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

丁峰

关键词:低领式小切口, 微创, 甲状腺腺瘤,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普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编序后分为对照组与微创组各组30例,分别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开放手术治疗和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以评价微创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各项手术指标比较,微创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微创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瘤用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术后更有利于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研究组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可降低复发率,对改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的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取盐酸氨溴索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B组采用盐酸氨溴索的静滴方案,C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静滴的治疗方案,不同用法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功能,以及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氧分压、呼吸道分泌物等症状消失或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差异.结果 C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为3.46±0.35ml、FEV1为2.72±0.39、FEV℅为79.86±7.12℅,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气促或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为4.0±1.3天,肺啰音消失的时间为4.1±1.3天,氧分压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3±0.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5.3±1.0天,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彩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极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实施麻醉气道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极低体重(VLBW)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围手术期实施麻醉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VLBW合并CHD患儿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插管组和喉罩组各100例.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处理,喉罩组采用喉罩静吸复合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记录两组患儿手术中麻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动静脉穿刺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喉罩组喉罩位置改变、上气道阻梗发生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严重呼吸抑制、呛咳、呕吐发生几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组比较,喉罩组苏醒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气管插管及喉罩静吸复合方式麻醉极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效果相差不大,喉罩方式苏醒更快,但术中麻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高.

    作者:程宇;谭红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研究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严重多发伤急救中应用分组定位救护模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0例为实验样本,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其中201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急救方式抢救,设为对照组;另选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接受分组定位救护模式抢救,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急救操作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完成急救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临床护理质量各指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多发伤急救患者接受分组定位救护模式抢救,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抢救操作,缩短抢救时间,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达到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翁泽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中的优劣差异分析

    目的 对比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在治疗突发性聋中的优劣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入院的116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B组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听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A组较B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03℅和77.59℅,P>0.05);两组耳鸣致残量表(THI)、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均减小(P<0.05),但两组间THI、DHI评分减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听阈值、耳鸣及眩晕症状,但耳后骨膜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较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改善听阈值效果更加明显,更易于被推广.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LDH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LDH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的疗效,为临床LDH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患者感觉异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7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在局麻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VAS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DH术后感觉异常疗效显著,获得良好近期疗效.

    作者:胡梁深;刘新权;范少勇;周明;熊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间在社康中心治疗的51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26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年时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血压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及再住院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及再住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可显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肖高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精子DNA碎片化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与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精子DNA碎片化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符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A、B二组,每组各20例;A组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B组应用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结果,并评估患者精子DNA碎片化变化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为79.87±21.11min,明显高于B组的39.14±13.86mi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均明显的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精子DNA碎片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较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精子DNA碎片化,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罗彦斌;秦德广;梁英强;朱上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机用镍钛器械与手动不锈钢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机用镍钛器械与手动不锈钢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3PRO机用镍钛器械冠根向深入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MANI不锈钢手用锉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于根管预备后7~10d内复诊,对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观察组根管过度预备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根尖栓塞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采用M3PRO镍钛机动器械预备,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锋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升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尿酸、 血肌酐和血脂水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和血脂水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尿酸、血肌酐和血脂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各指标水平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458.1±36.7μmol/L)、血肌酐(328.7±52.5mmol/L)、总胆固醇(4.5±0.9mmol/L)、三酰甘油(5.7±0.8mmol/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3.7±0.5μmol/L)含量均相应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尿酸(253.5±29.8μmol/L)、血肌酐(136.9±36.7mmol/L)、总胆固醇(2.8±0.5mmol/L)、三酰甘油(2.4±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0.7mmol/L);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0.9±0.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8±0.7mmol/L).以上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尿酸、血肌酐和血脂水平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准确判断患者预后,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指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俎景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研讨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60例.其中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26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3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例,患者均接受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Ki-67指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宫颈病变者均接受p16、Ki-67水平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P16、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100℅、100℅)、CIN患者P16、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67.74℅、96.77℅)均高于宫颈良性反应改变阳性率(15.38℅、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在诊断不同宫颈病变时可考虑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Ki-67水平,此指标在诊断宫颈早期浸润癌、判定CIN级别、甄别良性宫颈改变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瑞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ADL评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常规综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予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ADL与FM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利于预后.

    作者:曹娟娟;夏静;宋新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研究组予以PEL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半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腿痛评价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透视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评分、VAS评分、JOA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ODI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JOA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与MED治疗疗效相当,但PELD对患者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志昂;张陆;刘军;姜岩;高军胜;高松明;张冲;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石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的胆石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胃肠动能恢复用时、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2℅)较对照组(32.35℅)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85.2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鲁志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伴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情况,以伴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为观察组,未伴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饮酒、BMI、舒张压、既往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年龄、吸烟、病程、收缩压、胰岛素治疗、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凝血异常偏高等指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OR=1.307,P<0.01)、吸烟(OR=1.728,P<0.05)、收缩压升高(OR=1.337,P<0.05)、合并高血压(OR=1.435,P<0.05)、合并冠心病(OR=1.722,P<0.05)、血脂异常(OR=1.148,P<0.05)、凝血异常偏高(OR=1.626,P<0.05)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年龄、吸烟、收缩压升高、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凝血异常偏高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可根据相关指标,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

    作者:李彩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应用

    目的 分析对手外伤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手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外伤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缓解疼痛感,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作者:艾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对胃溃疡(GU)联用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86例GU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同时联用康复新液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了解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1.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阴性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8℅(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6.5℅(P<0.05).结论 在GU治疗中联用康复新液和奥美拉唑,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Hp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叶向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析孟鲁司特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和肺功能的作用

    目的 探析慢阻肺稳定期病人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稳定期病人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联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10mg/次,晚上服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呼吸困难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分钟大通气量(MVV/预计值)、一秒率(FEV1/FVC)、一秒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呼吸困难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MVV/预计值、FEV1/FVC、FEV1/预计值、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稳定期病人应用孟鲁司特可显著减低呼吸困难程度,改善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绍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