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关怀护理在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患者中应用观察

陈瑞莉;甘婷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 未婚先孕, 异位妊娠, 腹腔镜
摘要: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未婚先孕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明显,疼痛减轻,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好.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D-二聚体检验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判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验对急性白血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有28例进入缓解期,8例进入复发期,对所有患者行以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另选取50例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员人与之进行比对研究.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初治期与复发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缓解期与健康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与初治期、复发期有显著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治期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复发期两者无显差异(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能及时反应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有效措施进行病情判断的治疗办法.

    作者:夏存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心电图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老年患者心电图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老年UAP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卡尼汀+前列地尔,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w.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MAC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MACE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UAP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作者:何海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TPI联合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CTPI)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TIA患者75例.均行CTPI、CTA检查.对比病变侧与健侧(镜像区)局部脑血流(CBF)、局部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分析CTPI、CTA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结果,比较 CTPI、CTA单独与联合诊断TIA阳性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 患侧CBF低于镜像区,MTT长于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I、CTA联合诊断TIA阳性检出率96.00%(72/75)高于CTPI、CTA单独诊断,漏诊率4.00%(3/75)低于CTPI、CTA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I能反应TIA患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异常灌注情况, CTPI联合CTA诊断TIA,能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庞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5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中期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CHD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CHD患儿.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胸骨正中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胸骨畸形、脊柱畸形发生率及心功能(NYHA)分级.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引流量、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分级均恢复至Ⅰ级,观察组畸形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儿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及住院时长,降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中期随访心功能恢复较佳,畸形发生率低.

    作者:叶亚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K18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角蛋白18(K18)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115例乙型肝炎非肝衰竭患者设为对照1组、120例健康对照组设为对照2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根据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K18水平,包括M65、M30等.结果 观察组血清M65、M30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血清M65、M30显著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 M65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血清M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肝衰竭可以影响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M65、M30水平,且血清M65水平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密切相关.

    作者:向保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部啰音、喘憋、咳嗽改善时间明显缩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峰流速、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及肺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丽;杨卫红;姚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盐酸纳美芬治疗重度安眠药中毒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在治疗重度安眠药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定中毒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意识清醒时间、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清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生理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联合应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清醒时间缩短且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渭超;胡光;张鹏;阿尔泰;徐少华;朱海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对抑郁症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HAMD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HAMD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其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靳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量效关系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不同剂量氯沙坦进行治疗,分析不同剂量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氯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剂量为100mg/d,对照组为50mg/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的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在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有所提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钾在治疗前后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氯沙坦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同时100mg/d的治疗效果比50mg/d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赵万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能获得较丙戊酸钠更为理想的效果,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姚志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口腔残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金属桩修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烤瓷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失败原因及患牙健康指数比较.结果 经修复后,观察组患者成功45颗,成功率90%,对照组患者成功34颗,成功率75.56%,观察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炎、牙龈边缘变色、牙根折裂、桩核折断、桩核松动或脱落、全冠松动或脱落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修复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GI)及出血指数(SBI)均明显低于修复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口腔残根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桩核疗效显著,成功率高,有助于改善患牙健康指数,促进早日恢复咀嚼功能,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何志红;戴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腹胀新生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平均腹胀消失时间、平均感染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能有效改善患儿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作者:杨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究临床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40~100(平均60)min,出血量60~300(平均12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所有病例均随访10~16(平均1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Cobb角均维持良好,内固定均无松动断裂.予以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后,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术后各项影像学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如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置钉方便,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符合微创理念,可应用性高.

    作者:毋剑军;李军利;王洪源;郭庆功;杨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轻中度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轻中度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腓骨近端截骨术、观察组给予胫骨高位截骨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5个月并发症(感染、截骨不愈合、下肢短缩、平台骨折)发生率、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为1.56±0.71,对照组为4.58±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术都可有效治疗轻中度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缓解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卢正楷;张战峰;李茂山;沙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COPD急性期、COPD稳定期患者及体检健康者静脉血,并检测血清SAA、CRP、TNF-a、IL-8含量.COPD受试者SAA、CRP、TNF-a、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OPD急性期组较对照组SAA、CRP、TNF-a、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 CRP均与TNF-a、IL-8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SAA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839,CRP曲线下面积值为0.750,前者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AA含量越高,反映COPD越严重,可作为COP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王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83%与对照组79.31%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面暴露,减低出血量,还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加速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崔新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柯懂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取2014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平均第一次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字表法分为E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PN组(早期肠外营养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于营养支持7d后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包括CD4+、 CD4+/CD8+、CD3+、CD8+、IgG、IgM、IgA)的改善情况;于术前及营养支持治疗5d及7d后给予乳果糖10g和甘露醇5g口服,观察乳果糖排除率/甘露醇排除率(L/M).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营养支持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均明显上升,CD3+、CD8+有所下降.且EN组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水平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及7d后,EN组患者L/M比值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患者肠道细胞免疫功能较快恢复,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邓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