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全环境保护及应用效果评价

廖丽昇;张瑞春;曲双;谢颖

关键词:层流洁净病房, 血液疾病, 化疗,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层流洁净病房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收集37例恶性血液病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入住层流洁净病房,对照组入住普通病房,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感染率及各感染部位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共行218例次化疗,观察组化疗90例次,19例次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21.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9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化疗128例次,45例次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35.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6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LAFR组与对照组比较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026,P<0.05);在呼吸道感染方面,LAFR组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对照组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部位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573,P<0.05).结论 层流洁净病房使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glaucoma,PACG)急性发作是由于前房角迅速广泛的关闭使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眼压急剧升高,是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也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许多研究表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解除瞳孔阻滞具有显著疗效[1],但在PACG急性发作期中,由于角膜上皮水肿、前房极浅、瞳孔散大等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操作带来极大的障碍.

    作者:尚宁;栾春生;胡艳波;佟靖靖;刘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通过强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术后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356例食管癌患者按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各相关因素组分别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及传统护理,统计相同肺部感染因素中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具有相同肺部感染因素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强化护理组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强化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楠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七叶皂苷纳、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80%~90%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均得以治愈[1],非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自2008~2009年采用七叶皂苷纳,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此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刘定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实施与探索

    自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级各类高职高专院校都先后进行了本校重点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重在改革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而对现有的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将有助于总结和推广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与成果.

    作者:孙菲;郭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实验诊断学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体会

    近年来医学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临床检验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密切,相互交叉渗透日益深入,实验手段和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一门现代医学中新兴的独立的科学--实验诊断学[1].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作者:黄佳玲;刘沫然;周秀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 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能够通过增强小鼠血清IL-2水平,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月飞;赵红晔;王玉阁;周丽;崔红霞;林宇;沈云虹;徐启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SPECT追踪观察TIA患者巴曲酶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SPECT追踪观察TIA患者巴曲酶治疗的临床意义,明确TIA患者巴曲酶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37例头部CT均正常的TIA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治疗组与非巴曲酶治疗组,采用SPECT扫描技术,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比较;同时观察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显示治疗后在脑血流灌注的改善上显著好于治疗前.巴曲酶治疗组治疗结果明显好于非巴曲酶治疗组(P<0.05),降低了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 SPECT追踪观察治疗前后对比可作为疗效评价的一个客观指标.TIA的巴曲酶治疗,对于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或延缓脑梗死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及致残率.

    作者:胡荣书;冯明;浦岩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Orem自理理论在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家庭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 由专科护士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全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教育支持系统对出院后仍需要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的家庭主要成员进行培训.结果 患者饮食能满足机体需求,提高了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同时增强了家庭关系,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结论 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家庭肠内营养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玉玲;康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中凋亡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凋亡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TUNEL法观察40例胃肠道间质瘤凋亡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良性、潜在恶性、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凋亡指数(AI)为分别(1.51±0.32)、(1.37±0.17)、(1.02±0.04),良性和潜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凋亡指数高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P<0.05).结论 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作者:徐凤琳;臧劲松;张春庆;荣玮;张静艳;兴桂华;张晓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腕管综合征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及1~4指感觉电位(SNAP)检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对81例确定为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加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于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及6个月测定DML以及1~4指指腹的感觉电位(SNAP).结果 治疗后6个月,DML与SNAP均不同程度恢复,其中轻中度恢复明显优于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结论 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保守治疗中DML及SNAP测定可作为CTS的预后恢复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丽欣;韩雪松;丁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路径的应用及成本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及成本.方法 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PTCA)、射频消融术(RFCA)各10例介入患者分为临床路径组及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介入是当今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临床路径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不但规范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质量,激励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吴永娟;陈凤屏;冯佩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两个亚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 associated - phospholipase A2,LP-PLA2)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VCIND患者47例、VaD患者29例,对照组 31例,测定各组血清中Lp-PLA2水平.结果 VaD组血清Lp-PLA2含量(60.23±1.37)μg/L较VCIND组血清Lp-PLA2含量(20.26±1.28)μg/L高(P<0.05);VCIND组血清Lp-PLA2含量(20.26±1.28)μg/L较对照组血清Lp-PLA2含量(10.18±0.19)μg/L高(P<0.05).结论 血清Lp-PLA2水平能客观地反映VCI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血清Lp-PLA2水平与VCI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Lp-PLA2可能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VCI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白洁;苏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时机.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253例(包括双胎、巨大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随机分为三组,第一时机组(n=87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U静滴+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第二时机组(n=81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当产时出血达到400ml者+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第三时机组(n=85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当产时出血达到600ml者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ml者+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三组术中出血量F=1.50,P>0.05无显著性差异;第二时机组与第一时机组产后24h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第三时机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时机组及第二时机组,有显著性差异,F=7.6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时机组及第三时机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时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时机组与第三时机组产后出血发生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预防性使用或刚出现宫缩乏力立即使用欣母沛者比发生产后出血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再用欣母沛者,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尤其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黄旭君;郭晓燕;谭卫荷;温穗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中的作用

    目的 护理管理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护理部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制定和完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并监督执行.结果 护理管理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对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荣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法3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336例(观察组)与皮肤皮下脂肪全层缝合334例(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论 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愈合好,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耳鼻喉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和高等学校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文章介绍了研制多媒体课件<鼻部疾病>的过程和成果.该课件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于一体,清晰表达了<鼻部疾病治疗>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充实,操作简便,交互性强,既包括知识的传授,又包括能力的测试,以动画模拟的形式解决了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表达的难题,在试用中获得了学生的欢迎.

    作者:王丽;王云;卜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药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讨

    药理学作为连接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备适合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本课题根据教学目的收集、整理典型案例,精心设计案例教学过程,并在药理学课程中的部分章节进行实施,通过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探讨了案例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王玉春;田华;许莉;李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PKC的酶学特征及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C(PKC)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家族成员,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信号转导均起重要作用,因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体内已经发现12种以上PKC亚型,而各亚型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有不同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KC各亚型在正常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调控和结肠癌变中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范桂莲;王玉国;何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全环境保护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层流洁净病房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收集37例恶性血液病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入住层流洁净病房,对照组入住普通病房,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感染率及各感染部位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共行218例次化疗,观察组化疗90例次,19例次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21.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9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化疗128例次,45例次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35.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6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LAFR组与对照组比较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026,P<0.05);在呼吸道感染方面,LAFR组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对照组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部位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573,P<0.05).结论 层流洁净病房使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

    作者:廖丽昇;张瑞春;曲双;谢颖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精神病人接受外科治疗的安全护理管理

    精神病人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容易发生自伤、自杀等不安全的行为.而自伤自杀导致的躯体创伤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期间如护理不当,可能给病人造成不良的后果,不能顺利接受治疗.我院骨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精神病合并躯体创伤的病人10例,通过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确保了病人的安全,使病人能顺利接受治疗护理,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美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