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探讨

赵琼;张丽琼;梁秀梅;吴秀红;凌笑琼;陈东兰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式护理, 妇科腹腔镜, 非切口疼痛
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43例和干预组4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37.7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79.07%;干预组术后VAS评分为(43.73±6.77)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3.01±8.68)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05%(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荐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微信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中的应用对护士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信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中的应用对护士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 纳入4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1月起将微信平台应用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中,实施6个月后观察48名护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护理素质修养、护理管理方法认可度及投诉率,并与实施前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93.57±2.34分)、实践考核成绩(42.47±1.55分)与道德素养考核成绩(43.01±2.33分)均高于干预前[(87.32±2.41分)、(36.58±2.07分)、37.45±2.17分),P<0.05];干预后护士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评分(8.91±0.27分)与投诉事件发生率(1,2.08%)均优于干预前[(8.35±0.31分)、8,16.67%,P<0.05].结论 微信平台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的确可提高院内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

    作者:徐文艺;蓝丽娟;胡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开颅术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开颅术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对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开颅手术及经皮气管切开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术前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术前组146例,开颅术后立即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术后组74例,开颅术后3~7 d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延期组101例.比较3组基础临床特征、术后再出血率、气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好转率及死亡率.结果 3组基础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延期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小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气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术后组及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组短,延期组次之,术后组长.术前组较术后组、延期组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与延期组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术前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沈合春;卢科;石庆芬;朱晟;李智恒;姚洁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25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腮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及准确度分析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腮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腮腺肿瘤患者与25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体检志愿者,分别设置为腮腺肿瘤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25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测量、记录并CT灌注参数.再对腮腺肿瘤组施行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CT灌注成像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采用一致性检验方法,对CT灌注成像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诊断一致性进行分析.根据手术病理诊断,将腮腺肿瘤患者划分为混合瘤组、腺淋巴瘤组、基底细胞腺瘤组、恶性肿瘤组,比较混合瘤组、腺淋巴瘤组、基底细胞腺瘤组、恶性肿瘤组的CT灌注参数.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CT灌注参数与腮腺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CT灌注成像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78.57%、78.70%、78.69%,经一致性分析,CT灌注成像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腮腺肿瘤组的BV、BF、PEI均高于对照组(P<0.05),TTP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瘤组、基底细胞腺瘤组的BV、BF、PEI均低于恶性肿瘤组(P<0.05),两组TTP均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而腺淋巴瘤组的BV、BF、PEI均高于混合瘤组、基底细胞腺瘤组、恶性肿瘤组(P<0.05),TTP低于其他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CT灌注参数中的BV、BF、PEI均与腮腺肿瘤呈正相关,TTP与腮腺肿瘤呈负相关.结论 25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对腮腺肿瘤性质予以明确,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其灌注参数可对腮腺肿瘤予以反映,临床诊断时可将CT灌注成像作为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辅助手段.

    作者:雍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按照患儿入院后的ID号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变化,并对两组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程晓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1671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状况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1671例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状况.方法 留取清洁中段尿、引流尿或术中抽取尿液标本行细菌培养,以手工方法采用Micro Scan Walk Away系统辅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167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9.53%(1329/1671),革兰阳性菌占16.34%(273/671),真菌占4.13%(69/1671).1671株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42株(62.36%)、肺炎克雷伯菌131株(7.84%)、粪肠球菌125株(7.48%).结果 尿路感染居前3位的科室为泌尿外科(40.04%)、神经内科(11.67%)和康复科(10.65%).结论 病原菌分布与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广谱抗生素应用状况均密切相关.

    作者:曾文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探讨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43例和干预组4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37.7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79.07%;干预组术后VAS评分为(43.73±6.77)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3.01±8.68)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05%(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荐广应用.

    作者:赵琼;张丽琼;梁秀梅;吴秀红;凌笑琼;陈东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血脂检验对于中老年人脂肪肝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血脂检验对中老年脂肪肝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中老年人脂肪肝患者49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我院体检健康的中老年人员120例设对照组,两组研讨对象均接受血脂检验,分析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LDL-C、HDL-C、TG、T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HDL-C、TG、TC指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HDL-C、TG、T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指标与正常人群血脂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检验血脂水平进行诊断疾病、评估治疗疗效等,值得推广.

    作者:蒋延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孕妇226例,依据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随诊保健,研究组接受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责任管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和合并症.结果 研究组围生期并发症总发生率(5.31%)显著低于对照组(15.93%),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6.19%)低于对照组(16.81%),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8.85%)高于对照组(18.58%),差异明显(P<0.05).结论 建议将高龄孕妇纳入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管理,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林佩容;黎小崇;罗伟炎;卢永鑫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门诊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接受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8%)显著高于对照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疗纠纷率(1%)显著低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门诊护患沟通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为医院持续良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麦伟娟;冯秀群;关结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规范化管理对提高骨科封闭负压引流护理技术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提高骨科封闭负压引流(VSD)护理技术质量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20例骨科行V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规范化的VSD操作技术,对照组实行常规VSD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同时,对比规范化培训后与未参加培训护理人员VSD护理技术水平.结果 研究组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SD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能提高骨科VSD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VSD技术水平,值得在临床持续改进并推广.

    作者:区彩琼;曾小明;黄敏娟;黄结妹;凌华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专科小组质控对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目的 探讨专科小组质控对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专科小组质控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监控症状行为、合理饮食、用药行为、自我心理调节、坚持运动、对并发症认识以及定期复诊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小组质控对临床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树梅;辛晓艳;李嘉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医体质辨识在亚健康分类及健康指导干预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亚健康分类及健康指导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亚健康体检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西医体检后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西医体检后行中医体质辨识,按照体质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亚健康状态和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亚健康状态评分总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亚健康患者,有利于根据患者亚健康分类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干预,促进患者的亚健康状态恢复,提高干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柏宇;陈柏书;廖瑞芬;陈淑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同理心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同理心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设为观察组,应用同理心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进行干预,另选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总满意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整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理心心理护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满意率和健康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明;耿玲;彭发连;曾科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间苯三酚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30min、1h,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24h复发率分别为26.67%、3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石性肾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间苯三酚,能促使疼痛尽快缓解,且能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俊斌;颜文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复杂性肾结石不同手术方式围术期血清应激激素的变化研究

    目的 比较复杂性肾结石不同手术方式对于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取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给予超声气压弹道术治疗,对照组接受钬激光治疗.对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应激激素(Cor、AD、NE)、白介素(IL-6、IL-8、IL-10)、相关炎性因子(TNF-α、PCT、hs-CRP)指标及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结石取净51例,取净率为83.61%,对照组结石取净50例,取净率为81.97%.两组取净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各项血清应激激素、白介素、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血清应激激素、白介素、炎性因子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超声气压弹道术和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确切,但采用超声气压弹道术治疗围术期血清应激程度更小,更具优势.

    作者:舒建平;刘永红;全科立;颜挺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东莞市厚街镇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目的 针对我镇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258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按照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来分别了解其一般情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以及总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差异上,年龄较大的老人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年龄较小的一些(P<0.05).结论 在空巢老人群体当中,可能会有诸多因素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年龄较大、女性以及没有配偶、文化比较低等因素都可能会令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要通过社会、政府等方面共同努力,尽可能借助社会支持的力量提升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黄婉君;林瑞眉;方秀瑛;龚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预警性护理流程表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 设计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预警性护理流程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拟行开颅手术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设计并应用预警性护理流程表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对相关并发症预防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预防并发症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低氧血症、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迟发性脑出血、脑脊液漏、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预防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防并发症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设计并应用预警性护理流程表能够显著改善其对于并发症预防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容玉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医体质与乳腺增生彩超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中医体质与乳腺增生彩超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60例,均行B超检查及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分析中医体质与乳腺增生彩超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在所有体质类型中,气郁质及痰湿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乳腺增生与中医体质类型具有相关性,尤其是在气郁质上,单纯增生型与其呈正相关(P<0.05);在痰湿质上,腺瘤样增生型与其呈正相关(P<0.05);气郁质、痰湿质程度越高,乳腺增生发生率越高.结论 乳腺增生与中医体质类型具有相关性,对于痰湿质患者而言,其腺瘤样增生、囊性增生的风险更大,临床应着重注意.

    作者:叶丹;刘新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S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NRDS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PS联合常规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PS联合SiPA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气分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7d内撤机成功率与治疗后Pa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全静脉营养支持时间、氧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水平与BP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SiPAP治疗NRDS可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BPD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

    作者:陈炎;刘成;关玉研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规范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血液内科接收的8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认知功能等方面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心理状况(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后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7.6%,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患病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早日康复,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