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验诊断学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体会

黄佳玲;刘沫然;周秀梅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 临床实习, 带教工作, 医学基础学科, 诊断学教学, 主要内容, 现代医学, 实验手段,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 交叉渗透, 基础理论, 边缘学科, 联系, 科学, 技术
摘要:近年来医学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临床检验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密切,相互交叉渗透日益深入,实验手段和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一门现代医学中新兴的独立的科学--实验诊断学[1].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Orem自理理论在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家庭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 由专科护士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全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教育支持系统对出院后仍需要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的家庭主要成员进行培训.结果 患者饮食能满足机体需求,提高了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同时增强了家庭关系,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结论 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家庭肠内营养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玉玲;康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颈动脉体瘤14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BT)患者行介入栓塞后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4例CBT患者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充分的Matas试验,颈动脉造影及栓塞的护理,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加强生命体征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14例术后均未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 CBT手术具有较大难度和危险性,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培雪;赖淑蓉;杨云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对妊高征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妊高征剖宫产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在术中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53人,在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U.观察两组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分别为(157±8.0)ml、(245士9.7)ml;前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后出血,安全、方便,疗效显著,是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胜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收集2008年由助产士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650例为观察组;1997年采用传统模式分娩产妇65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岑永平;李妍;叶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不同光源下NCC比色板比色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在不同光源下新型NCC比色板比色的准确性.方法 2位比色者对180例上颌单个前牙烤瓷修复者随机分成3组,于上午8~11时,下午3~6时,分别用自然光、荧光灯、白炽灯比色.结果 NCC比色板在自然光、荧光灯、白炽灯的比色,患者终满意率为85%、80%、63.33%.结论 NCC比色板在自然光选色效果较为客观,准确,荧光灯下选色次之,白炽灯不宜用作比色之源.

    作者:陶炽;吴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通过强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术后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356例食管癌患者按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各相关因素组分别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及传统护理,统计相同肺部感染因素中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具有相同肺部感染因素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强化护理组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强化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楠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腕管综合征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及1~4指感觉电位(SNAP)检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对81例确定为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加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于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及6个月测定DML以及1~4指指腹的感觉电位(SNAP).结果 治疗后6个月,DML与SNAP均不同程度恢复,其中轻中度恢复明显优于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结论 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保守治疗中DML及SNAP测定可作为CTS的预后恢复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丽欣;韩雪松;丁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服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护理干预老年患者的服药,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方法 对2007年8月~2008年3月来入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半年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正确的用药行为、服药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加强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是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护理安全的关键.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磷酸二丁酯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 探讨磷酸二丁酯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 主要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二步消化法分离并提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用MTT法来观察磷酸二丁酯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确定染毒剂量,并观察给予不同浓度的磷酸二丁酯后,其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中的一些生化指标和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磷酸二丁酯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可使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孵育液中乳酸含量减少.结论 磷酸二丁酯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有损伤,提示其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作者:王雪洁;王雪莹;曲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皮层下卒中患者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康复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检查,探讨皮层下卒中患者强制性治疗(CIMT)的康复机制.方法 对5名皮层下脑卒中后3~9个月的患者,在CIMT前行一次脑功能性成像(BOLD-fMRI)、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及两次临床评分,在治疗后再行一次BOLD-fMRI及临床评分.对实验数据行后处理.结果 5名患者的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上可见皮质脊髓束部分中断.患侧与健侧皮质脊髓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BOLD-fMRI发现:患者CIMT前,患手与健手运动时激活体素数经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CIMT前、后,患手运动时激活体素数进行前后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IMT前:健手运动时,对侧感觉运动皮质及同侧小脑激活,部分患者运动前区及其他运动区激活;患手运动时,多数患者对侧感觉运动皮质激活,双侧次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等)激活,双侧或同侧小脑激活.在CIMT后:健手运动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患手运动时,双侧大脑半球激活的体素数显著减少并向正常激活模式集中,伴双侧或同侧小脑激活.结论 皮层下脑卒中后3~9个月的患者发生了脑功能重组.皮质脊髓系统完整性的损害与残余运动系统的重组有关.CIMT可以促进脑功能重组,并产生运动功能改善.

    作者:戴险峰;穆丹梅;田旭玉;李艳;张暹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无锡5317名成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成人牙周炎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方法 对来院健康体检人员随机抽样,进行牙周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牙周炎发病率为40.50%,发病程度与年龄、性别、口腔卫生状况等有关.结论 应加强对牙周疾病的预防宣传和治疗工作.

    作者:翁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上p-糖蛋白的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光动力作用后C6胶质瘤后,血瘤屏障上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观察光动力对脑胶质瘤血肿瘤屏障上的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按Peterson法,将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右侧尾壳核,复制脑深部胶质瘤模型,2周后对鼠脑胶质瘤和鼠脑进行光动力处理,免役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血瘤屏障上的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40例鼠脑胶质瘤模型,光动力处理组p-gp阳性表达率为10%,非光动力处理组p-gp阳性表达率为40%,提示光动力处理组与非光动力处理组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4.8).结论 光动力作用后血瘤屏障上的p-gp阳性表达率降低.

    作者:孙捷;邢锐铁;李艳霜;王慧斌;张晓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路径的应用及成本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及成本.方法 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PTCA)、射频消融术(RFCA)各10例介入患者分为临床路径组及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介入是当今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临床路径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不但规范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质量,激励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吴永娟;陈凤屏;冯佩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实施康复期护理,对血管病后遗症偏瘫,功能障碍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实施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结果 经过5个月的康复锻炼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有明显好转.结论 康复期护理指导对脑血管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坤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截短组织因子作为效应因子的肿瘤血管靶向治疗

    肿瘤的新陈代谢离不开血液供应,实体瘤的进行性生长依赖血管网的建立和发展,目前以肿瘤血管为靶点的治疗方案包括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策略和阻断肿瘤血流策略.阻断肿瘤血流的治疗策略是破坏或栓塞已经存在的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血流使肿瘤细胞坏死.阻断肿瘤血流策略中,治疗的靶点十分重要,其效应因子也同样重要,本文就截短组织因子(truncated Tissue Factor,tTF)作为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效应因子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罗凌涛;朱华群;黄正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七叶皂苷纳、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80%~90%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均得以治愈[1],非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自2008~2009年采用七叶皂苷纳,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此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刘定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时机.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253例(包括双胎、巨大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随机分为三组,第一时机组(n=87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U静滴+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第二时机组(n=81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当产时出血达到400ml者+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第三时机组(n=85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当产时出血达到600ml者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ml者+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三组术中出血量F=1.50,P>0.05无显著性差异;第二时机组与第一时机组产后24h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第三时机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时机组及第二时机组,有显著性差异,F=7.6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时机组及第三时机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时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时机组与第三时机组产后出血发生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预防性使用或刚出现宫缩乏力立即使用欣母沛者比发生产后出血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再用欣母沛者,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尤其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黄旭君;郭晓燕;谭卫荷;温穗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216例麻黄汤加味治疗支气管炎

    目的 观察解表散寒、燥湿化痰类中草药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麻黄汤加味(麻黄、杏仁、白芍、半夏、干姜、苏子等)治疗本病216例.结果 总有效率88%.结论 本方法对支气管炎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化痰的功效.

    作者:郭宝绪;田丕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门诊上颌窦穿刺术致颜面肿胀的原因及护理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行上颌窦穿刺术480例,出现颜面肿胀并发症5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80例,男360例,女120例,16~50岁.其中双侧上颌窦穿刺290例,单侧190例.

    作者:戚莎菲;李玉红;刘燕华;赵建英;王淑云;谭亚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 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玉屏风散的生物转化液能够通过增强小鼠血清IL-2水平,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月飞;赵红晔;王玉阁;周丽;崔红霞;林宇;沈云虹;徐启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