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珍
我们在使用DSI903K/Na/Cl分析仪的过程中,发现仪器定标液输出口无定标液涌出,而重新返回定标冲洗液瓶内,出现一点定标无法通过现象,经分析是由于阀芯生锈至控制失灵所致.现将故障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陆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 C)又称γ-球蛋白或post-r-痕迹蛋白.它是由有核细胞稳定地产生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健康人血清Cystatin C浓度的参考范围,并探讨血清Cystatin C浓度与性别、年龄、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
作者:刘燕鸣;孙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痰标本鉴定非结核分支杆菌(NTM)的意义.方法对本院1997年9月~1999年3月255份痰标本鉴定的44株NTM与相对应的37份临床资料对照分析.结果NTM检出率17.3%,NTM对抗结核药总耐药率79.5%.37例NTM检出者抗结核治疗病灶吸收好转率83.3%,24例痰菌阴转率83.3%,反复痰鉴定为NTM者病程长,耐多种抗结核药.结论NTM感染及引发的疾病必须引起医学检验与临床的重视.痰标本一次鉴定的NTM大部分为寄生菌,实验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NTM的菌种鉴定技术.连续痰鉴定为NTM者为NTM肺病高度可疑者.诊断多耐药肺结核,必须除外NTM肺病.
作者:张玉兰;陈田雄;周平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74例患者中,男80例,女94例,年龄15~72岁,其中15~35岁43例.ESR:100~147mm/h,平均120.3mm/h.其后诊断:恶性肿瘤72例(41.4%),风湿性疾病34例(19.6%),肾脏病19例(10.9%),感染19例(10.9%),结核病14例(8.0%),贫血 10例(5.8%),其它6例(3.4%).
作者:黄伟萍;童根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笔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CPN)、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CAN)和肝硬化(LC)共21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柴春华;韩清燕;白小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了减少HCV经血传播,了解本站献血员HCV感染情况,我站对1994~1999年在本站献血的2320名献血员每次献血前后都进行了抗-HCV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萍;刘和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试条检测随机尿HC-G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20份育龄妇女随机尿HCG进行测定.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对随机尿HCG的检测范围为120.0~427,570mIU/ml,灵敏度为120.0mIU/ml,当尿HCG浓度大于427,570mIU/ml时,该试条出现带现象,与尿中LH无交叉反应.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与放射免疫法相比,存在灵敏度低和带现象问题,在日常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作者:温怀凯;江明华;郑晓群;干素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样本不同的保存时间和温度对G6PD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速率法测定20份全血标本及溶血液制备后放置各时间段的G6PD活性.结果ACD抗凝的全血标本放置室温及4℃冰箱48小时内G6PD活性与即刻测定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放置72小时G6PD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P<0.05).溶血液4℃冰箱放置2小时结果与放置15分钟时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小时结果明显偏低(P<0.05).结论G6PD活性测定时,溶血液制备后4℃冰箱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全血标本应在48小时内完成检测.
作者:丁红香;徐晓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从一住院患者腹泻粪便中分离到一株切斯特沙门菌(Salmonella chester),报告如下.
作者:黄支密;邹玉秀;费月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N)病人的死亡中占有较大比例.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而一旦出现症状尚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阻止和延缓DNR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检测NIDDM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以探讨对DN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钮心怡;杜国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免疫复合物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皮肤和肾脏.SLE显著的特征就是B细胞多克隆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是SLE显著的标志性抗体.
作者:鞠北华;乐爱平;王文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可把血尿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两大类,而用高倍镜不染色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效果优于相差显微镜[J].尽管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简单、快速,不受主观因素影响,但其仪器及试剂价格昂贵,且由于尿内非细胞沉渣较多,干扰实验,种种原因限制了此法的普及应用.我们用高倍镜不染色法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用于鉴别血尿是否来源于肾小球肾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血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其来源的研究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焦点.为避免肾盂造影、膀胱镜等创伤性检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相差显微镜到血细胞分析仪;从细胞形态观察到红细胞电泳,对血尿来源都作过有益的探索.
作者:何卫星;邵茂斌;于守堤;邵浙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生化分析仪的广泛使用,固定时间法测定肌酑被实验室广泛采用.我室自九九年引进日本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后,临床生化的检验质量明显提高.九九年度及二000年度连续二年被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评为优秀实验室.本人就肌酐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邱锡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胰岛素原在胰岛B细胞中分解为胰岛素(insulin,INS)和C-肽(C-peptide,C-P),然后两者以等摩尔的量释放到血循环中,在病毒性肝炎中,两者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均受到影响,其血清中的含量可能会发生改变[1].我们对100例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和C-肽浓度进行测定,并初步探讨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改变与肝脏的损害程序的相关性.
作者:季柏林;谢珊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凝血和纤溶两大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以维持血液循环.这一相对平衡受到破坏,将出现病理性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一系列疾病.止血与血栓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是用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其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与含量.
作者:宋晓萍;李新善;龚旭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当县以上医院广泛开展临床细菌学检验并取得很大成绩的今天,在从事细菌学诊断过程中,如何操作,如何鉴定,还缺乏规范,即使如<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也没有具体的方案可供参考.为了提高细菌学诊断的准确性和细菌检验培养的阳性率,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拟定了一种<临床细菌学检查程序记录单>(简称记录单),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周江宁;赵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奴卡氏菌为需氧放线菌,多由外伤而侵入机体,也可由呼吸道侵入肺部,还可引起全身感染,并发脑脓肿、脑膜炎等,一般自痰液、脓液、渗出液及胸脊液中分离获得[1].但临床上其检出率不高,自阴道分泌物中检出以前也未见报道.
作者:吕兰凤;徐承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全血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hyrin,ZPP)测定近儿年已取代了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的检测,被公认为诊断铁缺乏症的一项重要方法.1997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防治指导中心指定该检测为铁缺乏症的首选筛查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强,只需受检者一滴末梢血,不加任何试剂,当场一分钟内即能出结果的优点.我院于1998年开始使用锌原卟啉血液荧光测定仪进行ZPP检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果如下.
作者:罗桂英;徐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健康人血清和78例原发性肝癌(PHC)及150例非PHC患者的血清.分别测定GPDA、AFu、AFP含量,以GPDA≥136U/L、AFu≥172nkat/L(均以健康组x±3S)为PHC阳性预示值.AFP≥400ng/ml为PHC预示值.结果PHC患者血清GPDA(156.2±39.2),AFu(262.0±88.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对PHC的诊断阳性率GPDA达到64.1%,AFu达到75.6%,AFP仅为59%,若以其中二项或三项阳性作为诊断PHC,则阳性率为89.7%,特异性为91.9%.结论血清GPDA、AFu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宋书卫;陈国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