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注射液对血瘀证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

刘艳凯;张学锋;姜华;牛春雨;赵自刚;张玉平;张静

关键词:当归, 血瘀证, 淋巴系统, 收缩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当归对淋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6只血瘀症大鼠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给予当归注射液(20 mg/kg)进行第1次治疗,20 min后给予输血+当归(20 mg/kg)进行第2次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代替当归注射液治疗.通过微循环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连续观察记录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经当归注射液第1次治疗后,微淋巴管收缩幅度明显增加,自主收缩频率增强,收缩分数(IndexⅠ)、总收缩活性指数(IndexⅡ)及淋巴管动力学指数(L.D-Index)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第2次治疗后,可见微淋巴管口径扩张,自主收缩频率、IndexⅡ、L.DInde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Index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能明显增强血瘀证大鼠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及收缩性,补充血容量后微淋巴管口径明显扩张,淋巴液回流增加.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相关文献
  • 抢救灭鼠药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例

    农药及灭鼠药中毒者在基层医院多见,部分患者就诊时呼吸、心跳已停止,失去抢救机会.本院采用呼吸机成功抢救1例因灭鼠药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勤;任恒宽;肖大宝;张朋飞;杨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醒脑静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2例

    1994-2000年,我科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加高压氧先后抢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钧;葛香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草乌和川乌中毒10例临床分析

    我科1998-2002年救治10例急性草乌和川乌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曹占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电击伤1例

    采用高压氧治疗电击伤患者1例,抢救成功,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6岁,2002年8月20日被电击伤.当时身体强直,意识丧失,心跳、呼吸暂停;经当地医院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心跳、呼吸恢复.第2 d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失语、小便失禁,转入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8.1 ℃,脉搏90次/min,呼吸频率19次/min,血压93/63 mm Hg(1 mm Hg=0.133 kPa).

    作者:白丽爱;许爱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用高压氧救治脂肪栓塞综合征2例

    例1.患者女性,26岁.被大客车轧伤下腹部入院.当时无昏迷,仅感下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入院时查体:体温(T)37.6 ℃,脉搏(P)84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压(BP)64/3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各科会诊未见其他特殊异常;X线示双侧耻骨骨折;骨盆挤压试验(+).入院后开始在骨科进行综合治疗.轧伤后32 h患者突然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伴发热,继则完全昏迷,出现点头式呼吸,双肺布满哮鸣音及湿口罗音.

    作者:齐玉国;兰云;刘俊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诊SARS患者初诊时血常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发病初期血常规特点,为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急诊SARS与ARI患者初诊时的血常规检验指标,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及推断性分析(χ2检验和u检验)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早期SAR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容积比均低于ARI患者(P均<0.05);两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血常规检查是急诊初诊时临床诊断SARS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罗翌;李际强;彭意莲;欧爱华;奚小土;方统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微创术后联用川芎嗪白蛋白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用白蛋白在治疗急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的作用.方法:将45例急性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川芎嗪及白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 d及15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水肿面积,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面积均有明显差异(P均<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2%,术后15 d灶周大水肿面积(2.43±0.35)cm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44±3.75)分;对照组分别为65%,(3.08±0.87)cm2和(18.55±4.74)分.结论:川芎嗪联用白蛋白能有效地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血肿及周围水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素芳;侯学荣;张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5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近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可以较快地控制病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桑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金纳多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目的:探讨金纳多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将8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用金纳多7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维脑路通1 000 mg、胞二磷胆碱 500 mg静脉滴注,均连用20 d,监测丙二醛(MDA)、尿酸 (UA)浓度及血小板凝聚率 (PAG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总有效率67.6%,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MDA、UA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均<0.05),对照组均变化不明显(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 PAGT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金纳多治疗DEACMP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维展;王岚;周凤举;马国营;亢宏山;陈静;李雅琴;彭晔;丁红炜;赵玲俊;李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DN)慢性肾衰竭的较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将29例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肾气阳虚型、脾肾气阴虚型、肝肾阴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分别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等补气健脾益肾,参芪地黄汤益气滋肾,杞菊地黄汤加减养阴平肝,金匮肾气丸和地黄饮子阴阳两补;同时与23例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辨证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4 h 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仅对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对其他指标有改善作用但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为好.

    作者:杨永铭;刘冠贤;钟伟强;石咏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张锡纯的化血丹加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0例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我科1990年2月-2000年12月采用张锡纯的化血丹[1]加大黄治疗100例患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肾衰康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方法制成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设假手术组.治疗组灌服肾衰康,对照组(病理组)及假手术组灌服自来水,90 d后比较3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层黏蛋白(LN),同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BUN(11.26±2.96)mmol/L及SCr(95.26±7.99)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UN(18.33±3.93)mmol/L及SCr(127.90±23.29)μmol/L(P均<0.01);治疗组TGFβ1(4.59±0.90)μg/L及FN(9.76±1.88)mg/L均低于对照组TGFβ1(8.16±3.14)μg/L和FN(32.11±12.50)mg/L(P均<0.01);LN(16.67±9.65)μg/L亦较对照组(22.27±6.80)μg/L低(P<0.05).对照组肾间质增宽并有明显的纤维化病变;治疗组病变较轻,间质无明显纤维化,仅少数肾小球节段性系膜增多或节段性硬化.结论:肾衰康能降低血中TGF-β1、FN及LN,减轻肾脏损害,抑制间质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朱辟疆;韦先进;周逊;刘永平;解冰;江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激素与中医证候关系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指导辨证分型,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测定其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观察血液透析次数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同时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TT3、FT3与不足3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偏阳(气)虚组和偏阴 (血)虚组的TT3、FT3、TT4、FT4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虚实错杂组TT3、FT3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偏阳 (气)虚组与偏阴(血)虚组、虚实错杂组TT3、FT3、TT4、FT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偏实证组TT3、FT3、TT4、FT4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甲状腺激素与人体疾病虚实存在内在联系,其水平高低可为临床辨证施治用药提供一个量化指标;充分的血液透析治疗对改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帮助.

    作者:李燕林;黄振炎;缪灿铭;邓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思路

    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1,2]主要是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染,临床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性肺炎,目前对于SARS的防治,尤其是重症SARS的救治,尚无特效疗法[3],因此,临床疗效不够理想[4].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是中医发展的独特优势所在,为临床救治重症SARS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其疗效优势已见端倪,令人关注[5].探讨重症SARS中西医结合救治思路,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确立循证医学证据,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IETM)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肝病时存在程度不等的IETM已得到公认.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各型肝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重型肝炎58%~100%,肝硬化79%~92%,慢性肝炎50%~58%,急性肝炎16%~43%[1].大量资料表明,各种致肝纤维化因素所引起的肝硬化与肠源性内毒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发现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持续增高,并在早期即显著高于正常水平[2].

    作者:茹清静;施维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当归注射液对血瘀证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当归对淋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6只血瘀症大鼠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给予当归注射液(20 mg/kg)进行第1次治疗,20 min后给予输血+当归(20 mg/kg)进行第2次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代替当归注射液治疗.通过微循环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连续观察记录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经当归注射液第1次治疗后,微淋巴管收缩幅度明显增加,自主收缩频率增强,收缩分数(IndexⅠ)、总收缩活性指数(IndexⅡ)及淋巴管动力学指数(L.D-Index)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第2次治疗后,可见微淋巴管口径扩张,自主收缩频率、IndexⅡ、L.DInde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Index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能明显增强血瘀证大鼠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及收缩性,补充血容量后微淋巴管口径明显扩张,淋巴液回流增加.

    作者:刘艳凯;张学锋;姜华;牛春雨;赵自刚;张玉平;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的中医药治疗

    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的实质性或功能性损伤称为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其来势急骤,病情多凶险危重.脑外伤手术虽然有效,但对术后某些并发症还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医的参与.王今达教授认为,中医在急性危重病治疗中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为了提高疗效,非用不可[1].近年来对应用中医药治疗TBI取得了卓著成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心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参附组(n=48)和对照组(n=48),参附组麻醉前30 min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1 ml/kg,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参附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及SpO2高于对照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P均<0.05);参附组术中及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西地兰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参附组术后拔管时间、ICU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董辉;熊利泽;陈敏;巩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龙胆泻肝丸致慢性肾衰竭病例报告

    我院收治1例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而致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报告如下.1 病历介绍患者男性,64岁,住院号119353,于2003年7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及其他慢性病史.入院前2年因湿疹,经常自服龙胆泻肝丸(天津达仁堂、乐仁堂制药厂生产),后出现恶心、呕吐、疲乏、无力、胃部不适.一年前就诊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胃镜检查为:

    作者:李庆;杨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组方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术后补肾活血法与西药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EMT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后,随机分为补肾活血中药治疗组(32例)和内美通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妊娠率、血浆前列腺素含量、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卵巢癌细胞表面抗原(CA125)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痊愈率、妊娠率、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患者血清CA125经中药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在降低异常升高的前列腺素含量等方面,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系列方治疗EMT手术后患者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内美通.

    作者:刘凤云;周国珍;唐桥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