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

关键词:结直肠黏液腺癌, 非黏液腺癌, 临床病理
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黏液腺癌组(160例)和非黏液腺癌组(104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黏液腺癌组年龄明显小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病理分期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肿瘤直径大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总复发率及腹膜转移率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结论 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相比,患者更年轻,且多发现在晚期,具有肿瘤较大、易复发及易发生腹膜转移的特点.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测量胎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骨化中心与孕周相关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运用超声检查技术,对胎儿进行常规的双顶径、股骨长测量,探讨胎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骨化中心与孕周的相关性.首先研究骨骺与骨化中心的解剖学特征,包括解剖结构与组织学特点;其次研究骨骼组织检查中超声技术的原理与优势;然后研究超声检查在胎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以及骨化中心的应用;后分析了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以及骨化中心与孕周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肖清华;刘建强;江锦雄;曹小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在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2例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2例采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B组30例予以常规后路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融合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脊柱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中肌力和感觉评分均高于术后当天(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更低(P<0.05).结论 在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与常规术式比较,应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其住院时间和脊椎损伤的恢复效果与常规术式相当,但该术式的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国庆;车滨业;卓瑞立;陈兴民;冯纪川;梁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耳石手法复位,对照组在耳石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3月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计算总有效率,采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和眩晕障碍量表(DH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随访3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SSNS评分和DH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MSSNS评分和DHI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的不良情绪,辅助物理耳石复位手法,以提升其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中的优劣差异分析

    目的 对比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在治疗突发性聋中的优劣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入院的116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B组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听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A组较B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03℅和77.59℅,P>0.05);两组耳鸣致残量表(THI)、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均减小(P<0.05),但两组间THI、DHI评分减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听阈值、耳鸣及眩晕症状,但耳后骨膜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较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改善听阈值效果更加明显,更易于被推广.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发生胎儿窘迫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发生胎儿窘迫的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宫内复苏及早断脐措施;观察组给予宫内复苏及晚断脐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阿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低出生体重、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能有效的提高胎儿窘迫的治疗效果,并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曾合平;刘溅妹;罗演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血管性痴呆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4周后通过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和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和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该种联合治疗方式不仅安全性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相对较少.

    作者:黄天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胆囊疾病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评价对比两组疼痛指数、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肠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胃肠功能复常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珍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精子DNA碎片化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与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精子DNA碎片化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符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A、B二组,每组各20例;A组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B组应用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结果,并评估患者精子DNA碎片化变化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为79.87±21.11min,明显高于B组的39.14±13.86mi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均明显的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精子DNA碎片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较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精子DNA碎片化,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罗彦斌;秦德广;梁英强;朱上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极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实施麻醉气道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极低体重(VLBW)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围手术期实施麻醉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VLBW合并CHD患儿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插管组和喉罩组各100例.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处理,喉罩组采用喉罩静吸复合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记录两组患儿手术中麻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动静脉穿刺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喉罩组喉罩位置改变、上气道阻梗发生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严重呼吸抑制、呛咳、呕吐发生几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组比较,喉罩组苏醒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气管插管及喉罩静吸复合方式麻醉极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效果相差不大,喉罩方式苏醒更快,但术中麻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高.

    作者:程宇;谭红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收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肠梗阻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64,P=0.002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5℅,低于参照组的2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7,P=0.0388);研究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为159.87±13.22ml,手术治疗切口长度为4.69±1.34cm,住院时间为8.52±1.64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29±1.17d,参照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为221.63±17.54ml,手术治疗切口长度为14.71±2.93cm,住院时间为15.42±1.5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61±2.84d,上述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缩减手术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风险,疗效确切,患者预后佳、康复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儿童浅表型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儿童浅表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收治浅表型血管瘤患儿60例,按单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局部外涂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管瘤血流峰值和阻力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瘤血流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瘤阻力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6/39),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儿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未见异常.结论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儿童浅表型血管瘤有效且安全.

    作者:钟秀玲;曹玉忠;陈建文;程双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鼻内镜下带蒂黏膜瓣转移式泪囊鼻腔造孔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带蒂黏膜瓣转移式泪囊鼻腔造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内镜下带蒂黏膜瓣转移式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及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带蒂黏膜瓣转移式泪囊鼻腔造孔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临床价值突出,对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劳国光;黄碧文;姚卫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发生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发生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引起MPCNL术患者发生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有11例发生出血,出血发生率为9.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肾功能不全、结石位置、手术时间、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及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患者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及泌尿系感染是引起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行MPCNL术患者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关注上述危险因素,严格把握MPCNL的适应证.

    作者:梁英强;罗彦斌;朱上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行保守外固定治疗,研究组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疗效、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3d、1W,研究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后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石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的胆石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胃肠动能恢复用时、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2℅)较对照组(32.35℅)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85.2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鲁志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行PICC置管,统计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8例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中,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37℅;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者中年龄>60岁、Ⅲ~Ⅳ期、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0.5mg/L、传统方法穿刺、穿刺肘窝及肘正中静脉穿刺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分析,年龄、肿瘤分期、置管前D-二聚体、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及穿刺静脉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肿瘤分期、穿刺方法及置管前D-二聚体等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廖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研究组予以PEL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半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腿痛评价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透视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评分、VAS评分、JOA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ODI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JOA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与MED治疗疗效相当,但PELD对患者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志昂;张陆;刘军;姜岩;高军胜;高松明;张冲;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50例三踝骨折对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索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三踝骨折对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空心螺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间踝关节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AOFAS评分明显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为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三踝骨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严瑾;谷文翰;沈敏;成钊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辅助生殖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后妊娠结局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及护理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多胎患者59例,于孕8~10周经阴道B超引导下行负压胚芽抽吸减胎术,对所有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59例孕妇,其中2例孕妇出现减胎术后感染行清宫术;1例孕妇胚胎停育,早期流产率为5.08℅.余56例减胎术后情况良好,其中1例孕妇胎膜早破流产,晚期流产率为1.78℅,3例早产分娩,早产率为5.36℅;52例足月分娩,足月分娩为92.86℅.结论 多胎妊娠行选择性减胎术手术成功率高,可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儿安全.

    作者:熊玉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采取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接收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视力改善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矫正视力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0.3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EI-VFQ25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青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