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三讲如何确定抽样研究所需要的样本量

赵清波;徐勇勇

关键词:抽样研究, 样本数量, 选择研究, 随机分组, 随机抽样, 试验条件, 样本量, 设计, 控制
摘要:选择研究样本除了要遵循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的原则外,还要保证有一定的样本数量.样本太小,不容易发现本应存在的差别;样本太大,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不容易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所以,正确估计所需要的样本量,是任何研究设计应该慎重解决的问题.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育运动对青春期少女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有规律和无规律的体育活动对青春期少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仪,于观察期前后分别测量年龄在10~12 岁的少女运动员(60名)和普通学生(90名)身体多部位的骨密度,比较两组少女骨密度在1年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前,2组学生骨密度基线检查表明,运动员组除头部以外,上肢、下肢、骨盆及全身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060~0.124 g/cm2);观察 1年后,以上5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均为运动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87~0.187 g/cm2),而且,骨密度变化值(增长值)仍为运动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27~0.119 g/cm2).此外,两组调查对象在食物摄入频度和性征发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运动对青春期少女骨密度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久玲;渠川琰;陈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Excel 2000在直线回归上的应用

    Excel具有直线回归功能,而且使用非常简单,只需键入实验数据即可得到直线方程和标准曲线.1.建立新的工作簿,在A1、B1、C1单元格内键入No、X、Y,然后在A2~A6列键入实验顺序号1、2、3、4、5,B2~B6列分别键入X值20、40、80、160、320,C2~C6列分别键入Y值200、396、712、1 521、3 450.

    作者:张渊;薛慧;戴晓滨;张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脑梗死社区康复及健康教育效果

    健康教育对治疗脑梗塞和预防复发有着重要现实意义.1.对象与方法:经CT或MRI明确诊断脑梗死36例,经住院治疗未能恢复肢体功能,其中33.3%为第2次发病.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3~72岁.11例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B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1~70岁.8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作者:李爱珍;张尚山;李惠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苯接触工人血浆热应激蛋白抗原和抗体水平探讨

    苯毒物作为1种应激源,引起机体内热应激蛋白(HSPs)抗原和抗体水平的变化.我们初步探讨了HSPs抗原和抗体在苯接触工人机体中水平的变化.1.对象:根据作业环境空气中苯浓度,选择某市橡胶厂成型、胶浆工人42名为高暴露组(苯浓度≥40 mg/m3),某市造船厂刷漆、喷漆工人50名为低暴露组(苯浓度<40 mg/m3),不接触苯等毒物的机械加工、木工等工种工人42名为对照组.3组工人在年龄、工龄、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徐耘;田华;徐勇;余青;陈胜;邬堂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第三讲如何确定抽样研究所需要的样本量

    选择研究样本除了要遵循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的原则外,还要保证有一定的样本数量.样本太小,不容易发现本应存在的差别;样本太大,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不容易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所以,正确估计所需要的样本量,是任何研究设计应该慎重解决的问题.

    作者:赵清波;徐勇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的脑膜脑炎爆发流行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由广州管园线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省,我国大陆地区很少报道[1,2] .但是,1997年11月,在浙江省温州市爆发了一起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疫情如下.

    作者:龚震宇;王健;李梅福;薛大燕;陈翠娥;邓珊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快型矽肺暴发死亡五例报告

    我们在1999年9月进行的全省尘肺X线诊断质量检查时获悉,周至县某私营石英砂厂5名农民工因患矽肺而集体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和俊礼;徐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放大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鸡蛋中微量碘

    常量碘的测定是用滴定分析法,微量碘的测定则有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原子吸收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被广泛采用[1-4].我们在汪建飞等[5]研究的基础上,将放大反应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鸡蛋中微量碘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样品消解采用干灰化法,并加入碳酸钾固定碘,硫酸锌助灰化,操作简便,准确度好.

    作者:陈新焕;傅明;陈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对高碘仔鼠甲状腺和脑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 EPA)对高碘仔鼠甲状腺及脑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适碘组,高碘组,高碘+DHA EPA组(简称DHA组),饲养3个月后各组亲代小鼠雌雄交配,测定各组30日龄仔鼠脑组织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高碘组30日龄仔鼠脑重、脑蛋白质、DNA含量显著低于适碘组、DHA组;高碘组30日龄仔鼠与适碘组、DHA组相比脑海马组织ACHE活性上升、ACH含量下降.以上各项指标,DHA组与适碘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HA、EPA能抑制高碘引发的甲状腺肿大,可通过促进脑组织DNA、蛋白质及乙酰胆碱的合成而拮抗高碘所致的脑损伤.

    作者:许丽辉;尹桂山;朱惠民;李英华;王桂香;孙素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膳食营养在绝经后妇女髋骨骨折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髋骨骨折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有20%的骨折患者在1年内死亡,而幸存者有近半数不能独立行走[1].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探讨了膳食因素在绝经后妇女髋骨骨折中的作用.

    作者:石雁川;孙忠;屠青;黄国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7例塑料棚内中毒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7~1999年冬季收治塑料棚内中毒患者37例(35起),现就其临床资料加以分析.1.一般资料:37例中毒患者中男28例、女9例,有1家3人同时发病.作业空间约20~200 m2,高度1.3~1.8 m,停留时间1~4 h,诊断为二氧化碳(CO2)中毒者29例(棚内CO2浓度为3.7%~9.6%),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恶心、呕吐者24例,谵妄、惊厥者3例,昏迷2例.诊断为一氧化碳(CO)中毒者8例(棚内CO浓度为0.06%~0.11%),轻度中毒4例,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为10%~25%;中度中毒2例,COHb30%~40%;昏迷1例,COHb〉50%,死亡1例.

    作者:杨德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结核病控制策略对患者涂阳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结核病控制策略与复治涂阳患者形成的关系.方法对宁夏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结核病统计报表进行统计学χ2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宁夏实施项目以前的结核病控制策略导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仅为34.33%,同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比例高达68.79%;实施直接面视下短程化学疗法策略,使新发涂阳患者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同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比例低下降到18.27%.经相关处理,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与复治涂阳患者的比例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现代结核病控制的直接面视下短程化学疗法策略能大幅度地减少复治涂阳患者和耐多药结核患者的产生.

    作者:李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DNA芯片(DNA chip)

    一种通过光刻技术或其他技术将DNA片段或基因集成在固体基底(玻璃或尼龙、硅片)表面而形成的阵列.通常1cm2的阵列可包含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DNA片段,故也叫微阵列(microarray).它是分子生物学和微加工技术进步的产物.DNA芯片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涉及: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DNA(基因)序列测定、疾病机理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环境因素对机体的作用机理、毒物基因组学、食品卫生、病原体检测和生物样品的制备等.此外,它还将生命科学中许多不连续的过程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检测等步骤在芯片上实现其连续和微型化,建立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DNA芯片与PCR芯片、毛细管电泳芯片及介电电泳芯片等一起通称生物芯片(biochip).(本文编辑:邵隽一)

    作者:方福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86例健康男性骨密度与吸烟的关系

    目的研究吸烟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法,对386例(吸烟者157例、非吸烟者229例)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问卷调查,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用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法了解吸烟对骨密度的影响.结果各部位骨密度值随吸烟量的增加及吸烟年限的延长而下降.日吸烟量超过15支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全身骨密度值为1.127 、0.952、0.844和1.148 g/cm2,均显著低于日吸烟量未超过15支者(1.179、1.002、0.907和1.219 g/cm2),其中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也分别显著低于非吸烟者(0.998和0.896 g/cm2);修正体重等混杂因素后,这种差异在腰椎和全身部位仍然显著.同时吸烟15年以上者,其骨密度值比日吸烟量少于15支且吸烟不足15年者低4.6%~6.7% .结论研究初步显示吸烟者骨密度较低.

    作者:陈金标;秦林林;李光伟;乌正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硒硼联合抗氟作用研究

    目前国内治疗氟骨症大多采用中草药复方合剂,也有采用钙、镁、硼、锌等元素拮抗氟的毒性.某些中草药可以改善氟骨症的临床症状,但未见氟骨症逆转的报道.我们对硒、硼治疗氟中毒的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静祥;余淑懿;郭海恩;李文华;治洪;张月;董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生物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21世纪展望

    20世纪50年代遗传密码的破译、70年代遗传工程技术的建立及80年代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明,无一不为预防医学的研究与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蛋白质组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EGP)、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分子克隆技术的成熟,转基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技术的建立,给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就生物技术对提高环境质量的作用、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及对生物技术的争论等有限的领域进行简要评述.

    作者:李君文;晁福寰;史秀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近年来,肉禽制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同时,非法向肉禽制品中添加合成色素的现象时有发生.鉴于合成色素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我国严格规定了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肉禽制品中(红肠肠衣除外)不允许使用任何合成色素.

    作者:聂晶;齐兴娟;周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可可与巧克力的营养保健作用

    可可(cocoa)原产于南美洲,迄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巧克力(chocolate)是可可经烘烤研磨后与其他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型的食品.早在本世纪初,居住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奥尔梅克人(Olmec)、玛雅人(Mayan)和阿兹台克人(Aztec)已把可可/巧克力作为食物和药物或药物载体使用[1].欧洲殖民者在16世纪把可可引入到欧洲,并开始广泛种植和使用.20世纪早期以前的文献中记载可可/巧克力有100多种治疗作用. Dilinger等[2]把其作用分为3类:①增加体虚病人的体重;②刺激表情淡漠且极度虚弱患者的神经系统,但对过度兴奋者又可表现出安神、镇静的作用;③促进胃肠功能,帮助消化吸收,并具有利尿作用.现在随着巧克力市场的扩大以及对可可/巧克力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人们已把巧克力或其他可可制品作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据报道[3],情人节期间美国巧克力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可见巧克力已成了倍受喜爱的健康食品,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作者:刘兆平;陈君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国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骨量减少症患病率研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状态.伴随而来的中老年疾病,特别是骨量减少症的危害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此,我们研究了骨量减少症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作者: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杨定焯;郑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三氯化铝对体外培养的人T淋巴细胞的免疫毒性

    为了探讨铝的免疫毒性机制,我们采用体外短期培养的方法,观察了三氯化铝(AlCl3)对人T淋巴细胞生长增殖功能和合成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能力的影响.

    作者:韦小敏;陆继培;王清海;莫立凤;黄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