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文学;乔秀兰;邹演梅;何德英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大黄附子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黄附子汤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在人住24 h内进行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评估,均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且均在48 h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3d无排便者给予开塞露灌肠治疗.大黄附子汤组在液体复苏后24 h经胃管注入大黄附子汤,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入EICU 72 h AGI分级情况、E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EICU病死率、医院内总病死率、28d病死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新发感染、排便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黄附子汤组第一次排便时间[h:33.0(6.5,68.0)比73.5 (43.5,104.0)]和无排便天数(d:1.43±1.40比2.64±1.08)均缩短,每日排便次数增多(次:1.57±0.85比1.07±0.27),使用灌肠剂患者数减少[9例(26.5%)比17例(50.0%),均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结果AGI分级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级:对照组为10例(29.4%),大黄附子汤组为23例(67.6%);Ⅱ级对照组为20例(58.8%),大黄附子汤组为10例(29.4%);Ⅲ级对照组为4例(11.8%),大黄附子汤组为1例(2.9%),P=0.002].次要结果EICU住院时间[d:4.5(3.0,9.0)比4.5(3.2.11.0)]、总住院时间[d:10.5(7.5,17.2)比10.0(9.0,15.8)]、新发感染数[例:8(23.5%)比12(35.3%)]、机械通气时间(d:9.0(7.0,13.0)比11.5 (5.0,16.0)]及使用血药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时间[d:7.5(5.2,13.0)比7.5(5.8,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黄附子汤组和对照组EICU内、医院内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6.5%比20.6%、29.4%比29.4%、29.4%比29.4%,均P>0.05),两组患者28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HR)=1.006,95%可信区间(95%CI)=0.415-2.441,P=0.99].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大黄附子汤能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且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作者:黄丹;张晓震;俞辰斌;倪海滨;黄小菲;赵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心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急性非Q波心梗患者,按其用药情况分成3组:①替罗非班组(30例)只应用替罗非班0.1 μg· kg-1·min-1;②低分子肝素组(30例)只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 100U,每次12h;③两药合用组(30例)治疗中选用替罗非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24 h后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药合用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24 h内胸痛缓解率>70%为100.0%比73.3%、63.3%,心电图缺血改善率为93.3%比70.0%、46.7%,心肌酶指标下降率为90.0%比66.7%、50.0%,均P<0.05),并且未发现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非Q波心梗有效,治疗效果较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更佳.
作者:徐学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危重症患者由于存在内脏血流灌注不足、肠黏膜屏障破坏、细菌移位等原因,导致肠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但缺乏有效评估肠道功能及肠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瓜氨酸因其绝大部分在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合成,通过检测血清瓜氨酸浓度可以评估肠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因此,监测血清瓜氨酸浓度可以评估危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及肠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而瓜氨酸作为药理营养素来改善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铮;魏惠平;靳佩;王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水平的变化及两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携带组)、98例慢性乙肝患者(慢乙肝组)、8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的一般情况及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HBsAg定量指标.比较4组患者CD4+、CD8+T细胞表达水平及其与HBsAg的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和HBsAg定量在乙肝携带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CD4+(个/μL):829.0(672.0,890.0)、733.0 (529.3,923.5)、520.0(329.0,717.5)、438.0 (318.0,565.0),CD8+(个/μL):415.0 (407.0,935.0)、570.0 (436.8,764.3)、298.0(211.5,510.3)、309.0 (223.0,4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37.250、53.056,均P=0.000),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乙肝携带组CD4+、CD8+T细胞水平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慢乙肝组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H值分别为3.804、4.580、3.928、4.650,CD8+:H值分别为4.246、3.778、6.189、4.816,均P<0.01),而乙肝携带组与慢乙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乙肝携带组HBsAg水平高于慢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U/L:9.898 (7.565,12.708)、5.257 (3.428,8.216)、0.459 (0.282,0.791)、0.221 (0.125,0.324)],慢乙肝组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2.628、9.037、9.828、9.604、9.883,均P< 0.01),而肝硬化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慢乙肝组中CD8+与HBsAg呈负相关(r=-0.300,P=0.003),在肝硬化组中CD8+与HBsAg呈正相关(r=0.283,P=0.009).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且CD8+T细胞表达与HBsAg定量在慢乙肝组中呈负相关,在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
作者:苗静;袁晨翼;李秋伟;郭丽颖;贾建伟;曹武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中药鹿精龙芪汤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计数(WBC)减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衡水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60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WBC减少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2HRZE/4HR治疗方案(H为雷米封300 mg、R为利福平300mg、Z为吡嗪酰胺1 500 mg、E为乙胺丁醇750 mg,均每日1次),入组后对照组停用R,继续HZE治疗,不使用鹿精龙芪汤;观察组停用R,继续HZE治疗,同时加用鹿精龙芪汤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各组WBC变化.结果 观察组WB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09/L:5.340±0.004比3.45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精龙芪汤能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WBC减少.
作者:吴玲焕;张袆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1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0例确诊为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用14d.同时选取本院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监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的变化;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GCS、GSH-Px和CA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抗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γ-GCS、GSH-Px、C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以观察组治疗后14 d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NIHSS评分(分):6.18±0.36比11.27±1.26,γ-GCS (ng/L):91.72±30.29比67.51±23.96,GSH-Px(mg/L):202.25±55.80比185.25±49.93,CAT(kU/L):230.25±81.29比200.38±72.78;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与γ-GCS、GSH-Px和CAT呈显著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696、-0.549、-0.427,P值分别为0.000、0.001、0.015;治疗后r值分别为-0.435、-0.452、-0.406,P值分别为0.011、0.009、0.037).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能与上调γ-GCS、GSH-Px和CAT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卢志刚;刘芸;方家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60例,按照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 共有60例患者入选,其中50% (30/6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容易误诊漏诊,其发病至确诊需就诊2次及以上的比例显著增加[43.3% (13/30)比73.3%(22/30),P<0.05],发病至确诊的时间显著延长[d:5.5(1.0~ 20.0)比9.0(1.0 ~ 60.0),P<0.05].糖尿病组患者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比例较非糖尿病组显著增加[53.3% (16/30)比16.7% (5/30),P<0.01].糖尿病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0.85(0.50~0.98)比0.89(0.77~ 0.97)],其发热持续时间(d:21±15比13±7)、住院费用[万元:2.4(0.8~18.0)比1.6(0.4~7.8)]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结论 糖尿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时容易误诊漏诊,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尤其多见于糖尿病者.
作者:杜兰芳;刘桂花;田兆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青陈合剂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虚气滞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青陈合剂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青陈合剂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青陈合剂(由青皮、陈皮、枳壳、茯苓、六神曲、焦山楂、荷叶组成)20 mL口服或鼻饲,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 d观察两组胃肠功能障碍积分、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二胺氧化酶(DAO)、胃动素(MTL),并评价肠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青陈合剂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分:7d为3.8±1.7比4.3±1.5,P>0.05;14 d为2.2±1.4比3.5±1.2,P<0.05);两组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青陈合剂组腹内压和APACHEⅡ评分治疗后7d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内压(mmHg,1 mmHg=0.133 kPa):10.8±5.5比12.1±6.3;APACHEⅡ评分(分):13.9±4.8比15.8±4.7,均P>0.05],治疗后14 d腹内压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内压(mmHg):7.5±3.9比10.6±4.2,APACHEⅡ评分(分):10.9±3.5比13.2±4.6,均P<0.05];青陈合剂组治疗后7d、14 d中医证候积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 d:12.5±5.1比15.2±4.9,14 d:6.2±2.7比10.9±4.5,均P<0.05).治疗后14 d两组血清IL-6、DAO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青陈合剂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IL-6 (ng/L):54.9±18.6比86.1±20.4,DAO(μg/L):59.8±32.4比94.7±54.1,MTL (ng/L):262.1±90.4比227.4±96.7,均P<0.05].青陈合剂组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效率[47.4% (18/38)比23.5% (8/34)]和总有效率[86.9% (33/38)比64.7% (22/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青陈合剂可进一步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腹内压和APACHEⅡ评分,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调整胃肠动力相关.
作者:吴同启;代君;朱维娜;乔丽君;孙明霞;傅元冬;陈畅泉;周媛媛;王克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T2DM)模型糖脂代谢情况以及骨骼肌、肝脏、胰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变化,探讨该模型的特征.方法 10只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5只.T2DM模型组用高脂高糖饲料(蔗糖37%、猪油10%、胆固醇2%、普通饲料51%)喂养,11个月初腹腔注射STZ 100 mg/kg,1周后重复1次;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同时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两组实验期为12个月.检测两组动物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情况,并检测骨骼肌、肝脏及胰腺组织PI3-K及GLUT4的表达水平.结果 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后模型组小型猪FPG、FINS、HOMA-IR、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注射STZ后,模型组动物FP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mol/L:11.46±1.64比4.64±0.47),FIN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μU/mL:6.57±0.33比8.11±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骨骼肌、肝脏及胰腺组织PI3-K、GLUT4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骨骼肌:PI3-K为(6.55±1.81)%比(13.16±3.66)%,GLUT4为(42.34±10.62)%比(116.10±15.57)%,肝脏:PI3-K为(6.79±1.73)%比(14.17±3.73)%,GLUT4为(40.35±16.81)%比(126.17±13.73)%,胰腺:PI3-K为(5.71±1.51)%比(10.39±2.57)%,GLUT4为(38.90±16.69)%比(73.41±16.39)%,P<0.05或P<0.01].结论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STZ多次注射可以成功诱导巴马小型猪T2DM模型,模型组小型猪存在明显IR及糖脂代谢紊乱,且模型组骨骼肌、肝脏及胰腺组织PI3-K、GLUT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作者:于健;邹迪莎;叶瑶;谢梦婷;于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腺苷A2a受体是否介导了人参皂苷Rb1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为人参皂苷Rb1的脑保护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组、人参皂苷Rb1 +A2a受体拮抗剂组、A2a受体拮抗剂对照组5组,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大鼠脑I/R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b1组在制模后即刻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 (40 mg/kg);人参皂苷Rb1 +A2a受体拮抗剂组在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A2a受体拮抗剂CSC(0.01 mg/kg),制模后即刻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 (40 mg/kg);A2a受体拮抗剂对照组只在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A2a受体拮抗剂CSC(0.01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于制模后即刻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6只大鼠于脑I/R损伤后24h进行行为学评分,并测量局部血流量,断头取脑组织测量脑梗死体积;另6只大鼠处死后取大脑皮质,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1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分:1(1~2)比3(2~4)、3(2~4),均P<0.05],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多(L/min:223.25±67.15比127.23±64.16、125.75±57.65,均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24.73±8.29)%比(63.72±8.81)%、(65.13±7.92)%,均p<0.05],MDA含量明显减少(U/mg:15.16±5.89比30.35±5.78、28.65±9.12,均P< 0.05),SOD活性明显增加(nmol/mg:125.19±12.39比92.42±9.82、89.59±10.85,均P<0.05).与人参皂苷Rb1组相比,人参皂苷Rb1+A2a受体拮抗剂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分:3(2~4)比1(1~2),P<0.05],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减少(L/min:181.35±61.33比223.25±67.15,P< 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40.25±9.14)%比(24.73±8.29)%,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U/mg:25.38±6.78比15.16±5.89,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nmol/mg:95.61±13.12比125.19±12.39,P< 0.05).A2a受体拮抗剂对照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苷A2a受体可能介导了人参皂苷Rb1对脑I/R损伤大鼠脑血流量的增加,为人参皂苷Rb1的脑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作者:戴勤学;张荣;张民远;王雷雷;耿武军;王均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1例重症急性心肌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3岁,因“胸闷胸痛6d,加重伴呼吸困难2d”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感冒,出现头痛、发热、咳嗽、咳白色黏痰,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后发热减退.6d前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气短乏力;2d前患者胸闷胸痛加重,伴明显喘息、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肌钙蛋白>50 μg/L,X线胸片示:双下肺感染,以右下肺明显.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心收缩功能正常.遂到本院就诊,门诊以“重症心肌炎”收入冠心病重症加强治疗病房(CCU).入院症见:精神萎靡、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动则加重,伴乏力倦怠、舌质黯红、苔少、脉细数.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病史.体检:体温36.5℃,脉搏128次/min,呼吸频率28次/min,血压105/6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端坐呼吸,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18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靳文学;乔秀兰;邹演梅;何德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中NOTCH信号通路对成纤维细胞(FB)表型转化的影响,探索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20只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GBE组,每组5只.采用气管切开注入BLM 5 mg/kg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25 ml/kg.GBE组于制模当日开始灌胃GBE 0.6 g·kg-1·d-1,DAPT组于制模后次日灌胃DAPT5 mg·kg-1·d-1,隔日1次.28 d处死小鼠,取左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肺纤维化程度重,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连续性受到破坏,肺泡直径和面积大小不均匀,终末小气道周边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血管周边也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同时伴有纤维化形成,以支气管周边区域较为明显,外周局部区域也有局灶性的纤维化表现,GBE组及DAPT组肺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NOTCH1及α-SMA的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NOTCH1(A值,×103):129.21±1.28比59.60±8.25,0-SMA(4值,×103):108.23±21.73比55.42±9.23,均P<0.05];GBE组和DAPT组NOTCH1、α-SMA蛋白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NOTCH1(A值,×103):GBE组为70.54±2.46,DAPT组为67.38±2.35;α-SMA(A值,×103):GBE组为68.95±3.46,DAPT组为61.63±1.99,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NOTCH1、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GBE组和DAPT组NOTCH1、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NOTCH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肺纤维化中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表型转化过程,中药GBE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徐芳;刘红梅;黄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主要应用于传统疗法无法解决的心肺功能支持患者.近年来ECMO在器官捐献及器官移植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ECMO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领域,主要涉及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肝脏移植及肾脏移植等.从对供体移植物的保护到移植前以及移植过程中受者的生命支持,再到移植后各种并发症的抢救,ECMO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被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就ECMO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孙晓叶;沈中阳;康永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机选择.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人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伤后2、6、12h治疗组,每组30例.各治疗组患者均给予七叶皂苷钠和亚低温治疗,观察各治疗组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甘氨酸、牛黄酸含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3组入院ld、7d谷氨酸、甘氨酸、牛黄酸含量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均于入院7d达到低值[谷氨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130.31±35.63比550.12±101.28,伤后6h治疗组为301.06±97.46比723.16±152.71,伤后12 h治疗组为615.73±180.59比916.20±268.39;甘氨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512.03±120.10比1 152.10±320.12,伤后6h治疗组为732.16±180.19比1 367.16±330.26,伤后12h治疗组为872.10±291.03比1 462.30±403.02;牛黄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423.15±105.10比1 320.35±213.02,伤后6h组为820.51±210.42比1 410.25±312.05,伤后12 h治疗组为942.03±238.51比1 645.20±450.18].伤后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后30 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术前30 min降低;伤后6h治疗组、1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后30 rmin HR均较术前升高;MAP均较术前降低;伤后6h、12h治疗组术前30 min HR均明显低于伤后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后30 min HR均明显高于伤后2h治疗组;伤后2h治疗组MAP均优于伤后6h治疗组、12h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伤后2h治疗组无致残和死亡患者出现;伤后6h治疗组发生1例致残;伤后12h治疗组2例致残,1例死亡;随着时间延长,死残率明显升高,伤后12h治疗组明显高于伤后2h治疗组和伤后6h治疗组[10.0% (2/30)比0、3.3% (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够保持有效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治疗时间越早越好.
作者:祝晨;何煜舟;石莹;王灵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高清血流(HD-flow)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胎儿双主动脉弓(DA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例二维灰阶超声可疑胎儿DAA的孕妇分别进行超声CDFI和HD-flow显像,以出生后CT、手术或引产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超声HD-flow显像诊断胎儿DA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0)、73.3%(11/15)、69.2% (9/13)、91.6% (11/12);CDF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 (9/11)、57.9%(11/19)、52.9%(9/17)、84.6%(11/13).结论 超声HD-flow显像技术诊断胎儿DA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武超;张志坤;王玲红;刘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例AMI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首日300 mg,连用3d,72 h后改为100 mg/d)和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首日300 mg,连用3d,72 h后改为75 mg/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低分子肝素钠3 2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共用7d),同时给予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防止心室重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西药治疗.并给予参附注射液10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例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AMI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洪云;刘玲;吴猛;黄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机制及其转归.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100 mL静脉滴注(静滴,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3、7d取血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血小板计数(PLT)、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氧合指数等,并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7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结果 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 d 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和7d血必净组PCT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患者入院时CRP、Lac、PLT、SCr、PT、TT、INR、D-二聚体、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d和7d血必净组CRP、SCr、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 d:CRP (g/L)为28.2±16.5比50.6±16.6,SCr(μmol/L)为90.8±73.6比132.1±51.7,D-二聚体(mg/L)为1.8±0.8比3.0±1.6;治疗后7 d:CRP (g/L)为11.2±5.3比36.2±16.9,SCr(μmol/L)为72.2±25.3比120.3±56.8,D-二聚体(mg/L)为1.2±0.5比2.0±1.1,均P<0.01];治疗后1d和3 d Lac低于对照组(mmol/L:分别为2.4±1.6比4.2±2.3,1.8±0.4比3.0±2.4,均P< 0.05),治疗后7d两组Lac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和7d血必净组PLT(×109/L:治疗后3d为118.4±33.4比97.1±36.1,治疗后7d为151.4±38.1比98.6±40.7)、氧合指数[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后3d为331.6±69.2比273.2±103.9,治疗后7d为364.4±62.2比300.1±105.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5);两组各时间点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d和3d血必净组PT明显低于对照组(s:治疗后1d为15.1±7.1比19.6±8.7,治疗后3d为12.8±1.8比15.3±3.4,均P<0.05),治疗后7d两组PT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d血必净组T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以治疗后7d降低更显著(s:15.8±2.8比17.7±2.3,P< 0.05);治疗后3d血必净组INR明显低于对照组(1.4±0.7比2.2±1.4,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均P>0.05).治疗后7d血必净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分:8.6±1.6比10.0±2.1,P< 0.05);终血必净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73.3% (22/30)比93.3% (28/30),P>0.05].两组患者终住院时间(d:13.8±8.6比15.2±7.1)及住院费用(万元:4.7±3.7比5.0±4.9)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必净可对脓毒症患者起到治疗作用,改善器官功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
作者:杨立山;韩凤玉;吴嘉荔;袁晓春;马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临床应用的镇痛镇静药物多存在蓄积效应,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常出现药物依赖、戒断、谵妄等现象,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延长.盐酸右美托咪定(右美)具有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同时可使患者保持觉醒,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通过总结国内外对于右美在ICU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从改善患者谵妄、对呼吸系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右美可以促进ICU术后患者早日脱机拔管,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进而改善预后.但右美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的α2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可能造成突发窦房结停顿、严重心动过缓、潜在房室传导阻滞及QT延长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镇痛镇静药物,并做好监测工作.
作者:付春;安友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安脑平冲片对基底核区脑出血微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基底核脑出血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微创碎吸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感染、营养神经等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脑平冲片,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和2周各进行1次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测定;并观察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血清水通道蛋白4 (AQP4)水平.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AQP4与CSS评分和脑水肿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38/42)比73.8%(31/42),P<0.01];两组患者CSS、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2周时优于对照组[CSS(分):11.24±5.60比15.90±6.49,GCS(分):13.57±1.68比11.98±2.0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脑水肿体积、AQP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治疗2周时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水肿体积(mL):4.05±1.20比7.67±2.43,AQP4(A值):0.055±0.032比0.116±0.046,均P<0.01].结论 安脑平冲片能明显减少基底核区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脑水肿,改善神经缺损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龙运军;吴兵兵;周德生;胡华;陈瑶;李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腹内高压(IAH)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行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72例,以腹腔内压力(IAP)分组,≥12 mmHg(1 mmHg=0.133 kPa)为IAH组,IAP< 12 mmHg为对照组,每组36例.收集术前患者性别、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术前腹水量(术中开腹后即刻测量);术中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入红细胞及血浆量;术后1d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乳酸及胆汁引流量;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胆漏、腹腔感染、有无休克)、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滞留时间、转归等临床资料,分析发生IAH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ICU滞留时间及滞留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IAH组MELD评分(分:18.4±9.3比13.3±6.9)、既往腹部手术史例数(12例比4例)、术前腹水量[L:2.0(0~10.0)比0.5(0~5.0)]、术后腹腔感染例数(6例比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腹部手术史[优势比(OR)值=5.17,95%可信区间(95%CI)=1.390~19.190,P=0.01]和术前腹水量(OR=1.00,95%CI=1.000 ~ 1.009,P=0.02)为肝移植术后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AH组患者ICU滞留时间为5d,对照组为2d;IAH组ICU滞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Rank检验,X2=17.85,P=0.00).IAH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11.1%(4/36)比2.8% (1/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IAH发生率较高,应高度关注高危患者IAP变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缩短IAH患者ICU滞留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兴强;刘懿禾;王卫利;李娜;沈中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