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张磊洁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急症, 动脉瘤破裂, 诊断比较, 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 急腹症, 肺梗塞, 病死率, 症状, 血压, 休克, 疼痛, 呕吐, 困难, 鉴别, 呼吸, 恶心
摘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急症中的重危症之一.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血压高,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如面色苍白、大汗、呼吸急促等症状,该病病死率极高,易发生动脉瘤破裂病死,与急性心肌梗死、肺梗塞、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1].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手术中与麻醉师配合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突发车祸及工伤事故等造成的创伤日渐增多,有些甚至危及生命,这对急诊手术的技术操作和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配合麻醉医师从药品的管理、液路的建立、病人体位的安置、配合全麻插管、各种麻醉穿刺到病人围麻醉状态的管理,护理配合均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丽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两个亚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 associated - phospholipase A2,LP-PLA2)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VCIND患者47例、VaD患者29例,对照组 31例,测定各组血清中Lp-PLA2水平.结果 VaD组血清Lp-PLA2含量(60.23±1.37)μg/L较VCIND组血清Lp-PLA2含量(20.26±1.28)μg/L高(P<0.05);VCIND组血清Lp-PLA2含量(20.26±1.28)μg/L较对照组血清Lp-PLA2含量(10.18±0.19)μg/L高(P<0.05).结论 血清Lp-PLA2水平能客观地反映VCI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血清Lp-PLA2水平与VCI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Lp-PLA2可能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VCI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白洁;苏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实施康复期护理,对血管病后遗症偏瘫,功能障碍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实施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结果 经过5个月的康复锻炼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有明显好转.结论 康复期护理指导对脑血管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坤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β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

    β2-微球蛋白(β2-MG)1968年由瑞典Berggard[1]首先从肾小管蛋白尿中分离发现,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内源性低分子量血清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1 800,它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β链(轻链)部分(为一条单链多肽),存在于细胞的表面,由人第15号染色体的基因编码,分子内含一对二硫键,不含糖,广泛存在于血浆、尿液、脑脊液、唾液以及初乳中,含量极微.

    作者:王亚辉;崔娜;沈江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36例恩度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YH16)联合去甲长春花碱NVB+顺铂DDP方案(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护理效果.方法 对36例接受恩度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按照恩度注射液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做好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注的护理,调整输液速度,严格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做出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接受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的患者中,3例发生3/4级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给予相关护理未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静脉炎,经过局部封闭、湿敷处理后疼痛消失、红肿消退.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2例患者用药7d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均无胸闷、心慌等症状,经适当调慢滴速,用药结束后10~20min症状自行缓解.2例出现上腹不适、腹胀,给药并加相关护理后症状减轻.结论 恩度联合NP化疗方案具有提高化疗疗效及不增加毒副反应,只要护理得当,就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懿;黄瑞娥;颜丽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不同光源下NCC比色板比色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在不同光源下新型NCC比色板比色的准确性.方法 2位比色者对180例上颌单个前牙烤瓷修复者随机分成3组,于上午8~11时,下午3~6时,分别用自然光、荧光灯、白炽灯比色.结果 NCC比色板在自然光、荧光灯、白炽灯的比色,患者终满意率为85%、80%、63.33%.结论 NCC比色板在自然光选色效果较为客观,准确,荧光灯下选色次之,白炽灯不宜用作比色之源.

    作者:陶炽;吴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法3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336例(观察组)与皮肤皮下脂肪全层缝合334例(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论 下腹横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愈合好,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Orem自理理论在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家庭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 由专科护士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全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教育支持系统对出院后仍需要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的家庭主要成员进行培训.结果 患者饮食能满足机体需求,提高了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同时增强了家庭关系,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结论 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家庭肠内营养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玉玲;康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构建中空纤维聚砜膜/Ⅰ型胶原支架中3个胶原浓度的比较

    目的 Ⅰ型胶原对中空纤维聚砜膜和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粘附的影响.方法 按照中空纤维聚砜膜和0.20%、0.25%和0.30% 3种浓度的Ⅰ型胶原制备支架,分为4组,用原子力显微镜评价其表面的粗糙度,植入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培养7天,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增殖细胞数目,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貌.结果 0.20%、0.25%和0.30% 3种浓度的Ⅰ型胶原制备支架粗糙度均比聚砜膜组明显增加(P<0.05),3组支架上NRK-52E生长增殖的数目均比聚砜膜组明显增加(P<0.01),0.20%、0.25%和0.30%浓度Ⅰ型胶原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形态结构良好.结论 较低浓度(0.20%)Ⅰ型胶原构建的中空纤维聚砜膜/Ⅰ型胶原制备支架是可行的,能增加NRK-52E粘附、生长和增殖.

    作者:董兴刚;过源;万彭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2004级和2005级医疗本科班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取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结果 考试成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有极显著差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结论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崔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肺癌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CYFRA21-1、NSE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Roche MODULAR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对50例肺癌患者、4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CYFRA21-1、NSE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NSE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二者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血清CYFRA21-1、NSE是诊断肺癌较好的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作者:邹单东;兰健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腕管综合征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及1~4指感觉电位(SNAP)检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对81例确定为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加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于治疗后2周、4周、3个月及6个月测定DML以及1~4指指腹的感觉电位(SNAP).结果 治疗后6个月,DML与SNAP均不同程度恢复,其中轻中度恢复明显优于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结论 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保守治疗中DML及SNAP测定可作为CTS的预后恢复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丽欣;韩雪松;丁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产后尿潴留的评估及处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膀胱内潴留大量尿液而不能自主的排出者,多为初产妇,常发生于阴道分娩后.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潴留所致的膀胱高度膨胀,可严重影响产后子宫收缩,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而且还可并发尿路感染.

    作者:白淑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妇科臭氧治疗仪在阴道炎中的临床应用

    阴道炎是威胁妇女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念珠菌、阴道毛滴虫和支原体等,传播途径包括性行为和其他间接方式.近年的研究表明,阴道炎增加了HIV的易感性[1-2],并与不孕症、妊娠的异常结局及足月低体重儿密切相关[3-4].

    作者:瞿秀芳;李国萍;樊春萍;熊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急症中的重危症之一.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血压高,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如面色苍白、大汗、呼吸急促等症状,该病病死率极高,易发生动脉瘤破裂病死,与急性心肌梗死、肺梗塞、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1].

    作者:张磊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提高对医院内感染易感因素的认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02年1~12月的923例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923例中有91例发生医院感染,其感染率为9.86%.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51.7%.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占27.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1.21%.其他9.48%.结论 精神病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封闭式集中管理,自理能力差,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易造成各种医院感染,精神科医护人员除掌握本专科知识外,还应加强卫生宣教,做好基础及生活护理,改善病区设施,以减少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曾庆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收集2008年由助产士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650例为观察组;1997年采用传统模式分娩产妇65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岑永平;李妍;叶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上的应用

    目的 评价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9例可疑性乳房肿物的患者,行乳腺肿物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标本送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癌者行乳房根治性切除;而CNB结果阴性者,行肿物切除冰冻活检后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129例患者中,CNB阳性结果87例,阴性42例(其中可疑恶性者6例),这6例后证实为假阴性,没有假阳性结果.CNB诊断的敏感性93.55%,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1%.总的准确性93.28%.结论 1)CNB诊断乳房可疑性肿物的准确率高,没有假阳性结果报告,可以作为乳房根治性切除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依据;2)操作简单和不需要特殊的训练,适合于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朱际飚;施开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康妇膜的佳提取工艺

    目的 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康妇膜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渗漉速度,乙醇用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了3个水平进行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 康妇膜醇提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浸泡时间为24h,渗漉速度为4ml·min-1,收集渗漉液体积为药材体积的12倍.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所得制剂质量可控.

    作者:王静;吴先兵;武丽南;常允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路径的应用及成本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及成本.方法 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PTCA)、射频消融术(RFCA)各10例介入患者分为临床路径组及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介入是当今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临床路径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不但规范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质量,激励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吴永娟;陈凤屏;冯佩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