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消化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近三年收治的消化道手术病人共113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以及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总满意率.结果 ①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为75.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7%,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预防消化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能显著改善切口愈合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率,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宾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为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的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我们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提下,通过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临床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完善临床实践考核方法等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创建了“一核心”、“三模块”、“五统一”、“六注重”的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庆东;张春庆;韩俊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我院三年来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方法 对我院2010-2012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我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也逐年上升.2010年DDDs前三位的为盐酸吗啡针、盐酸吗啡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2011年DDDs前三位的为盐酸吗啡片、盐酸吗啡针和瑞芬太尼,2012年DDDs前三位的为盐酸吗啡片、盐酸吗啡针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结论 作为临床医师,应该严格掌握麻醉药品使用的适应症和使用原则.总体来看,我院麻醉药品在临床应用中基本合理,无滥用倾向.但仍需严格管理,按需给药,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欧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骨软骨瘤是临床常见骨肿瘤之一,多发生在股骨远端、肱骨及胫骨近端,掌骨及指骨干部发生较少,本院2013年收治1例,报道如下.一、病例报道患者,女,45岁,2年前无意发现右手小指掌指关节处有一包块,约花生米大小,质硬,无压痛,不影响手指屈伸活动;1月前发现包块变大,约蚕豆大小,小指活动受限,不能伸直.查体:右手皮肤完整,手背第5掌骨头处局部隆起,掌骨头偏尺侧可触及约蚕豆大小包块,质硬,压痛不明显,活动度差,小指屈曲正常,伸直轻度受限,指末梢血运正常.X线片示:右手第5掌骨远端异常骨质增生,与掌骨头相连,边界较清.术中见肿瘤位于伸指肌腱下,呈马鞍状贴附于掌骨头干骺端,偏向尺侧,约2.0 cm× 1.5 cm ×0.3 cm,包膜完整,质硬,基底位于第5掌骨背侧干骺端偏尺侧,术后病理检查回报:骨软骨瘤.
作者:吕曦;武东升;张苏斌;杨晓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不同种类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成本效价情况,以期寻找疗效佳、经济效益好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感染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抗生素应用差别分为头孢美唑钠组(A组)40例、头孢呋辛钠组(B组)40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C组)40例,比较三种抗生素治疗的成本效果.结果 三种抗生素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成本费用明显低于B组、C组,A组C/E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优先选择头孢美唑钠抗生素治疗.
作者:唐路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6月我院儿科患儿100例设为观察组并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护理,同时与去年同期的100例患儿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儿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与护理对策.结果 儿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中家属方面原因发生率对照组为9.00%,观察组仅为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方面原因发生率对照组为11.00%,观察组仅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原因发生率对照组为5.00%,观察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较多,护理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
作者:叶小霞;蔡伟良;陈晓茜;许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注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静注阿昔洛韦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冰硫地痢酊治疗.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停止时间及病情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患者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初金玉;孙金爽;王晶;孟祥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64例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并发症出现情况、死亡情况等.结果 早产原因:多胎妊娠9例,胎膜早破23例,胎盘因素15例,母亲不良生育史7例,孕期感染10例.早产儿病死9例,病死率14.1%.并发症出现情况:呼吸暂停12例,肺炎2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颅内出血10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结论 呼吸暂停、NRDS、感染是影响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关键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是目前早产儿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黄连芳;张春莲;曾银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腰椎螺旋CT图像后处理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0例经X光平片、CT轴扫、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可以清楚显示椎弓峡部裂的部位,裂隙宽度及椎体移位,椎管受压等相关继发病变影像.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是显示椎弓峡部裂的好方法.
作者:侯卫武;蒋君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在不同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病程人群中进行骨钙素(BGP)、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测定,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GP与血糖、血脂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高压液相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测BGP与相关实验室参数指标.结果 (1)BGP水平从NGT到IFG再到新诊断T2DM组后到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逐渐降低(P<0.01).(2)BGP与FPG、HOMA-IR、HbA1C、TG呈负相关(P<0.01);BGP与BMI、TC无相关关系(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3)新诊断T2DM组与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间BGP、FPG、FINS、HOMA-IR、HbA1C、TG、HDL-C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GP与FPG、HOMA-IR、HbA1C、TG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BGP与血糖及血脂关系密切,是糖、脂代谢调节的重要参与因子.
作者:张海军;闫晓光;卜宁宁;朱春萍;王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振动排痰加超短波;治疗结束时评估两组患儿疗效.结果 入选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上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理疗可促进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疗程.
作者:陈凯瑶;郑庆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超瓷树脂嵌体修复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树脂嵌体与树脂充填体病例各50例,实验组采用间接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治疗后2年分别对边缘着色、继发龋、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边缘着色3例,对照组12例;实验组继发龋1例,对照组5例;实验组修复体无折裂,对照组修复体折裂4例.实验组修复体脱落1例,对照组6例.结论 超瓷树脂嵌体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树脂充填.
作者:刘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同源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基因检测,采用氰氯苯腙进行主动外排泵筛选试验.结果 分离菌中非发酵菌占98.0%,肠杆菌科细菌占2.0%.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9.4%),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较低(0~21.7%),恶臭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3.3%),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敏感,短黄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黏质沙雷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为2.9%,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为11.1%.鲍曼不动杆菌OXA-23、OXA-5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0.3%、100%;铜绿假单胞菌IMP-1、OprD2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3%、63.8%;恶臭假单胞菌IMP-1基因阳性率为33.3%(国内首次);弗劳地枸橼酸杆菌NDM-1基因阳性率为100%(国内首次);黏质沙雷菌KPC基因阳性率为100%.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表型阳性率为63.9%,铜绿假单胞菌为82.6%,恶臭假单胞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黏质沙雷菌和短黄杆菌为100.0%.鲍曼不动杆菌分为12种基因型(A-L),A型为主要基因型,占58.1%;铜绿假单胞菌分为10种基因型(A-J),A型为主要基因型,占44.1%.结论 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严重;鲍曼不动杆菌产生OXA-23、OXA-51型β-内酰胺酶及主动外排泵高表达,铜绿假单胞菌的主动外排泵高表达和外膜蛋白OprD2缺失在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首次在恶臭假单胞菌发现IMP-1基因、首次在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发现NDM-1基因;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均为散发,但存在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优势克隆株流行.
作者:韦柳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总结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及临床使用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川崎病可以明显提高疾病治愈率及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且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桂兰;欧阳科;黄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肿瘤科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放化疗病人,随机抽取舒适护理开展前后各50例直肠癌放化疗病人,对照组病人仅给予直肠癌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病人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而试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的(P<0.05).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直肠癌放化疗病人的并发症,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62例OSAH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摘除较大一侧的扁桃体20例,扁桃体剥离+腺样体切除术32例,单纯腺样体切除术10例.结果 全部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 90 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半年以上随访,痊愈46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痊愈率加好转率)为95.2%.住院时间4~8天,平均5天.无效的3例均为肥胖儿童,嘱患儿减肥,戴呼吸机治疗,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常规的扁桃体剥离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在鼻内镜引导下行腺样体切除,术野清晰,在明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操作准确,不易伤及咽鼓管圆枕,局部止血效果好,出血少,术后愈合快[1],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德军;刘雪峰;王鹏;张庆彩;贾德艳;李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13年1-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患有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11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此次研究的114例患者中,其中原发病顺位前三位的是:高血压心脏病41例(占35.96%),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3例(占28.95%),心肌梗死19例(占16.67%),具有明显诱因顺位前三位的是:血压急剧升高29例(29%),呼吸道感染17例(14.91%),情绪过激13例(11.40%);患者结局情况:显著好转87例(76.32%),好转24例(21.05%),死亡1例(0.88%),转院2例(1.75%).结论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找出诱因,结合原发性基础性疾病,并根据其发病机制,积极予以对症治疗,纠正病理生理过程,以减少病死率.
作者:周运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高职高专类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教学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较多,并根据不同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吴海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为提升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共计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则进行手术治疗.详细记录相关治疗及观察资料,并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2%;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为(14.3±2.8)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4.5±5.6)d;在内毒素以及白细胞数量下降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手术方式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和保守治疗相比更好的疗效,其住院时间更短,降低内毒素和包细胞数量更多,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夏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腕带使用规范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神经外一科内部5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立“提高患者腕带使用的规范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患者腕带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原因中找出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 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腕带使用规范性比活动前明显提高.圈员们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患者腕带使用的规范性,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护理科研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罗艳芳;田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