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臭氧治疗仪在阴道炎中的临床应用

瞿秀芳;李国萍;樊春萍;熊瑛

关键词:妇科, 臭氧, 治疗仪, 阴道炎, 足月低体重儿, 妇女生殖健康, 阴道毛滴虫, 身心健康, 间接方式, 传播途径, 支原体, 易感性, 性行为, 念珠菌, 常见病, 不孕症, 病原体, 细菌, 威胁, 妊娠
摘要:阴道炎是威胁妇女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念珠菌、阴道毛滴虫和支原体等,传播途径包括性行为和其他间接方式.近年的研究表明,阴道炎增加了HIV的易感性[1-2],并与不孕症、妊娠的异常结局及足月低体重儿密切相关[3-4].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尿潴留的评估及处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膀胱内潴留大量尿液而不能自主的排出者,多为初产妇,常发生于阴道分娩后.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潴留所致的膀胱高度膨胀,可严重影响产后子宫收缩,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而且还可并发尿路感染.

    作者:白淑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五味子乙素诱导的HSP27和HSP70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五味子乙素(Sch B)诱导的HSP27和HSP70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扑热息痛(APAP)小鼠肝损伤模型,Sch B和槲皮素给药后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 Sch B在APAP模型小鼠显著诱导HSP27和HSP70的表达及降低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槲皮素可抑制上述作用.结论 Sch B可通过诱导小鼠肝脏HSP27和HSP70的表达而发挥保肝作用.

    作者:李丽波;高涵;孙超;李清漪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胸交感神经链(T2~T4)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9年6月VATS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12例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资料,均取90°侧卧位固定,腋下两孔入路,应用电凝钩切断T2~T4交感神经干,同期完成对侧手术.结果 全部顺利完成VATS交感神经链切断手术,无中转开胸,术后双手立即干燥、红润,双掌皮温升高(0.6~2.8)℃,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 VATS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疗效可靠,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明君;李小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双切口加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切口加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自2007年7月~2009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2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的方法进行手术.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HSS评分标准:优18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89.3%.结论 双切口能降低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双钢板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在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防止骨折移位.

    作者:韩为;张小勇;吴小春;路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收集2008年由助产士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650例为观察组;1997年采用传统模式分娩产妇65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岑永平;李妍;叶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上p-糖蛋白的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光动力作用后C6胶质瘤后,血瘤屏障上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观察光动力对脑胶质瘤血肿瘤屏障上的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按Peterson法,将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右侧尾壳核,复制脑深部胶质瘤模型,2周后对鼠脑胶质瘤和鼠脑进行光动力处理,免役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血瘤屏障上的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40例鼠脑胶质瘤模型,光动力处理组p-gp阳性表达率为10%,非光动力处理组p-gp阳性表达率为40%,提示光动力处理组与非光动力处理组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4.8).结论 光动力作用后血瘤屏障上的p-gp阳性表达率降低.

    作者:孙捷;邢锐铁;李艳霜;王慧斌;张晓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宫颈人乳头状病毒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与宫颈内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其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宫颈癌及癌前损害的防治,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新措施.其药物治疗因无痛苦,无创面出血及感染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接受.

    作者:郑庆红;徐志文;梁艳楠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精神病人接受外科治疗的安全护理管理

    精神病人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容易发生自伤、自杀等不安全的行为.而自伤自杀导致的躯体创伤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期间如护理不当,可能给病人造成不良的后果,不能顺利接受治疗.我院骨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精神病合并躯体创伤的病人10例,通过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确保了病人的安全,使病人能顺利接受治疗护理,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美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例嗜酸性胃肠炎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于2008年8月28日发病,表现为脐周疼痛,解大便2~3次/d,糊状,无发热及呕吐,当地医院查B超:脂肪肝,肝囊肿,胆囊壁水肿,脾肿大,腹腔积液,予抗感染治疗10d后无明显好转,转来我院,患者诉5年前有类似病史,抗感染治疗后自行好转,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脑瘤手术史,无明确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国强;郭继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提高对医院内感染易感因素的认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02年1~12月的923例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923例中有91例发生医院感染,其感染率为9.86%.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51.7%.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占27.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1.21%.其他9.48%.结论 精神病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封闭式集中管理,自理能力差,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易造成各种医院感染,精神科医护人员除掌握本专科知识外,还应加强卫生宣教,做好基础及生活护理,改善病区设施,以减少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曾庆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异氟醚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CX43蛋白表达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CX43蛋白表达的保护作用.方法 连续观察54例心脏瓣膜疾病接受瓣膜置换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异氟醚处理)和对照组(非异氟醚处理).体外循环前后剪取右心耳组织标本处理,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心肌纤维CX43蛋白表达水平,并作图像定量分析.对比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和闰盘结构基本完整,CX43表达水平稳定.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CX4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异氟醚能维持体外循环后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的稳定,保护了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作者:倪燕;朱莉莉;蒋秀红;丁正年;张国楼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静水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观查

    引产是足月妊娠经常使用的处置手段之一.催产素引产应用已有三十余年,但需要专人看管,剂量控制严格.静水囊引产以往广泛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但对晚期妊娠,特别是足月妊娠应用较少,对临床观察很少有报导,现对它们在引产时间、成功率、产程、产后情况作以临床观察.

    作者:李雪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实施康复期护理,对血管病后遗症偏瘫,功能障碍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实施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结果 经过5个月的康复锻炼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有明显好转.结论 康复期护理指导对脑血管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坤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与肝脏实质回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实质回声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以寻找超声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依据.方法 对1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肝穿活组织检查及超声检查,其中S130例、S264例、S360例、S438例,并对100例健康人进行超声检查,将肝脏实质回声形态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0、S1分期中细颗粒状肝脏实质回声所占百分比高;S2分期中粗颗粒状高;S3分期中条纹状高;S4期中网格状高.肝实质形态与S分期的相关系数是0.818.通过肝实质形态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98.0%,诊断的正确率为90.4%.结论 肝实质回声形态与肝纤维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细颗粒状肝实质回声形态难以区分健康人与S1期患者,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肝实质回声形态与S分期相对应,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判断S分期,说明各S分期中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并不存在绝对特征性表现,也间接说明肝脏纤维化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各分期之间并没有截然分界.肝实质回声形态的确立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比较理想的指标且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修莉;李雪静;张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康妇膜的佳提取工艺

    目的 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康妇膜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渗漉速度,乙醇用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了3个水平进行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 康妇膜醇提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浸泡时间为24h,渗漉速度为4ml·min-1,收集渗漉液体积为药材体积的12倍.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所得制剂质量可控.

    作者:王静;吴先兵;武丽南;常允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中凋亡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凋亡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TUNEL法观察40例胃肠道间质瘤凋亡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良性、潜在恶性、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凋亡指数(AI)为分别(1.51±0.32)、(1.37±0.17)、(1.02±0.04),良性和潜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凋亡指数高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P<0.05).结论 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作者:徐凤琳;臧劲松;张春庆;荣玮;张静艳;兴桂华;张晓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2004级和2005级医疗本科班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取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结果 考试成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有极显著差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结论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崔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腕管综合征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及1~4指感觉电位(SNAP)检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对81例确定为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加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于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及6个月测定DML以及1~4指指腹的感觉电位(SNAP).结果 治疗后6个月,DML与SNAP均不同程度恢复,其中轻中度恢复明显优于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结论 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保守治疗中DML及SNAP测定可作为CTS的预后恢复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丽欣;韩雪松;丁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固定58例体会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车祸事故不断发生,下颌骨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下颌骨处于人体面部突出部位,外伤后易发生骨折,我科2006~2007年收住下颌骨骨折病人5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庆嘉;徐旭光;王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不同融合方式对核移植后胚胎融合的影响

    目的 本文是通过对核移植后胚胎融合时不同排队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提高重构胚胎的融合率,以提高核移植的效率.方法 采用手动排队和交流电+手动方法两种不同的排队方式,将体细胞核移植后胞质体-核质体复合体融合.结果 体细胞核移植后得到的胞质体-核质体复合体融合时,采用手动和手动+交流电两种方法调正胞质体-核质体复合体,其融合率分别为38.5%和75.7%.结论 在核移植后胞质体-核质体复合体融合时,采用交流电+手动排队融合率明显高于手动排队.

    作者:纪红;刘慧雯;秦逸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