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平;夏雪荣;胡秀越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SAR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方法对照组,每组各14例.两组均予抗SARS西医常规治疗,如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免疫增强剂、无创呼吸机等.治疗组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用生物场效应仪进行药物筛选并给予治疗,如穿琥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护肺清痧饮,解毒止痛胶囊、逐饮散结胶囊、清痧灵喷剂等.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恢复、X线胸片阴影吸收、血氧饱和度恢复等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组激素用量平均(699.29±111.66)mg,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1 257.14±247.90)mg(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SARS能显著减少激素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志军;鲍凤和;李庆;王炳伸;李银平;王今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病例:2002年6月-2003年3月住院的眩晕患者中随机选择88例,分为血塞通和纳洛酮治疗组及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及脑梗死,并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作者:钱海凌;莫霄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功能的机制.方法:将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在同等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300 mg,1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1明显下降[(152.60±11.54)ng/L比(106.98±12.44)ng/L,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147.65±9.78)ng/L比(142.60±11.36)ng/L,P>0.05].结论:葛根素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ET-1的产生、改善心肌供血而实现的.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8年10月起,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急腹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51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见一侧附件区有3~5 cm大小包块,部分患者子宫直肠窝有液平,有腹痛,但无腹腔内活动性出血.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常规检测正常,均自愿采用保守治疗.
作者:胡秀平;夏雪荣;胡秀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在救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过程中发现,SARS的爆发会让人感到紧张和恐惧,产生对环境的失控和不确定感,从而破坏其心理安宁,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行为的应激反应.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了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坚定信念,消除恐惧,给予人文关怀,起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民;梁俊芮;杨红梅;陈素荣;张英英;胡美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广安门医院医疗队于2003年5月11日在北京胸科医院三病区参加救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救治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辉;花宝金;汪卫东;邹金盘;李光熙;卢建新;李宁;崔炳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对77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或单纯西药治疗的SARS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组37例全部恢复正常出院;西医组40例死亡1例,39例恢复正常出院.西医组急性期27例治疗7 d后T淋巴细胞CD+4由(497±262)个/μl下降到(377±190)个/μl,而中西医组24例T淋巴细胞CD+4由(584±440)个/μl上升到(662±316)个/μl,差异显著(P<0.05).西医组6例急性期平均X线胸片基本吸收时间为(18.4±8.2)d,比中西医组22例(16.2±8.8)d慢约2 d.西医组11例由重型转为轻型平均时间为(10.9±3.4)d,比中西医组12例(9.3±3.8)d慢约1 d.西医组20例平均激素总用量为(1 325±623)mg,略少于中西医组15例平均(1 400±685)mg;第一次减量平均时间西医组为(8.1±3.8)d,比中西医组平均(6.4±3.7)d长2 d,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西结合治疗能加快患者免疫功能恢复,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缩短激素使用时间,加速患者的恢复.
作者:赵春惠;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扬宇;郭新会;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美国每年有近70万人发生脑卒中[1],神经科医师每日要诊治许多急性中枢缺血的病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在过去几年中发展很快,已有一些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公认方案,其他大有希望的方法正在实践中,负责治疗卒中的神经科医师在严格遵守现行诊疗标准的前提下正对其进行不断改进.
作者:王永利;祝兆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V-ADL)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例严重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通过改变控制通气呼吸频率和吸入气氧分压调节过度通气水平,使每种通气水平维持稳定15 min后,均测定SjvO2、A-VDO2以及V-ADL.结果: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10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200~250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从30 mm Hg降至25 mm Hg时,可使SjvO2明显降低,A-VDO2明显升高,但PaO2200~250 mm Hg与PaO2100~150 mm Hg相比,SjvO2的绝对值均明显较高,A-VDO2绝对值明显较低.与基础值相比,PaO2100~150 mm Hg、PaCO2 30 mm Hg及25 mm Hg和PaO2200~250 mm Hg、PaCO2 25 mm Hg时V-ADL均明显升高.结论:较高氧合(PaO2200~250 mm Hg)和中度过度通气(PaCO2 30 mm Hg)对脑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是严重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过度通气的佳匹配方式.
作者:程明华;姚咏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0-2002年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983例上尿路结石,总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983例上尿路结石(输尿管开口以上)诊断根据全国第四次结石会议制订的标准,并经腹部X线平片和B超确诊.同时进行静脉造影.
作者:刘志亮;李占清;李日清;张志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医药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22日-2003年5月30日入院的71例SARS患者中医药介入治疗结果,其中中医药介入全程治疗36例,后期康复治疗35例.根据病变及病程,将SARS分为3期按中药辨证方、中药针剂、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①发热期治法为清肺解毒,凉血行气,透邪外达;方用抗炎Ⅰ号方、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天龙茶袋泡剂(我院制剂).②喘憋期治法为清热平喘,透营败毒,宣通疫浊;方用抗炎Ⅱ号方、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③恢复期治法为清化余毒,益气养阴,调补肺脾;方用抗炎Ⅲ号方、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天龙喘咳灵胶囊(我院制剂).结果:71例SARS患者住院天数9~78 d,平均(27.1±14.4)d;临床治愈70例,治愈率为98.6%;死亡1例,病死率1.4%.所有患者发病初期均发热,入院前发热天数(6.3±5.5)d,体温37.3~40.5 ℃, 其中39 ℃以上者78.5%,入院退热天数1~15 d,平均(5.7±3.4)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显著,且时间较早,重症患者病死率低.应强化对患者个体化辨证治疗,早用清气清营之品,解热为先.
作者:潘俊辉;杨辉;喻清和;王峰;邱志楠;钟淑卿;曾庆恩;钟南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内外科救治对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其病死原因的影响.方法:将201例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中脏腑阳闭证或阴闭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103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中脏腑阳闭证用通腑醒神胶囊、脑脉Ⅱ号胶囊、清开灵注射液;中脏腑阴闭证用通腑醒神胶囊、脑脉Ⅰ号胶囊和川芎嗪注射液)及基础治疗;对照组9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西医治疗和基础治疗.疗程均28 d,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并发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结果:治疗组发生并发症54例,对照组75例(χ2=11.38,P<0.01).术后1周内死亡治疗组5例,对照组6例(P>0.05);7~28 d死亡治疗组5例,对照组17例(χ2=8.04,P<0.01);死于肺部感染治疗组共5例,对照组共13例(χ2=4.36,P<0.05).1周内死因主要为脑出血,7~28 d主要为肺部感染.结论: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降低病死率可能与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减少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部感染有关.
作者:卢明;黄燕;杜宝新;梁伟雄;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利用急诊初诊SARS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构建证候四诊指标信息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统计61例急诊SARS患者的中医证型情况.结果:61例急诊SARS患者,初诊的中医证候四诊指标聚类主要为疫毒侵袭、卫气同病和毒蕴肺胃、湿浊阻遏两型.其中疫毒侵袭、卫气同病占77.05%(47例),毒蕴肺胃、湿浊阻遏型占22.95%(14例).结论:SARS中医病名属温疫,为感受时邪疫毒所致;早期疫毒侵袭上中二焦,以卫气同病和毒蕴肺胃、湿浊阻遏多见;治疗以疏表清里、卫气同治以及芳香宣化、分消走泄为法.
作者:罗翌;欧爱华;严夏;刘涛;李际强;华荣;钟世杰;方统念;奚小土;叶烨;张宏业;韩凡;范彩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67岁,2003年4月20日入院.该患者因陪护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丈夫(已死亡)后,出现发热、干咳,体温38 ℃,自觉头痛、神疲乏力,饮食、睡眠差,无鼻塞、流涕、咽痛,偶咳少量白痰.
作者:杨兆庚;孙亚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0年2月-2002年3月,我院共收治颈部大血管损伤15例,现就其诊治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王雄;季巧金;胡铭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也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IAP),它是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传播途径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菌为SARS病毒[1-6].我市于2003年4月20日由输入病例造成传播,5月20日部分病例转入新建的收治该病的定点医院海河医院.现就我院管理和医治了三病区14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祝兆林;王昕明;夏欣华;宋淑萍;张丽红;郝燕杰;孙艳玲;赵惠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行组方研制的肾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肾病专科门诊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青霉素80×104 U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周;有水肿、高血压者给予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肾康胶囊组在青霉素、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肾康胶囊(由茯苓、泽泻、茅根、蝼蛄、鳖甲、肾炎草、生大黄等组成),每次5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体质量、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1 h尿红细胞排泄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钾和钠的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及1 h尿红细胞排泄率随访6周.结果:肾康胶囊能显著减轻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用药2周后由(267±162)mg/24 h降到(148±110)mg/24 h,P<0.05]及1 h尿红细胞排泄率[用药2周后由(46±7)×104/h降到(11±6)×104/h,P<0.05;用药6周肾康胶囊组(5±3)×104/h,对照组(13±8)×104/h,P<0.05].且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加用肾康胶囊协助治疗可阻止其蛋白尿及血尿的迁延.
作者:吴锡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26例SARS患者病程的特点和规律,分析X线胸片、血象、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等变化,评价西药组(18例)和中西药合用组(8例)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意义.结果:①SARS患者的病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发热初期阶段、肺部渗出进行性加重阶段、严重低氧血症阶段和肺部渗出逐渐吸收阶段.②病毒唑对SARS病毒无明显效果;激素能减轻患者中毒症状;病程前期使用中药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有一定效果.③CPAP能有效提高低氧血症期患者的血氧含量.④中西药组发热、低氧血症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数都较西药组低.结论:SARS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激素和对症支持治疗,中药对改善临床症状与预后有益;及早发现低氧血症,应用CPAP无创通气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中吉;李玉明;吉金利;毕桂泉;穆玉;陈晓;刘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