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陈俊红;王宁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护理, 疼痛,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0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行治疗期间的全程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保守治疗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20.75%(P<0.05).结论 治疗期间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腺肌症挖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HIFU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腺肌病灶体积、月经量以及经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月经量及经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月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霞;崔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催乳技术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催乳技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按摩治疗,对照组单用催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泌乳量及补授乳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泌乳量、补授乳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产后缺乳患者采用催乳汤结合经络腧穴催乳技术治疗,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泌乳量,并减少补授乳量,应用价值高.

    作者:胡兰平;陈有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全切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采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已确诊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除甲状腺4w后联合放射性碘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冬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浆D-二聚体检验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判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验对急性白血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有28例进入缓解期,8例进入复发期,对所有患者行以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另选取50例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员人与之进行比对研究.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初治期与复发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缓解期与健康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与初治期、复发期有显著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治期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复发期两者无显差异(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及时反应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有效措施进行病情判断的治疗办法.

    作者:夏存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其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靳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COPD急性期、COPD稳定期患者及体检健康者静脉血,并检测血清SAA、CRP、TNF-a、IL-8含量.COPD受试者SAA、CRP、TNF-a、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OPD急性期组较对照组SAA、CRP、TNF-a、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 CRP均与TNF-a、IL-8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SAA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839,CRP曲线下面积值为0.750,前者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AA含量越高,反映COPD越严重,可作为COP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王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DL-C、TC和TG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伟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51例和B组49例.A组在母乳喂养中给予母乳强化剂喂养,B组给予配方奶喂养.对比两组早产儿体格生长情况、血钙与血红蛋白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身长增长速率0.64±0.06cm/w、头围增长速率0.96±0.06cm/w和体重增长速率9.47±1.32g/kg·d高于B组的0.55±0.04cm/w、0.84±0.03cm/w和8.89±1.22g/ 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钙水平7.72±0.84mg/dL和血红蛋白水平12.32±1.77g/L,Hb相近于B组的7.90±0.82mg/dL和12.29±1.48g/L,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B组为2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加用母乳强化剂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且不会造成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首选喂养方式加以推广.

    作者:王杰三;陈志君;赖春华;杨冰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字表法分为E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PN组(早期肠外营养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于营养支持7d后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包括CD4+、 CD4+/CD8+、CD3+、CD8+、IgG、IgM、IgA)的改善情况;于术前及营养支持治疗5d及7d后给予乳果糖10g和甘露醇5g口服,观察乳果糖排除率/甘露醇排除率(L/M).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营养支持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均明显上升,CD3+、CD8+有所下降.且EN组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水平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及7d后,EN组患者L/M比值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患者肠道细胞免疫功能较快恢复,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邓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患者中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未婚先孕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明显,疼痛减轻,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好.

    作者:陈瑞莉;甘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为、白细胞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数时间及休克纠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发生率为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推广.

    作者:徐洪;陶元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分析

    目的 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选择同期5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G、TC、肝脏B超评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ALT、AST、TG、TC、肝脏B超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有效减轻非酒精脂肪肝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作者:李一;李少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抵抗素(resi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CIS患者12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头部亚低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S患者采用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小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血清TXB2、resistin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张雪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治疗患者采用不同时段介入溶栓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将入选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发病时间<3h)与对照组(发病时间为3~6h)各36例.均采取介入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24h、治疗后7d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cy、BNP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7d,两组Hcy、BNP水平均显著改善,而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及颅内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发病3h以内患者相比于发病3~6h的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起效快,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更显著,病死率更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NRDS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统计对比两组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pH、SaO2、PaO2、P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H、SaO2、PaO2、P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高龄老年患者无张力疝手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高龄患者无张力疝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无张力疝手术的高龄患者118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神经阻滞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神经阻滞前、神经阻滞后5min级10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的波动均不大,且组间各个时间点的各指标值之间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术中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更为准确,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不会对高龄无张力疝手术患者的麻醉、术中的呼吸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用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UPDRS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赢用.

    作者:石莺;彭汉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早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早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振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心电图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老年患者心电图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老年UAP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卡尼汀+前列地尔,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w.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MAC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MACE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UAP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作者:何海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肌间沟臂丛阻滞效果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DEX)复合罗哌卡因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臂手术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D组(n=36),给予0.5%罗哌卡因20ml+安慰剂,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啶混合液,其中观察组A组(n=36)给予0.5%罗哌卡因20ml+1ug/kg右美托咪啶,B组(n=37)为0.375%罗哌卡因20ml+1ug/kg右美托咪啶,C组(n=36)为0.5%罗哌卡因20ml+0.5ug/kg右美托咪啶,对比4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BIS.结果 与对照组D组比较,观察组A、B、 C组三组镇痛起效时间和A组、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对照D组缩短,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A组镇痛、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C组(P<0.05);观察A、B、C组运动恢复时间与镇痛持续时间与对照D组相比均延长(P<0.05),且A组镇痛时间长(P<0.05);对照D组BIS值均在90以上,且在 T1-T5期间无明显变化;A、B、C、D四组在T0时组间比较BI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5时观察A、B、C组BIS值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与同一时刻对照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B、C三组BIS值均较 T1,T2时有所回升;T5时A、B、C三组BIS值均明显回升(P<0.05);A组TI-T4时BIS值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并具有镇静效果,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源;瞿波;郑耀明;于永群;张颖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