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亚急性汞中毒调查

张国庆;尹燕勇;张东风;刘东

关键词:亚急性汞中毒, 桌面, 压力实验, 事故经过, 食欲不振, 皮肤瘙痒, 玻璃管, 中学, 医院, 学生, 物理, 玩耍, 收集, 嗜睡, 容器, 皮疹, 女生, 课堂, 教室, 发热
摘要:事故经过:2000年4月7日,某市某镇中学一物理老师在课堂做大气压力实验时,装有汞的玻璃管意外断裂,同时碰翻U型汞槽,使汞撒落于桌面及地面,老师赤手将桌面上的汞收集到容器中,其间少数学生捡起汞珠玩耍,老师未加制止.事后未对该教室作任何处理继续使用.4月19日,2名女生因发热、皮肤瘙痒、皮疹、食欲不振、嗜睡,由某市医院怀疑汞中毒转入我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充维生素A与铁对改善学龄前儿童贫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为观察学龄前儿童亚临床维生素A(VA)缺乏状态缺铁时,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VA与铁同时补充对改善儿童铁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北京农村270名3~7岁儿童血清VA含量和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运铁蛋白饱和度(TS)及血清铁蛋白(SF)后,将其分为正常、低 VA、低铁和低VA低铁4组,每组选40人,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与白细胞介素-2(IL-2).然后将低VA低铁组儿童随机分为补铁组 (每日口服相当于30 mg元素铁的硫酸亚铁,连续8周)和补VA+铁组(口服VA胶丸12 500 IU /次,2次/周,连续8周;口服铁量同补铁组,连续8周),分别进行干预.干预后重复检测血清VA、血液铁生化指标和以上免疫指标,进行两组间比较,并与干预前比较. 结果低VA低铁组儿童血清IgM为(1 260±310) mg/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1 0 7 0±170) mg/L.对其实施VA+铁联合干预后,血清TS为(26.5±8.6)%,明显高于补铁前的(16.2±1.6)%和单纯补铁组的(22.3±3.8)%;IL-2在VA与铁同时补充后为(2 78.9±117.7) ng/L,显著高于补充前的(161.6±90.3) ng/L和单纯补铁组的(189 .5 ±89.3)ng/L的水平;其他铁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存在亚临床VA缺乏状态的缺铁儿童实施一定剂量的VA+铁联合干预,对改善机体铁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明显作用.

    作者:林晓明;唐仪;龙珠;沈小毅;杨清;李亚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甲型肝炎疫苗H2减毒株的流行病学效果考核

    目的考核病毒性甲型肝炎(简称甲肝)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的流行病学效果 .方法以正定县的3个乡和石家庄郊区全部10个乡为研究现场,以其适龄儿童约3.7万人为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对象按其出生的单、双月份随机分为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疫苗组接种1 ml 106.5/ml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TCID50)的甲肝疫苗 ,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接种后严格随访观察对象中甲肝病例的发生情况.结果在3.5年的随访中,易感的对照组出现甲型肝炎20例,发病率为136.4/10万;疫苗组出现1例,发病率8.1/10万. 2 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疫苗的保护率为94.1%,95%可信限:67.1%~100%. 结论每毫升106.5TCID50的甲肝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良好,可以满足人群免疫的需要.

    作者:张勇;刘新立;马景臣;夏建铃;侯通;韩长全;张世勇;张英林;刘洪斌;邢占春;徐志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黄胶水挥发气的成分

    黄胶水作为粘胶剂常用于制鞋、家具、塑料制品等行业,其挥发毒性与急慢性职业中 毒有 直接关系.笔者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法对我市某塑料制品厂的黄胶水挥 发气成分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19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苯、乙酸乙酯、3-甲基 己烷、庚烷、2-甲基戊烷、正己烷等.

    作者:陈华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铝对大鼠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从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角度,探讨铝的神经毒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 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4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氯化铝,Al3+剂量分别为0、11.2、55 .9和111.9 mg/kg体重,连续染毒90 d.采用旷场行为和被动回避实验观察神经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原子吸收法测海马铝含量.结果与给铝盐前比较,大鼠自发活动能力下降,被动回避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Al3+111.9 mg/kg体重组海马天门冬氨酸、谷氨酰胺含量显著升高,Al3+55.9和111.9 mg/kg体重组牛磺酸含量显著升高,并均与染毒剂量呈明显正相关;各剂量组铝含量均显著升高,并与染毒剂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可能是铝神经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贾怡昌;钟才云;王颖明;王心如;何执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剂量维生素A对HOX C4基因表达的影响

    摄入维生素A过多可在人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妊娠早期大剂量维生素A进入人体,可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胎盘或胎儿,使胎儿的生长发育延缓或使畸胎率明显增加.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维生素A可使孕鼠流产.为此,我们研究了大剂量维生素A对HOX C4(3.5)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连生;孙秀发;朱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60例电力机车司机动态心电图分析

    我们对电力机车司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了研究,以探讨铁路电力机车噪声、振动及电磁场和夜间行车对人体的影响.

    作者:丁光明;吴仕英;鲁国平;刘光霞;李月珠;贾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四例急性混合苯中毒临床报告

    我院收治4例急性混合苯中毒致癔病者,经治疗痊愈.1.临床资料:中毒现场是一外企包装车间,面积500 m2,70名工人,7人一组用309 胶手工粘贴毛绒笔记本,日消耗309胶约10 kg,日工作12 h.至发病日累积工作10 d,无个人防护.事发后补测车间苯浓度平均162.9 mg/m3,超标3.07倍,甲苯浓度平均109.3 mg /m3, 超标0.09倍,二甲苯浓度<100 mg/m3.4名女工(年龄18~21岁)均在接触309胶1 0 d后, 出现头晕、头痛、步态蹒跚,其中乏力3例,恶心2例,心慌、胸闷1例,四肢麻木1例;4例患者1 d内相继出现数十分钟的双手鹰爪样抽搐,伴憋气、双目凝视,无意识丧失及大小便失禁.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除1例示边缘状态脑电图外,其他无异常.4 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急性轻度苯中毒诊断(GB3230-1997).经治疗3例患者7~10 d后中毒症状完全消失,1 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曾癔病样发作2次,治疗后病情控制,住院15 d,痊愈出院.

    作者:刘扬;刘建额;王景浦;路吉龙;刘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摄入量达到EAR 水平可以满足群体中半数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另外半数个体的需要.

    作者:荫士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民健康观念及行为的影响

    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水平,本研究在《中国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1]的基础上,就健康对农民健康观念和行为形成的作用做出分析.

    作者:许宜城;宋宜修;侯贻敏;黄永秀;侯祥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300例儿童颅脑损伤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

    我们对1300例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害发生的内在规律性.1.对象与方法:资料来源于1991~2000年在我院住院的14岁以下儿童颅脑损伤患者.指定专人由出院的病例中收集整理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受伤方式、损伤类型和治疗结果共6项.颅脑损伤程度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 CS)分类,以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判定疗效.

    作者:杨术真;李栓德;李丽娜;王晓峰;韩雪玲;杨喜民;唐宗椿;李迎国;宁学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六讲医学科学研究论文中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

    一、统计方法正确应用的重要性医学统计方法很多,各适用于不同的数据.临床试验中所用统计方法必须根据数据情况认真选用.这是因为,数理统计是根据一定的数据分布推导出一定的统计方法,它仅适用于一定的数据.例如,t检验及方差分析是由正态分布数据以及各组方差相同推导出来的,因而要求数据为正态分布(至少接近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但是,在论文的统计方法部分常有如下阐述:一般资料进行χ2检验,其余资料进行t检验,这种不管数据分布是否很偏态, 就一概使用某种统计方法不正确.此外,分类数据与计量数据的统计方法也不同,分类数据中对于名义变量和顺序变量的统计方法也不同.统计方法应用的错误会使整个精心进行的研究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这一讲中我们将结合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一些统计方法的错误应用,对如何根据数据的情况来正确地选择统计方法进行讨论.

    作者:金丕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恩施自治州农民伤害死亡的调查

    为搞清恩施州山区土家族、苗族聚居区伤害死亡的发生原因、死亡特点,制定防治对策 ,我们对该州部分农村1998~1999年伤害死亡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袁林;苏宏灿;杨建恩;王邦群;邓仕清;李碧凤;张剑琴;夏建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松花江四方台水源地水体有机提取物致癌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松花江有机提取物对体外细胞的致癌活性,探讨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致癌机制.方法采用松花江水样120 L的乙醚提取物进行体外细胞转化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SC GE)实验,同时用免疫组化检测抑癌基因p53、p16和p21的表达情况及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江水有机提取物可以诱发BALB/C胚胎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和细胞DNA损伤;诱发转化之后的细胞中p53、p21和p16的表达缺失,转化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松花江水有机提取物具有潜在致癌性.

    作者:范春;杨艳梅;史力田;佟延功;高彦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与脑性瘫痪

    目的明确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及其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 方法于1997年5~7月在江苏南部7个市对0~6岁儿童进行了现况普查.结果 I UGR发生率为5.6%.孕周别IUGR发生率呈双峰分布,高峰在35~36孕周,第2峰在42~43 孕周.IUGR儿童脑瘫患病率为5.7‰,是非IUGR儿童的4.2倍.早产儿IUGR组脑瘫患病率是非IUGR组的1.9倍;足月儿IUGR组脑瘫患病率是非IUGR组的4.2倍.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当出生体重≥2 500 g时,孕周、出生体重和IUGR与脑瘫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关联,IUGR儿童脑瘫患病率是非IUGR儿童的2倍.第3百分位数(P3)~<第10百分位数(P 10)IUGR儿童脑瘫患病率是非IUGR儿童的1.8倍,<P3 IUGR儿童脑瘫患病率是非I UGR儿童的3.4 倍.结论 IUGR儿童脑瘫患病率为5.7‰,是非IUGR儿童的4 .2倍;IUGR是脑瘫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建蒙;李竹;赵平;洪世欣;郑俊池;林庆;王太梅;赵凤临;李松;季成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膜免疫层析法快速诊断试纸现场检测O1霍乱弧菌

    常规的霍乱诊断以分离培养鉴定出霍乱弧菌为主要依据.我们在对62例疑似霍乱患者的便标本进行O1霍乱弧菌常规分离培养鉴定过程中,用O1霍乱弧菌膜免疫层析法快速诊断试纸 (O1快速试纸)同时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于彦国;严寒秋;刘海林;唐耀武;杨尚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孕期补充钙、铁、锌对孕妇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孕中期单纯补钙和同时补铁、补锌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探讨妊娠期间改善钙、铁、锌营养状态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初产健康孕妇313名,按孕妇入院体检顺序循环分为5个试验组.试验组给予强化饼干至分娩时止,饼干中分别强化维生素D( VD),钙、锌、铁和维生素C.对照组系在前5组均收集到1个样品时,在医院随机选择1例临产非试验对象.结果孕妇膳食钙、锌、铁的摄入量平均仅达到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47.7%、54.7%和86.7%.孕中期孕妇贫血患病率高达35.2%,补铁能有效地改善营养性贫血,试验前钙+铁+锌+VD组和钙+铁+VD组的贫血率分别为35.3%和4 0.7%,试验后则降低到0.0%和4.0%,而没有补铁组试验后贫血率仍较高.钙补充组,血浆钙均值都有所上升,以钙+VD组为明显,就补钙而言,单纯补钙组效果优于其他组.血浆锌水平随孕期进展而下降,补锌对血浆锌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孕期进展而上升.分娩2个月后各试验组和对照组母亲的桡骨和尺骨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单纯补钙组母体桡骨和尺骨骨密度与钙摄入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联合补充钙、铁、锌,使其达到或接近目前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是改善孕妇营养状况的佳方式.

    作者:安海滨;荫士安;徐青梅;胡善明;赵显峰;孟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火焰发射光度法测定锂的探讨

    锂(Li)是卫生检验中一个重要分析项目.饮用水、血液、尿及其他生物样品经适当处理、浓缩后可用火焰发射光度法直接测定锂含量.饮用水中微量锂的火焰发射光度法及常见组分对测定锂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ID多态性荟萃分析

    目的对国人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Ⅰ)/缺失(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进行荟萃(Meta)分析.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排除发表偏倚的影响 ,应用REVMAN3.1 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结果 18个相关文献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研究共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组1 612例,健康对照组1 710例,合并DD/(ID+Ⅱ) O R(95%可信区间)为1.37(1.15~1.63),P<0.01.结论国人(汉族人为主)ACE/ID多态性的DD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性增加有关联.

    作者:屈会起;卢杨;林珊;邱明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孕妇的微量营养素状况亟待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过去的经典营养缺乏病,例如严重蛋白质和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或硫胺素缺乏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然而,育龄期妇女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边缘性缺乏的发生率还较高,并且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例如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碘、钙、锌以及B族维生素的边缘性缺乏. 贫血、佝偻病、维生素A和锌缺乏等营养缺乏病仍然是影响孕妇健康和出生婴儿质量的重要营养问题,孕期甚至孕前缺乏微量营养素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状况,也可能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多数孕妇对缺乏微量营养素的危害所知甚少(特别是在农村),而在城市也存在盲目补充、乱补充和过量补充的问题.

    作者:荫士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肥胖儿童体质指数与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单纯肥胖儿童体质指数(BMI)与血脂的影响.方法检测324名8~12岁单纯肥胖儿童的血脂 ,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BMI, 同时使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他们的ApoE基因型.结果 E3/3 是常见的基因型,ApoE基因型分布为:E3/3 198人(61.1%),E3/4 36人(11.1%),E2/3 54人(16.7%),E4/4 3 6人(11.1%),未检测到E2/2和E2/4两种基因型.在ApoE 3组中,BMI与所有血脂指标呈明显相关.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载脂蛋白B(ApoB)外,其他血脂指标与 BMI的相关性在其他ApoE组中则不尽相同.在ApoE2组中,BMI与TG呈明显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Ⅰ无明显相关;在ApoE 4组中,BMI与HDL-C,ApoAⅠ明显相关,而与TG无明显相关.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对单纯肥胖儿童BMI与血脂的关系有一定影响.

    作者:张晓;夏光;麦根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