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的药用价值

唐经凡

关键词:苦参, 药理, 临床, 肝炎, 肝纤维化
摘要:为了探讨中草药苦及参其提取物苦参素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通过苦参的提取物苦参素对大鼠和小鼠做多组药理实验,和临床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苦参及苦参素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和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并高粘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并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肺心痛心衰患者34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 次/日,14d为1疗程,随治疗期间均不给予抗凝剂.结果:显效2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并高粘血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齐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临床病理观察

    为了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对 1 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说明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比较少见,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呈局部浸润性生长,根据其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化可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柳凤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先天性腹壁缺损类疾病手术关腹困难的处理方法

    先天性腹壁缺损类疾病(如新生儿脐膨出、腹裂及横膈缺损等)的共性特点为腹腔发育小和内容物相对较多,进而造成手术中脏器还纳的难度及关腹困难,2001年以来我院改进了手术方法,用于19例患儿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波;曾海;丛万里;代海平;徐延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顺铂、三氧化二砷对人卵巢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顺铂(DDP)、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卵巢癌细胞 HO-8910 的联合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 DDP、As2O3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1.联合作用时,As2O3 浓度在 1.5μmol/L 以上、DDP浓度在2μmol/L 以上时,有显著性差异;当三氧化二砷、顺铂浓度分别是12μmol/L、4μmol/L 时,72h 时癌细胞接近100%死亡.2.DDP、As2O3 引起HO-8910 细胞 p53 基因表达增强.结论:DDP、As2O3对人卵巢癌细胞 HO-8910的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DDP、As2O3 联合作用引起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与 p53 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杨国宏;张春军;梁忆飞;刘志新;胡江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阿奇霉素的含量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具有15元的氮杂内酯(azaac-tone)环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化学结构上系在红霉素A内酯环的9a位内插一个含有取代甲基的原子,经修饰后成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与红霉素相似,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作用.

    作者:石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校图书馆设立收费考研自习室的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成为教育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但由于高校在校生人数激增,本科生失去了天之轿子的地位,就业竞争压力加剧,迫使更多的学生加入考研大军的行列,造成大学生自习空间严重不足的局面.

    作者:王琳琳;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枸杞多糖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枸杞多糖(LBP)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 LBP 治疗A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 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自然消退组、高刺量LBP组、低剂量LBP组,每组10只.正常组始终喂饲普通饲料;自然消退组及两组LBP组前10周均喂饲普通饲料+质量分数为2%胆固醇,在后10周,自然消退组喂饲普通饲料,高剂量LBP组与低剂量LBP组分别喂饲普通饲料+20mg/kgLBP(高剂量组)和 10mg/kgLBP(低剂量组).在第20周末,分别测量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第20周一次处死所有动物并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指标的检测及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自然消退组Tch、TG、HDL-C、LDL-C明显升高(P<0.05);两组LBP组与自然消退组比较,Tch、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而高剂量LBP组与低剂量LB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MMP-2和VEGF在AS斑块中呈阳性表达.对比于自然消退组,MMP-2和VEGF在两组LBP组中表达明显减少.结论:LBP不仅能够降脂,它还可以减少MMP-2和VEGF在AS斑块中的表达,这说明LBP能够对AS斑块性质产生影响,由此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潘秀丽;代海萍;关跃;姚丽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枸杞多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是冠脉事件、脑卒中事件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枸杞多糖是从名贵中药枸杞子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活性成分,它们的抗氧化功能、免疫调节功能等在糖尿病和肿瘤的治疗中已初见成效,有实验证明它在降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也有一定作用.本文就目前枸杞多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琦;李志强;崔忠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与体会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急性期常见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72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下面将针对脑卒中病人鼻饲时置管的方法、鼻饲液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吞咽康复护理体会进行综述.

    作者:刘云;何莉;姜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做好文书处理工作是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

    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书处理工作是实现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

    作者:宋淑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相关因素与护理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并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抑郁就是其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心理因素严重的影响病情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对治疗和康复都造成负面的影响.为此,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对近两年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抑郁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刘淑梅;赵莹;张雪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拟化瘀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化瘀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 大鼠雄性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化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分别给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7天,末次给药30min 后.参照文献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脑含水量、脑组织 SOD 活性、MDA含量及NO含量的变化,探讨中药化瘀胶囊对局部永久性脑缺血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化瘀胶囊各组能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可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化瘀胶囊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脑组织 SOD 活性,减少脑组织 MDA 生成,中剂量组虽能明显增强SOD活性.但减少MDA生成作用不及低剂量组,提示化瘀胶囊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抗自由基生成有关;再灌注2h后,脑组织 NO 明显升高,而化瘀胶囊高剂量组却可减少其生成,说明化瘀胶囊有抑制再灌注脑损伤引起的 NO 升高作用.结论:化瘀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邹辉;刘春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磷清除的疗效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磷清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透析中心2006~2007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89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61例,女性28例,年龄17~85岁.平均58.2岁.分析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血磷清除疗效的影响.结果: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前血磷无显著性异常,而血液透析滤过后血磷下降较血液透析后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经过临床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血磷的清除作用明显优于血液透析.

    作者:刘新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扫描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恶性弧立性肺结节的64排螺旋CT征象.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0例恶性弧立性肺内结节,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结节的CT征象.结果:类圆形18例,圆形8例,不规则形4例;结节边缘不规则,有细毛刺12例,边缘光滑有深分叶14例,光滑无分叶4例;密度均匀16例,密度不均匀14例,有钙化5例;结节内出现空泡征15例,出现空气支气征9例;17例呈结节状均匀强化,13例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CT 净增值均20Hu.结论:恶性孤立性肺内结节具有较明显的CT特征,综合分析各种表现,多数病例可早期正确诊断.

    作者:公长春;肖喜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再适应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积极转变观念,扮演好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即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指导者,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开发者,学生情绪的调控者,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作者:闫秀静;杨琳;王丽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米氮平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氮平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把合并有抑郁症状的76例慢性疼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曲吗多缓释剂,观察组口服曲吗多缓释荆的同时口服小剂量的米氮平,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VAS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组内治疗后SDS、VAS值明显降低,呈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治疗前后SDS、VAS值明显改变,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氮平可以有效的降低抑郁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作者:姜长林;武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内镜治疗与护理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各种原因引起胆管梗阻后继发胆管化脓性感染,起病急,多为临床重症.若不能解除梗阻,病情可迅速发展,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得当的治疗与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我院自2004-01~2007-06共收治3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均采用内镜介入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景波;姜波;刘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头颈部CTA在诊断脑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技术及其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02~2008-01期间使用6排螺旋CT,为诊断脑血管病而做CTA检查的47例,发现脑动脉瘤17例,3例AVM(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狭窄13例,显示血管闭塞3例,颅内多段血管粗细不均者5例,显示血管变异5例,血管内低密度斑块及钙斑者6例.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3.50mL/s 速率行外周静脉注射,行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多种三维成像后处理,得到脑血管立体图像.结果:CTA 可清楚地显示较粗大的脑动脉,对 Willis 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显示良好,对于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脑动脉狭窄的诊断较有意义.结论:用6排螺旋CT做 CTA 检查可显示5级脑血管分支,可显示脑血管病的多种病变,并可多方位观察.属微创、简便、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李相基;于传宝;李刚;蔡明姬;金东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液体输注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心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动物失血性休克后等容量血液稀释对麻醉诱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产生、心肌细胞内外 Ca2+的浓度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建立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其中G1组动物全部回输自身经抗凝处理的静脉血;G2组动物回输所采血量的1/4经抗凝处理的静脉血,其余由6%羟乙基淀粉按1:1比例补偿;G3组动物回输所采血量的1/4经抗凝处理的静脉血.其余由乳酸林格氏液按3:1补偿,各组均施以异氟醚麻醉预处理诱导,麻醉时间为4h,检测三组各观察点血清中CGRP值、心肌细胞内外Ca2+和CK-MB及LDH的水平.结果:实施麻醉 30min 后,G1和G2组血清中 CGRP 值即开始高于G3组,P<0.05;G1和G2组心肌细胞内Ca2+稳定及血浆游离 Ca2+ 浓度增加,而 G3 组心肌细胞内Ca2+增加,出现钙超载,血浆游离 Ca2+浓度稳定,组间变化P<0.05,同时心肌酶明显升高.各检测指标数据G1和G2组的趋于一致,P0.05.结论:动物失血性休克后以胶体进行等容量血液稀释补偿,能够满足麻醉预处理诱导CGRP浓度升高而达到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目的,其作用明显优于等效量的晶体液.

    作者:刘岩;刘再英;温立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进展性的血管炎症病变.目前AS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由于各种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是AS形成的重要步骤.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存在于内皮细胞膜上,受致炎因子刺激增加,在体内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根据目前 VCAM-1 在AS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 VCAM-1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

    作者:崔忠慧;李志强;吴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