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凯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行LM的40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室护理路径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20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胃肠道反应、肌肉酸痛)差异,记录两组入院和出院时焦虑抑郁情绪评估结果 差异.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且术后3d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焦虑抑郁情绪(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将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于LM护理工作中,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患者预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倍他乐克联合心脉通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的资料,根据编号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倍他乐克联合心脉通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佳(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倍他乐克联合心脉通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疗效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更明显的改善,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朝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缺血性肠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36例疑似缺血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疼痛发作24h内抽血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并在入院后第2d采用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与结肠镜检查,以其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确定缺血性肠病的具体例数;将确诊者作为观察组,非缺血性肠病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等情况.结果136例患者中确诊为缺血性肠病12例,两组各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D-二聚体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D-二聚体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结论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对该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定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3H疗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3H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为90.33±6.76cm/s,对照组为103.22±8.58cm/s,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unt-Hes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H疗法可有效改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吕鸿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便秘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便秘Wexner评分、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生活质量评分、肛门直肠压及焦虑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便秘Wexner评分、胃肠生活质量评分、直肠静息压、大收缩压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便秘Wexner评分、胃肠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直肠静息压、大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有效排便,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韩慧敏;秦婷婷;刘艳琪;刘海燕;卢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施加氯吡格雷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ng-Ⅱ、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疗效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改善神经功能,同时亦可预防脑梗死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骨折外伤中的显像效果.方法 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诊的颌面部骨折外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CT图像行特殊的后处理技术,形成重建MPR、三维VR图像,分析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外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确诊骨折96处:颞颌关节脱位1处,蝶骨骨折3处,眼眶骨折16处,鼻骨骨折17处,颧骨骨折19处,下颌骨骨折19处,上颌骨骨折21处.其中MPR、VR及MPR联合VR对骨折部位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轴位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效诊断颌面部骨折外伤,可清晰、立体地显示颌面骨折程度及移位方向,指导临床诊治.
作者:王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82例肺癌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2例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24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创伤性小于三孔手术,术后恢复快.
作者:林鹏;张舰;李江伦;滕寅;胡晓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对智力及自理能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智力、记忆力、自理能力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MMSE、WMS、ADL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MSE、WMS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有效改善脑部循环,去除氧自由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智力和自理能力,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单康娜;刘素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单用抗早孕药物与联合雌激素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稽留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接受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戊酸雌二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血量、娩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清宫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早孕药物联合雌激素治疗稽留流产,可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性,二次清宫率得到控制,属于一种疗效可靠、经济的治疗方式.
作者:沈倩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初产妇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96例初产妇乳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疼痛缓解时间、炎性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更短,试验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为初产妇乳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使炎症快速消退,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作为该类产妇的首选护理方案.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凝血状态和氧化/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遴选2014年8月~2017年8月86例COPD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和常规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组给予BiPAP通气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血必净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2.09%(P<0.05);两组治疗后的PLT、SOD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FIB、D-D及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必净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必净联合BiPAP通气治疗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周志杰;赵军华;崔吉冈;倪灵凡;孟晓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安胎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肾虚血亏型妊娠腹痛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试管妊娠状态(胎动不安)女性37例,均根据中医理论诊断为肾虚血亏型妊娠腹痛,并给予安胎方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37例肾虚血亏型妊娠腹痛患者经安胎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后,临床治愈32例(86.49%),好转4例(10.81%),保胎失败1例(2.70%),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结论 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理论,对肾虚血亏型妊娠腹痛患者给予安胎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保胎率高,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霞;李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超声联合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囊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368例结节性甲状腺囊肿患者超声与CT检查影像学资料,研究超声联合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囊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应用价值.结果 368例患者中4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肿伴甲状腺癌,癌变率为12.23%,其中乳头状癌25例,滤泡状癌12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3例,病灶分布情况:结节性甲状腺肿内12例,独立于结节性甲状腺肿33例;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度、正确度分别为75.56%、71.52%、72.01%,CT检查分别为64.44%、69.97%、69.29%,联合检查分别为91.11%、86.70%、87.50%;甲状腺囊肿合并甲状腺癌在超声检查中多表现为囊肿形态不规则,L/T≥1,边缘不清、囊内低回音伴不均、周边血管丰富且血流多呈现高阻高速现象,多为Ⅱ、Ⅲ级血流现象;在CT检查中多表现为平扫出现包膜破损、细颗粒状、斑块钙化,增强扫描中出现相对低密度区.结论 超声联合CT可有效提高甲状腺囊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误诊率,便于临床准确诊断甲状腺癌.
作者:豆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并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脑出血大鼠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将购买的60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PBS组,MSCs组,空病毒转染MSCs组(MSCs-EGFP组),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MSCs组(MSCs-BDNF-EGFP组),每组15只.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72h后分别经颈动和侧脑室脉移植MSCs,对不同途径移植后7、14、21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了解改善程度.结果 两种途径移植后,脑出血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14d开始出现行为学改变,神经功能评分降低,21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一时间相比,MSCs组、MSCs-EGFP组和MSCs-EGFP-BDN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PBS组高,其中MSCs-EGFP-BDNF组在侧脑室移植后神经功能缺损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移植神经缺损评分低于颈动脉移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可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BDNF对MSCs具有协同、保护作用,MSCs联合BDNF经侧脑室移植能较好地改善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白洁;黄良国;陈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按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PGE1)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PPHN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GE1治疗,持续3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d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收缩压(SPAP)及体循环收缩压(SBP)差异,于治疗3d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3d后,两组pH、Pa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aCO2、SPAP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SBP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GE1联合HFOV治疗PPHN对提高疗效、改善肺动脉高压和缺氧症状有一定帮助,于患儿病情转归有利.
作者:胡宁;王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分析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7年9月前来预防接种的0~3岁的小儿及其家长5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0例,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300例,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接种效果.结果 观察组小儿家长的预防接种认知水平和小儿五种疫苗全程接种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小儿,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小儿家长高(P<0.05).结论 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期间对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度显著提升,同时提高了小儿的预防接种及时性和家长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中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运动时疼痛评分、静息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大屈曲度、术后大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部手术采取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法进行麻醉后阵痛效果良好,促进了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关文川;王琪敏;吕东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围产期指标差异及母婴结局.结果 157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110例阴道试产成功,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为70.06%(110/157),另47例中转急诊剖宫产进行分娩,阴道分娩组出血量、总产程、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及择期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宫腔粘连、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尿潴留等现象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e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自然分娩母婴结局良好,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少,总产程短,宫腔粘连、产褥感染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可在严格掌握分娩指征的情况下,进行阴道试产.
作者:刘根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