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

赵东林

关键词:血培养,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阳性检出率, 耐药率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17株非重复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17株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3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年平均检出率达到29.9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均无耐药性;对喹奴普定/达福普汀、复方磺胺甲恶唑、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敏感性较差,MRSA耐药呈上升趋势,应根据致病菌临床特征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发育支持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的体重及黄疸变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发育支持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的体重及黄疸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发育支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短,胆红素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重恢复情况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低体重儿实施发育支持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体重,对黄疸有明显改善,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晁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子宫全切方式对妇科内分泌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全切方式对妇科内分泌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子宫切除患者10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次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内分泌水平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年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子宫切除术对内分泌水平与性生活质量无影响,术后对患者心理及生活健康教育,可有效恢复内分泌水平及性生活质量.

    作者:关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在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中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的表达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10只,心肌梗死组(AMI组)10只,他汀组(P组)根据服用他汀类药物剂量的不同将他汀组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20mf/kf·d)10只和大剂量组(B组)(80mf/kf·d)10只.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发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RL-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心肌组织中内皮细胞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高于SH组(P<0.005).心肌梗死组不同他汀类药物剂量组中B组浓度低于A组(P<0.005).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增高,而且在心肌梗死组中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血浆中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的增高,他汀类药物可调节其表达促进心肌梗死的预后.

    作者:李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疗效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可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洪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栓弹力图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LEG)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及两组血栓弹力图指标(LGE).结果 观察组LBIL、R、K水平高于对照组,Plt、MA、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fh C级LBIL、R、K水平高于Child-Pufh A级且高于Child-Pufh B级,Child-Pufh C级MA、G水平低于Child-Pufh A级且低于Child-Pufh 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G指标可有效评估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并能反映肝硬化病情程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付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替吉奥胶囊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周期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替吉奥胶囊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周期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3例胰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血管粘附因子(sVCAM-1)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术后生存周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37/47),高于对照组58.70%(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sICAM-1、Survivin及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0%(11/47),对照组为28.26%(13/4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存周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替吉奥胶囊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降低血清sICAM-1、Survivin及sVCAM-1水平,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作者:苏智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切开取石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军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自主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手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及自主活动时间,且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鹏;钟信琼;陈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各25例.A组单独给予氯米芬治疗,B组给予滋肾育胎丸联合氯米芬治疗,C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米芬治疗,D组给予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氯米芬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C组和D组患者的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D组患者明显优于B组和C组患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和D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D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和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C组和D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者的受孕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弋;梁小庄;毕卓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脑外伤选择气管切开术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外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术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气管切开术方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9.30±4.18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3.66±3.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42±1.1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26±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尽快进行自主呼吸,值得推广.

    作者:毕成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探析

    目的 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2min、5min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躁动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即刻、拔管后2min及拔管后5min HR、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可减少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周素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调脂效果及使用依从性分析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调脂效果及使用依从性.方法 选取接收的80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回顾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使用依从性.结果 在总胆固醇(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及甘油三酯(LG)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但瑞舒伐他汀的用药依从性更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张晓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后康复治疗改善盆底功能的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后治疗,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改善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静息压、盆底收缩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对提高女性产后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倩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患者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给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造成的影响是暂时的.

    作者:刘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微创与常规二尖瓣成形和置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胸腔引流量、血浆用量、术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腔引流量和血浆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小峰;李斌;陈兴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中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中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变化、下肢静脉血栓、肿痛及肺栓塞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下肢肿痛、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总发生率为6.3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手术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504s、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

    目的 分析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且有完整术后病理结果的80例患者的p540s、p63的表达情况,将其与手术病理对照,统计p540s及p63阳性表达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对比不同性质的前列腺病变中p540s、p63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p504s阳性合并p63阳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25%、灵敏度为97.36%,特异度为95.23%、阳性预测值为94.87%、阴性预测值为98.56%;(2)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前列腺癌(PCa)中p504s在前列腺癌(PCa)中的阳性表达率高(100.00%),其余依次为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而BPH、PIN、AAH中p63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在PCa为阴性表达,经Ridit分析,不同前列腺病变患者中p504s、p63阳性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04s合并p63阳性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提供高价值依据.

    作者:熊红兵;吴兴明;肖然;袁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阿魏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高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产后女性、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是由于妊娠与分娩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所致.PFD的诊断目前大多依靠妇科检查与患者主观症状判断,缺乏客观性;治疗的效果也难于评定.三维超声能清晰得显示患者盆底结构,并且为诊断与治疗PFD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就三维超声对女性PFD的解剖基础、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周禄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对慢传输型便秘(SL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伊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2例SLC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观察组予以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统计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排便功能(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生活质量(GIQLI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9%(5/41),低于对照组36.58%(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可降低SLC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排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长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