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燕
目的 探讨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乳康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乳房肿块和乳痛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乳房肿块和乳痛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总积分、乳房肿块和乳痛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乳房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珣;李维瑜;周秀梅;于水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选择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选择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干角丢失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PFNA内固定治疗,呈现出固定牢靠、微创、负重时间早及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韩成龙;温洪鹏;吴绍康;黄科;陈潮宇;林富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将早期连续性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分析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病区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护理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指导及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早期连续性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院内院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伟7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早期连续性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
作者:汪琰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0例产妇分,成为照组和观察组各4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盆底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治疗前后产妇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盆底肌力;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盆底肌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产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改善盆底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微创治疗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肺部感染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肺部感染、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6.5%,对照组为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微创治疗术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缓解患者应激反应.
作者:谢锡浩;林万里;陈颖;吴波猛;何海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癌性神经痛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5-HT(5-氢色胺)水平的变化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该组患者疼痛介质水平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性神经痛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介质水平,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
作者:赵伟珠;杨海英;韩修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门诊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接受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8%)显著高于对照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疗纠纷率(1%)显著低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门诊护患沟通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为医院持续良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麦伟娟;冯秀群;关结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孕妇226例,依据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随诊保健,研究组接受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责任管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和合并症.结果 研究组围生期并发症总发生率(5.31%)显著低于对照组(15.93%),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6.19%)低于对照组(16.81%),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8.85%)高于对照组(18.58%),差异明显(P<0.05).结论 建议将高龄孕妇纳入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管理,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林佩容;黎小崇;罗伟炎;卢永鑫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在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40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中有35例进行全切术,5例进行次全切术,无死亡病例;40例中32例(80.00%)症状改善,6例(15.00%)无变化,2例(5.00%)加重;40例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健康调查简表-36(SF-36)评分相比治疗前显著较高(P<0.05).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绝大部分患者均能进行全切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古机泳;赵敏婵;伍益;李智斌;黄戈;董家军;冯子泽;彭逸龙;李小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教育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自我血糖监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强化自我血糖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技术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加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从而更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文丹静;王文琼;周焕姬;黄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亚健康分类及健康指导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亚健康体检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西医体检后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西医体检后行中医体质辨识,按照体质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亚健康状态和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亚健康状态评分总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亚健康患者,有利于根据患者亚健康分类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干预,促进患者的亚健康状态恢复,提高干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柏宇;陈柏书;廖瑞芬;陈淑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按照患儿入院后的ID号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变化,并对两组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程晓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脐动脉S/D值在妊娠期糖尿病结局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60例孕妇,依据其妊娠期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者分为观察组,妊娠期未合并糖尿病者分为对照组,测定对比两组患者脐动脉S/D值,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脐动脉S/D值为3.22±0.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3±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率为4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7.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发育异常、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均与脐动脉S/D值增高有密切关系,临床需明确掌握孕妇状况,若脐动脉S/D值增高,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
作者:韦珊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TUPK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BPH伴膀胱结石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弹道碎石联合TUPKP,观察组行钬激光碎石联合TUPKP.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IPSS评分、Qmax及RUV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BPH伴膀胱结石,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黄敏志;黄裕清;余自强;邹火生;张河元;冯凌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联合艾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LIDH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院内常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动范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联合艾灸可有效缓解LIDH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微信在乳腺癌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乳腺癌手术后的女性患者进行研究,2017年1~6月出院的41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出院的41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在术后2个月时对两组进行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比较.结果 采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效果显著,试验组在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微信平台下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秋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用于足月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足月剖宫产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缩宫素,治疗组术后予以卡前列甲酯栓,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及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足月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异常凝血酶原的可比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指南比对标准文件EP9-A2,以CMIA为对照组,CLEIA为观察组,通过检测数据比对分析,对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PIVKA-Ⅱ相关性良好,r=0.99953,直线回归方程为Y=0.78508+0.99395X,在PIVKA-Ⅱ阳性参考限40mAU/ml,其预期的偏倚值95%可信区间为38.830~42.256mAU/ml.结论 CMIA与CLEIA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检测PIVKA-Ⅱ且相关性良好,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王欢;李介华;徐令清;陆惠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测定结果及特征.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患者60例设为恶性肿瘤组,选择同期健康查体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恶性肿瘤组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恶性肿瘤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具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依据,也可用于预后评估,具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作波;刘秋芳;洪可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施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黄惜华;李惠怡;杨乔焕;王丽辉;赵雪婷;胡黛菊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