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瑞芬

关键词:病理, 宫颈病变, Ki-67, p16
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60例.其中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26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3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例,患者均接受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Ki-67指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宫颈病变者均接受p16、Ki-67水平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P16、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100℅、100℅)、CIN患者P16、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67.74℅、96.77℅)均高于宫颈良性反应改变阳性率(15.38℅、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在诊断不同宫颈病变时可考虑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Ki-67水平,此指标在诊断宫颈早期浸润癌、判定CIN级别、甄别良性宫颈改变上有重要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洗胃、解毒、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两组患者的呼吸衰竭治疗效果、血清胆碱酯酶、SOD、MDA、GSH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SOD、MDA、GSH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SOD、GSH较对照组高,MDA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宋骧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子宫位置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位置与早期妊娠行药物流产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患者890例.根据人体纵轴与子宫体轴的关系分为子宫前屈组32例、后屈组119例、平位组156例、前倾组265例、后倾组218例,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比较各组药物流产成功率.结果 子宫前屈组、后屈组易出现不全流产,与平位组、前倾组、后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位组、前倾组、后倾组三组患者药物流产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屈组、后屈组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子宫平位、前倾、后倾较子宫前屈、后屈药物流产成功率高.

    作者:钟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本治疗方法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诊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电脑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心功能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评定患者的心肌重塑.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心功能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改善心功能和减缓心肌重塑,且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俊报;刘东霞;李效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机用镍钛器械与手动不锈钢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机用镍钛器械与手动不锈钢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3PRO机用镍钛器械冠根向深入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MANI不锈钢手用锉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于根管预备后7~10d内复诊,对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观察组根管过度预备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根尖栓塞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采用M3PRO镍钛机动器械预备,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锋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变化、用药依从性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增加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

    作者:熊锦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精子DNA碎片化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与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精子DNA碎片化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符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A、B二组,每组各20例;A组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B组应用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结果,并评估患者精子DNA碎片化变化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为79.87±21.11min,明显高于B组的39.14±13.86mi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均明显的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精子DNA碎片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较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精子DNA碎片化,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罗彦斌;秦德广;梁英强;朱上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以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复发难治性MM患者63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以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以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血红蛋白、 骨髓瘤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63℅(13/32)与对照组38.71℅(12/3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发难治性MM患者以乌苯美司、沙利度胺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进一步降低血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黄鹏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的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取盐酸氨溴索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B组采用盐酸氨溴索的静滴方案,C组采用雾化吸入联合静滴的治疗方案,不同用法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功能,以及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氧分压、呼吸道分泌物等症状消失或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差异.结果 C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为3.46±0.35ml、FEV1为2.72±0.39、FEV℅为79.86±7.12℅,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气促或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为4.0±1.3天,肺啰音消失的时间为4.1±1.3天,氧分压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3±0.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5.3±1.0天,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彩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DD、LVESD、LVEF)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的LVEDD、LVESD明显高于观察组,LVEF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3个月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常规护理好,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

    作者:侯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3160例供精志愿者血液检测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人类精子库供精志愿者血液检测结果,探讨供精志愿者血液检查不合格的原因,为精子库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标准,对江西省人类精子库3160例供精志愿者根据学生与否分为学生组及社会人士组,根据婚姻情况不同分为已婚组、未婚组及同居组,根据年龄段不同分为≤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40岁组及41~45岁组.分别对其进行血常规、乙肝、丙肝、梅毒、HIV,TORCH及染色体的检测并分析.结果 3160例供精志愿者中血液检测不合格人数为463人,不合格率为14.6℅.其中学生组不合格率为9.3℅,社会人士组不合格率为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组不合格率为8.6℅,未婚组不合格率为16.7℅,同居组不合格率为72.7℅,三组间不合格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段各组间比较不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正式供精前,对供精志愿者血液进行相关检测及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可了解志愿者淘汰的原因,还有利于招募策略的合理制定.更为重要的,它也是保障辅助生殖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陈伊;陈亮;蒋祥龙;姚恕;杨江琴;曾鹏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测量胎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骨化中心与孕周相关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运用超声检查技术,对胎儿进行常规的双顶径、股骨长测量,探讨胎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骨化中心与孕周的相关性.首先研究骨骺与骨化中心的解剖学特征,包括解剖结构与组织学特点;其次研究骨骼组织检查中超声技术的原理与优势;然后研究超声检查在胎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以及骨化中心的应用;后分析了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以及骨化中心与孕周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肖清华;刘建强;江锦雄;曹小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间在社康中心治疗的51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26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年时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血压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及再住院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及再住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可显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肖高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连续住院2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3、6个月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6个月后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症状及可改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依照入院就诊登记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中风中医症状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风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缓解中风恢复期症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傅爱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加营养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前BMI、WHOQOL-100量表评分、MIS量表评分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护理后研究组BMI、WHOQOL-100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有所提高,MIS量表评分则较之前有所下降(P均<0.05);对照组护理前后上述指标评价结果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应用营养护理有利于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对保障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闫静;陈文璇;胡建广;吴伟;车杏仪;钟小仕;刘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中医证型分布临床调查

    目的 研究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中医证型分布,为降低发病率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3月~11月在我院确诊的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并住院治疗患者100例,以四诊信息调查表进行病例采集及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中医症型分布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出现频率高的3位依次为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大便秘结,通过临床症候聚类分析后,可见到5个典型的中医症候及分布情况: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结论 肾虚血瘀为早期先兆流产主要证型.

    作者:方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IL-17及TGF-β水平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12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L-17及TGF-β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TG、TC、ALT、AST、IL-17及TGF-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LFD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IL-17、TGF-β水平,改善患者IR、血脂水平及肝功能.

    作者:史文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发生胎儿窘迫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发生胎儿窘迫的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宫内复苏及早断脐措施;观察组给予宫内复苏及晚断脐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阿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低出生体重、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内复苏联合晚断脐措施能有效的提高胎儿窘迫的治疗效果,并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曾合平;刘溅妹;罗演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ADL评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常规综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予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ADL与FM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利于预后.

    作者:曹娟娟;夏静;宋新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在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2例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2例采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B组30例予以常规后路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融合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脊柱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中肌力和感觉评分均高于术后当天(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更低(P<0.05).结论 在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与常规术式比较,应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其住院时间和脊椎损伤的恢复效果与常规术式相当,但该术式的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国庆;车滨业;卓瑞立;陈兴民;冯纪川;梁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