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赵军;冯跃;孟荣贵

关键词:结肠肿瘤, 免疫治疗
摘要:结直肠癌在发达国家是第三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致死的第二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亦呈上升的趋势.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肾功能衰竭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8例ARF患者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病程与转归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诱发ARF的因素各异;老年组更易于发生少尿型ARF,少尿时间长,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多,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组肾功能恢复率高.结论对药物性ARF应引起高度重视;而重视老年人ARF的预防和处理,是降低ARF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莉;李荣藻;胡春梅;邓行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脑卒中1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脑卒中是指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伴发脑血管意外,以缺血性卒中多见.有些患者,脑卒中为AMI的首发临床表现,AMI反被掩盖,故易误诊.

    作者:杨照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婴儿双束支阻滞1例

    1 病历简介患儿男,日龄48天.因咳嗽4天、发热1天就诊.查体:T 38 ℃,P 143/min,R 36/min.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及小水泡音.

    作者:高丽;王锦辉;薛红元;高仁果;刘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哮喘儿童系统管理教育和规范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哮喘儿童系统管理教育和规范治疗跟踪随访观察结果.方法 320例患儿分管理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治疗与观察.结果管理组有效率98.9%,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学龄儿童缺课天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哮喘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哮喘患儿对疾病认识水平,改善用药依从性,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次林;包亦凤;鲁正荣;罗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性幻觉,是自觉的平衡感觉障碍,或为空间位向感觉的自我体会错误.

    作者:屠永华;王玉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管支气管结核41例误漏诊分析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结核病,临床上又称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

    作者:周一平;叶又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立克次体肺炎结节样表现1例

    1 病历简介男,23岁.因咳嗽、咳痰2周,伴发热1周,于2002年4月28日入院.

    作者:张媛;徐东红;刘淑芹;陈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损伤后出现早,且检测方便,持续时间长,检测周转时间短.

    作者:周白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女性真两性畸形伴双侧腹股沟斜疝1例

    两性畸形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较为少见.2001年4月,我院收治女性真两性畸形,并双侧腹股沟斜疝1例.

    作者:郭雪涛;邵鸿江;邵文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73例肝外伤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肝外伤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肝外伤腹穿诊断阳性率为93.6%,B超检查阳性率90.4%,CT检查阳性率100%.非手术治疗56例,治愈率98.2%;手术治疗117例,治愈率94.0%.术后膈下积液3例,胸腔积液5例,肝脓肿1例,胆瘘1例.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体征和腹穿.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例,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对Ⅰ、Ⅱ型肝外伤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行非手术治疗;Ⅱ、Ⅵ型肝外伤一经诊断为腹腔内大出血或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

    作者:邵孔健;田立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循环血中血小板活化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检测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后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10分钟,GMP-140、tPA和vWF明显增高,术后24小时vWF仍显著增高.结论 AMI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和纤溶功能均出现改变.

    作者:陈德;华尔铨;张书富;郑鹏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电图判断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可靠性

    心跳呼吸骤停可造成大脑广泛性缺氧损害,而成功的心肺复苏可显著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其终的恢复情况个体差异颇大.

    作者:张雄伟;牛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膀胱过度活动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活动所致夜间尿失禁(遗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伴有白天尿频、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的儿童和青少年遗尿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治疗采用奥昔布宁或丙咪嗪.结果 54例患者尿动力检查均存在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奥昔布宁和丙咪嗪的疗效分别达88.4%和81.8%.结论抗胆碱能药物是原发性膀胱过度活动所致遗尿的首选治疗方法.该病临床表现较典型,可不进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而可直接行经验性抗胆碱治疗.

    作者:国平英;黎伟;张勇;薛文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痰栓致通气泵衰竭病例分析

    我院1998~2001年共收治因外伤所致泵衰竭5例,均有明显气道不畅征象,听诊有少量痰鸣音,且吸引器只能吸出少量痰液,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迅速加重,常规吸氧不能缓解.

    作者:薛小军;陶莉娟;梁豪;陶莉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间歇联用果胶铋、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间歇二联和三联给药的疗效.方法将13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间歇联用果胶铋、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根除Hp;对照组给以间歇联用雷尼替丁与呋喃唑酮根除Hp.结果治疗组Hp清除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97%)(P<0.01);治疗组Hp根除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1).结论间歇联用果胶铋、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根除Hp明显优于间歇联用雷尼替丁与呋喃唑酮根除Hp.

    作者:曾靖;蔡佩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诊腹部手术后猝死19例分析

    目的对腹部急诊手术后猝死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对急诊腹部手术后猝死的患者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龄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术后体位改变及急腹症的发病在猝死中起主要作用,而与手术关系不明显.结论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防止老年人发生腹腔急诊术后猝死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大伟;傅庆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9例肾脏病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18 G).结果 214例(42.04%)明确诊断,37例(7.27%)修正了诊断,52例(10.22%)改变治疗.结论肾活检对提高肾脏病诊断、病变进展状态和性质、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马琳;张武;韩向午;范敏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用自制的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治疗组);4例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96例中临床治愈66例(68.8%),显效18例(18.8%),好转8例(8.3%),有效率为95.8%.对照组64例临床治愈11例(17.2%),显效21例(32.8%),好转19例(29.7%),有效率为 79.7%.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1).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治疗仪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安全舒适、科学的经尿道内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孟战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血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脂及糖代谢的关系.方法对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137例健康查体者空腹血脂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与糖代谢紊乱,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轻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C/HDL-C)、LDL-C、甘油三酯(TG)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h、LDL-C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与Clu、LDL-C/HDL-C、LDL-C、TG等相比,后者更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罗春华;李国静;赵武;陈华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胰岛β-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胰岛素原,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胰岛素及C肽.

    作者:牛萍;王晋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