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预警性护理流程表的设计及应用

容玉球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预警性护理流程表, 并发症
摘要:目的 设计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预警性护理流程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拟行开颅手术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设计并应用预警性护理流程表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对相关并发症预防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预防并发症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低氧血症、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迟发性脑出血、脑脊液漏、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预防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防并发症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设计并应用预警性护理流程表能够显著改善其对于并发症预防健康知识的认知评分,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食管反流病(GERD)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GERD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廖旭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胸腹腔镜微创治疗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肺部感染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镜微创治疗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肺部感染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肺部感染、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6.5%,对照组为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微创治疗术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缓解患者应激反应.

    作者:谢锡浩;林万里;陈颖;吴波猛;何海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吕向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东莞市厚街镇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目的 针对我镇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258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按照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来分别了解其一般情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以及总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差异上,年龄较大的老人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年龄较小的一些(P<0.05).结论 在空巢老人群体当中,可能会有诸多因素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年龄较大、女性以及没有配偶、文化比较低等因素都可能会令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要通过社会、政府等方面共同努力,尽可能借助社会支持的力量提升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黄婉君;林瑞眉;方秀瑛;龚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早期连续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将早期连续性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分析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病区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护理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指导及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早期连续性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院内院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伟7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早期连续性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

    作者:汪琰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专科小组质控对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目的 探讨专科小组质控对临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专科小组质控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监控症状行为、合理饮食、用药行为、自我心理调节、坚持运动、对并发症认识以及定期复诊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小组质控对临床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树梅;辛晓艳;李嘉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实践与评估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选择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选择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干角丢失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PFNA内固定治疗,呈现出固定牢靠、微创、负重时间早及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韩成龙;温洪鹏;吴绍康;黄科;陈潮宇;林富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探讨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43例和干预组4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37.7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79.07%;干预组术后VAS评分为(43.73±6.77)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3.01±8.68)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05%(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荐广应用.

    作者:赵琼;张丽琼;梁秀梅;吴秀红;凌笑琼;陈东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接受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极大改善,并促进了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庄大和;何丽姗;廖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2例.患者均接受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MRI检查确诊,明确诊断后给予血管内治疗,随访其2年,分析其诊断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接受MRA、DSA、MRI等影像学检查后均得到确诊.32例患者血管内手术均成功.治疗前Raymond分级为:Ⅰ级共19例,Ⅱ级共8例,Ⅲ级共5例;治疗后Raymond分级为:Ⅰ级共0例,Ⅱ级共3例,Ⅲ级共0例,治疗前后Raymond分级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性手术与破坏性手术治疗后,围术期并发症、随访mRS评分、随访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疾病时可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MRI方式,诊断准确性高,确诊后给予血管内治疗,短期疗效突出,有推广价值.

    作者:雷俊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脐动脉S/D值在妊娠期糖尿病结局的预测作用

    目的 分析脐动脉S/D值在妊娠期糖尿病结局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60例孕妇,依据其妊娠期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者分为观察组,妊娠期未合并糖尿病者分为对照组,测定对比两组患者脐动脉S/D值,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脐动脉S/D值为3.22±0.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3±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率为4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7.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发育异常、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均与脐动脉S/D值增高有密切关系,临床需明确掌握孕妇状况,若脐动脉S/D值增高,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

    作者:韦珊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推拿结合易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腰背肌筋膜炎采取推拿结合易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接收的58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单独推拿治疗.观察组予以推拿结合易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 腰背部肌筋膜炎采取推拿联合易罐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腰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盛琳;李伟赣;向前锟;曾美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同时比较两组术后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社会和环境维度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研究组生理及心理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D、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MEs患者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英;麦艳芬;黄文柱;刘竹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分诊准确率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分诊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 以急诊科急诊分诊工作为例,2016年3~9月采用常规工作模式,与2016年10~2017年3月实施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之后工作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施后急诊分诊准确率、圈员各项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中的作用突出,值得在实践中推广.

    作者:邓红梅;潘菊芳;陈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按照患儿入院后的ID号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变化,并对两组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IL-6、LPS、PCT水平,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程晓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S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NRDS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PS联合常规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PS联合SiPA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气分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7d内撤机成功率与治疗后Pa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全静脉营养支持时间、氧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水平与BP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SiPAP治疗NRDS可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BPD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

    作者:陈炎;刘成;关玉研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PDCA循环法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教育中运用研究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教育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自我血糖监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强化自我血糖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技术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加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从而更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文丹静;王文琼;周焕姬;黄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宫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与观察组27例,采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给药后2min时,MAP、RR、HR及SpO2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各时点HR、MAP均较为平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 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心血管系统稳定,作用时间长,能减轻术后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振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癌性神经痛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5-HT(5-氢色胺)水平的变化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该组患者疼痛介质水平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性神经痛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介质水平,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

    作者:赵伟珠;杨海英;韩修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探讨术前超声造影检查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造影检查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手术病理确诊的70例(93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常规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75.93%、 特异性为82.05%、 准确性为78.49%;均远低于超声造影的94.44%、97.44%及9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检查中,良恶性结节在均匀、不均匀及周边环状增强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屈建锋;夏楠;涂睿;张卫;代睿;马雪莹;孙文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