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晓莉

关键词:综合干预, 位置性眩晕,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耳石手法复位,对照组在耳石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3月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计算总有效率,采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和眩晕障碍量表(DH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随访3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SSNS评分和DH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MSSNS评分和DHI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的不良情绪,辅助物理耳石复位手法,以提升其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对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对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2例,采用缩宫素注射液引产;观察组43例,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引产.观察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剖宫产率,并统计两组各产程(第一、第二、第三)时间.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78.57℅(3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第二产程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第一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配合缩宫素注射液应用于单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开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中的优劣差异分析

    目的 对比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在治疗突发性聋中的优劣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入院的116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B组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听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A组较B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03℅和77.59℅,P>0.05);两组耳鸣致残量表(THI)、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均减小(P<0.05),但两组间THI、DHI评分减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听阈值、耳鸣及眩晕症状,但耳后骨膜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较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改善听阈值效果更加明显,更易于被推广.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发生胎儿窘迫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发生胎儿窘迫的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宫内复苏及早断脐措施;观察组给予宫内复苏及晚断脐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阿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低出生体重、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能有效的提高胎儿窘迫的治疗效果,并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曾合平;刘溅妹;罗演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心肌梗死及其预后与心肌酶谱、红细胞参数的关系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及其预后与心肌酶谱、红细胞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30例心肌梗死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谱:AST、LDH、CK-MB、cTnT及cTnI,以及红细胞参数:HCT、MCV、MCH、MCHC、RDW.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K-MB、AST、LDH、cTnI、cTnT、RDW、MCH及MCV明显升高,MCH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梗死时间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CHC逐渐降低,RDW、MCH、MCV逐渐升高;CK-MB、AST、LDH、cTnI、cTnT、MCHC、RDW、MCH、MCV均是影响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结论 心肌酶谱以及红细胞参数与心肌梗死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心肌梗死预后.

    作者:程正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子宫位置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位置与早期妊娠行药物流产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患者890例.根据人体纵轴与子宫体轴的关系分为子宫前屈组32例、后屈组119例、平位组156例、前倾组265例、后倾组218例,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比较各组药物流产成功率.结果 子宫前屈组、后屈组易出现不全流产,与平位组、前倾组、后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位组、前倾组、后倾组三组患者药物流产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屈组、后屈组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子宫平位、前倾、后倾较子宫前屈、后屈药物流产成功率高.

    作者:钟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白细胞介素-6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0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IL-6含量,92例IL-6含量升高患者列为升高组,116例水平正常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机械通气以及高烧、水肿等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升高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机械通气以及高烧、 水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升高组患者病死率为47.83℅,显著高于对照组17.24℅;升高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3±4.3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5.2±2.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升高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死亡率更高,可通过白细胞介素-6含量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作者:庞志丽;王尚明;萧素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普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编序后分为对照组与微创组各组30例,分别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开放手术治疗和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以评价微创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各项手术指标比较,微创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微创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瘤用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术后更有利于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研究组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可降低复发率,对改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血管性痴呆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4周后通过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和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和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该种联合治疗方式不仅安全性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相对较少.

    作者:黄天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术后替格瑞洛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经皮冠脉介入(PCI)联合术后替格瑞洛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PCI手术的300例A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于术前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组于术前应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术后两组继续服药1年.观察比较两组TIMI、LVEDD、LVEF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TIMI分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比例及CTF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D与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与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联合术后替格瑞洛应用可明显改善ASTEMI心能及预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冼展超;曾繁芳;柯晓;闫少迪;杨大浩;邹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支气管镜诊治成人气道异物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呼吸内镜相关技术诊治成人气道异物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1月气道异物成年患者30例,先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道异物并判断其性质,再综合应用异物钳、异物篮、冷冻、APC等多种技术摘除,观察气道异物取出的成功率、使用不同技术的比例、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气道异物皆成功取出,成功率100℅.其中单独应用异物钳取出15例(50℅),使用异物篮取出6例(20℅),单独使用冷冻取出3例(10℅),联合冷冻或APC与异物钳取出6例(20℅).操作平均时间15分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皆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根据气道异物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内镜技术进行诊治,可以提高气道异物的取出率并缩短操作时间.

    作者:许文景;朱湘平;闵凌峰;姚汉清;秦艳;王丽君;黄冬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一次性根管疗法下不同根管充填材料对慢性牙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对比一次性根管疗法下不同根管充填材料对慢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4例慢性牙髓炎患者,均予以一次性根管疗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所用填充材料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观察组所用填充材料为Cor-tisomol糊剂,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疼痛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4、4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性炎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疗法是治疗慢性牙髓炎的有效途径,予以Cor-tisomol糊剂进行根管填充,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等特点,较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更具优势.

    作者:边少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E-NBI联合CT对早期胃癌筛检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9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E-NBI、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二者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 MSCT检查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85.7℅、0.685、64.3℅,ME-NBI分别为94.8℅、90.5℅、0.853、8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阳性预测值为94.1℅,ME-NBI为94.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联检查灵敏度为98.3℅,特异度为52.4℅.结论 早期胃癌采用ME-NBI检查,具有较高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为诊治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娟;张淼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入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咪达唑仑给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HR及MAP均在镇静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在T2、T3、T4时刻,试验组HR及MAP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镇静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出现谵妄3例(12.00℅),对照组为9例(36.00℅),试验组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4.00℅),对照组为7例(28.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NICH术后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具有显著的降血压、降心率效果,且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B超下进行传统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记录患者血HCG转阴时间、病灶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后成功率、大出血、子宫穿孔、膀胱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血HCG转阴时间、病灶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成功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58.14℅(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周利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机用镍钛器械与手动不锈钢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机用镍钛器械与手动不锈钢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3PRO机用镍钛器械冠根向深入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MANI不锈钢手用锉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于根管预备后7~10d内复诊,对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观察组根管过度预备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根尖栓塞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采用M3PRO镍钛机动器械预备,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锋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洗胃、解毒、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两组患者的呼吸衰竭治疗效果、血清胆碱酯酶、SOD、MDA、GSH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SOD、MDA、GSH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SOD、GSH较对照组高,MDA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宋骧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腹腔镜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的护理经验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肝细胞癌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并将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总病程等相关手术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15℅、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ALPPS术肝细胞癌患者应加强手术期间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肛门排气,帮助患者术后及早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及良好护患关系,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作者:李万霞;李秀香;刘雪霜;宾艳良;李丽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状况.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74例,观察并记录患儿复发情况及不同时间、部位复发患儿的生存率.结果 早期复发30例,生存率为43.33℅,中位生存时间为(5.71±1.39)个月;中期复发24例,生存率为58.33℅,中位生存时间为(13.48±2.07)个月;晚期复发20例,生存率为85.00℅,中位生存时间为(21.33±3.86)个月.单独骨髓复发52例,生存率为55.77℅,中位生存时间为(10.34±1.26)个月;单独髓外复发10例,生存率为80.00℅,中位生存时间为(23.17±4.15)个月;骨髓联合复发12例,生存率为58.33℅,中位生存时间为(11.45±1.36)个月.早期复发患儿中单独骨髓复发23例(76.67℅),单独髓外复发1例(3.33℅),骨髓联合复发6例(20.00℅);中期复发患儿中单独骨髓复发18例(75.00℅),单独髓外复发3例(12.50℅),骨髓联合复发3例(12.50℅);晚期复发患儿中单独骨髓复发11例(55.00℅),单独髓外复发6例(30.00℅),骨髓联合复发3例(15.00℅),且复发患儿中男性居多,初诊年龄更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初诊年龄大、早期复发和单独骨髓复发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以早期复发和单独骨髓复发为主,此类患儿预后较差,而晚期复发和单独髓外复发患儿的生存情况良好.

    作者:张晓南;孟君霞;栾春来;陈杰甫;唐广;何孜岩;武永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与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VEP评分以及视觉敏感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远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波幅与潜伏期评分视觉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在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青少年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