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颖;林晓琪;丁欲晓;王灿建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B型钠尿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检验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43例设为研究A组,选取同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为研究B组,另选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BNP和CRP水平.结果 研究A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B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伴心功能Ⅲ~Ⅳ级患者B型钠尿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AMI及其伴发心功能衰竭的早期预测中,B型钠尿肽、CRP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梁伟琼;何莲珠;彭俊云;陆国伟;陈群芳;莫毅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型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型术(PVP)+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仅行椎体成型术.观察术后6个月、1年的骨密度(BMD)、疼痛可视量表评分(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术后1年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BMD、VAS、JOA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骨质疏松性再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椎体成型术联合唑来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学烽;邹伟民;许汉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针灸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TIVA,对照组行静吸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麻醉前及手术完成后3、6、12、24h的认知功能,术后3、6、12、24h疼痛程度得分.结果 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与麻醉前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无差异(P>0.05).术后3、6、12、24h两组V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且对麻醉效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胡永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治疗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缺损的改善有效率是75.0%,对照组是52.8%;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轻度依赖占比77.8%,对照组占比47.2%;观察组内中度依赖占比19.4%,对照组占比33.3%;观察组重度依赖占比2.8%.对照组占比19.4%;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59.8±7.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48.2±8.1)分.对比上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海兰;凌畅泉;车革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疼痛评分、压痛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斌;周锋涛;赵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秋水仙碱的给药剂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小剂量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给予研究对象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基线期和治疗后72h,两组TSS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h,对照组TSS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在试验整个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稍慢,但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02例MAS患儿,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研究组采用PS气管内灌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肺氧合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a/APO2、O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APO2、O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谷惠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ADPN、NO和ET-1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hs-CRP、ADPN、NO和ET-1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hs-CRP和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PN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炎症活动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血清hs-CRP、ADPN、NO和ET-1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代谢异常情况,可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9岁,农村户籍. 主因反复上腹痛伴呕吐1月于2017年1月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年,口服珍珠降压片血压控制尚可. 患者诉1月前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钝痛,伴腹胀、反酸、嗳气,感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多次,进食后更明显,无畏寒、发热,无腹泻,在当地诊所治疗10d(具体用药不详)稍有好转,但昨天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呕吐咖啡色样液体.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及睡眠差,近3d未解大便,小便正常. 体重下降约3kg. 查体见体温正常,上腹部稍隆起,剑突处压痛,无反跳痛,可闻及振水音,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电子胃镜示:幽门梗阻原因待查;幽门口食物残渣?胃潴留;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见图1). 腹部彩超示:双肾小结石;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立位片未见气腹及梗阻征象.
作者:赖建荣;邬辉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肱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均高于观察组,肱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灿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把86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继续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加用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治疗;对照组换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0.5mg,1次/d治疗.两组均不用其他药物,疗程48w.结果 观察组24、48wH-Be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8w时观察组HBeAg/抗HBe转换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因此,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有效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可行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国栋;张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1年,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HBV-DNA转阴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5).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姜湘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收治35例SAP并发ARDS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HFOV组18例,SIMV组17例,HFOV组给予HFOV,SIMV组给予SIMV,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MAP、PaO2/FIO2、淀粉酶及脂肪酶的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脱机时间的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OV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PaCO2水平、住院时间、脱机时间、淀粉酶及脂肪酶与SIMV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MAP、PaO2/FIO2水平显著高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作为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SPA并发ARDS上能改善MAP、PaO2/FIO2水平,较SIMV更值得选用.
作者:欧晓敏;陈楚鹏;卢森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观察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张海勤;侯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在FMA、ADL等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效果满意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
作者:刘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部分肝脏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6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28),双号作为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通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24h BUN、Cr、ALT、AP、AST与TBIL等指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501±272)ml、(302±156)ml,均低于对照组(875±524)ml、(495±340)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输血率32.14%,高于对照组3.57%(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h BUN、Cr、ALT、AP、AST与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部分肝脏切除患者,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降低输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影响,保障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志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新冮社区宫颈癌筛查情况及妇女对宫颈癌的知信行情况.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新江社区抽取12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制问卷调查,观察并分析社区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疗效及宫颈癌筛查情况.结果 120例妇女中仅有26.7%了解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之间关系,86.7%认为可对宫颈癌实施预防,85%女性认为性生活女性应定期做妇科检查,66.7%主动对宫颈癌知识进行了解,仅有21.7%进行宫颈癌筛查;120例女性宫颈癌知识问卷得分偏低,仅为(14.1±3.4)分,实施单因素分析显示,除婚姻情况对得分无明显影响外,不同年龄、文化、经济、职业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妇女对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较低,尤其是对宫颈癌高危因素、疾病筛查等了解并不理想,多数妇女有宫颈癌预防意识,但实际行动相对缺乏.
作者:何春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上,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研究PDCA循环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9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碎石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术后两组对比,观察组发热人数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PDCA循环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