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循环全身炎性反应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

张凤霞;武懿;赵砚丽

关键词:体外循环, 全身炎性反应, 中性粒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摘要:多数心血管手术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进行,CPB时血液与人工材料表面直接接触和非生理性灌注以及手术麻醉本身均可触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其过程涉及多种体液因子和细胞.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颈性眩晕74例诊治分析

    临床上眩晕有很多种类型,其中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大[1],多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可随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

    作者:郭庆新;杨立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足月妊娠孕妇阴道放置普贝生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1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引产禁忌证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普贝生组158例、米索前列醇组102例分别在孕妇阴道后穹窿放置普贝生、米索前列醇引产,缩宫素组150例行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对3组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成功率和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普贝生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为71.5%、42.2%和31.3%,总有效率分别为90.5%、55.9%和44.0%,普贝生组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均P<0.01):3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分别为(12.82±6.53)h、(29.75±6.41)h和(31.27±6.75)h,临产至分娩时间分别为(8.07±5.47)h、(10.94±5.35)h和(11.29±5.71)h,普贝生组均显著短于其他2组(均P<0.01).3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便、省时,引产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为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

    作者:王琪;张翔;刘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CX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33例AL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表面CX-CR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AL患者CXCR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又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P<0.01).髓外浸润组CXCR4表达高于无髓外浸润组(P<0.05).CXCR4的高表达组髓外浸润发生率高于CXCR4低表达组(P<0.05).CXCR4的高表达且外周血白细胞(WBC)增高组髓外浸润的发生率高,CXCR4低表达且WBC不增高髓外浸润组的发生率低(P<0.05).化疗敏感组CXCR4的表达低于耐药组(P<0.05).结论 AL患者的BMMNC存在着CXCR4的高表达,不同类型的AL患者CXCR4的表达存在差异,ALL表达高于AML.AL患者CXCR4高表达且WBC增高预示髓外浸润的可能性大.AL患者CXCR4的高表达预示白血病细胞对化疗不敏感,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桂玲;金北平;杨碧云;余莉;邹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段式皮肤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三段式皮肤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环状嵌顿痔60例设为观察组,环状混合痔60例设为对照组,均采用三段式皮肤黏膜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对其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排尿困难、1年复发率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状嵌顿痔可急诊采用三段式皮肤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贠健;杨关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剂量氟哌啶醇致心肌酶明显升高1例

    1 病历摘要男,23岁.因言语、行为紊乱、兴奋、夜眠差2 d转入我科.半年前曾发生脑外伤,无精神病史及其他病史,无特殊用药史.

    作者:韩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正在迅速增加,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

    作者:丁红梅;王学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颅多普勒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颈內动脉终末端(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进行检测并与所测56例健康人的正常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对男性患者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右侧颈内动脉终末端、左侧大脑前动脉都有较明显损害;≤40岁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右侧椎动脉、>40岁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右侧大脑后动脉有较明显损害;>40岁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颈內动脉终末端、双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均有明显损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较为普遍.

    作者:张文秋;王艳;许桂萍;王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Dixon术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瘘发生率4.9%,多发生于术后5-8 d,均经引流冲洗治愈.结论 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吻合口血供、张力大小及吻合技术有关;如发生吻合口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于滨;李中信;马顺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氨堞呤(HD-MTX)加甲酰四氢叶酸钙(CF)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ALL患儿进行了215例次的HD-MTX+CF治疗,观察用药后患儿的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损害,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反应.结果 本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占35.35%;其次为骨髓抑制和黏膜炎,分别占28.84%和26.05%.6例患儿同时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及黏膜损伤,经积极治疗好转.1例患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随之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经积极抢救治疗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HD-MTX+CF治疗儿童ALL不良反应较多,但大多可耐受.个别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认为与个体差异有关.应严格治疗规范,充分水化碱化,积极创造条件监测血药浓度,为治疗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丽;刘玲;房倩;张东风;李坤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体外循环全身炎性反应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

    多数心血管手术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进行,CPB时血液与人工材料表面直接接触和非生理性灌注以及手术麻醉本身均可触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其过程涉及多种体液因子和细胞.

    作者:张凤霞;武懿;赵砚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一起儿科病房轮状病毒所致腹泻院内感染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一起婴幼儿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院內感染进行确认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踪,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轮状病毒并行病毒核酸型别鉴定.结果 这起爆发为轮状病毒引起的院内感染,接触性传播和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否经呼吸道传播尚有待证实.季节性的病房环境条件、患儿家属及陪扩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病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良是主要的传播因素.结论 注重对住院腹泻嬰幼儿的轮状病毒检测、强化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和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嬰幼儿轮状病毒腹泻院內感染的重点.

    作者:梁家铭;温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皮牵引治疗闭合性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医学现代化的日益进展及人们审美理念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要求愈来愈高,所以医生在治疗及术中不仅要全力做到伤处合乎医学标准的复位、愈合及功能良好,而且也要尽可能地使其愈后的形体达到为理想的外观.我们收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2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孙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布鲁菌病骨关节疼痛疗效观察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由于人们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常造成急性布鲁菌病的误诊、漏诊而转成慢性布鲁菌病,而骨关节疼痛是慢性布鲁菌病三大主要症状之一,难以治愈.

    作者:张海红;狄新彦;陈素玲;王军鹏;徐焕芬;牟振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425例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65岁组与>65岁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PR间期、AH间期、射频消融的成功率、操作时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术前电生理检查结果;>65岁组的PR间期、AH间期明显长于<65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手术的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高度房宣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行慢径消融安全有效.

    作者:任学军;韩智红;孟康;田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诊疗误区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广泛的国家,对HBV的检测、诊断和治疗有着先进手段和丰富的经验,但在其方法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

    作者:周建明;蒋清翠;邹宗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原发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预防用药佳时间段的探讨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预防用药的佳时间段.方法 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均予阿法骨化醇0.5μg/d口服,碳酸钙750 mg每日3次口服;30例服用6个月,31例服用1年.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时检测患者腰椎(L2~L4)及股骨颈骨密度,同时测定血钙、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等常规生化指标.结果 2组患者6个月和12个月时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予以阿法骨化醇0.5 μg/d加钙剂应用6个月可以预防其骨丢失.

    作者:陈航;王梅;王茹欣;高燕;刘会菊;冯智敏;贾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低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垂体卒中1例

    1 病历摘要男,25岁.因突发四肢无力瘫痪1 d于2005年7月28日入院.入院前1 d无诱因突然发热,体温38.5°C,同时感双上肢无力,渐出现双下肢无力,且渐加重,不能行走,双上肢不能持物;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同时伴多汗,无多尿、头痛和视力障碍.

    作者:黄燕冰;袁建新;倪立新;李壬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与肝细胞癌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肝细胞癌的关系,为肝细胞癌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03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组)和105例同期住院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计算其危险度(OR),分析评价肝细胞癌与糖尿病的关系.同时在肝细胞癌组內进行比较,分析糖尿病对肝细胞癌类型的影响.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肝细胞癌组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χ2=14.69,P<0.01);②在肝细胞癌组中糖尿病对肝细胞癌的大小分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糖尿病是肝细胞癌重要的危险因素,早期防治糖尿病对于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鲍颖;文欣轩;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206例发生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病后1年的预后情况,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3年全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TA)的病例,随访患者病后1年情况,筛选引起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后1年患者病死率12.1%,严重残障率5.3%,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颅脑近中远段同时受累(OR=5.445,P<0.05)、颅內病变个数>1个(OR=3.682,P<0.05)、基底动脉急性闭塞(OR=10.409,P<0.01)、颅外段推动脉病变(OR=6.767,P<0.01).病初NIHSS≥15分者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危险因素的评估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鞠奕;王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练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 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吞咽康复训炼可以恢复或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王奎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