平的变化,有助于阐明许多疾病的致病机理,从而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90年代初,国外开始用放射免疫法(RIA)测PAF[1].但国内用该法检测人血PAF尚未见报道.我们试用放免法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中的APF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玉;单保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ELISA半自动化操作质量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稳定性和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试验操作由手工逐步向半自动化(即样品处理仪/温育设备/洗板机/试剂分配仪/酶标仪的组合)和自动化方面发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应用日渐广泛.血站检测抗-HCV、抗-HIV、HBsAg均用ELISA法,而且大多数是使用半自动化操作.虽然半自动化操作在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减少人为误差方面明显优于手工操作,但仍存在诸多影响操作质量的因素.本文试作如下讨论.

    作者:詹泰然;李建春;徐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注新要求和新发展的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学检验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医学检验工作者特别关注.如:

    作者:陈人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库尔特MDⅡ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方法

    库尔特MDⅡ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可准确测试18项参数绘出RBC、WBC、PLT三项分布图,并对血液的异常成份给予提示,该机可适用于静脉血或末梢抗凝血的检测,吸取标本量仅12μ1,图案提示键盘功能,免日常保养.我院自1997年使用该仪器后,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质量,对于出现的常见故障,我们通过不断摸索与分析,掌握了一些排除方法,现简述如下,供参考:

    作者:冯定江;陈晓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实验观察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定量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我们对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进行了RDW及其它参数的测定.观察RDW与缺铁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艳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从甲状腺穿刺液中分离出星座链球菌一例

    星座链球菌是米勒链球菌组(Streptococcus milleri group)中的一种,而米勒链球菌组是口腔正常菌群,一般对人不致病,我们于1999年6月首次从甲状腺脓性穿刺液中分离出一株星座链球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默蕊;蔡意和;宋锦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快速测定冷凝集素的方法探讨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某些含寒冷凝集素的溶血性贫血患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硬化、疟疾、雷诺病和螺旋体病等患者血清中,非特异性冷凝集素效价可升高,能在0~4C凝集人红细胞.根据此原理,将人红细胞与待测血清混合,在0~4℃观察凝集现象可判断冷凝集素的存在.

    作者:钱纪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者组织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一种急性相蛋白.近年来发现,CRP与多种疾病有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1].为探讨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CRP及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维敬;毕正;陈玉国;高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全自动血液培养仪监测假阴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防止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仪漏检非发酵菌败血症血培养标本.方法采用定量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在FAN需氧培养瓶中的方法,观察菌量及36℃预孵育时间对血培养仪反射光度检测的影响.结果BacT/Alert系统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培养瓶受预孵育时间和菌量影响,经36℃预孵育4小时,菌量在1200cfu/ml以上的培养瓶,不被系统检出;经36℃预孵育8小时,菌量为340cfu/ml的测试瓶,系统于7.4小时后检出.结论菌量较高的体液培养瓶和经孵育延迟进入系统监测的血培养瓶,上瓶前应盲日转种培养,避免培养监测结果的假阴性.

    作者:刘宏;陈月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CNA、P53、CerbB-2及bcl-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胆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胆囊癌的肿瘤细胞分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染色方法,检测40例胆囊癌(高分化癌24例,低分化癌16例)PCNA、P53、CerbB-2、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P53、CerbB-2在胆囊癌中均有过度表达,其中P53在胆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半定量积分分级的P53和CerbB-2在胆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囊癌细胞增殖都非常活跃,胆囊高分化癌的CerbB-2过度表达明显,而胆囊低分化癌的P53过度表达显著.在本组试验中,胆囊癌的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徐正;郑银宝;王登山;沈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应进行HBsAg快速初筛的意义

    自提倡无偿献血,从1998年10月1日颁布<献血法>以来,街头无偿献血者愈来愈多.由于采血前不能进行各项体检,就面临着血液报废问题.而我国是乙肝高发区,HBsAg感染率高达成10%[1].有调查研究乙肝感染是造成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约占不合格血的50%[2].

    作者:熊丽红;尤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清与血浆的17种生化项目对比结果分析

    检验科进行常规生化检查都是采用血清标本,由于析出血清需一定时间,加上有些试验标本放置时间太长,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作者应用血清与血浆,对17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了检测,通过比较发现,用肝素抗凝血制备出血浆速度快,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萍;罗艳香;罗娜;欧阳福桂;王长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细胞分化抗原分析在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1976年,法、美、英(French-American-british,FAB)七位血液学专家,在总结前人对白血病分型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并发表以白细胞起源新理论和临床化疗效果,及光学显微镜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为基础结合细胞化学反应的FAB分型方案[1],由于其具有简便实用等优点,很快被各国广泛采用,随着以免表型为基础的免疫学(immunology,I),以细胞染色体为基础的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C),以及以白血病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M)的发展和应用,形成了以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ICM)联合应用的一种新的白血病分类方法[2].

    作者:李早荣;丰炳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检测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结果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时血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或成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中Urea、Cr和尿中蛋白.结论病人血清中层粘连蛋白、IⅣ型胶原水平升高可作为较早反映糖尿病肾损害的报警指标,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用的指标.

    作者:易忠群;白晓辉;程新宪;李敏;张苏阳;曾照桐;赵凌;白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β-地中海贫血患儿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对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的作用

    目的了解β-地中海贫血患儿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对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Abott公司Cell-DYN 3500血细胞分析仪对51例β-地贫患儿及40例健康查体对照儿童进行血常规分析及人工血小板计数,同时涂片瑞氏染色后油镜检查.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血小板人工计数值与仪器计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β-地贫患儿组红细胞及血小板直方图均呈异常改变,出现RBC MORPH及URI报警.血小板仪器计数结果明显高于人工显微镜计数(P<0.05).结论d此说明对于β-地贫患儿,应通过对其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的观察,结合显微镜人工计数及涂片染色镜检,方能得出血小板的准确计数结果.

    作者:罗招凡;范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1例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检测与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菌素类的广泛应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败血症逐年增多.我院1996年3月~1999年12月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败血症87例,其中克雷伯菌感染的败血症31例,占败血症病例的35.6%.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治疗困难,预后较差.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组资料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许金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