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文;刘守勋;姜海涛;张仲林;何百祥;张晓东;谢万福;王拓
1病历简介男,58岁.因咳嗽后引起晕厥半个月于2001年10月10日入院.
作者:林涛;王优;林爱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上水钠负荷过度而利尿剂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不少见,其难治性在于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疗效不显著或根本无效.
作者:朱俭东;李锦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对比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与超早期常规开颅及非超早期血肿清除各40例的颅内压(ICP)及GCS评分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Ⅰ组)与超早期常规开颅血肿清除组(Ⅱ组)术后ICP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Ⅲ组)与延期血肿清除组术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早期血肿清除骨窗大小并不是影响颅内压的主要措施,尽早清除血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季庆;岳文勇;贡雁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左右冠状动脉的主干或分支与任何一个心腔或近心腔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先天性异常通道.
作者:王兴祥;冯义柏;周利龙;曾秋棠;王祥;李大主;毛奕;程龙献;廖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女,73岁.因头痛、行走不稳3个月,复视、饮水呛咳2个月,于2001年3月9日入院.
作者:肖卫忠;张铭;张燕;隋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小儿脑瘫目前在我国仍然以早期康复为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袁海斌;王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钛夹在消化道疾患应用广泛,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结扎息肉、表浅病变术前定位、肿瘤放疗定位等等.
作者:于晓辉;余西林;武芝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膀胱全切后的尿流改道和新膀胱成形的手术后果尚不够完臻.
作者:马建新;李志军;苏德丽;师军涛;黄学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病历简介男,19岁.幼年发现双侧小趾内收畸形,始终未予治疗,随年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常发生摩擦性疼痛,行走或跑步时加重.
作者:张军华;文益民;曾述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甲亢合并戊型肝炎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出同期住院的30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静脉血,测定肝功,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损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和转归.结果从临床表现上,观察组有乏力、厌食、恶心、腹胀等明显消化道症状9例,较对照组明显.有皮肤瘙痒及灰白便者13例,高黄疸者(血清总胆红素定量TBIL>171.1 μmol/L)22例.2例发展为亚急性重型肝炎(7.7%),入院时两组GGT、ALP、TBIL、DBIL、A/G比较,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亢合并戊肝患者消化道症状重,较易出现肝内胆汁淤积及高胆红素血症.甲亢合并戊肝患者的病程长,但经积极治疗甲亢并予一般的保肝、护肝、退黄与支持治疗,病情恢复较为理想.
作者:曹艳雪;刘劲阳;吴彬;石炎;马爱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时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对7例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IE的患者进行手术矫正原发畸形,清除感染病灶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1例术后感染复发死亡,其余6例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并IE患者经过彻底的清除病灶,矫正原发畸形,正规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石践;邵展社;李学文;高宏;马良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化以及休克发病机制分子基础的研究,人们对抗休克药物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休克的药物治疗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吴耀禄;何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性腹痛的病因及其诊断.方法结合病史对140例患儿经消化道内镜、B超、胃肠造影、血尿便常规、大便隐血及虫卵、脑电图和颅脑CT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儿反复性腹痛主要为功能性;器质性疾患不多,仅占8.2%;而腹部器质性疾病中以胃、十二指肠疾患居多,约占67.0%.结论小儿腹痛病因复杂,病史、病情、病程和合理选择特殊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庞随军;高春燕;刘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病历简介男,65岁.因反复低热伴头昏、乏力8个月,加重1周,于2002年3月18日来我院就诊住院.
作者:刘云芳;杨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病历简介患者女,25岁.主因眩晕,呕吐,心慌,步态不稳5天就诊.
作者:高丽;薛红元;高仁果;刘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单形性及多形性室速经使用Ⅰ、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后,改用维拉帕米稀释后静脉注射,每次5~10 mg,终止室速后改用10~20 mg加250 ml液体静脉滴注维持,24~48小时后根据病情改口服40~80 mg,3次/d,并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心脏功能变化.结果终止室速24例,无效3例,死亡1例.未见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及心衰加重.结论维拉帕米对于用Ⅰ、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的室速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安全性较好.但其远期疗效尚难肯定.
作者:李存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含量,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急性期血浆、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伴高血压的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较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显著升高,而脑脊液水平虽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内皮素在脑梗死发病中可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作者:黄兴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正常产及难产后,常易发生产后尿潴留而行导尿术,既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
作者:田勤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前,我国剖宫产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有的医院已经达到40%~50%[1].
作者:樊莉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虽然建立了哮喘气道慢性彦症病理基础学说,哮喘的防治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其病死率仍有上升趋势,尤其是中重度哮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
作者:冉瑞明;刘吉录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