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崇辉

关键词:肠癌保肛术, 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摘要:观察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选取诊治的肠癌保肛术患者160例,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160例肠癌保肛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4例,发生率为8.75%.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年龄、糖尿病及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肿瘤大直径、手术方式及新辅助化疗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肿瘤大直径、手术方式及新辅助化疗关系密切(P<0.05).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处理,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行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其中A组采取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B组采取静脉术后镇痛方法,C组采取硬膜外联合静脉术后镇痛方法,评定三组剖宫产术后24h和48h的镇痛效果.结果 镇痛24h后,B组产妇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01±1.51和5.03±1.20,高于A、C两组(P<0.05).镇痛48h后,B组产妇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57±0.88和5.24±0.71,同样高于A、C两组(P<0.05).B、C两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组,皮肤瘙痒、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均有不错的镇痛效果,采取硬膜外联合静脉术后镇痛在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中均表现较佳.

    作者:张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选择介入溶栓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出1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介入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再通情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率、部分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上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确切,有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伟坤;林培坚;李福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缓释片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控释片组).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血糖治疗的基础上,缓释片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治疗,控释片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降压治疗,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治疗前后缓释片组与控释片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控释片组下降较为明显.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6.67%,控释片组总有效率高达98.1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释片组优于缓释片组.空腹血糖水平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

    作者:潘远安;刘江红;张志超;程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分析

    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选取收治143例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及试验组(n=73);试验组行氯氨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疗程为8周;干预完成后比较两组血压、血脂变化情况及疗效.用药干预前后,试验组血压水平、TC、TG、HDL-C、和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配伍对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显著降低血压、血脂水平,与单一使用氯氨地平相比,血脂控制效果更佳.

    作者:潘伟英;张伟燕;蔡玲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龄孕中晚期孕妇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选取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高龄中晚期孕妇499例,采用自编孕妇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焦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478例纳入研究对象,焦虑阴性为355例(74.2%),焦虑阳性为123例(2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在婚姻状况、妊娠准备、宗教信仰、社会支持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在受教育程度、妊娠失败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支持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中未婚、不满意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的危险因素;孕期形象满意、有宗教信仰、有社会支持等因素为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的保护因素.高龄中晚期孕妇焦虑现象普遍存在,应加强妇幼保健程度、围产期心理咨询和干预.

    作者:徐海燕;成爽;叶志兰;王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各50例,设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再从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血液检验.比较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验结果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每组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3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验结果经分析比较后发现,观察1组患者的Hb、RBC、RBC/MCV均明显高于观察2组;观察2组的RDW显著高于观察2组甚至是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Hb、MCH和MCV水平均呈现出低于正常水平状态,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检验的灵敏度均在96.0%以上,特异性在68.0%以上,符合率在78.0%以上.血液检验对贫血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安全、经济、可操作、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是贫血鉴别诊断方法中综合性强的一种,对贫血诊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淑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临床分析

    在我院治疗的鹿角型肾结石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行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需时、出血量、置管时间等临床指标,并对比其结石清除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需时、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并发症总发生率(8.89%)低于B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鹿角型肾结石患者实行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且手术需时、置管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罗林;李萍;谢情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胃大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将90例胃大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缩短,并发症减少,遵医行为提高、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胃大切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利患者康复.

    作者:刘飞燕;李荣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HPV亚型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分布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

    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分布特征和易感因素.从妇科门诊诊治的患者中选取1500例进行研究,均行宫颈病变筛查,测定HPV亚型,对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等中HPV感染情况予以分析,并对女性宫颈病变HPV的易感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正常、CINⅠ、CINⅡ、CINⅢ和SCC的HPV感染率分别为9.58%、45.00%、83.00%、100%和100%,差异显著(P<0.05).(2)共237例检出HPV感染,感染率为15.80%.其中HPV16型49例,HPV52型33例,HPV58型30例,HPV33型29例.(3)单因素分析可知,初婚年龄早、性伴侣多及婚外性行为等是HPV感染的易感因素(P<0.05).(4)多因素分析可知,初潮年龄、初婚年龄早、性伴侣多、婚外性行为和产次多都是HPV的易感因素(P<0.05).宫颈病变的程度越高,HPV亚型感染的发生率越高,HPV16、HPV52和HPV58是感染的主要亚型,初婚年龄早、性伴侣多和婚外性行为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施绮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体会

    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为6%,对照组共发生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复杂,通过开展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明显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妙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探讨

    研究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0月54例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术后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64±63.54)ml、(3.26±1.51)d、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02±72.78)ml、(5.39±1.84)d、29.6%(P<0.05).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手术人员可以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进行病灶清除和淋巴结清扫,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卢星照;杜巍;周建平;陈国标;谢锐文;袁金权;黄锡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及组织学观察

    目的 观察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诊的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约有18例(90.0%)患者发生于面部,其中鼻周6例(30.0%)、头皮4例(20.0%)、眶周3例(15.0%)、唇部3例(15.0%)、耳周2例(10.0%);仅有2例(10.0%)发生于四肢,其中小腿1例(5.0%)、手臂1例(5.0%),说明面部为基底细胞癌多发部位.20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说明女性在基底细胞癌发病率方面高于男性;年龄<30岁仅有1人(5.0%),30~50岁有4例(20.0%),>50岁有15例(75.0%),说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人群.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在该病中的发生率要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且面部是基底细胞癌的高发区域.

    作者:戎锡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深麻醉下SupremeTM喉罩替代气管导管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研究深麻醉下SupremeTM喉罩替代气管导管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取82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其中研究组在手术完成后采用SupremeTM喉罩将气管导管替代,对照组直接将气管导管拔除,观察比较两组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情况.研究组在T1(拔管前)、T2(拔管后1min)、T3(拔管后5min)时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收缩压乘RPP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情况比较,研究组拔管反应发生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在深度麻醉下采用下SupremeTM喉罩替代气管导管,能将苏醒期拔管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降低.

    作者:阮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频超声治疗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探讨低频超声治疗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抽取接收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超声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大脑中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段V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各出现1例一过性头痛,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超声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症状,降低hs-CRP水平,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早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有效性.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疗程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感冒后咳嗽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支气管镜和NIPPV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NIPPV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镜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的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4h小时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PaCO2及p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血气状况,提高有效率,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熊志刚;孔妹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选取确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给予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和对照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8.33%,无显著差异(P>0.05).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早期神经康复介入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应用汉密尔顿量表,ADL量表采用Barthel指数统计评定两组患者在相对应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和ADL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的ADL和抑郁症状和对照组相比,有很大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能有效降低抑郁发生率,改善患者的ADL,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许雯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塞血管内壁损伤的研究

    探讨急性脑梗Solitaire支架取栓对血管内壁损伤情况.选择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给予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血管内壁损伤情况.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各项血管内壁指标均高于术前,且术后即刻高于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时,支架取栓术治疗效果良好,血管再通率高,但会损伤血管内壁,术中应充分重视.

    作者:周飞鹏;李刚;孙杰;伍万里;赵磊;陈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留院观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及留院观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3.4%明显低于常规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