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金梅;韩宝生;樊桂玲;姚新芳;刘东婷;李宜学;赵宏涛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AAG)和前白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5例感染患儿、15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CRP、AAG、前白蛋白的含量.结果①细菌感染组CRP、AAG均明显增高,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中,其前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之间的前白蛋白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组中CRP与AAG呈正相关(r=0.412,P<0.05;r=0.759,P<0.05).结论儿童感染时,检测血清中AAG或CRP均有助于早期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CRP更值得推荐.
作者:张建江;易著文;罗雪梅;何小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D117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法回顾性分析57例GIST患者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发生于食管3例(5.3%),胃31例(54.4%),小肠19例(33.3%),结、直肠4例(7.0%);良性29例(50.9%),交界性20例(35.1%),恶性8例(14.0%).CD117阳性54例(94.7%),CD34阳性43例(77.2%),14例CD34阴性者CD117均为阳性,波形蛋白阳性56例(98.2%),S-100、SMA阳性分别为6例(10.5%)和3例(5.3%),多为不表达或局灶阳性.肿瘤大小1.5~10.0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的8例中肿瘤直径均大于5.0 cm.21例随访病例中良性10例无复发;潜在恶性7例中3例复发,1例死亡,3例无瘤生存;恶性4例中2例死亡,2例复发.无瘤生存者13例,复发带瘤生存5例,死亡3例.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10)、71.4%(5/7)和50.0%(2/4).结论 GIST中CD117常弥漫强阳性,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指标.肿瘤大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 HPF,有出血或肿瘤坏死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而且复发率高,3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作者:张志勇;姜丽;李勇;刘远廷;吴瑜;党荣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骶尾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骶尾部肿瘤患者均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切除,其中2例经腹部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包括上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4例,脂肪瘤2例.脂肪肉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脊索瘤1例,腺瘤癌变1例.结果全部病例切口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术后3~8 d出院.结论骶尾部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彻底清除肿瘤及其囊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经骶尾部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恢复快.
作者:盛光;刘民生;陈晓岚;郑凯;徐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至2001年我院收治的15例气管良性肿瘤的诊治结果.结果 15例均行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肿瘤局部或楔形切除9例,气管袖切5例,隆突成型1例.术后病理:涎腺混合瘤5例,乳头状瘤4例,血管瘤2例,错构瘤、神经鞘瘤、纤维黄色瘤、炎性假瘤各1例.术后均长期随诊,未见复发.结论原发性气管良性肿瘤临床极少见,易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薛奇;赵峻;付伟;张德超;程贵余;孙克林;赫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delayed ischa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指蛛网膜下腔出血初期无脑缺血表现,3 d后出现某支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的颅底动脉支配区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其发生率为15%~46%[1],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常被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我们所遇1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张应会;徐平;先正元;关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意义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SP法检测105例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标本30例,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中26例阳性,滤泡状癌20例中17例阳性,未分化癌标本15例中14例阳性,上述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4例中22例阳性,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16例中4例阳性,二者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膜上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中依次升高.CD105可以作为预测甲状腺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巩有方;陈杰;索文军;王彬;赵现斌;李爱国;张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的适应证、时机、材料选择、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8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颅骨缺损分别选用进口钛板46例,自体骨15例,硅橡胶涤纶丝网12例,有机玻璃6例,同种异体骨1例.颅骨修补手术距受伤时间45 d~6年.手术方法有覆盖法和镶嵌法.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血肿、积液、感染、癫NFDB4等并发症,发生率22.5%,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对于颅骨缺损直径≥3 cm、颅骨缺损时间2~3月为佳手术时机.目前手术材料选用进口钛板,其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疗效佳.
作者:靳文毅;张楠;刘智;王文蕾;秦怀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血浆一氧化氮、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遗传的关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65例为研究组,无家族史的健康子女30例为正常对照组,光电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TⅡ的含量.结果血浆一氧化氮、PRA、ATⅡ的水平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其中双亲组、单亲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双亲组与单亲组差异无显著性.血浆ATⅡ水平与一氧化氮、PRA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4、0.378,均为P<0.05).结论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因遗传因素的影响,在血压升高之前已出现血管活性物质改变,缩血管和扩血管因子失衡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华;傅增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995年6月至2004年5月我科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在输入、输出空肠袢之间加作一个侧侧吻合口,在预防近、远期严重并发症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耀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反复发作的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柳氮磺吡啶1 g,3次/d;并应用前列腺素E1 100 μg/d静脉滴注,疗程2周.对照组仅服柳氮磺吡啶1g,3次/d.观察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BPC)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72.2%(13/18)临床病情缓解,对照组29.4%(5/17)缓解(P<0.05).治疗组DAI、ESR、CPR、BPC等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陆达海;董玉坤;姜雪冰;刘新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及180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尿酸及血脂等指标,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结果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相关,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判定预后的预测因子.
作者:程纯;吴士尧;许左隽;陈寒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分娩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初产妇1 700例(均孕足月、单胎、无难产指征)随机分为全程助产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排尿情况及对新生儿窒息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全程助产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全程助产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初乳排泌时间早,新生儿减重率小(P<0.05).结论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分娩模式安全、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柯玉柱;杜艳英;于艳;边俊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人薄型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月经周期尿黄体生成素(LH)峰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的不孕妇女25例为研究组,从月经首日至排卵后7 d给予阿司匹林50 mg/d口服1个月经周期.同期子宫内膜厚度>8 mm的不孕妇女25例为对照组,不服任何药物.B超监测研究组服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对照组及研究组服药前、后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及整合素β3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服药前子宫内膜MVD及整合素β3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后MVD及整合素β3表达均明显高于服药前(P<0.01),且接近对照组;研究组服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阿司匹林不能增加薄型子宫内膜厚度,但可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及整合素β3表达.
作者:谭晓珊;秦娟;谭兵兵;胡雪梅;陈家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29例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其中1例死亡,另1例抢救成功;其余病例术后病程平稳,无胆碱能危象发生.术后随访28例,症状缓解17例,改善6例,总有效率82.1%.结论围术期处理是影响手术安全的关键,加强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志锦;伍硕允;叶敏;马良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和对恶性肿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肿瘤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患者近期疗效和1、3、5年生存率较同期同种不伴有带状疱疹患者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1、3、5年生存率下降,预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干扰素局部和全身用药对带状疱疹治疗效果好.
作者:邹彦;阮培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瘦素、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室间隔厚度,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分析瘦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的瘦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瘦素与性别、甘油三酯、腰臀比、体重指数、收缩压、LVM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有相关性.
作者:李志娟;李海涛;董平栓;刘孝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婴幼儿肺结核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表现各异,漏诊率较高,尤其在基层医院更易误诊.现将我院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15例婴幼儿肺结核临床误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周晓聪;徐强;罗运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p21r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突变蛋白在良恶性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胃癌、49例癌前病变、21例萎缩性胃炎和2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p21ras、EGFR和p53突变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31例胃癌组中,p21ras、EGFR和p53突变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54.8%和32.3%;49例癌前病变组中, p21ras、EGFR 和p53突变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9.2%、53.1% 和 22.4%;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间3种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或P<0.01).结论胃癌和癌前病变胃黏膜组织中存在多种基因的表达异常,检测胃黏膜中p21ras、EGFR和p53蛋白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
作者:杨少波;吴本俨;王孟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男,30岁.因间断咳嗽2个月,于2003年5月16日住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可,双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正位胸片示:右肺下叶肿块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大小约7.0 cm×6.0 cm;侧位X线片示:病变位于肺门前下方.
作者:刘学军;周立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防治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疗效.方法对26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和术中综合处理措施治疗,与以往行常规大骨瓣减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疗效.结果标准组术后脑疝恢复和中线恢复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切口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标准组26例中恢复良好14例(53.8%),死亡4例(15.4%);常规组20例中恢复良好5例(25.0%),死亡9例(45.0%).两组恢复良好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 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能有效防治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并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云辉;林中平;黄建龙;赖海标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