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

杜兰芳;刘桂花;田兆兴

关键词: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杆菌, 糖尿病
摘要:目的 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60例,按照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 共有60例患者入选,其中50% (30/6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容易误诊漏诊,其发病至确诊需就诊2次及以上的比例显著增加[43.3% (13/30)比73.3%(22/30),P<0.05],发病至确诊的时间显著延长[d:5.5(1.0~ 20.0)比9.0(1.0 ~ 60.0),P<0.05].糖尿病组患者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比例较非糖尿病组显著增加[53.3% (16/30)比16.7% (5/30),P<0.01].糖尿病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0.85(0.50~0.98)比0.89(0.77~ 0.97)],其发热持续时间(d:21±15比13±7)、住院费用[万元:2.4(0.8~18.0)比1.6(0.4~7.8)]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结论 糖尿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时容易误诊漏诊,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尤其多见于糖尿病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高清血流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胎儿双主动脉弓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 探讨超声高清血流(HD-flow)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胎儿双主动脉弓(DA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例二维灰阶超声可疑胎儿DAA的孕妇分别进行超声CDFI和HD-flow显像,以出生后CT、手术或引产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超声HD-flow显像诊断胎儿DA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0)、73.3%(11/15)、69.2% (9/13)、91.6% (11/12);CDF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 (9/11)、57.9%(11/19)、52.9%(9/17)、84.6%(11/13).结论 超声HD-flow显像技术诊断胎儿DA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武超;张志坤;王玲红;刘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磷脂酰肌醇3激酶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在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T2DM)模型糖脂代谢情况以及骨骼肌、肝脏、胰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变化,探讨该模型的特征.方法 10只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5只.T2DM模型组用高脂高糖饲料(蔗糖37%、猪油10%、胆固醇2%、普通饲料51%)喂养,11个月初腹腔注射STZ 100 mg/kg,1周后重复1次;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同时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两组实验期为12个月.检测两组动物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情况,并检测骨骼肌、肝脏及胰腺组织PI3-K及GLUT4的表达水平.结果 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后模型组小型猪FPG、FINS、HOMA-IR、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注射STZ后,模型组动物FP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mol/L:11.46±1.64比4.64±0.47),FIN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μU/mL:6.57±0.33比8.11±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骨骼肌、肝脏及胰腺组织PI3-K、GLUT4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骨骼肌:PI3-K为(6.55±1.81)%比(13.16±3.66)%,GLUT4为(42.34±10.62)%比(116.10±15.57)%,肝脏:PI3-K为(6.79±1.73)%比(14.17±3.73)%,GLUT4为(40.35±16.81)%比(126.17±13.73)%,胰腺:PI3-K为(5.71±1.51)%比(10.39±2.57)%,GLUT4为(38.90±16.69)%比(73.41±16.39)%,P<0.05或P<0.01].结论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STZ多次注射可以成功诱导巴马小型猪T2DM模型,模型组小型猪存在明显IR及糖脂代谢紊乱,且模型组骨骼肌、肝脏及胰腺组织PI3-K、GLUT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作者:于健;邹迪莎;叶瑶;谢梦婷;于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瓜氨酸在危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意义

    危重症患者由于存在内脏血流灌注不足、肠黏膜屏障破坏、细菌移位等原因,导致肠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但缺乏有效评估肠道功能及肠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瓜氨酸因其绝大部分在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合成,通过检测血清瓜氨酸浓度可以评估肠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因此,监测血清瓜氨酸浓度可以评估危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及肠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而瓜氨酸作为药理营养素来改善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铮;魏惠平;靳佩;王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冷静”药物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和脱机拔管的影响

    目前临床应用的镇痛镇静药物多存在蓄积效应,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常出现药物依赖、戒断、谵妄等现象,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延长.盐酸右美托咪定(右美)具有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同时可使患者保持觉醒,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通过总结国内外对于右美在ICU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从改善患者谵妄、对呼吸系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右美可以促进ICU术后患者早日脱机拔管,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进而改善预后.但右美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的α2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可能造成突发窦房结停顿、严重心动过缓、潜在房室传导阻滞及QT延长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镇痛镇静药物,并做好监测工作.

    作者:付春;安友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机制及转归

    目的 探讨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机制及其转归.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100 mL静脉滴注(静滴,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3、7d取血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血小板计数(PLT)、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氧合指数等,并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7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结果 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 d 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和7d血必净组PCT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患者入院时CRP、Lac、PLT、SCr、PT、TT、INR、D-二聚体、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d和7d血必净组CRP、SCr、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 d:CRP (g/L)为28.2±16.5比50.6±16.6,SCr(μmol/L)为90.8±73.6比132.1±51.7,D-二聚体(mg/L)为1.8±0.8比3.0±1.6;治疗后7 d:CRP (g/L)为11.2±5.3比36.2±16.9,SCr(μmol/L)为72.2±25.3比120.3±56.8,D-二聚体(mg/L)为1.2±0.5比2.0±1.1,均P<0.01];治疗后1d和3 d Lac低于对照组(mmol/L:分别为2.4±1.6比4.2±2.3,1.8±0.4比3.0±2.4,均P< 0.05),治疗后7d两组Lac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和7d血必净组PLT(×109/L:治疗后3d为118.4±33.4比97.1±36.1,治疗后7d为151.4±38.1比98.6±40.7)、氧合指数[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后3d为331.6±69.2比273.2±103.9,治疗后7d为364.4±62.2比300.1±105.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5);两组各时间点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d和3d血必净组PT明显低于对照组(s:治疗后1d为15.1±7.1比19.6±8.7,治疗后3d为12.8±1.8比15.3±3.4,均P<0.05),治疗后7d两组PT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d血必净组T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以治疗后7d降低更显著(s:15.8±2.8比17.7±2.3,P< 0.05);治疗后3d血必净组INR明显低于对照组(1.4±0.7比2.2±1.4,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均P>0.05).治疗后7d血必净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分:8.6±1.6比10.0±2.1,P< 0.05);终血必净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73.3% (22/30)比93.3% (28/30),P>0.05].两组患者终住院时间(d:13.8±8.6比15.2±7.1)及住院费用(万元:4.7±3.7比5.0±4.9)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必净可对脓毒症患者起到治疗作用,改善器官功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

    作者:杨立山;韩凤玉;吴嘉荔;袁晓春;马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结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3月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MHD并发AP患者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例)和对照组(7例).两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解痉止痛,抑制胃酸、胰酶分泌,完全胃肠外营养,控制感染等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透析液流速500 mL/min,血流量每周200 mL.观察组给予中药结合HDF治疗:血流速250 ~ 30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置换液流速60~ 100 mL/min,流速及置换方式均按照患者的临床情况选定,每日1次;同时加用中药(基本药物组成:生大黄5 g,地榆10 g,木香10 g,丹参15 g,红花10 g,黄芪15 g,柴胡15 g,白芍12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分2~3次鼻饲.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呕吐、大便不通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分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腹痛、腹胀、呕吐、大便不通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腹痛(d):2.89±1.42比4.65±1.28,腹胀(d):3.03±1.62比5.12±1.69,呕吐(d):3.16±1.76比5.99±3.40,大便不通(d):2.13±1.08比4.33±1.26,血淀粉酶恢复正常(d):5.75±1.91比9.97±2.65,血脂肪酶恢复正常(d):5.18±1.66比7.96±2.84,住院时间(d):10.35±3.06比17.43±6.15,P< 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TNF-α (ng/L):35.12±5.31比65.25±7.48,IL-6 (ng/L):15.55±3.19比48.25±6.15,均P<0.01].结论 中药结合HDF治疗MHD并发AP疗效良好,体现出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作者:李李;李燕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例AMI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首日300 mg,连用3d,72 h后改为100 mg/d)和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首日300 mg,连用3d,72 h后改为75 mg/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低分子肝素钠3 2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共用7d),同时给予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防止心室重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西药治疗.并给予参附注射液10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例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AMI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洪云;刘玲;吴猛;黄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主要应用于传统疗法无法解决的心肺功能支持患者.近年来ECMO在器官捐献及器官移植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ECMO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领域,主要涉及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肝脏移植及肾脏移植等.从对供体移植物的保护到移植前以及移植过程中受者的生命支持,再到移植后各种并发症的抢救,ECMO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被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就ECMO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孙晓叶;沈中阳;康永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心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急性非Q波心梗患者,按其用药情况分成3组:①替罗非班组(30例)只应用替罗非班0.1 μg· kg-1·min-1;②低分子肝素组(30例)只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 100U,每次12h;③两药合用组(30例)治疗中选用替罗非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24 h后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药合用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24 h内胸痛缓解率>70%为100.0%比73.3%、63.3%,心电图缺血改善率为93.3%比70.0%、46.7%,心肌酶指标下降率为90.0%比66.7%、50.0%,均P<0.05),并且未发现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非Q波心梗有效,治疗效果较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更佳.

    作者:徐学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鹿精龙芪汤对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中药鹿精龙芪汤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计数(WBC)减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衡水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60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WBC减少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2HRZE/4HR治疗方案(H为雷米封300 mg、R为利福平300mg、Z为吡嗪酰胺1 500 mg、E为乙胺丁醇750 mg,均每日1次),入组后对照组停用R,继续HZE治疗,不使用鹿精龙芪汤;观察组停用R,继续HZE治疗,同时加用鹿精龙芪汤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各组WBC变化.结果 观察组WB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09/L:5.340±0.004比3.45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精龙芪汤能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WBC减少.

    作者:吴玲焕;张袆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各型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急性、亚急性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亚急性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出150例并分为3组,一组患者采取血浆置换(PE)疗法,另一组患者采取双重血浆吸附(DPMAS)疗法,第3组患者采取PE联合DPMAS治疗.3组均治疗3次后比较临床疗效和肝功能.结果 单用PE和DPMAS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0% (28/50)比58.0% (29/50),P>0.05],而PE联合DPMAS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PE和DPMAS组[90.0% (45/50)比56.0% (28/50)、58.0% (29/50),均P<0.05];单用PE和DPMAS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E联合DPMAS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单用PE和DPMAS两组明显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U/L):121.5±110.2比143.2±126.5、147.3±122.7,天冬氨酸转氨酶(AST,U/L):172.5±146.8比193.6±170.2、189.2±171.5,总胆红素(TBil,μmol/L).277.3±112.4比301.3±132.7、297.4±134.5,白蛋白(Alb,g/L):22.3±2.5比36.7±3.7、35.6±3.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2.7±17.5)%比(57.8±25.4)%、(55.2±25.6)%,均P<0.05].结论 PE与DMPAS对治疗急性、亚急性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如果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段志文;武杨屏;范晶华;李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腹内高压(IAH)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行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72例,以腹腔内压力(IAP)分组,≥12 mmHg(1 mmHg=0.133 kPa)为IAH组,IAP< 12 mmHg为对照组,每组36例.收集术前患者性别、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术前腹水量(术中开腹后即刻测量);术中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入红细胞及血浆量;术后1d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乳酸及胆汁引流量;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胆漏、腹腔感染、有无休克)、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滞留时间、转归等临床资料,分析发生IAH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ICU滞留时间及滞留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IAH组MELD评分(分:18.4±9.3比13.3±6.9)、既往腹部手术史例数(12例比4例)、术前腹水量[L:2.0(0~10.0)比0.5(0~5.0)]、术后腹腔感染例数(6例比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腹部手术史[优势比(OR)值=5.17,95%可信区间(95%CI)=1.390~19.190,P=0.01]和术前腹水量(OR=1.00,95%CI=1.000 ~ 1.009,P=0.02)为肝移植术后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AH组患者ICU滞留时间为5d,对照组为2d;IAH组ICU滞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Rank检验,X2=17.85,P=0.00).IAH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11.1%(4/36)比2.8% (1/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IAH发生率较高,应高度关注高危患者IAP变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缩短IAH患者ICU滞留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兴强;刘懿禾;王卫利;李娜;沈中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不同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培训模式在手术室心肺脑复苏(CPCR)培训中的效果,探讨新模式的意义.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手术室进行CPCR培训的28名护理人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名.对照组护理人员使用常规的CPCR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研究组护理人员使用改革后的CPCR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在培训完成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研究组护理人员医护配合默契程度评分(分:8.25±1.75比5.02±1.13)、护士应急能力评分(分:8.45±1.55比4.25±1.23)、护士自信心评分(分:8.52±1.48比5.08±1.04)及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评分(分:8.52±1.42比4.23±1.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CPCR培训的过程中,使用改革后的培训方法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提高医护配合默契程度、护士应急能力、护士自信心及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丽;徐粤新;张国飞;喻胜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1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0例确诊为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用14d.同时选取本院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监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的变化;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GCS、GSH-Px和CA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抗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γ-GCS、GSH-Px、C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以观察组治疗后14 d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NIHSS评分(分):6.18±0.36比11.27±1.26,γ-GCS (ng/L):91.72±30.29比67.51±23.96,GSH-Px(mg/L):202.25±55.80比185.25±49.93,CAT(kU/L):230.25±81.29比200.38±72.78;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与γ-GCS、GSH-Px和CAT呈显著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696、-0.549、-0.427,P值分别为0.000、0.001、0.015;治疗后r值分别为-0.435、-0.452、-0.406,P值分别为0.011、0.009、0.037).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能与上调γ-GCS、GSH-Px和CAT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卢志刚;刘芸;方家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腺苷A2a受体介导人参皂苷Rb1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血流量

    目的 探讨腺苷A2a受体是否介导了人参皂苷Rb1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为人参皂苷Rb1的脑保护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组、人参皂苷Rb1 +A2a受体拮抗剂组、A2a受体拮抗剂对照组5组,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大鼠脑I/R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b1组在制模后即刻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 (40 mg/kg);人参皂苷Rb1 +A2a受体拮抗剂组在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A2a受体拮抗剂CSC(0.01 mg/kg),制模后即刻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 (40 mg/kg);A2a受体拮抗剂对照组只在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A2a受体拮抗剂CSC(0.01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于制模后即刻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6只大鼠于脑I/R损伤后24h进行行为学评分,并测量局部血流量,断头取脑组织测量脑梗死体积;另6只大鼠处死后取大脑皮质,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1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分:1(1~2)比3(2~4)、3(2~4),均P<0.05],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多(L/min:223.25±67.15比127.23±64.16、125.75±57.65,均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24.73±8.29)%比(63.72±8.81)%、(65.13±7.92)%,均p<0.05],MDA含量明显减少(U/mg:15.16±5.89比30.35±5.78、28.65±9.12,均P< 0.05),SOD活性明显增加(nmol/mg:125.19±12.39比92.42±9.82、89.59±10.85,均P<0.05).与人参皂苷Rb1组相比,人参皂苷Rb1+A2a受体拮抗剂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分:3(2~4)比1(1~2),P<0.05],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减少(L/min:181.35±61.33比223.25±67.15,P< 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40.25±9.14)%比(24.73±8.29)%,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U/mg:25.38±6.78比15.16±5.89,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nmol/mg:95.61±13.12比125.19±12.39,P< 0.05).A2a受体拮抗剂对照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苷A2a受体可能介导了人参皂苷Rb1对脑I/R损伤大鼠脑血流量的增加,为人参皂苷Rb1的脑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作者:戴勤学;张荣;张民远;王雷雷;耿武军;王均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心肌炎1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1例重症急性心肌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3岁,因“胸闷胸痛6d,加重伴呼吸困难2d”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感冒,出现头痛、发热、咳嗽、咳白色黏痰,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后发热减退.6d前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气短乏力;2d前患者胸闷胸痛加重,伴明显喘息、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肌钙蛋白>50 μg/L,X线胸片示:双下肺感染,以右下肺明显.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心收缩功能正常.遂到本院就诊,门诊以“重症心肌炎”收入冠心病重症加强治疗病房(CCU).入院症见:精神萎靡、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动则加重,伴乏力倦怠、舌质黯红、苔少、脉细数.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病史.体检:体温36.5℃,脉搏128次/min,呼吸频率28次/min,血压105/6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端坐呼吸,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18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靳文学;乔秀兰;邹演梅;何德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时机选择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机选择.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人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伤后2、6、12h治疗组,每组30例.各治疗组患者均给予七叶皂苷钠和亚低温治疗,观察各治疗组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甘氨酸、牛黄酸含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3组入院ld、7d谷氨酸、甘氨酸、牛黄酸含量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均于入院7d达到低值[谷氨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130.31±35.63比550.12±101.28,伤后6h治疗组为301.06±97.46比723.16±152.71,伤后12 h治疗组为615.73±180.59比916.20±268.39;甘氨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512.03±120.10比1 152.10±320.12,伤后6h治疗组为732.16±180.19比1 367.16±330.26,伤后12h治疗组为872.10±291.03比1 462.30±403.02;牛黄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423.15±105.10比1 320.35±213.02,伤后6h组为820.51±210.42比1 410.25±312.05,伤后12 h治疗组为942.03±238.51比1 645.20±450.18].伤后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后30 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术前30 min降低;伤后6h治疗组、1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后30 rmin HR均较术前升高;MAP均较术前降低;伤后6h、12h治疗组术前30 min HR均明显低于伤后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后30 min HR均明显高于伤后2h治疗组;伤后2h治疗组MAP均优于伤后6h治疗组、12h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伤后2h治疗组无致残和死亡患者出现;伤后6h治疗组发生1例致残;伤后12h治疗组2例致残,1例死亡;随着时间延长,死残率明显升高,伤后12h治疗组明显高于伤后2h治疗组和伤后6h治疗组[10.0% (2/30)比0、3.3% (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够保持有效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治疗时间越早越好.

    作者:祝晨;何煜舟;石莹;王灵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青陈合剂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青陈合剂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虚气滞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青陈合剂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青陈合剂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青陈合剂(由青皮、陈皮、枳壳、茯苓、六神曲、焦山楂、荷叶组成)20 mL口服或鼻饲,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 d观察两组胃肠功能障碍积分、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二胺氧化酶(DAO)、胃动素(MTL),并评价肠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青陈合剂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分:7d为3.8±1.7比4.3±1.5,P>0.05;14 d为2.2±1.4比3.5±1.2,P<0.05);两组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青陈合剂组腹内压和APACHEⅡ评分治疗后7d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内压(mmHg,1 mmHg=0.133 kPa):10.8±5.5比12.1±6.3;APACHEⅡ评分(分):13.9±4.8比15.8±4.7,均P>0.05],治疗后14 d腹内压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内压(mmHg):7.5±3.9比10.6±4.2,APACHEⅡ评分(分):10.9±3.5比13.2±4.6,均P<0.05];青陈合剂组治疗后7d、14 d中医证候积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 d:12.5±5.1比15.2±4.9,14 d:6.2±2.7比10.9±4.5,均P<0.05).治疗后14 d两组血清IL-6、DAO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青陈合剂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IL-6 (ng/L):54.9±18.6比86.1±20.4,DAO(μg/L):59.8±32.4比94.7±54.1,MTL (ng/L):262.1±90.4比227.4±96.7,均P<0.05].青陈合剂组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效率[47.4% (18/38)比23.5% (8/34)]和总有效率[86.9% (33/38)比64.7% (22/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青陈合剂可进一步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腹内压和APACHEⅡ评分,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调整胃肠动力相关.

    作者:吴同启;代君;朱维娜;乔丽君;孙明霞;傅元冬;陈畅泉;周媛媛;王克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

    目的 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60例,按照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 共有60例患者入选,其中50% (30/6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容易误诊漏诊,其发病至确诊需就诊2次及以上的比例显著增加[43.3% (13/30)比73.3%(22/30),P<0.05],发病至确诊的时间显著延长[d:5.5(1.0~ 20.0)比9.0(1.0 ~ 60.0),P<0.05].糖尿病组患者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比例较非糖尿病组显著增加[53.3% (16/30)比16.7% (5/30),P<0.01].糖尿病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0.85(0.50~0.98)比0.89(0.77~ 0.97)],其发热持续时间(d:21±15比13±7)、住院费用[万元:2.4(0.8~18.0)比1.6(0.4~7.8)]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结论 糖尿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时容易误诊漏诊,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尤其多见于糖尿病者.

    作者:杜兰芳;刘桂花;田兆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接受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将黄淮学院附属医院343例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植入雷帕霉素DES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72例)和对照组(171例).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和吡格列酮,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与通心络胶囊相同规格等量的安慰剂胶囊和吡格列酮,治疗周期均为12个月.两组于PCI术后随访12个月并于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1年后ISR率和相关参数,随访期间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343例使用Firebird或Cypher支架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复发心绞痛[AP:4.65% (8/172)比9.94%(17/171)]、急性心肌梗死[AMI:1.16%(2/172)比2.92%(5/171)]、心力衰竭[HF:1.74%(3/172)比5.26%(9/171)]和MACE发生率[4.65% (8/172)比10.53%(18/17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介入后1年观察组直径狭窄率[(10.21±10.42)%比(25.93±11.74)%]、晚期管腔丢失[LLL(mm):0.21±0.17比0.45±0.24]和ISR率[2.33% (4/172)比8.19%(14/17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小管腔内径(ML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mm:2.81±0.41比2.46±0.37,P<0.05).两组患者介入后当日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均较介入前显著升高,一氧化氮(NO)较介入前显著降低(均P< 0.05);两组患者介入后3个月、9个月CD62p、CD63p、GP 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和ET-1较介入后当日显著降低,NO较介入后当日显著升高(均P<0.05),9个月CD62p、CD63p、GP 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和ET-1较介入后3个月显著降低,NO则显著升高(均P< 0.05).观察组介入后3个月、9个月CD62p、CD63p、GP 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和ET-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个月:CD62p为(7.1±1.3)%比(11.7±1.1)%,CD63p为(3.1±0.4)%比(4.3±0.4)%,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为(14.6±5.1)%比(29.6±6.1)%,vWF为(103.7±11.3)%比(134.6±12.7)%,ET-1(ng/L)为61.4±4.3比80.3±6.3;9个月:CD62p为(4.6±1.4)%比(6.9±1.1)%,CD63p为(2.6±0.4)%比(3.4±0.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为(9.5±6.3)%比(19.7±5.3)%,vWF为(89.7±12.6)%比(102.6±12.9)%,ET-1(ng/L)为55.4±5.2比65.4±6.3,P< 0.05或P<0.01],NO(μmol/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个月为70.2±9.7比64.3±9.2,9个月为78.8±9.4比70.1±9.4,均P< 0.05).随访期间使用Firebird和Cypher者AP、AMI、ISR发生率和L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吡格列酮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PCI植入雷帕霉素DES患者ISR和MACE的发生率,并具有远期效果;国产Firebird支架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铁骊;潘胜军;张小方;李丽蓉;钱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