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锋
目的 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A125及CA19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125及CA199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CA125及CA19水平.
作者:张利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行骨科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5例采用物理预防术后下肢DVT,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17.33%,对照组为45.33%(χ2=19.898,P<0.05);对照组中央型、混合型下肢DVT比例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骨科创伤手术后PTS效果显著,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层次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肿瘤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层次护理方法予以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健康、健康角色受限、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受限、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 分层次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婧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AA)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96例AA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1/48)比16.67%(8/4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AA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李德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运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20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患者.按患者穿刺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定位组各10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经皮盲探穿刺下麻醉,定位组患者采取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穿刺下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定位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定位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物用药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运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健超;兰晓文;史会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入DM组,55例糖尿病肾病纳入DN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60例设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糖相关指标及hs-CRP、CysC水平.结果 DN组UEAR、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DM组与健康组,DM组上述指标同样高于健康组;DM、DN组FPG、2hPG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DN组hs-CRP阳性率为70.9%,CysC为67.3%,二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7.3%,均明显高于D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s-CRP、CysC与UEAR呈正相关(r=0.476,0.741,P<0.05).结论 hs-CRP、CysC水平与DN间存在明显关联,临床可联合检测以尽早诊治DN.
作者:荣光;卓华钦;叶庆邦;宁海欢;蔡茵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肾功能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7例CG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两组血清Scr、BUN、Cys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cr、BUN、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C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伟杰;王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所有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手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组间数值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迅速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玉屏风颗粒联合辅舒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结果 两组均给予辅舒良及鼻黏膜血管收缩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对比两组治疗前后IL-4,IL-2水平及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下降,观察组IL-4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观察组IL-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者给予玉屏风联合辅舒良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李锐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胸腹联合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胸腹联合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术后第1 d统计对比2组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BE、PT、APTT、乳酸及体温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率3.23%(1/31)、切口开裂率0.00%(0/31)、吻合口漏率3.23%(1/31)、感染率6.45%(2/31)、DIC率9.68%(3/31)及病死率6.45%(2/3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联合伤患者急诊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失血量,促使机体功能及早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髌骨软化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组予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效果颇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膝关节运动功能,降低复发率,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林俊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并雾化吸入舒利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西替利嗪,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三个月,三个月后将两组的治疗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在喘息、气促、心率加快、肺部有哮呜音及湿性啰音等持续时间上均比观察组长,且PEF、FEV1值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的76.19%高,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还有利于缩短其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尹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地佐辛组(C组)以及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组),每组30例,对比分析四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收缩压(MAP)及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T2~T4时A组MAP及HR明显高于T0时,T1~T4时D组MAP及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1~T4时B组、D组MAP及HR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分析,A组出现4例重度躁动,Ramsay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B组和C组均无重度躁动情况发生,Ramsay评分均大于A组,小于D组.D组只有1例中度躁动,且Ramsay评分均大于其他三组,接近于正常情况,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能够有效地维持麻醉期内的血流动力学平衡;同时,有助于缓解苏醒期患者疼痛,从而降低其躁动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志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22.65±4.61分明显低于观察组27.31±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36.00%)明显高于观察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来香;何丹;张春媚;冯苑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30例、微量清蛋白尿组30例及临床蛋白尿组30例.另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患者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三组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都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二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好的反应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情况,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5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G、1hPG及2hPG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sICAM-1、Leptin、HbA1c水平.结果 分娩前观察组FPG、1hPG及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血清sICAM-1、Leptin、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清sICAM-1、Leptin、HbA1c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新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为周围神经病变组,另选同期就诊的单纯糖尿病患者70例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琼;张浩;刘婷;邱飞;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于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3/49)低于对照组24.49%(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手术情况,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米亚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营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各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PN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为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得到更好更快恢复,预后营养指数显著升高,患者预后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新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孕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准确性与图像表现差异.结果 输卵管、宫角、宫颈、卵巢是异位妊娠常见部位,以输卵管为常见,无回声区内胚芽、卵黄囊、原始心管搏动是超声图像的主要表现;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4%,腹部超声诊断率8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在宫外孕囊影、宫外混合性包块及宫外孕囊中胎心与胎芽可见的检出率低于经阴道超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在子宫直肠陷窝积液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诊断异位妊娠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性更高,值得采用.
作者:张路路;魏海东;谢春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