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文奇;李一帆;张大威

关键词:人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脊髓损伤;SCI模型组:采用改良的Allen撞击法复制SCI模型,术后不予以治疗;甲泼尼龙组:SCI术后静脉推注(静推)大剂量甲泼尼龙(30 mg/kg)冲击治疗,4 h后重复1次,此后静推甲泼尼龙30 mg/kg,每日2次,共3 d;人参+BMSCs组:SCI术后服用人参超微粉碎颗粒300 mg/kg,每日2次,共20 d,伤后7 d于损伤处移植大鼠BMSCs 5μL,浓度为1×107个/μL。各实验组定时观察行为学改变(BBB评分),术后30 d在镀银染色下观察脊髓组织学的变化,并检测大鼠神经电生理感觉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术后双后肢均出现暂时性活动迟缓,7 d后功能恢复接近正常。SCI模型组伤后出现双后肢瘫痪,而甲泼尼龙组与人参+BMSCs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以人参+BMSCs组恢复较为明显,达到假手术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SCI模型组术后不同时间点BBB评分均明显降低;与SCI模型组比较,甲泼尼龙组和人参+BMSCs组BBB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以人参+BMSCs组升高更显著(均P<0.05),两组术后12 d开始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分:5.23±1.22比3.61±1.03,P<0.05)。脊髓组织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脊髓组织结构完整,神经元在灰质中分布均匀,可见大量密集分布的银染阳性神经纤维,相互平行,规则排列;SCI模型组可见组织结构不完整,损伤区灰、白质缺损明显;甲泼尼龙组和人参+BMSCs组组织坏死程度较SCI模型组有所减轻。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SCI模型组已失去正常波形;甲泼尼龙组和人参+BMSCs组治疗后SEP与MEP潜伏期均较SCI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缩短,峰-峰值均较SCI模型组有显著增加,其中人参+BMSCs组的变化优于甲泼尼龙组〔SEP:潜伏期(ms):3.31±0.36比4.66±0.33,峰-峰值(mV):0.10±0.01比0.05±0.01, MEP:潜伏期(ms):3.40±0.13比4.24±0.31,峰-峰值(mV):41.12±0.56比16.46±2.83,均P<0.05〕。结论人参+BMSCs移植联合治疗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的恢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在各种数据库中文献的查询方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年开始加入万方数据。杂志历年文章的电子版内容可到万方医学网或万方数据上进行查询或下载,万方医学网网址:www.med.wangfangdata.com.cn;万方数据网址:www.wangfangdata.com.cn。也可到本刊网站查阅电子版杂志。万方医学网查询方法:①进入万方医学网主页www.med.wangfangdata.com.cn,在网页上端选择“期刊导航”字段;②在新网页中输入刊名或ISSN、CN号后选择“中国期刊”字段并点击期刊搜索;③在新页面中点击期刊链接后则可进入期刊主页;④在期刊主页中可按年、期检索杂志内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是否可以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撤机。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因细菌感染诱发AECOPD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每日取静脉血监测PCT水平,自主呼吸试验(SBT)耐受良好者予以撤机拔管。撤机后密切观察48 h,以首次脱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PCT水平。结果共入选52例患者,脱机成功组38例,失败组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功组和失败组入院时PCT水平(μg/L)无显著差异(分别为5.33±1.35和5.37±1.34),撤机时PCT水平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37±0.39和1.74±0.42),且成功组PCT水平明显低于失败组(t=2.971,P=0.005)。结论 PCT可以作为一项撤机指标,用来指导AECOPD患者撤机时间的选择。

    作者:苏华田;吴笛;刘长江;赵斌;佟鑫;赵佳媛;李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本刊对图表的要求

    作者投稿时,原稿中若有图表,每幅图表应紧随文字叙述之后排。每幅图表应冠有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不宜过大,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使用其他刊物的原图表,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表的书面材料。电子版投稿中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本刊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名,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CT、MRI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再次荣获“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再次荣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综合性的科学评价中心,是集科研、人才培养和评价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中介性实体机构。中心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图书情报研究所、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单位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组建而成,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抢救高龄老人氟乙酰胺中毒1例体会

    救治1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81岁,因自服氟乙酰胺中毒后出现昏迷,持续抽搐,两眼上翻,口、鼻、耳出血,二便失禁,在当地医院未进行特殊处理。入院时脉搏(P)144次/min,呼吸频率(RR)44次/min,血压119/78 mmHg(1 mmHg=0.133 kPa),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2 mm,右侧瞳孔7 mm,对光反射消失。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分析:pH值6.94,氧分压(PaO2)72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37 mmHg;乳酸15 mmol/L,白细胞计数(WBC)26.3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8,淋巴细胞比例0.25,单核细胞1.14×109/L,丙氨酸转氨酶(ALT)11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77 U/L,乳酸脱氢酶10.27μmol · s-1· L-1,血尿酸812μmol/L,血糖12.51 mmol/L,血钠、血氯、血钙均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82.3 s,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癫痫持续状态。

    作者:吴克艳;刘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疗风险小化的县区级医院抢救策略

    目的:探讨县区级医院医疗风险小化的抢救策略及相关管理要点。方法从临床实际出发,通过归纳、总结、整理方法,分析区县医院医疗风险小化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合理有效的临床医疗运作流程,及时进行必要的紧急初始检查,掌握不同危急情况下的抢救程序,及时会诊,遵循新治疗用药指南或专家共识,端正治疗动机、大化治疗效果,边治边诊,医患沟通到位、医疗文书记录要及时,有步骤地提高危重和疑难疾病诊治能力,及时纠正错误和失误、及时有效进行危机公关等。

    作者:梁启军;邓斌;邱友民;郭忠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超敏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急诊内科常见的急症[1],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但在临床上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对有机磷农药特别敏感的患者,服毒后迅速出现难治性休克、呼吸衰竭(呼衰)、昏迷、严重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不全,这类患者病死率高,休克时间长,纠正困难,纠正后仍需长时间使用升压药物维持,称之为超敏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本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AOPP患者892例,其中超敏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发病率6.28%,治愈率81.82%,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甄国栋;李振富;陈明玉;杜中杰;李振翮;赵连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阿维菌素中毒19例临床治疗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药中毒频频发生,且种类多、成分复杂,给临床医生救治中毒病例带来一定的困难。阿维菌素中毒即是其中的一种新型的农药中毒。本院2011年至2013年10月共收治阿维菌素急性中毒患者19例,经过积极救治,全部成功治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彩侠;杨一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胞质型磷脂酶A2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胞质型磷脂酶A2α(cPLA2α)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5例,重度组26例,极重度组24例,以同期90例肺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cPLA2α水平;用酶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代谢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COPD各组血清cPLA2α和血UA水平均显著升高;随着COPD分级严重程度加重,COPD轻、中、重、极重度组患者cPLA2α、UA水平逐渐升高、NOx水平逐渐下降〔cPLA2α(ng/L):125.60±8.17、155.20±6.42、190.20±9.32、255.80±11.28比88.50±7.99,UA(μmol/L):381.23±32.22、434.95±87.71、464.81±52.65、487.45±82.61比241.95±52.33,NOx(μmol/L):59.90±17.52、45.60±6.17、38.20±4.08、25.70±3.04比74.90±18.31,均P<0.05〕。不同严重程度COPD各组间血cPLA2α和血清NO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PLA2α和NOx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s=-0.798,P=0.013)。结论联合检测血中cPLA2α和NOx可诊断COPD严重程度,cPLA2α可以作为COPD分级的新靶标。

    作者:雒云祥;吴瑞萍;程红颖;张睿华;刘凤娟;路小燕;孙莉姬;闫晓林;汲海燕;宋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本刊关于临床试验和伦理的一般要求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清半夏中毒昏迷抢救成功1例

    半夏有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外用可消肿止痛。因其毒性较大,多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而在制半夏的中毒报道中尚无清半夏中毒的相关资料[1-4]。

    作者:王献龙;陈霞;冉凤;李丹;刘军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在甲状腺微小癌(TM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以甲状腺占位病变收住入院的患者,利用常规二维超声筛查出直径≤10 mm的162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分别利用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进行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照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对TM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良性结节118个,恶性结节44个。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诊断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敏感度:88.64%(39/44)、90.91%(40/44)、95.45%(42/44)比81.82%(36/44),特异度:91.53%(108/118)、92.37%(109/118)、95.76%(113/118)比85.59%(101/118),准确率:90.74%(147/162)、91.97%(149/162)、93.26%(151/162)比84.56(137/162),阳性预测值:79.59%(39/49)、81.63%(40/49)、83.67%(41/49)比67.92%(36/53),阴性预测值:95.58(108/113)、96.46%(109/113)、97.35%(110/113)比92.66%(101/109),均P<0.05〕。结论在对TMC的诊断上,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使用效果佳。

    作者:蒋殿虎;温浩茂;刘世强;陆培明;朱文雁;江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年第21卷关键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本刊对来稿的一般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要求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应特别注意对研究过程和方法陈述的严谨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文字表述的流畅性。来稿需经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所在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附带版权转让协议)可在本刊编辑部索取。推荐信应证明稿件内容和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科研论文一般具有职务作品的属性。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原创性研究论文,本刊要求稿件推荐信须由享有该研究知识产权的单位(即科研立项单位、病例资料所在单位)出具;多中心研究的推荐信可由作为该项研究主持者的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所在单位出具。述评、综述、论坛类稿件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ALI/ARDS机械通气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为主方的中医辨证治疗〔组成:黄芪15 g,党参15 g,当归10 g,厚朴10 g,陈皮10 g,青皮10 g,桃仁10 g,白芍12 g,赤芍12 g,枳实6 g,蒲公英30 g,炒莱菔子30 g,谷芽20 g,麦芽20 g,芒硝9 g(冲化),大黄10 g(后下)〕,每日1剂,共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18 d腹内压(IAP)、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AP、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治疗后IAP与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18 d低,且以中西医结合组的降低更显著〔IAP(mmHg,1 mmHg=0.133 kPa):0.91±0.69比2.08±0.92,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分):48.33±10.41比88.33±20.21,均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中毒性肠麻痹、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出血:16.7%(8/48)比39.6%(19/48),中毒性肠麻痹:16.7%(8/48)比43.8%(21/48),腹胀:10.4%(5/48)比37.5%(18/48),腹泻:6.3%(3/48)比33.3%(16/48),均P<0.05〕。结论大承气汤辨证疗法可有效减少ALI/ARDS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宏飞;王勇强;李寅;高红梅;陈洁;伊学军;常文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灵芝多糖对失血性休克兔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失血性休克兔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复苏再灌注组(NS组)和GLP复苏再灌注组(GLP组)。股动脉放血10 min内使平均动脉血压(MAP)降至30~40 mmHg(1 mmHg=0.133 kPa)制备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维持40 min后给予抗休克治疗,NS组快速回输自体血及静脉滴注(静滴)2倍失血量的生理盐水,GLP组除用GLP代替生理盐水外,其他处理同NS组。假手术组仅给予插管并维持血压测定状态,不进行放血及复苏过程。3组分别于休克前(S0)、休克40 min(S40)及复苏再灌注40 min(R40)和90 min(R90)观察血中TNF-α含量及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数。于R90时检测血清内毒素及肠黏膜TNF-α含量;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肠黏膜损伤评分(Chiu)。结果①3组动物S0时血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随时间延长,NS组和GLP组R40和R90时血液细菌培养阳性动物数逐渐增加,说明细菌移位增加,但GLP组R40和R90时血液细菌培养阳性动物数明显少于同期NS组水平(只:R40时2比4,R90时4比6,均P<0.05);血液中细菌以大肠杆菌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肠球菌、嗜酸乳杆菌、葡萄球菌等。R90时,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和GLP组血浆内毒水平均明显升高(kU/L:1.823±0.963、1.361±0.529比0.064±0.036,均P<0.05)。②光镜下,NS组肠绒毛水肿,上皮层下间隙增宽,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GLP组肠黏膜损伤较NS组明显减轻;GLP组和NS组Chiu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而GLP组较NS组明显降低(分:1.44±0.64比3.79±1.23,P<0.05)。③NS组和GLP组血中TNF-α含量随缺血/再灌注(I/R)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于R90时达峰值,且均明显高于同期假手术组,而GLP组较NS组明显降低〔吸光度(A)值:33.350±7.950比85.080±4.330,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和GLP组肠黏膜TNF-α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GLP组含量明显低于NS组(A值:96.38±8.59比167.73±12.32,P<0.05)。结论 GLP对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救治过程中肠黏膜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且可能与拮抗TNF-α释放有关。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规范化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呃逆)的临床疗效,并寻求其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各科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3例。观察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遵循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法则,选取膻中、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穴(双)行针灸治疗,每次留针20 min,针灸治疗结束5 min后,于双侧足三里穴各注射胃复安1 mL,每日1次;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肌肉注射胃复安10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后3 d、5 d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5、7d呃逆发生频率和呃逆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d、5d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 d:88.4%(38/43)比51.2%(22/43);治疗后5 d:95.3%(41/43)比62.8%(27/43),均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治疗后呃逆发生频率逐渐降低,呃逆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治疗后7d为低,且以观察组的变化更显著〔呃逆发生频率(次/d):0.57±0.08比2.04±1.78;呃逆持续时间(min/次):1.07±0.68比9.23±5.69,均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西医治疗者。

    作者:牛相来;周伟;方丽娜;马军虎;雷华;景福泉;周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裘昌林主任运用“中西医结合9日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裘昌林主任是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从事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研究治疗40余年,对周围性面瘫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提倡用“中西医结合9日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眼斜,其起病突然,常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蹙额、皱眉、露齿、鼓腮、闭目等动作困难,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部分患者初起可伴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临床可将此病分为3期:急性期(发病1~7 d)、静止期(发病8~14 d)和恢复期(发病15 d以上),神经损伤后数小时内,神经元胞体、轴突、髓鞘、末梢感受器等将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损伤的轴突胞体肿大、尼氏体溶解、轴浆内细胞器肿胀溶解、微管微丝断裂,随时间延长损伤加剧[1],所以急性期的正确有效治疗对面瘫的预后非常重要,而延迟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差,后遗症越明显,虽然也能改善症状,但完全治愈比较困难,原因是单侧面神经因非特异性感染造成长期水肿、压迫,神经纤维的损伤脱髓鞘病变已经不可逆[2]。裘老运用“中西医结合9日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非常满意,能在1周左右快速治愈。笔者总结了裘老的方案,现对此方案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汇报如下。

    作者:蒋旭宏;裘昌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