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h延时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及方案耐受性观察

展晖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延时注射, 吉西他滨
摘要:研究6h延时GP(吉西他滨与顺铂)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及方案耐受性.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6h延时GP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GP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状况、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arnofsky评分为(88.43±11.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5±13.61)分(P<0.05).观察组Ⅲ~Ⅳ度白细胞毒性、Ⅲ~Ⅳ度血小板毒性、Ⅲ~Ⅳ度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1.2%、15.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8%、50.0%、30.8%(P<0.05).6h延时GP方案可以增强吉西他滨的抗肿瘤活性,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对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接受阴道细菌检测的女性患者100例,同时采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进行阴道细菌学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和阳性率.采用PCR检验法检测出84例为阳性,检出率为84.0%,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出52例为阳性,检出率为52.0%,PCR检验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采用PCR检验法检测加特纳菌、棒状杆菌和肠球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4.0%、14.0%、16.0%,采用细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40.0%、5.0%、7.0%,PCR检验法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细菌培养法相比,在阴道细菌检验中采用PCR检验法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且操作简单,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嫦;罗小娟;黄少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 为了为临床预防新生儿脑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探讨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的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要求选取就诊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同孕期且血糖正常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电化学方法测量两组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5min进行Apgar评分测定.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S100B蛋白、GFAP和NSE值明显增加,而出生后5minApgar评分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应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水平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脑损伤并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做出评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应金;梁凤潇;苏永棉;李剑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体会

    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为6%,对照组共发生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复杂,通过开展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明显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妙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

    探察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制定有效筛查方案.采取回顾式分析法,对已接受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DR胸片检查的6050例肺癌高危人群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6050例肺癌高危人群经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出肺结节1305例,肺结节检出率为21.57%;经DR胸片检查共检出肺结节432例,肺结节检出率为7.14%,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DR胸片(P<0.0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出肺癌81例,肺癌总检出率为1.34%,DR胸片检查确诊肺癌30例,肺癌总检出率为0.50%,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肺癌总检出率明显高于DR胸片(P<0.0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高肺内结节的检出率,对早期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敏群;张杰;林建团;卜庆丰;余光权;闫光辉;谭辉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及组织学观察

    目的 观察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诊的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约有18例(90.0%)患者发生于面部,其中鼻周6例(30.0%)、头皮4例(20.0%)、眶周3例(15.0%)、唇部3例(15.0%)、耳周2例(10.0%);仅有2例(10.0%)发生于四肢,其中小腿1例(5.0%)、手臂1例(5.0%),说明面部为基底细胞癌多发部位.20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说明女性在基底细胞癌发病率方面高于男性;年龄<30岁仅有1人(5.0%),30~50岁有4例(20.0%),>50岁有15例(75.0%),说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人群.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在该病中的发生率要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且面部是基底细胞癌的高发区域.

    作者:戎锡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观察

    观察并分析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气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试验组患者的Pa02、Sa0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HR、R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2.00%)亦低于对照组(52.00%),几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发应发生的情况,值得临床作为优选疗法.

    作者:罗振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龄孕中晚期孕妇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选取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高龄中晚期孕妇499例,采用自编孕妇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焦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478例纳入研究对象,焦虑阴性为355例(74.2%),焦虑阳性为123例(2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在婚姻状况、妊娠准备、宗教信仰、社会支持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在受教育程度、妊娠失败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支持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中未婚、不满意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的危险因素;孕期形象满意、有宗教信仰、有社会支持等因素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的保护因素.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现象普遍存在,应加强妇幼保健程度、围产期心理咨询和干预.

    作者:徐海燕;成爽;叶志兰;王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通过随机抽样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选取80例进行分析,按照1:1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观察组患儿口吐泡沫、口周紫绀、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针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奕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效果探究

    选取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西米替丁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支气管哮喘症状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前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3例,表现为恶心和头痛,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头痛,经对症处理后,3例不良反应症状均缓解,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有效缓解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剑弘;唐首丹;谭杰武;黄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0例腺样体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实施腺体样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鼓室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腺体样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听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腺体样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听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应用价值探究

    探究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以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于急性胰腺炎临床应用价值.抽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轻型和重型各30例,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联合检测灵敏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且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指标检测(P<0.05).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可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何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分析

    将在我院治疗的8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连续16h以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42例患儿给予每次8h的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和9.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72h后再次进行比较,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和连续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相当,其中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可优先选用.

    作者:苏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支气管镜和NIPPV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NIPPV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镜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的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4h小时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PaCO2及p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血气状况,提高有效率,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熊志刚;孔妹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呼吸暂停的患者87例,两组患者均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兴奋呼吸的药物,其中枸橼酸咖啡因组44例(观察组),枸橼酸咖啡因首次按20mg/kg剂量给药,注射方法为静脉滴注(30分钟),24h后给予维持量5~8mg/kg(咖啡因2.5~4.0mg/kg)持续静脉滴注(10分钟),24h呼吸暂停仍然持续,可再额外给10mg/kg,并将维持量增加20%;氨茶碱组43例(对照组),采用首剂5.0mg/kg静脉滴注,间隔12h后给予1次2.0~2.5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呼吸暂停的症状消失时间、发作频率及临床副作用.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的疗效优于氨茶碱组,副作用小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在治疗结束后的症状消失时间、发作频率均少于对照组,临床副作用小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首先药物.

    作者:肖景霞;张成云;安丽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等指标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活力、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25例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阴道试产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125例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患者,按患者分娩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1例患者采用阴道试产进行分娩作为阴道试产组;另64例患者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作为剖宫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阴道分娩的非疤痕子宫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情况.结果 阴道试产组产程、 出血量、 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而阴道试产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阴道试产组、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6.56%、5.00%,对比无差异(P>0.05).阴道试产组、剖宫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6%、20.31%、3.33%,阴道试产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且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阴道试产对于疤痕子宫患者来说比剖宫产优势更多,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并发症少,与非疤痕子宫患者阴道分娩情况大致相同,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璐;谭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抽取在我院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疼痛评分及焦虑评分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及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4.41±1.64)d、肛门排气时间(70.75±4.71)h、肠鸣音恢复时间(40.13±2.17)h少于对照组[(16.21±1.52)d、(74.84±4.25)h、(45.41±1.8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术后康复用时,缓解疼痛感.

    作者:陈艳;刘红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研究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手术,观察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石排净率及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石排净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结石排净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脑血管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分析脑血管病人群脑微出血(CMB)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选取治疗的39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146例同期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统计患病率,同时对两组的各项临床检测指标和基本情况进行比较,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相关性及危险因素.不同疾病患者的CMB患病率有所不同,除TIA组外,其它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取多变量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脑白质病、高血压病、高胆固醇、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是CMB的危险因素,而低密度脂蛋白是保护性因素.脑梗死、脑出血和脑白质病患者患概率较高,而高血压病、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脑梗死、高胆固醇及脑白质病是CMB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是其保护性因素.

    作者:缪学琼;郭建军;唐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探讨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6%,复发率是4.4%,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是(3.2±0.7)d,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2.2%,复发率是17.8%,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是(6.5±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翼状胬肉的治疗中,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且能够降低复发率,可普及使用.

    作者:利焕廉;周金文;左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